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3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6 道试题
10-11高二上·江西·期中
解答题-问答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从含有两件正品和一件次品的3件产品中每次任取一件,连续取两次,求取出的两件产品中恰有一件是次品的概率.
(1)每次取出不放回;
(2)每次取出后放回.
10-11高二上·广东·期中
解答题-问答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某班50名学生在一次数学测试中,成绩全部介于50与100之间,将测试结果按如下方式分成五组:第一组[50,60),第二组[60,70),…,第五组[90,100].如图所示是按上述分组方法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I)若成绩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80,认为合格,求该班在这次数学测试中成绩合格的人数;
(Ⅱ)从测试成绩在内的所有学生中随机抽取两名同学,设其测试成绩分别为mn,求事件“概率.
10-11高二上·福建三明·期中
名校
3 . 某商场举行抽奖活动,从装有编号0,1,2,3四个球的抽奖箱中,每次取出后放回,连续取两次,取出的两个小球号码相加之和等于5中一等奖,等于4中二等奖,等于3中三等奖.
(1)求中二等奖的概率;
(2)求未中奖的概率.
2016-11-30更新 | 828次组卷 | 4卷引用:2010年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数学卷
9-10高二下·吉林延边·期末
解答题-问答题 | 较易(0.85) |
4 . 某小组有男、女学生共13人,现从中选2人去完成一项任务.设每人当选的可能性相同.
⑴若选出的两人性别相同的概率为,求选出的两人性别不同的概率;
⑵若已知该班男生有9人,求选出的两人性别不同的概率.
2016-11-30更新 | 76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0年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数学卷
9-10高一下·陕西西安·期末
5 . 某班50名学生在一次百米测试中,成绩全部介于13秒与18秒之间,将测试结果按如下方式分成五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五组,下图是按上述分组方法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若成绩大于等于14秒且小于16秒为良好,求该班在这次百米测试中成绩良好的人数;
(2)若从第一、五组中随机取出两个成绩,求这两个成绩的差的绝对值大于1的概率.
2016-11-30更新 | 464次组卷 | 3卷引用:2010年陕西省长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题
9-10高二下·浙江舟山·期末
6 . 一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同的6个小球,其中2个红球,记为A1、A2,4个黑球,记为B1、B2、B3、B4,从中一次摸出2个球.
(Ⅰ)写出所有的基本事件;
(Ⅱ)求摸出的两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
2016-11-30更新 | 49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舟山市东海中学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数学文
7 . 为了解学生身高情况,某校以10%的比例对全校700名学生按性别进行抽样检查,测得身高情况的统计图如图所示:

(1)估计该校男生的人数;
(2)估计该校学生身高在170~185cm的概率;
(3)从样本中身高在180~190cm的男生中任选2人,求至少有1人身高在185~190cm的概率.
2016-11-30更新 | 1398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卷)文科数学全解全析
9-10高一下·辽宁·期中
8 . 阅读流程图,若记y=f(x).

(Ⅰ) 写出y=f(x)的解析式,并求函数的值域;
(Ⅱ)若x0满足f(x0)<0 且f(f(x0))=1,求x0.
2016-11-30更新 | 78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0年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9-10高二下·广东广州·期中
9 . 投掷一个质地均匀、每个面上标有一个数字的正方体玩具,它的六个面中,有两个面的数字是0,两个面的数字是2,两个面的数字是4.将此玩具连续抛掷两次,以两次朝上一面出现的数字分别作为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1)求点P落在区域Cx2y2≤10上的概率;
(2)若以落在区域C上的所有点为顶点作面积最大的多边形区域M,在区域C上随机撒一粒豆子,求豆子落在区域M上的概率.
2016-11-30更新 | 792次组卷 | 6卷引用:2010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
10 . 某校高二年级有男生105人,女生126人,教师42人,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13人,进行问卷调查.设其中某项问题的选择支为“同意”,“不同意”两种,且每人都做了一种选择.下面表格中提供了被调查人答卷情况的部分信息.

同意
不同意
合计
教师
1


女生

4

男生

2


(1)请完成此统计表;
(2)试估计高二年级学生“同意”的人数;
(3)从被调查的女生中选取2人进行访谈,求选到的两名学生中,恰有一人“同意”一人“不同意”的概率.
2016-11-30更新 | 1216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宣武区2010年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数学(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