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15 道试题
1 . 扩展青霉是腐烂苹果中常见的微生物之一,其次级代谢产物棒曲霉素(Pat)是一种具有致突变作用的毒素。为研究腐烂苹果中Pat的分布,研究人员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病健交界处”为腐烂部位与 未腐烂部位的交界处,取样分离的 5 个部位分别为①号、②号、③号、④号、⑤号。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苹果腐烂部位的微生物除扩展青霉外,还有枯草杆菌。两种微生物在结构上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化扩展青霉菌种使用的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根据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培养基,NaN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
蔗糖NaNO3MgSO4KClFeSO4KH2PO4蒸馏水
30g2g0.5g0.5g0.01g1g1000mL
(3)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扩展青霉时,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落,其他区域的划线上却均无菌落。操作失误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测定了病斑直径为1、2、3cm 的苹果中①~⑤号部位的 Pat 含量,请推测最可能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2 . 为保障公共健康,需要定期对公共饮用水进行卫生检测。已知居于大肠中的各种细菌统称为大肠菌群,大肠菌群中的杆菌称为肠杆菌,大肠杆菌是肠杆菌中的一种。一般用大肠菌群作为水体受粪便污染的指示菌,饮用水的卫生标准是100mL 不得检出大肠菌群。若要确定饮用水是否合格,可采用膜过滤法检测饮用水中的大肠菌群,过程如下图所示:

(1)完成过滤后需将滤膜的_________(A面/B面)接触配制好的培养基。
(2)将完成过滤之后的滤膜紧贴在培养基上,这属于微生物培养中的_________操作。从物理状态角度分析,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培养基。为了检测该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对于该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
(3)培养基在37℃下培养20~22小时后进行观察。若_________,则此水不符合饮用水标准。
(4)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无菌操作下将 10ml待测水样加入到90ml无菌水中,稀释后的100ml菌液通过滤膜法测得培养基上的大肠杆菌菌落数平均为31,则推测1升待测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数目为_________个。
(5)KONFIRM培养基可以检测肠杆菌中大肠杆菌的存在。KONFIRM中含有ONPG和MUG可作碳源,色氨酸可作为氮源。在检测大肠菌群时,检测指标如下表所示。

菌群

检测项目及原理

大肠菌群(有β-半乳糖苷酶)

ONPG检测:β-半乳糖苷酶水解无色的ONPG为黄色物质

肠杆菌群(降解色氨酸为吲哚)

吲哚检测:吲哚可与特定显影剂显为绿色

大肠杆菌(有β-葡糖醛酸酶)

MUG检测:β-葡糖醛酸酶降解MUG为具有荧光的物质

(注:出现上述颜色变化为阳性,未现上述颜色变化为阴性)
结合表中内容分析,若上述检测结果为         (选择字母代号填写),则可以确定待测菌为大肠杆菌。
A.ONPG检测和吲哚检测为阳性,MUG检测为阴性
B.吲哚检测为阳性,ONPG检测和MUG检测为阴性
C.ONPG检测、MUG检测、吲哚检测均为阴性
D.ONPG检测、MUG检测、吲哚检测均为阳性
3 . 某同学用下表所示的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成分

NaNO3

K2HPO4

KCl

MgSO4·7H2O

FeSO4

(CH2O)

H2O

含量

3g

1g

0.5g

0.5g

0.01g

30g

1L

A.根据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
B.NaNO3可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氮源
C.该微生物的培养基适合新冠病毒的培养
D.该培养基用于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应除去(CH2O),添加纤维素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二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
4 . 反硝化细菌可用于治理因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环境污染,其在无氧环境中能进行如下反应:,从而使pH由酸性变为碱性。科研人员欲从一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分离出耐高温(温度高于42℃)的反硝化细菌,用于提升高温工业污水的脱氮效率,实验室中筛选目的菌的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注:BTB是酸碱指示剂,在酸性、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分别显黄色、绿色和蓝色;实验中BTB培养基的初始pH为6.8。
A.BTB培养基应以硝酸盐为唯一氮源且置于高温、O2充足的环境中培养
B.活性污泥样品梯度稀释后可用接种环划线的方式将样液涂布在BTB培养基上
C.用特定细菌计数板对反硝化细菌计数时,统计结果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
D.反硝化细菌菌落周围呈蓝色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水城中学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为修复被 DDT 污染的土壤,可按下图程序选育能降解DDT 的细菌(已知DDT 是一种含碳有机物,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 DDT的培养基不透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长期使用DDT 的土壤中才含有能降解 DDT 的细菌
B.从用途方面来看,该实验所用培养基均为含有 DDT的选择培养基
C.将未接种的已灭菌的平板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可以判断培养基是否灭菌合格
D.菌落直径与透明圈直径的比值越大的菌株降解 DDT 的能力越强
6 . 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含氮有机物)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长期使用可污染土壤。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可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

   

(1)制备土壤浸出液时,为避免菌体浓度过高,需将浸出液进行稀释处理。现有一升土壤浸出液,用无菌吸管吸取1mL液样至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依次稀释103稀释度。各取0.1mL已稀释103倍的水样分别涂布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记录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土壤浸出液样中菌体数为__________,此方法估算的活菌数比实际值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要从长期使用该除草剂的土壤中分离目的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接种技术的核心是____________,图C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培养微生物时,只有很少菌落出现,大部分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或有氧条件抑制了这些细菌的生长。
(4)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中,无透明圈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___________,有透明圈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据此可筛选出目的菌。实验结果如图显示的A~E五种菌株中,____________是最理想菌株。
7日内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学森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虾酱是一种传统的发酵食品,其味美鲜香,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制作虾酱时需将虾打成虾浆,向虾浆中加入米曲霉(可合成蛋白酶)、活性干酵母等混合菌种发酵制成。回答下列问题:
(1)米曲霉分泌的蛋白酶能将虾浆中的蛋白质分解为_________,使虾酱味道鲜美更易消化吸收。米曲霉纯化培养时需接种到酪蛋白琼脂培养基上,除加入碳源、氮源等营养物质外还需将培养基的pH调为_______性条件。为防止杂菌污染,接种前应采用______法对该培养基进行灭菌。
(2)为获得高产蛋白酶米曲霉菌株,对现有的菌株采用射线辐照进行_________育种。将处理后的菌株接种到酪蛋白培养基上(酪蛋白在培养基中呈浑浊状),测定透明圈及菌落直径大小,根据HC(HC=透明圈直径/菌落直径)大小进行初步筛选,HC_________的为高产蛋白酶菌株。
(3)可采用_________法测定发酵液中米曲霉的数量,该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原因是_________。某同学将稀释倍数为103的菌液涂布于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为66个,计算发酵液中米曲霉数量。该同学的实验设计是否合理,说明理由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下学期猜题信息卷(三)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8 . 利用废弃秸秆中的纤维素解决能源危机的关键是获取高活性的纤维素酶。科研人员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选择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出产纤维素酶的横梗霉菌,并研究了影响纤维素酶活性的因素。CMC-Na选择培养基的组成为:CMC-Nal0g,蛋白胨5g,酵母粉0.5g,NaCl5g,KH2PO41.5g,MgSO40.2g,琼脂12g。请回答下列问题:

(1)CMC-Na选择培养基的灭菌方法为______,依据物理状态分,该培养基为______,培养基中的氮源有_______
(2)图1和图2为对横梗霉菌纯化时的异常培养结果,该过程的接种工具为_______,出现图1和图2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
(3)图示所用的技术方法是_______,活菌计数时,一般应选菌落数为__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若平板上有的菌落连成一片,可能的原因是______。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______,可能原因是______
(4)图3为不同类型的横梗霉菌菌落在CMC-Na选择培养基形成的透明圈。图中_______降解纤维素的能力最强。
(5)研究发现,横梗霉菌产生纤维素酶的量在培养过程中先增后减小,推测培养后期酶产量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试卷
9 . 物质Y是一种会污染土壤的含氮有机物,Y在培养基中达到一定量时培养基表现为不透明。某研究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降解Y的细菌。在筛选目的菌的培养基中观察到几个菌落(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的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B.图中菌落都具有降解物质Y的能力
C.首选菌落①中的菌株进一步纯化培养D.所选取的土壤应灭菌后再涂布于培养基中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翠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五月段考)生物试题
10 . 合理使用消毒液有助于减少传染病的传播。某同学比较了3款消毒液A、B、C杀灭细菌的效果,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和菌落计数法分别测定同一样品的细菌数量,发现测得的细菌数量前者大于后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从100 mL细菌原液中取1 mL加入无菌水中得到10 mL稀释菌液,再从稀释菌液中取200 μL涂布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为100,据此推算细菌原液中细菌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个/mL。
(3)菌落计数过程中,涂布器应先在酒精灯上灼烧,冷却后再涂布。灼烧的目的是________,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可知杀菌效果最好的消毒液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5)鉴别培养基可用于反映消毒液杀灭大肠杆菌的效果。大肠杆菌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呈________色。
7日内更新 | 6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全国甲卷理综生物高考真题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