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我国首只克隆猫“大蒜”的培育过程如下。请回答:

(1)图中的去核卵母细胞所处的时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___________方法使两细胞融合,并激活受体细胞,使其完成__________,构建重组胚胎。用于早期胚胎培养的培养液,除无机盐和有机盐外,还需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_____________等营养成分,以及血清等物质。
(3)将囊胚植入到代孕猫体内的过程叫_______________,植入前需对代孕猫进行___________处理。囊胚能在代孕猫体内存活的生理学基础是______________
(4)该技术还可以应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
2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根据人类的需求来改造生物的性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图中是利用奶牛乳汁生产血清白蛋白的图解,根据下图回答:

(1)在此工程过程中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
(2)在基因工程中,我们称②为________,在②进入③之前要用________________等工具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能实现②进入③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①一般经________处理可以得到③,从③到④的过程中一般用未受精的卵细胞去核后作为受体,不用普通的体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A~D中选出④到⑤的过程中正确的操作方法________,把⑤送入⑥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_

(5)⑦是⑥生出的后代,那么⑦的遗传性状和________最相似,为什么?___________
(6)如果②的数量太少常用________来扩增。要实现⑦批量生产血清白蛋白,则要求③的性染色体是________
2021-06-28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生物试卷
3 .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约翰·伯恩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已从人的皮肤细胞中提取出细胞核,然后将其植入几乎被完全剔除了遗传信息的牛卵母细胞中,从而培育出人兽混合胚胎(如图所示)。该胚胎发育到第三天时已含有32个细胞,研究人员希望它能继续生长到六天,再从胚胎中取出干细胞供医学研究使用。

(l)混合胚胎的基因组成有99%以上都是人类的,只有不到1%是牛的,这1%的牛基因位于_________(具体部位)。
(2)核移植过程中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如电脉冲、聚乙二醇等激活受体细胞,其目的是使其完成__________和发育进程。
(3)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细胞,称为ES或EK细胞,这类细胞在功能上的特点是_________,但把ES细胞培养在__________细胞上能够维持不分化的状态。
(4)如果想同时得到多头基因型相同的“重组动物”,可通过_________技术得以实现,通过此技术所得到的个体其繁殖方式为_________。而试管动物技术首先要做的是_________和早期胚胎培养。
2021-06-2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七中2020-2021学年高二第六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4 . 如图为经体外受精和胚胎分割移植培育优质奶牛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细胞是_______,在进行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_______处理。
(2)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到_______时期的胚胎行操作。
(3)②指的是_______
(4)通过同一胚胎的分割移植培育出的小牛的性别_______
(5)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的小牛,其性别取决于_______,该繁殖方式属于_______
(6)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应注意_______
(7)受体母牛必须和供体牛属于_______。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的生理基础是_______
2021-05-19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二十九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细胞融合又称体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更多个相同或不同细胞融合形成单个细胞的过程。下图为细胞融合的一般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为植物细胞,在细胞融合之前已用__________(物质)处理,除去了细胞壁;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个)。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_______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
(2) 若A、B是动物细胞,一般取自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然后用_______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从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诱导剂是____
(3)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A为小鼠B淋巴细胞,在获得此细胞之前,小鼠已被注射了________;图中B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由D细胞连续分裂产生大量细胞的过程称为克隆,这种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过程仍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在A、B到C的过程中,所形成的C有_____种(只考虑两个细胞的相互融合);用来培养的D细胞应该是_________,获得D后,常用的培养方法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
6 .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精准剪切、改变任意靶基因的遗传信息,对该研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被授予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我国科学家领衔的团队利用CRISPR/Cas9等技术,将的人亨廷顿舞蹈病致病基因(HTT基因)第1外显子(其中含150个CAG三核苷酸重复序列)“敲入”猪基因组内,获得了人-猪“镶嵌”HTT基因,利用胚胎工程技术成功地构建了亨廷顿舞蹈病的动物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PCR技术是获得人HTT基因常用的方法,制备PCR反应体系时,向缓冲溶液中分别加入人HTT基因模板、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及____________等,最后补足H2O。
(2)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中,SgRNA是根据靶基因设计的引导RNA,准确引导Cas9切割与SgRNA配对的靶基因DNA序列,由此可见,Cas9在功能上属于____________酶。与CRISPR/Cas9相比,基因工程中的限制酶的特性决定了其具有____________的局限性。
(3)在实验过程中,为确认实验猪细胞基因组内是否含有人-猪“镶嵌”HTT基因,常用的检测手段包括PCR技术及____________
(4)含有“敲入”序列的猪胚胎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时通过细胞分裂,数量不断增加,当细胞贴壁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贴满瓶壁的细胞常用____________进行消化处理,以便进行传代培养。
(5)将含有“敲入”序列的猪胚胎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导入去核的卵母细胞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此后进行体外胚胎培养并移植到代孕母猪体内,最终获得亨廷顿舞蹈病动物模型。
7 . 2018年《细胞》期刊报道,中国科学家率先成功地应用体细胞对非人灵长类动物进行克隆,获得两只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回答下列问题:
(1)“中中”和“华华”的获得涉及核移植过程,核移植是指________。通过核移植方法获得的克隆猴,与核供体相比,克隆猴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_____(填“减半”“加倍”或“不变”)。
(2)哺乳动物的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细胞核移植获得克隆动物的难度____(填“大于”或“小于”)体细胞核移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哺乳动物核移植的过程中,若分别以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作为核供体,通常,所得到的两个克隆动物体细胞的常染色体数目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性染色体组合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4)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随着细胞传代次数的增多,绝大部分细胞分裂停止,但极少数细胞可以连续增殖,其中有些细胞会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变成______细胞,该种细胞的黏着性________,细胞膜表面蛋白质(糖蛋白)的量___________
(5)给患者移植经细胞培养形成的皮肤组织后,发生了排斥现象,这是因为机体把移植的皮肤组织当作______________进行攻击。
8 . 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和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了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基本流程是:从荧光水母中获取目的基因,与有关载体重组,将其导入猪胎儿的成纤维细胞,经培养后再将成纤维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最后培养出转基因克隆猪。
(1)成纤维细胞贴壁生长分裂到表面相互接触时,就会停止分裂,这种现象叫做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成纤维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操作时首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成细胞悬液。
(2)作为核移植受体细胞的去核卵母细胞一般处在____________期。供体细胞注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常通过__________(物理方法)激活重组细胞,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
(3)培养重组细胞时,将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按其种类.数量严格配制而成的培养基称为___________培养基,但通常在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天然成分。细胞培养应在含5%的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器官移植中供体器官的严重缺乏一直是困扰需要器官移植患者的问题。中山大学眼科中心主任葛坚领导的研究小组培育出了猴鼠嵌合体———“猴鼠”,期待成果可用于人体角膜等器官的移植。根据科研过程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①培养过程中为了防止杂菌污染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而由于人们对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还没有完全弄清楚,所以还要加入________
(2)囊胚已出现细胞分化,应将猴子的皮肤干细胞注射到小鼠囊胚的________部位,才能伴随其发育成某种组织。
(3)实验中③和④要同时注射激素的目的是________。而将囊胚移入代孕母鼠体内属于________技术,此技术对代孕受体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畜牧生产中采用这种技术的优势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若想进一步提高胚胎的利用率,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技术。
10 . 下图为吉林大学农学部奶牛繁育基地成功培育出的一头携带转入赖氨酸基因的克隆牛的大致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获得赖氨酸转基因克隆奶牛所用的细胞工程技术手段包括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去除卵母细胞中的核,用___________方法激活受体细胞,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构建重组胚胎。克隆牛诞生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这个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2)将编码赖氨酸的基因转入胚胎成纤维细胞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____
(3)赖氨酸转基因克隆奶牛的早期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形成后,所以能够收集,其依据的生理学基础是__________;赖氨酸转基因克隆奶牛的乳汁中富含赖氨酸,因此我们将之称为____________反应器。
2017-05-22更新 | 1777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友好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