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因工程的概念及原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真核生物基因中通常有内含子,而原核生物基因中没有,原核生物没有真核生物所具有的切除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的机制。已知在人体中基因A(有内含子)可以表达出某种特定蛋白(简称蛋白A)。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从人的基因组文库中获得了基因A,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却未得到蛋白A,其原因是__________
(2)若用家蚕作为表达基因A的载体,在噬菌体和昆虫病毒两种载体中,不选用_______作为载体,其原因是_________
(3)若要高效地获得蛋白A,可选用大肠杆菌作为受体,因为与家蚕相比,大肠杆菌具有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等优点。
(4)若要检测基因A是否翻译出蛋白A,可用的检测物质是________(填“蛋白A的基因”或“蛋白A的抗体”)。
(5)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可以说是基因工程的先导,如果说他们的工作为基因工程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启示,那么,这一启示是______________
2017-08-07更新 | 7724次组卷 | 31卷引用:重庆市江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科学家为提高玉米中赖氨酸的含量,计划将天冬氨酸激酶中第352位的苏氨酸变为异亮氨酸,将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中第104位的天冬酰胺变为异亮氨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根本区别是操作对象的差异
B.对天冬氨酸激酶的改造需要以基因工程为基础
C.蛋白质工程操作过程中,不需要酶和载体作为工具
D.经改造后的玉米赖氨酸含量提高这一性状不可遗传
2016·江苏·高考真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下表是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图2中标注了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其中切割位点相同的酶不重复标注。请回答下列问题:
限制酶BamHⅠBclSau3AⅠHindⅢ
识别序
列及切
割位点


(1)用图中质粒和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应选用________两种限制酶切割,酶切后的载体和目的基因片段,通过________酶作用后获得重组质粒。为了扩增重组质粒,需将其转入处于________态的大肠杆菌。
(2)为了筛选出转入了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应在筛选平板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常用PCR鉴定,所用的引物组成为图2中______________
(3)若BamHⅠ酶切的DNA末端与BclⅠ酶切的DNA末端连接,连接部位的6个碱基对序列为_______,对于该部位,这两种酶________(填“都能”“都不能”或“只有一种能”)切开。
(4)若用Sau3AⅠ切图1质粒最多可能获得________种大小不同的DNA片段。
2016-11-26更新 | 2176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7届重庆市十一中高三9月考生物B卷
4 . 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B.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
C.如果转基因植物的花粉中含有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这些物质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
D.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不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9-10高二下·河南·期中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名校
5 . 实施基因工程的最终目的是(  )
A.定向提取生物体的DNA分子
B.定向地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
C.在生物体外对DNA分子进行改造
D.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021-06-22更新 | 215次组卷 | 4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区南京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在农业生产中,常通过遗传改良,选育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作物品种,提高粮食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收益。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倍体育种培育豌豆时常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B.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C.基因工程育种能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
D.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优良性状
7 . PAPH1为杂草稻中的一个易突变的基因,也是一种抗旱基因,且该基因个数不同,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抗旱性状也不同。科学家将两个PAPH1基因移植到某栽培稻受精卵的染色体上,欲培育具有抗旱性状的优良水稻品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前后,其碱基序列一定发生了改变
B.该栽培稻自交,子代中表现出来的性状最多有5种
C.培育具有该抗旱性状的优良水稻的过程利用了基因重组的生物学原理
D.若两个PAPH1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自交后代中抗旱个体:不抗旱个体≈5:1
8 . 科学家成功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导入番茄,能有效防止细胞壁的分解,获得防腐烂抗软化的转基因番茄,该技术利用的原理是(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