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菌技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泡菜,古称菹,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储藏蔬菜的方法之一。《齐民要术》中关于用白菜(古称菘)等原料腌渍泡菜的方法记录如下:收菜时,即择取好者,作盐水,令极咸,于盐水中洗菜,即内瓮中,其洗菜盐水,澄取清者泄于瓮中。发酵数日后可得到酸脆可口的泡菜。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菹所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指__________;“其洗菜盐水,澄取清者泄于瓮中”有利于发酵的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2年“3·15”曝光的的劣质“土坑酸菜”生产流程为:在田地里挖出土坑铺上防水塑料膜,直接将蔬菜加上盐、水及必备辅料后在自然环境下发酵。这样生产出来的酸菜容易带有致病杂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容易因为发酵不充分造成_________分泌过少,该物质可充当天然防腐剂,因此不合格的“土坑酸菜”容易腐败。
(3)制作泡菜的菌种也是最常利用的益生菌之一。工业上生产该种益生菌常用的脱脂乳酶解液培养基成分如下:蛋白胨类、葡萄糖或乳糖、脂类物质、碳酸钙、硫酸锌、硫酸锰、磷酸盐、植物汁液等。该培养基配方中可为菌种生长繁殖提供碳源的是_________;添加植物汁液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接种前需要对培养基进行_________灭菌处理,以防止污染。
(4)菌种代谢过程中的产物使培养基 pH下降到菌体耐酸极限后,即使营养充足,菌体的生长也会受到抑制,为获得浓缩培养的该益生菌培养液,还需将该益生菌普通培养液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写出一点)。
2 . I.溶菌酶又称胞壁质酶,是一种能水解黏多糖的碱性酶,使细菌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菌细胞破裂内容物溢出而使细菌溶解。研究发现,溶菌酶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到100℃仍具有活性。回答下列问题:
(1)溶菌酶可以高效杀灭细菌而对人体组织细胞不起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
(2)在酸奶中加入一定量的溶菌酶,然后用巴氏消毒法处理,处理后的溶菌酶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起到防腐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采用凝胶色谱法对溶菌酶进行分离纯化,其中与溶菌酶相比先被洗脱分离出来的是_____________(填“相对分子质量大”或“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某兴趣小组开展“使用公筷对餐后菜品某细菌数量的影响”研究,实验选用3道菜,每道菜分为3盘,分别为使用公筷食用、未使用公筷食用和未食用组,结果见下表:

菜名

结果(菌落数/g)

餐后

公筷组

未使用公筷组

未食用组

凉拌黄瓜

16000

45000

14050

盐水虾

180

220

160

炒芦笋

48

530

32

(4)表中数据获得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该实验中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有___________(至少写两种)。
(5)在测定凉拌黄瓜样品时,取10g样品研磨获得提取液并用____________定容至100ml,若公筷组选用101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测定菌落数,据此推测测定未使用公筷组菌落数时应选用____________倍稀释,以保证能从中选择出菌落数在30~300间的平板进行计数。
(6)研究结果中将同一种菜品的公筷组与未食用组进行对比____________(“能”或“不能”)确定餐后细菌来自公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022-02-03更新 | 75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监测考试生物试题
3 . 微生物接种史微生物培养中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下图是关于接种的操作步骤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接种工具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步骤②中,灼烧后必须先将接种工具冷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进行划线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划线时不能划破嵌入培养基内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并且需要在离酒精灯火焰10cm范围内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分别用三个平板培养三种细菌(E.coli,S.albus,B.subtilis),然后在培养基上分别滴一滴一定浓度的青霉素溶液,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后,可以观察到一圈清晰区,这是抑制细菌生长所致。测量清晰区的直径,数据如下:
细菌不同浓度青霉素条件下清晰区直径(mm)
5μg/mL7.5μg/mL10μg/mL15μg/mL20μg/mL
E.coli710161616
S.albus0581317
B.subtilis5791419
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10μg/mL青霉素和20μg/mL青霉素在抑制E.coli和S.albus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选择培养基可以筛选微生物,制备培养基时,灭菌和调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在利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培养基灭菌时,锅内水加热煮沸后,必须_____________,以保证灭菌温度达到121℃。
4 . Ⅰ牛奶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生鲜牛奶中的微生物情况反映了奶牛的健康状况,也影响奶制品的运输和贮藏;牛奶在饮用前都要经过巴氏消毒,以杀死有害微生物。

(1)为检测消毒前后牛奶中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做如图操作。用无菌吸管从三角烧瓶中吸取1 mL生牛奶稀释液至盛有9 mL无菌水的试管中,如此重复3次,将10mL生牛奶稀释到10-4浓度后,取0.1mL滴在培养基上。将牛奶稀释液滴加在培养基上进行涂布,应选择的涂布工具是__________

该涂布工具最合适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
A.火焰灼烧     B.高压蒸汽灭菌     C.酒精擦拭       D.紫外线照射
(2)图所示方法为稀释培养法,按此方法培养得到的3个培养皿中菌落数分别为25个、23个、24个,则生牛奶中每毫升含细菌数为________个。
(3)消毒后牛奶中绝大部分细菌被杀死,若用稀释平板法检测消毒后牛奶是否含有细菌,则在操作步骤上应作什么改动?__________________   
(4)细菌种群进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变异是_________
A.环境条件       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变异
Ⅱ. 获得禽有一定酒精度的苹果酸,添加蜂蜜、色素、香精、防腐剂等,按一定比例试制苹果醋复合饮料。苹果醋以及复合型饮料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
(1)苹果汁中的果胶组成为半乳糖醛酸和_______。果胶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不溶于 __,这是鉴别果胶的一种简易方法。苹果汁生产时,可加入果胶酶和______酶以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和澄清度。
(2)采用_____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苹果汁的色香味和营养价值
A. 15 min高压蒸汽灭菌       B.高锰酸钾消毒   
C.70%酒精消毒        D.低温消毒
(3)上述流程中,X为____过程,该过程理论上____(填有、无)CO2产生。酒精发酵和X过程分别利用的是__________两种微生物的发酵原理。由酒精发酵转变成X过程时,装置的充气口需要改变的主要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
2020-04-12更新 | 26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卷(课标Ⅲ)(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