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中国的许多传统美食制作过程蕴含了生物发酵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泡菜制作过程中,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B.馒头制作过程中,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O2
C.米酒制作过程中,将容器密封可以促进酵母菌生长
D.酸奶制作过程中,后期低温处理可产生大量乳酸杆菌
2021-10-09更新 | 5961次组卷 | 34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初高衔接学习素养测试生物试题
2 . 青贮饲料是指将新鲜秸秆、青草等通过乳酸菌发酵而制成的饲料。它气味酸香、柔软多汁、营养丰富、保存期长,是家畜优良饲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选择糖类含量较高的植物作为青贮原料,保证乳酸菌生长所需的碳源
B.作为青贮的原料应适当切碎、搅拌并通入空气,有利于乳酸菌充分发酵
C.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发酵生成乳酸,使pH降低,抑制其它微生物生长
D.经过乳酸菌发酵,大分子有机物被分解为多种小分子物质,易于消化吸收
3 .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及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尿素固体培养基可迅速杀死其他微生物,而保留利用尿素的微生物
B.配制培养基时应根据微生物的种类调整培养基的pH
C.酵母菌不能直接利用糯米淀粉发酵得到糯米酒
D.适宜浓度的酒精可使醋化醋杆菌活化
2020-07-11更新 | 4122次组卷 | 38卷引用:【浙江新东方】-绍兴qw123
4 . 我国的酿酒技术历史悠久,古人在实际生产中积累了很多经验。《齐民要术》记载:“世人云:‘米过酒甜’此乃不解法候。酒冷沸止,米有不消者,便是曲势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米过酒甜是因为米中有糖类物质未被完全消耗
B.酿酒过程起泡现象是微生物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释放形成的
C.糖类等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会导致温度升高
D.“曲势尽”的原因可能是发酵过程pH值升高或酒液中酒精含量升高
2021-10-30更新 | 2296次组卷 | 16卷引用:3.4 影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环境因素(必刷练)-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同步精品课堂(苏教版2019必修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1-12高三上·北京海淀·期末
5 . 在传统发酵技术中,果醋的制作往往在果酒制作基础上进行。下图甲是醋酸发酵装置,乙是培养液pH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没有气泡产生
B.中期可以闻到酒香,说明进行了酒精发酵
C.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通气并保持原有温度
D.图乙中能正确表示pH变化的曲线是③
2022-09-09更新 | 1007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选修一(人教版):专题测试卷(一)试题
2023·河北·模拟预测
6 . 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的黄酒是中国特产,即墨老酒是黄酒中的珍品,按照“黍米必齐、曲糵(指发芽的谷粒)必时、水泉必香、陶器必良、湛炽(浸泡和蒸煮)必洁、火剂必得”的古代造酒六法(古遗六法)酿制而成。下列关于黄酒发酵的叙述,错误的是(       
A.“黍米”中所含物质能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能源
B.“曲糵”中含有酿造黄酒所需的酵母菌,酿酒过程中酵母菌呼吸产生
C.“陶器必良”的目的是防止陶器气密性不够导致黄酒变质
D.“湛炽必洁”的目的是灭菌,确保发酵过程中无杂菌干扰
2023-04-27更新 | 464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北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在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葡萄糖溶液、酵母菌等进行酒精发酵的研究,其中X溶液用于检测相关的发酵产物。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在线粒体基质中氧化生成丙酮酸和[H]
B.细胞呼吸产生的ATP使装置内培养液的温度升高
C.发酵过程中频繁打开气阀会影响酒精的产生速率
D.X溶液是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用于检测产生的酒精
2022-07-25更新 | 45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
8 . 糯米酒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酒种,其酿造过程中需要由酒曲中的根霉实现淀粉的糖化,由酵母菌实现酒精发酵。研究人员从几种酒曲中进行了优良根霉与酵母菌的筛选。请回答问题:
(1)家庭酿造糯米酒时,需要将蒸熟的糯米与酒曲拌匀后放在容器中,在糯米中央挖一个洞,盖好容器。通常一天后容器中就会出现大量液体,其中含有可溶性糖和酒精,液体中水的来源是根霉和酵母菌的有氧呼吸,水的产生是在有氧呼吸第_____阶段发生的,该阶段发生场所是_____

(2)为比较不同根霉产糖能力,将从酒曲中分离所得的5种根霉分别接种到等量蒸熟糯米中,24h后所得醪液体积大致相同,检测醪液中糖量,结果如图1.检测结果表明,产糖能力最强的根霉是_____
(3)为比较不同酵母菌的发酵产酒精能力,将从酒曲中分离所得的5种酵母菌接种到等量葡萄糖液中,检测发酵液因释放_____导致的失重量,结果如图2,产酒精能力最强的酵母菌是__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糖化过快的菌株并不适合酿酒,原因是发酵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会导致酵母菌_____
9 . 甜酒酿是以糯米为主要原料,通过发酵而成的含乙醇食品,清甜可口,酒味淡泊,参与发酵形成甜酒酿的微生物主要是糖化菌和酵母菌。制备甜酒酿的工艺流程简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酒药中含有发酵所需的微生物,其中的主要微生物是糖化菌和_______
(2)发酵过程中,淀粉被糖化菌分解成单糖或二糖后才能被酵母菌利用。推测酵母菌不能直接利用淀粉的原因是_______
(3)搭窝是将拌好酒药的米饭装入容器,搭成中间低、周边高的凹窝。搭窝可以确保在发酵初期有较多的O2,以利于糖化菌和酵母菌进行呼吸。随着发酵的进行________呼吸,O2被逐渐消耗殆尽,此时酵母菌发酵生成______和CO2,最终形成了清甜可口的酒酿。
(4)若要生产甜度低、酒味浓郁的甜酒酿,请提出两条可行的措施。_______
10 . [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

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问题:
(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
(2)该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可分解_____,产生的终产物是_________
(3)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据图分析,甲和丙同学的操作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______,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________。丙同学的错误是_______,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_________。上述发酵过程结束后,甲、乙、丙同学实际得到的发酵产品依次是____________
(4)在上述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假设乙同学的某一步骤操作错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该操作错误是___________
2019-01-30更新 | 209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之专题十四 生物技术实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