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6 道试题
1 . 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态和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范畴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B.对所有生物进行个体保护
C.建立种子库和基因资源库D.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
2 . 广西生物多样性高,珍稀物种和濒危物种多,白头叶猴是广西特有的珍稀濒危动物。为保护白头叶猴,我国在其栖息地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下列对该保护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就地保护B.能提高生态系统多样性
C.有利于提高白头叶猴种群K值D.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3 . 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下列关于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A.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在自然选择作用下定向改变
B.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可以通过物种之间的捕食、寄生和竞争等实现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指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始终受益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4 . 生态伦理道德是指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强调人类应尊重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权力。以下做法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建立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大熊猫、秦岭冷杉等动植物资源
B.鼓励人们进入自然保护区给受保护动物投喂饵料和建巢
C.开展鱼类洄游关键技术研究,进行长江流域鱼类洄游通道恢复
D.有计划、有节制地利用资源,做到资源的代际公平配置与公平利用
5 . 亚洲象是亚洲现存的最大陆生动物,具长达1米多的象牙,是雄象强有力的防卫武器。由于人们的滥捕猎杀,导致我国亚洲象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云南某区域亚洲象的种群密度可以进行逐个计数统计
B.人们猎杀亚洲象是为了获取象牙,象牙具有观赏和药用等直接价值
C.威胁野生物种生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等
D.保护亚洲象等珍稀濒危动物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人工养殖场,进行易地保护和保种
6 . 2020年新年前后,澳大利亚森林大火烧毁了蓝山地区大片森林,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动物带来灭顶之灾,专家估计有超过2万只考拉丧生,考拉因大火成“濒危物种”。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考拉鼻子特别发达,形状各种各样,体长也有区别,这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B.蓝山地区的考拉可作为动物研究的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对蓝山地区的考拉进行就地保护,是保护它的最有效措施
D.此后该地区植被的逐渐恢复属于群落的初生演替
7 . 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梯田,被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位一体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在这里,山顶是森林,可以涵养水源;山坡上是层层梯田;半山腰上建有村寨;山脚下有江河。近些年来,哈尼梯田部分地区试行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将种稻、养鱼、养鸭相结合,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维持哈尼梯田这一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
A.层层的梯田B.山顶的森林C.半山腰的村寨D.山脚下的江河
8 . 薇甘菊是一种繁殖能力强的常见入侵物种,某红树林被薇甘菊入侵后,随着薇甘菊覆盖度的增大,地表的枯枝败叶等凋落物会明显增多。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薇甘菊入侵降低了红树林生态系统土壤中的碳储存量
B.薇甘菊与红树林中其他植物之间存在种间竞争的关系
C.薇甘菊入侵会影响红树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
D.薇甘菊入侵可能会改变红树林群落的演替速度
9 .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藏野驴、藏羚羊、野牦牛、三蕊草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自然保护区内的全部雄性藏野驴是一个种群
B.对该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应禁止开发和利用
C.研究野牦牛的年龄结构可预测其种群数量的变化
D.自然保护区生存环境适宜,藏野驴数量将呈“J”型增长
10 .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禁止对生物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D.为丰富我国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