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读懂循环结构框图的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2018年9月24日,阿贝尔奖和菲尔兹奖双料得主、英国著名数学家阿蒂亚爵士宣布自己证明了黎曼猜想,这一事件引起了数学界的震动,在1859年,德国数学家黎曼向科学院提交了题目为《论小于某值的素数个数》的论文并提出了一个命题,也就是著名的黎曼猜想.在此之前,著名数学家欧拉也曾研究过这个问题,并得到小于数字的素数个数大约可以表示为的结论(素数即质数,).根据欧拉得出的结论,如下流程图中若输入的值为,则输出的值应属于区间
A.B.C.D.
2019-05-14更新 | 644次组卷 | 5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西省九江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数学文科试题
2 . 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提出的秦九韶算法至今仍是多项式求值比较先进的算法,已知,程序框图设计的是求的值,在处应填的执行语句是
A.B.C.D.
2019-03-29更新 | 261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南省郑州市2019年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数学(文)试题
3 . 如图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分别为2,8,则输出的等于
A.4B.0
C.2D.14
4 .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的数学专著,其中的“更相减损术”可以用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即“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翻译成现代语言如下:第一步,任意给定两个正整数,判断它们是否都是偶数.若是,用2约简;若不是,执行第二步;第二步,以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所得的差与较小的数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或这个数与约简的数的乘积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现给出“更相减损术”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如果输入的a=114,b=30,则输出的n
A.3
B.6
C.7
D.30
2018-12-04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数学(理科)试题
5 . 秦九韶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他在所著的《数书九章》中提出的多项式求值的秦九韶算法,至今仍是比较先进的算法.下边的流程图是秦九韶算法的一个实例.如下边的流程图,若输入的值分别为3,3,且输出的值为0,则的值为
A.3B.-1C.1D.5
6 . 《九章算术》中有如下问题 “今有卖牛二、羊五,以买一十三豕,有余钱一千;卖牛三、豕三,以买九羊,钱适足;卖六羊、八豕,以买五牛,钱不足六百,问牛、羊、豕价各几何?”依上文,设牛、羊、豕每头价格分别为元、元、元,设计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的值分别是
A.B.
C.D.
7 .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道算术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一,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六,问物几何?”人们把此类题目称为“中国剩余定理”.若正整数N除以正整数m后的余数为n,则记为Nn(modm),例如102(mod4).现将该问题以程序框图给出,执行该程序框图,则输出的n等于(  )
A.13B.11C.15D.8
2018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8 . 《孙子算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书中有一问题:“今有方物一束,外周一匝有三十二枚,问积几何?“该著作中提出了一种解决此问题的方法:“重置二位,左位减八,余加右位,至尽虚减一,即得.”通过对该题的研究发现,若一束方物外周一匝的枚数是8的整数倍时,均可采用此方法求解,如图是解决这类问题的程序框图,若输入,则输出的结果为(  )
A.23B.47C.24D.48
2018-06-05更新 | 209次组卷 | 4卷引用:2018年5月17日 押高考数学第8题——《每日一题》2018年高三文科数学四轮复习
9 . 《孙子算经》中有一道题:“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寸;屈绳[开始度之,不足一尺,木长几何?”译文大致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条,绳子剩余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条,木条剩余尺,问木条长多少尺?解决本题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输出的
A.B.C.D.
2018-05-31更新 | 32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省级联考】河南省2018届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数学文科试题
10 . 秦九韶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他在所著的《数书九章》中提出的多项式求值的秦九韶算法,至今仍是比较先进的算法,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给出了利用秦九韶算法求某多项式值的一个实例,若输入的值为3,则输出v的值为
A.B.
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