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菌技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但是棉花全株含有对动物生长繁殖存在潜在危害的有毒物质——棉酚,限制了以棉花秸秆为原料来生产青贮饲料的应用。研究人员试图以棉花田的土壤为分离基质,利用以棉酚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分离出高效分解棉酚的菌株。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均可用来分离纯化棉酚分解菌
B.分离过程中所用的以棉酚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C.分离过程中所用的接种工具、培养工具以及培养基都需要高压蒸汽灭菌
D.对分离纯化得到的菌株进行计数时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显微计数法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为了观察手掌上附着的微生物,某小组成员将自己的手掌在配制的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上轻轻按压后,盖上培养皿盖,将平板倒置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 h,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配制的培养基经高压蒸汽灭菌后,还要调节pH才能用于接种
B.待高温灭菌后的培养基冷却至50 ℃左右后,再进行倒平板
C.在超净工作台上和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操作,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
D.手掌上的某些微生物在该培养基上并没有生长繁殖形成菌落
3 . 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
C.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
2019-01-30更新 | 2646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广元市广元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
4 . 随着人们对微生物认识的加深,无菌技术在食品保存与医疗等各个领域被广泛使用,下列关于无菌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啤酒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通过焙烤可实现麦芽的无菌化
B.动物细胞培养中常在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以减少污染
C.泡菜制作时盐水表层发现白色菌膜表明出现了杂菌污染
D.湿热灭菌过程中微生物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了不可逆的改变
2023-09-03更新 | 33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中学,如东一中等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学情调研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人参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人参皂苷。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生产人参皂苷的大致流程如下:

请回答:
(1)配制诱导愈伤组织的固体培养基,分装后要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接种前,要对人参根进行_____________
(2)用于离体培养的根切块,叫做____________。培养几天后发现少数培养基被污染,若是有颜色的绒毛状菌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污染;若是有光泽的黏液状菌落,属于_________________污染。
(3)用少量________酶处理愈伤组织,获取单细胞或小细胞团,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可有效提高人参皂苷合成量。
(4)人参皂苷易溶于水溶性(亲水性)有机溶液,从培养物干粉中提取人参皂苷宜选用___________方法,操作时应采用_______________加热。
6 . 酸奶是一种口味酸甜细滑、营养丰富的牛奶制品。它的原料是新鲜牛奶,经过消毒灭菌后再添加有益菌(如乳酸菌),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酸奶的发酵原理与泡菜的制作原理类似,请回答问题:
(1)从泡菜的制作过程分析,乳酸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牛奶消毒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研究影响酸奶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在A、B两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经过消毒的鲜牛奶,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都能产生乳酸)分别接人其中并混匀,密封后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6h内定时取样观测发酵效果。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发现6h内的酸奶发酵效果越来越好,而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酸奶制作与果酒制作相比,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4-02更新 | 29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全真模拟试卷(一)生物试题
7 . 某课题组拟从马铃薯中分离出内生固氮菌(内有固氮酶),并对其相关特性进行研究,实验步骤大致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选择培养基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加入琼脂,在营养成分上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进行选择培养时应注意将培养基_____放置。
(2)该实验过程中,需要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操作的原因是___,马铃薯表面除菌不能选择高压蒸汽灭菌的原因是___
(3)根据实验结果,课题组成员得出土豆中存在几种内生固氮菌,他们的判断依据是___。为进一步验证上述培养基上的菌落为固氮菌,还应进行___检测实验。
8 . 我国科学家运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构建了一株嗜盐单胞菌H,以糖蜜(甘蔗榨糖后的废弃液,含较多蔗糖)为原料,在实验室发酵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等新型高附加值可降解材料,期望提高甘蔗的整体利用价值,工艺流程如图。基于菌株H嗜盐,酸碱耐受能力强等特性,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不需要灭菌的发酵系统,培养基盐浓度设为60g·L-1,pH为10,菌株H可正常持续发酵60d以上。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不断提高唯一碳源蔗糖的浓度并经多次传代培养可获得目标菌株
B.在发酵罐内发酵时,可进行反馈控制使发酵全过程处于最佳状态
C.该系统不需要灭菌的原因之一是pH=10的条件不利于杂菌生长
D.发酵结束之后,采取适当的过滤、沉淀措施获得PHA
2022-07-1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诊断生物试题
9 . 在酱油发酵过程中,以乳酸菌和酵母菌为主的微生物对酱油色、香、味及体态的形成和品质起重要作用。在传统自然发酵酱油过程中,酱醅中细菌菌群处于动态变化中,若早期出现大肠杆菌则表明卫生条件不佳,随着发酵时间延长,酱醅中细菌群落多样性会呈现下降趋势,形成以芽孢杆菌为主的优势菌群并趋于稳定。如图为传统酱油的制作过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蒸煮大豆→制曲→天然发酵8~12个月→过滤→沉淀→传统酱油
A.蒸煮大豆是对酿造酱油的原料进行消毒的过程
B.发酵所需的乳酸菌与酵母菌都可以在无氧环境中生存
C.酱油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类越单—风味与口感越好
D.芽孢杆菌比大肠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更适应发酵环境
2023-06-14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抢分密卷(一) 生物试题
10 . 焦化厂活性污泥中富含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苯甲酰肼(C7H8N2O),其土壤中含有能降解该有机物的微生物。科研人员从焦化厂附近的土壤和远离焦化厂的土壤中,分别培养出了浓度较高的菌属(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培养皿等需使用强烈的理化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B.将目的菌接种到含污染物的液体培养基中,测定残余苯甲酰肼的浓度,以筛选优质菌株
C.利用平板划线法对降解苯甲酰肼的目的菌进行分离纯化并计数
D.焦化厂附近的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与远离焦化厂的土壤中相同
2022-07-1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诊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