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植物组织的培养及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如图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①→②→③→④
(其中②为愈伤组织,③为芽、根)
A.①→②的形成需要光照
B.②的特点是细胞壁薄,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
C.①能被培养成④的原因是细胞中含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
D.①→④过程中,需要多种培养基,特别是培养基中的激素种类及比例不同
2 . 下图是培养胡萝卜根组织获得试管苗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块用酒精和次氯酸钠溶液消毒后插入培养基中
B.切取的组织块中必须要带有形成层细胞否则不成功
C.愈伤组织通过细胞分裂过程最终形成试管苗
D.⑥过程应当给予光照,以便促进叶绿素的合成
3 . 植物的组织培养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培养基在使用之前要放在烤箱中高温灭菌
B.解剖刀在火焰上灼烧后需冷却才能用于切割外植体
C.外植体用化学试剂消毒后需经蒸馏水冲洗才可用于接种
D.将外植体插入时应注意方向,不应倒插,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
2024-02-0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4 . 科学家将番茄(2N)和马铃薯(4N)利用如图技术得到“番茄—马铃薯”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a、b所选用的酶为_______
(2)图示技术名称是____;由d能培育成完整的植株,其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
(3)过程②为原生质体融合,所用的化学诱导剂一般是______,③过程成功的标志是___
(4)诱导f中植株生根的过程中,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较④过程_____(填“高”或“低”);若番茄细胞内含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含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的体细胞内含______条染色体,最终获得的“番茄—马铃薯”属于_____倍体植株,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为几倍体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甘草和牛蒡具有治疗脾胃气虚、口疮久不愈等功效,因二者疗效相近且具有叠加效应,常被中医用作“药对”。研究者欲利用体细胞杂交技术将复方的配伍(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体现到杂种细胞中,并实现有效成分的工厂化生产,进行了如下操作步骤:
①制备甘草和牛蒡细胞的原生质体;
②诱导两种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筛选获得杂种细胞;
③培养杂种细胞形成愈伤组织,并从培养液中获得代谢产物。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步骤①中可使用低渗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溶液处理两种细胞
B.步骤②可采用灭活的病毒、离心或PEG等方法促进细胞融合
C.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两种细胞的细胞核融合成一个细胞核
D.杂种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均丧失
6 . 人工种子是人们模仿天然种子的结构制造出来的生命有机体,它能像天然种子一样萌发生长。人工种子的核心部分是被外层物包埋的具有类似种子胚功能的胚状体。胚状体不同于一般种子的胚,是由非合子细胞分化形成的类似于胚的结构物,所以又称“体细胞胚”或“花粉胚”。胚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通过胚胎发育过程形成植株。胚状体可从悬浮培养的单细胞中得到,也可以通过试管培养的茎尖、芽尖、子房、花粉等获得。将胚状体包埋在一个能提供营养的胶质中,便成了“人工种子”。培育过程如图所示。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人工种子依据的原理是______。它是经过______技术培育而成的。
(2)某二倍体植物基因型为DdTt,利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可培育“花粉胚”,也可制成人工种子,这种种子萌发形成的个体称为______,基因型为_______ 。该人工种子长成的植株______(填“可育”或“不可育”)。
(3)③表示______的过程,其实质是______,此过程中细胞的分裂方式是______
7 . 金茶花是中国特有的观赏品种,但易得枯萎病。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通过如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茶花新品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在基因工程中依次叫做标记基因、目的基因
B.形成③的操作中使用的酶有限制酶、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
C.由④培育至⑤的过程中,依次经历了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
D.抗枯萎病这一性状,在后代中能稳定遗传
8 . 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在我国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为进一步提高大豆的品质和含油量,科研人员发现拟南芥细胞中存在某种转录因子能够明显提高其他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人员将从拟南芥细胞中获取的转录因子转移到大豆细胞内,并使其过量表达,发现大豆中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显著提高。下图中限制酶EcoRV的酶切位点为-GAT↓ATC-。回答下列问题:
   
(1)采用PCR技术进行可以扩增目的基因,PCR过程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
(2)质粒P0具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和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对其进行切割时应该注意________,以便筛选重组质粒。研究人员利用限制酶EeoRV对载体进行处理后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与目的基因片段直接相连。
(3)P3质粒导入受体细胞通常使用农杆菌转化法,转化指的是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内________的过程,若受体细胞能够表现氨苄青霉素抗性,能否说明目的基因已成功导入受体细胞,并说出理由:________
(4)导入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还需经过________和再分化过程,才能形成植株,在此过程中,受体细胞能够培育出转基因大豆植株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
(5)大豆过量表达转录因子后,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显著提高,推测转录因子在细胞内发挥的作用的可能机理是_____________
2023-08-0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2-2023学年高二7月期末生物试题
9 . 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选取外植体时应尽量采用植物的茎尖或根尖
B.外植体应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杂菌感染
C.插入培养基时需考虑茎段或根段的插入方向
D.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需考虑不同激素的浓度比例,同时还需避光处理
10 . 豆科牧草二倍体沙打旺(2n=16)具有耐旱、耐贫瘠、抗风沙的特点,同源四倍体紫花苜蓿(4n=32)固氮能力较强,科研人员利用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兼具两者优点的杂种植株,实验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克服____________,获得兼具两者优良性状的豆科牧草,这种牧草属于____________倍体。
(2)过程Ⅰ用____________处理获得原生质体。已知红色荧光染料能使得植物细胞质呈现红色,绿色荧光染料能使得细胞核呈现绿色,在鉴定杂种原生质体时可用显微镜观察,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时,可判断该原生质体是由沙打旺和紫花苜蓿融合而成的。
(3)过程Ⅳ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的特点为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