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植物组织的培养及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紫草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其根部富含红色的萘醌类次生代谢产物——紫草宁及其衍生物。它们具有抗菌、消炎、活血、诱导癌细胞凋亡等功效,同时也是一种天然染料。由于大规模的乱采滥挖,野生紫草资源已趋于衰竭,为更好地获得紫草宁及其衍生物,利用新生营养芽为外植体获得愈伤组织,然后在液体培养基中悬浮培养来生产紫草宁已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新生营养芽为外植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外植体经过诱导后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
(2)培养过程中需要加入蔗糖,蔗糖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还要加入一定的植物激素,常用的植物激素有______
(3)研究发现,悬浮培养比固体培养更有利于紫草细胞的生长,原因是________
(4)紫草悬浮培养时细胞的生长曲线如图所示。

   

接种后第3天左右,紫草宁及其衍生物开始形成;对数生长期及直线生长期,紫草宁含量逐步上升;静止期,紫草宁形成速度加快至最高水平。这说明细胞分裂生长缓慢______(填“有利于”或“不利于”)目的产物的形成。
2 . 如图表示利用烟草叶片分离原生质体的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0.9%的NaCl溶液中进行酶解处理,可维持原生质体的形态
B.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也可作为制备原生质体的材料
C.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原生质体,如初始密度较高,可稀释培养液
D.分离出的原生质体可作为研究细胞壁生物合成、质膜结构功能的材料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3 . 紫杉醇是存在于红豆杉属植物体内的一种次生代谢物,具有高抗癌活性,现已被广泛用于乳腺癌等癌症的治疗。生产紫杉醇的传统方法是从红豆杉的树皮和树叶中提取,但野生红豆杉是濒危植物,这种方法不利于对它们的保护。下图为科研人员制备能合成紫杉醇的紫茎泽兰愈伤组织细胞的流程,EcoRⅠ、BamHⅠ为限制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①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复制开始时需要用到________种引物,引物的作用是________
(2)图中过程②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目的基因必须位于________之间,启动子的作用是________
(3)某同学认为图中过程③中Ti质粒的T-DNA能携带目的基因整合到根瘤农杆菌的染色体DNA中,你认为该同学的说法是否合理,理由是________
(4)过程④需要控制培养基中________,以防愈伤组织细胞发生分化,若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以及成功表达,则可以分别使用________________技术进行检测。
4 . 改良水稻的株高和产量性状是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以长穗颈为特征的最上节间伸长基因(eui基因)对杂交稻育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研究人员克隆了可显著增高和增产的eui基因,并开展了相关探索。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中,离体的水稻花药培养后经过____阶段形成胚状体。由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细胞均为单倍体,为使获得的幼苗可育,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
(2)组织培养时,配制培养基常用的植物激素是____。步骤I获得的培养物中,能用于制造人工种子的材料是____
(3)除了步骤Ⅱ所示的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还可以采用____。与其他目的基因的载体相比,Ti质粒的特点是____
(4)为筛选含重组Ti质粒的菌株,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鉴定获得的转基因(eui)植株是否表达出目的蛋白质的方法是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植物体任何部位的活细胞均可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
B.不同培养阶段的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应不同
C.单倍体育种和转基因植物的培育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实现某些重要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2024-04-2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6 . 科学家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将番茄与马铃薯的体细胞原生质体融合,最终得到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能在地上结番茄、地下长马铃薯
B.可用物理法使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
C.该项生物工程技术可克服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D.该项生物工程技术需经历脱分化和再分化
2024-04-2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7 . 某研究小组利用品种1(2N=28)和品种2(2N=40)的两个鸢尾属远缘种为亲本,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出了结实率高、观赏性和适应性更强的品种3(62条染色体)。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为原生质体的制备过程,该过程需要的酶是____
(2)植物原生质体融合过程常利用化学试剂____诱导融合,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____
(3)图中的过程④表示的是____,从过程④到过程⑤需要更换新的培养基,原因是____
(4)科学家利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品种1和品种2的原生质体膜上的蛋白质,在鉴定杂种原生质体时可用显微镜观察,根据细胞膜表面荧光的不同可观察到____种不同的原生质体(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的情况),当观察到融合细胞的表面既有红色荧光又有绿色荧光时,也可判断该原生质体是由品种1和品种2融合而成的。
(5)鸢尾杂合原生质体能被培养成移栽成活的品种3的根本原因是____
2024-04-25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9-10高一下·吉林长春·期末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8 . 下列属于植物的微型繁殖技术的是(       
A.兰花的茎尖组织培育成兰花幼苗B.水稻种子萌发并长成新个体
C.扦插的葡萄枝长成新个体D.柳树芽发育成枝条
2024-04-23更新 | 138次组卷 | 29卷引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9 . 中药藿香具有祛风散寒、祛湿等作用,下图是研究人员利用藿香叶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优良藿香品种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离体的藿香叶需消毒后才可作外植体
B.②应持续照光以诱导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
C.过程②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处于未分化状态
D.③④过程细胞表达的基因种类和水平不完全相同
10 .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过程一般为:接种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诱导生芽→诱导生根→试管苗移栽及鉴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外植体是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培养前需要对其进行灭菌处理
B.愈伤组织属于未分化的薄壁组织,具备较强的分裂分化能力
C.植物激素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浓度、比例等会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
D.若培育的是耐旱植株,则在其生长过程中可适当减少浇水量以鉴定其耐旱能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