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7 道试题
1 . 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海。已经报道的核污水中含有60多种放射性物质。下列关于核能利用及核污水对环境的影响,错误的是(  )
A.核能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抑制全球变暖
B.核污水中的重金属很可能进入食物链逐级积累,无法被分解且具有全球性
C.核污水造成的辐射属于化学因素,易造成DNA损伤,进而引起细胞癌变
D.核污水排海会污染海洋,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以及部分海洋生物出现变异
2024-05-2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高考生物学冲刺押题卷(二)
2 . 水仙花鸢尾(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四川西部的特有物种,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生境分布范围严重缩减,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其生长需要适度遮阴,多在土壤湿度较大但不滞水的生境生存。下列关于水仙花鸢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水仙花鸢尾进行就地保护是最有效的措施
B.可选用样方法对其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研究
C.光、湿度等环境因素可影响水仙花鸢尾的种群数量
D.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限制其种群增长的密度制约因素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矿山开发常导致当地生态环境破坏,生境斑块面积减小,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当地政府开展了矿区治理和生态恢复的系列工程。
1.对矿区生态的调查及生态恢复前后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矿区生态调查可采用无人机调查所有生物的分布情况
B.矿区生态恢复过程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原生演替
C.矿区生态恢复后群落的结构与开采前相同
D.矿区生态恢复过程说明人能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2.随着矿区生态逐渐恢复,生境斑块面积逐渐扩大,不同斑块间的生态廊道恢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境斑块面积扩大会使生境斑块内生物多样性增加
B.生境斑块面积扩大会使生境斑块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C.生态廊道恢复会使生境斑块间种群基因库的差异减少
D.生态廊道恢复将导致生境斑块内种群的基因突变频率增加
2024-05-2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精诚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联考生物试题
4 . 某沿江城市将江边划为湿地保护区,禁止进行商业开发,并在湿地核心区人工种植芦苇等植物。目前该江边湿地已成为当地人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如图是该江边湿地的剖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江边不同水深的区域生活着不同的植物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B.江边湿地成为休闲娱乐的场所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人工种植芦苇等植物导致群落发生变化不属于群落演替
D.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最有效的措施就是要禁止对其开发
5 . 黄河三角洲湿地曾经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动物栖息地呈现碎片化的特点,经过持续多年的生态保护和修复,物种持续增加。丰富的湿地植被和底栖动物资源,每年吸引着黑嘴鸥、丹顶鹤等候鸟来此繁殖和越冬。湿地中还有鱼、虾等动物,土壤中有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黄河三角洲湿地美丽的景色,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栖息地呈现碎片化会影响基因交流,进而导致遗传多样性降低
B.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策略
C.黄河三角洲湿地能为鸟类提供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来源
D.大批游客前来黄河三角洲湿地游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024-05-2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6 . “百病从肝治,养肝如养命”,酒精性肝病的危害仅次于病毒性肝炎,雪莲次生代谢物对急性酒精肝损伤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雪莲次生代谢物的大致流程如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从雪莲中提取的次生代谢物是雪莲生长所必需的
B.经射线处理①后可能获得雪莲培养物高产的细胞
C.切取雪莲茎尖后用酒精和次氯酸钠消毒可获得脱毒苗
D.工厂化生产雪莲的次生代谢物不利于其遗传多样性的保护
7 . 濒临灭绝的长江江豚是长江独有的哺乳动物,喜食多种鱼虾。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三年来,多年难见身影的江豚开始成群结队跃出水面。据报道,中科院水生所顺利诞生编号为“F9C22”的幼豚,这是全人工环境中首次成功繁育的第二代长江江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十年禁渔”行动是提高长江江豚环境容纳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B.易地保护是保护长江江豚的最有效措施
C.长江中不同鱼类具有相同的生态位,有利于这些鱼类进行基因交流
D.长江江豚属于第二营养级,既以鱼虾为食又与其协同进化
2024-05-2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预测卷高三生物试题
8 .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下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保护动物、植物及微生物
B.大熊猫栖息地受到严重破坏后对大熊猫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
C.生物多样性给人们带来了调节气候、文学艺术创作等直接价值
D.对于珍稀濒危的物种,应该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2024-05-2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雄安新区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三模生物试题
9 .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丰富,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控制土壤侵蚀净化污水等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内所有的动物和植物构成群落
B.保护湿地内濒临灭绝的物种最好措施是就地保护
C.湿地开发利用不应该超过湿地的自我调节能力
D.受到轻微干扰的湿地尽可能采取人为措施来恢复
2024-05-2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哈尔滨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10 . 我国思想家孟子,庄子等曾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这种观念体现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美好理想。如今,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追求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对自然“取之以时,取之有度”,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B.过度捕捞会影响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但不会降低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以负反馈调节为基础的自我调节能力密切相关
D.长江十年禁渔有利于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也就是保护长江的物种多样性
2024-05-2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模拟考生物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