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1 . t—PA蛋白是心梗和脑血栓的急救药。为心梗患者注射大剂量的t—PA蛋白会诱发颅内出血。将t—PA第84位的半胱氨酸换成丝氨酸,能显著降低出血副作用。图1是通过两次PCR操作进行定点突变获取t—PA改良基因和利用质粒pCLY11构建含t—PA改良基因的重组质粒,然后导入大肠杆菌生产改良的t—PA蛋白。

注:ori表示复制起始点;质粒pCLY11上的箭头表示转录的方向。图中的t—PA改良基因末端的“CCGG”和“CTAG”是经过限制酶切割后产生了。
(1)第二次PCR过程中至少需要2次循环才能获得双链等长t—PA改良基因。若改良t—PA基因的转录模板链为图中的β链,则第二次PCR操作中的引物3、引物4分别是__________。(填字母)
A.5'—CGCGAAAGAGACGGTTCA—3'(下划线为突变碱基)
B.5'—CCCGGGCGAACATCGTA—3'
C.5'—GTAGATCTGGCCTCGAGTA—3'
D.大引物的①链
E.大引物的②链

(2)用含有新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从作用上分类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该培养基的基本营养成分包括水、无机盐、________
(3)改良的t—PA基因约有1600个碱基。提取大肠杆菌的DNA,依据改良t—PA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如图2所示:

加样孔位于____(填“甲”或“乙”)端。由图2可知泳道1条带中的PCR产物长度为1600个碱基左右,说明PCR产物____(填“一定”“不一定”或“不”)是改良的t—PA基因,理由是_____
2024-06-0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6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2 . 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X,研究人员用化合物X、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等配制培养基,成功筛选得到能高效降解X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含化合物X的培养基不透明)。回答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X作为唯一碳源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获得纯净“目的菌”的关键是___________。实验人员应该挑取图2乙中___________菌落重复图1所示实验过程,将固体培养基得到的目的菌重复多次上述图1过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图2甲所示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1是起始区,在图中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区域更易获得单菌落。
(4)实验人员将一段人工合成的DNA转入大肠杆菌,使大肠杆菌产生能降解化合物X的酶(酶Y),为了比较酶Y与天然酶(酶W)降解X能力的差异,利用含有一定浓度化合物X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实验,请写出简要实验思路:___________
2024-06-0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破坏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降解塑料的细菌(目的菌)的流程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用于目的菌富集的培养基其成分特点是____,该培养基属于____培养基。
(2)培养过程中需要无菌操作,为避免被杂菌污染,需要注意的事项有____(答出2点即可)。
(3)若培养后的平板上菌落过于密集,则应该进一步____,以便于菌落计数与分离。
(4)将筛选到的菌株用于治理“白色污染”时,有可能造成其他的环境污染问题,原因可能是____(答出一点即可)。
(5)为了筛选出高效降解塑料的目的菌,可比较单菌落周围透明圈的大小。实验结果如图2显示的A~E五种菌株中,____是最理想菌株。

(6)研究人员欲获取上述目的菌相应基因进行后续研究,该过程中需要用到RT-PCR(反转录PCR)技术,即以已转录的mRNA为模板,来获取大量目的基因,一般要加入4种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dNTP)而不是脱氧核苷酸的原因是____。研究人员为什么不用普通的PCR技术而是选择RT-PCR来获取相关基因,原因是____
4 . 科研人员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能以二氧化碳为碳源合成有机物的大肠杆菌,是自养生物。首先将碳固定和还原所需要的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导入大肠杆菌,同时定向突变了大肠杆菌参与异养代谢的三个酶的基因。再进行选择培养,筛选出能利用甲酸钠被氧化成二氧化碳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大肠杆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获得自养的大肠杆菌单菌落,可用平板划线法将菌液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B.进行选择培养时,培养基中需加入葡萄糖,该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
C.该全新培养的自养大肠杆菌一定能在自然条件下顺利完成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D.选择过程中,应该设置不接种菌种、其他条件相同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2024-06-0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热身训练(三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农作物秸秆米秸、麦秸、稻草、草、木屑等富含大量纤维素,被利用的机会很少,效率低。科学工作者正致力于研究,怎样将农业废弃物、木材及生长更为迅速的草本植物,转化为种类繁多的生物燃料(甚至是航空柴油),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要获得能高效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对下列配方的分析,你觉得不合理的是(  )
培养基组成提供主要的营养物质
纤维素粉     5g碳源
NaNO3       1g氮源、无机盐
KCl 0.5g   Na2HPO4·7H2O 1.2g   KH2PO4 0.9g   MgSO4·7H2O 0.5g无机盐
酵母膏     0.5g生长因子、碳源、氮源
水解酵素     0.5g氮素、生长因子
溶解后,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A.该培养基是一个选择培养基,不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无法在此生存
B.在该培养集中加入刚果红,无法挑选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C.虽然有纤维素粉,但该培养基按成分属于人工合成培养基
D.将该培养液中培养的微生物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出现的菌落可能不止一种
2024-06-0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6 . t-PA蛋白是心梗和脑血栓的急救药。为心梗患者注射大剂量的t-PA蛋白会诱发颅内出血。将t-PA第84位的半胱氨酸换成丝氨酸,能显著降低出血副作用。图1是通过两次PCR操作,进行定点突变获取t-PA改良基因和利用质粒pCLY11构建含t-PA改良基因的重组质粒,然后导入大肠杆菌生产改良的t-PA蛋白示意图。

(1)第二次 PCR 过程中至少需要_____次循环才能获得双链等长t-PA改良基因。若改良t-PA基因的转录模板链为图中的α链,则第二次 PCR 操作中的引物3、引物4分别是_____。(填字母)

A.5'--3'(下划线为突变碱基)

B.

C.

D.大引物的①链
E.大引物的②链
(2)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从作用上分类,属于_____培养基;该培养基的基本营养成分包括水、无机盐、_____
(3)改良的t-PA基因约有1600个碱基对。提取大肠杆菌的DNA,依据改良t-PA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如图2所示:

加样孔位于_____(填“甲”或“乙”)端。泳道1条带中的PCR产物_____(填“一定”“不一定”或“不”)是改良的t-PA基因,理由是_____
7 . 研究者从温泉中筛选出高效产生耐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1所示。将得到的菌悬液转接到同时含有葡萄糖和淀粉作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得到若干菌落后用碘液作显色处理,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透明圈的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越大,说明该微生物分解淀粉的能力越弱
B.图2培养皿要放在高温条件下培养,周围不显蓝色的菌落含有所需要的嗜热菌
C.①②合称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实验使用的培养基采用干热灭菌,培养皿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D.甲、乙试管为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能分离获得水生嗜热杆菌单菌落
2024-05-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雅礼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8 .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土壤盐渍化已经成为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野大豆是栽培大豆的近缘野生种,具有抗盐碱、抗病、抗虫、耐旱等较强的抗逆性和环境适应性,因此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科学家从滨海盐渍土野大豆根瘤菌分离筛选根瘤菌DL3,对野大豆和大豆均具有促生作用,从而为发展盐土农业和实现大豆等作物在盐碱地的种植贡献力量。下图是主要流程,请回答:

①1g根瘤消毒②加入无菌水研磨成匀浆3mL③梯度稀释④涂布平板⑤纯化培养⑥耐盐根瘤菌株的复筛
酵母甘露醇琼脂(YMA)(g/L):酵母提取物20.0,甘露醇5.0,K2HPO45.0,MgO40.5,NaC10.186,CaCO31.2,琼脂20.0,pH值6.8~7.2。
阿须贝氏(Ashby)培养基(g/L):KH2PO40.2,MgO40.2,NaC10.2,CaCO35.0,甘露醇10.0、CaCO35.0、琼脂18.0、pH值6.8~7.0。
(1)按功能分Ashby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该培养基中能为复筛的根瘤菌提供___________等营养物质。___________改良的Ashby培养基中NaCl浓度提高到7%
(2)过程④吸取上清液0.1mL涂布于YMA初筛培养基平板上,如果培养后平均长出了40个菌落,则该样本中每克根瘤约含根瘤菌_________个。用过程④这种方法测定的根瘤菌数量往往会比实际活菌数目要少,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3)YMA培养基能够筛选根瘤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9 . 培养基是指供给微生物、植物或动物细胞(或组织)生长繁殖的,由不同物质组合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针对下表中的三组培养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培养基成分
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水
b葡萄糖、尿素、NaCl、K2HPO4、酚红、琼脂糖
c矿质元素、蔗糖、维生素、甘氨酸、水、琼脂
A.a组培养基可用于酵母菌的培养,该培养过程需用恒温培养箱
B.b组培养基可用于分离含脲酶的微生物
C.c组培养基可用于诱导植物愈伤组织再分化
D.上述培养基不仅要为相应的细胞提供营养物质还要为其生存和繁殖提供适宜的环境
10 . 限量补充培养法可用于营养缺陷型菌株的检出(如图)。将诱变后的菌株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野生型菌株迅速形成较大菌落,营养缺陷型菌株生长缓慢,不出现菌落或形成微小菌落。基本培养基中补充精氨酸后,营养缺陷型菌株快速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紫外线照射可诱导野生型菌株发生定向突变
B.精氨酸缺陷型菌株缺乏吸收利用精氨酸的能力
C.培养基中添加精氨酸后抑制了野生型菌株生长
D.挑取图乙中菌落②分离精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
2024-05-1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岳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