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6 道试题
1 . 中华鲎被称为“海洋活化石”,拥有极为罕见且珍贵的“蓝色血液”,可广泛应用于疫苗的研制及毒素污染物的检测等领域。2021年中华鲎正式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珍稀濒危物种,应该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B.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中华鲎的最有效措施
C.生物多样性包括多种多样的生物,也包括地球生境
D.中华鲎被称为“海洋活化石”的原因是一直以来没有发生进化
2 . 2023年8月24日,日本将核污水排入海洋,因核污水中含大量放射性核元素而引发全球关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核污水入海会污染海洋环境,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B.放射性核元素易导致细胞损伤和癌变,属于物理致癌因子
C.放射性物质进入海洋后可能会被生物吸收进入食物链,导致生物富集现象
D.核污水进入海洋后,由于海洋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不会破坏生态平衡
3 .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了威胁,同时也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应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践行经济、社会和生态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可缩小人类的生态足迹
B.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应该合理地进行开发和利用
C.我国制定的海洋伏季休渔政策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D.选用耐旱性强的植物在我国西北地区建设防护林,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4 . 秦岭生活着大熊猫等珍稀生物。大熊猫的栖息地受道路、农田及村民砍柴等干扰出现破碎化,大熊猫被分割成多个局域种群。2017年,有关部门决定统筹规划、建设秦岭国家公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活动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
B.大熊猫被分割成多个种群,有利于种群基因交流
C.连接大熊猫分布区,有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
D.建设秦岭国家公园,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5 . 为防止大熊猫栖息地碎片化程度加深,我国将川、陕、甘三省的野生大熊猫种群高 密度区有机整合,形成一片基本相互连接的国家公园。目前,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已经由“濒危”降为“易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国家公园的设立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大熊猫最有效的措施
B.栖息地的碎片化会阻碍大熊猫之间的交配从而降低生物多样性
C.促进大熊猫之间的基因流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借助生态旅游区位优势,积极做好生活习性的宣传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大熊猫
6 .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具有多种多样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B.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C.环境污染是野生大熊猫基因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D.将各地濒危野生物种都迁移到自然保护区并加以保护
7 . 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
A.基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
C.气候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
8 .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中国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面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下列关于湿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湿地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B.要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在非生物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首先应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
C.人工湿地可以净化污水、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恢复湿地遵循自然规律,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是整体原理的体现
9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正确处理人、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人类唯一正确的选择。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使得某些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碎片化,严重威胁了这些动物的生存
B.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就地保护措施有利于对生物多样进行保护
C.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来分析,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水质等间接价值
D.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并不是完全禁渔,而是适时地、有计划地捕捞成鱼
10 . 生境丧失和破碎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下图显示一个爬行动物种群(图1)被设计中的高速公路和铁路隔离成相互孤立的a、b、c、d4个小种群(图2)的变化情况,道路不改变原生境和种群中的个体数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境破碎是该物种生存面临的主要威胁
B.隔离可导致每个小种群内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C.道路设计应考虑为野生动物预留迁移的通道
D.与原种群相比,每个孤立小种群的数量特征不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