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9 道试题
1 . 濒临灭绝的长江江豚是长江独有的哺乳动物,喜食多种鱼虾。实施“十年禁渔”计划三年来,多年难见身影的江豚开始成群结队跃出水面。据报道,中科院水生所顺利诞生编号为“F9C22”的幼豚,这是全人工环境中首次成功繁育的第二代长江江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十年禁渔”行动是提高长江江豚环境容纳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B.编号为“F9C22”幼豚的诞生说明易地保护是保护长江江豚的最有效措施
C.长江中不同鱼类具有相同的生态位,有利于这些鱼类进行基因交流
D.长江江豚属于第二营养级,既以鱼虾为食又与其协同进化
2 .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先哲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认知,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根据这一理念和生态学知识分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主张适度采伐原则
B.将生活垃圾回收后直接撒到农田中即可作有机肥
C.为了使养分还田而将夏收后的小麦秸秆焚烧处理
D.在荒漠区域建立“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
3 . “微笑天使”江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淡水哺乳动物,被誉为“水中大熊猫”,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国政府在湖北石首等地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对其进行迁地保护和繁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种群数量低于种群延续所需要的最小数量时,最有效的保护措施一般不是就地保护
B.野生江豚数量过少,不能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C.长江禁渔可以改善江豚的野外生存环境,有利于野生江豚的保护
D.气候因素对江豚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密度有关
4 . 研究人员对某河流淡水鱼类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历史变化进行长时间研究。根据食性类型可划分为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植食性鱼类和浮游生物食性鱼类。多座人工水坝的建立,将该河流生境由流水生境逐渐转变为静水生境。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该河流土著鱼类缺失种类达16种,其中受威胁鱼类种类锐减明显,同时外来鱼类种类显著增加(主要来源为养殖逃逸的淡水鱼)。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河流生态系统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B.若喜静水生境的鱼类大量减少和消失,则说明土著鱼的锐减可能与外来鱼类入侵密切相关
C.为保护该河流中的濒危鱼类,严禁在禁准期捕鱼可通过提高鱼类的出生率来直接影响鱼群的数量
D.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分为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建立珍稀濒危鱼类人工繁育技术中心属于易地保护
2023-08-0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5 . 放生祈福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文化,近年来,有些景区也以放生作为招揽游客的噱头。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重大危害入侵物种防控攻坚行动,加强“异宠”交易与放生规范管理。下列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A.放生物种及其来源地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可能会给当地环境和生态造成不良影响
B.巴西等宠物作为放生生物,可能会造成经济损失、引发生物安全问题
C.为解决鳄雀鳝等“异宠”放生带来的系列问题,可直接从原产地引入其天敌
D.因环境条件改变造成的放生生物无法存活的“放而不生”现象可能造成生态资源损失
2023-07-1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黄石鄂州三市2022-2023学年高二7月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6 .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绿色低碳发展、推进降碳扩绿可降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有效减小生态足迹
B.为巩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应守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生态保护红线
C.沙化土地治理中为提高林木和草皮的存活率,可大量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
D.高速公、铁路规划应尽可能避免穿越生态保护地,防止野生物种栖息地的破碎化
2023-07-1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黄石鄂州三市2022-2023学年高二7月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7 . 判断自然保护区是否真正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全球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国科学家首次利用蚂蟥吸食的脊椎动物血液中的DNA(iDNA),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的脊椎动物的多样性进行了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生物圈内的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B.蚂蟥与被吸食血液的大型脊椎动物之间属于寄生关系
C.利用iDNA可以研究脊椎动物在自然保护区内的空间分布
D.利用iDNA可以研究脊椎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
2023-07-1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保存了地球同纬度地带唯一完好的北亚热带原始森林生态系统,是野生动植物的避难所和众多珍稀濒危、特有生物的栖息地,有珙桐、金丝猴等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植物13种,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三峡库区最大的天然绿色屏障。对该公园生态系统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建立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属于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B.涵养水源和绿色屏障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可布置多个红外相机来调查某区域金丝猴的个体数量
D.保护生物多样性要禁止开发和利用森林公园中的各种资源
9 .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北京新闻中心新闻发布会——美丽中国·绿色冬奥专场上了解到,北京冬奥会通过建立动植物监测系统、动物救助中心、低碳交通保障体系、垃圾回收利用体系等多项举措,以实际行动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也向世界集中展现了中国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强决心和不懈努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北京冬奥会的设计遵循了循环、协调、整体等生态学原理
B.北京冬奥会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设计基础
C.使用氢能源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温室效应
D.建立动物救助中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10 . 研究发现,栖息地碎片化是导致东北豹、大熊猫等野生生物面临灭绝的重要原因,建立生态廊道连接碎片化的栖息地是保护野生生物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廊道的建立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恢复力稳定性增强
B.生态廊道的开通突破了地理隔离,促进种群基因交流,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C.栖息地碎片化导致种群内部近亲繁殖加剧,增加了种群的基因多样性
D.保护野生生物资源主要是保护其直接价值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