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合上开关S1,开关S2打到位置1,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记录下几组电压表的示数以及对应的电流表示数;然后将S2打到位置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再记录下几组电压表的示数以及对应的电流表示数。在同一坐标系内分别描点作出电压表示数U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两图线(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分别为UAUB,在横轴上的截距分别为IAIB

(1)S2打到位置1时,作出的图像是图乙中的图线___(选填“A”或“B”),测出的电池电动势E和内阻r存在系统误差,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由图乙可知,干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真实值分别为E=___r=___
(3)小组同学继续用图丙所示电路探究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电路中各元器件的实际阻值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其中,虚线框内为用灵敏电流计G改装的电流表A,V为标准电压表,E为待测电源,S为开关,R为滑动变阻器,R0是阻值为4.0Ω的定值电阻。
①已知灵敏电流计G 的满偏电流Ig=100 μA、内阻rg=2.0 kΩ,若要改装后的电流表满偏电流为200 mA,应并联一只阻值为___Ω的定值电阻R1(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②小组同学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为探究图丙所示电路中各元器件的实际阻值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用一已知电动势和内阻的标准电源通过上述方法多次测量,发现电动势的测量值与已知值几乎相同,但内阻的测量值总是偏大。若测量过程无误,则内阻测量值总是偏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 电压表内阻的影响
B.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偏小
C. R1的实际阻值比计算值偏小
D. R0的实际阻值比标称值偏大
2 . 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要求尽量减小实验误差.
(1)应该选择的实验电路是图中的______(选项“甲”或“乙”).

(2)现有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以下器材:
A. 电流表A1:量程0~0.6 A,内阻约0.125 Ω
B. 电压表V1:   量程0~3 V,内阻约3 kΩ
C. 电压表V2:   量程0~15 V,内阻约15 kΩ
D. 滑动变阻器0~50 Ω
E. 滑动变阻器0~500 Ω
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选填相应器材前的字母)
(3) 某位同学记录的6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5组数据的对应点已经标在图的坐标纸上,请标出余下一组数据的对应点,并画出U-I图线 ____________
序号123456
电压U(V)1.451.401.301.251.201.10
电流( A )0.0600.1200.2400.2600.3600.480

(4)根据(3)中所画图线可得出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V,内电阻r=______Ω
(5)甲电路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经电压表所在支路的最大电流数量级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采用甲电路图,实验过程中存在系统误差.在图所绘图像中,虚线代表没有误差情况下,电压表两端电压的真实值与通过电源电流真实值关系的图像,实线是根据测量数据绘出的图像,则图中能正确表示二者关系的是______(选填选项下面的字母).

(7)上述(6)中的实线是根据测量数据绘出的图像,其中UI分别表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若字母RVRA分别表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阻, Er分别表示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真实值.那么,上述图像中的实线图像与U轴的截距为_________________,斜率为 _______________
2019-01-22更新 | 601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反馈练习物理试题
3 . 某同学将一个量程为0~1mA、内阻未知的电流表G改装为量程为0~3V的电压表V。他先测量该电流表G的内阻Rg,再进行改装,然后把改装的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进行校准并进行误差分析。实验室准备的仪器有:
电源E(电动势为4.5V,内阻约1.2Ω)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500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约为0.02A)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约为1.0A)
电阻箱R(最大阻值为999.9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约为0.2A)
标准电压表(最大量程为3.0V,内阻约为4000Ω)
开关两个,导线若干
他的操作过程如下:
(1)先按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G的内阻Rg,其步骤为:
①将滑动变阻器R1调到最大,保持开关K2断开,闭合开关K1,再调节滑动变阻器R1,使电流表G的指针指在满刻度Ig处。

②保持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不变,再闭合开关K2,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使电流表G的指针指在满刻度的一半处,即


此时电阻箱上示数如图(b)所示,则电流表G的内阻Rg=__Ω。
(2)他根据所测出的电流表G内阻Rg的值,通过计算后,在表头G上串联一个电阻R,就将电流表G改装成量程0~3V的电压表V,如图(c)所示,则这个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__Ω。
(3)他再用标准电压表V0对改装的电压表进行校准,要求电压能从0到最大值之间逐一进行校准,试在图(d)的方框中补全校准电路图,并标出所选用器材的符号,其中改装的电压表和标准电压表已画出。
(              )
(4)由于电流表G内阻Rg的测量值____(填“小于”或“大于”)真实值,改装电压表V时串联电阻R的阻值_____(填“偏大”或“偏小”),因此在校准过程中,改装的电压表的示数总比标准表的示数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020-02-18更新 | 1395次组卷 | 5卷引用:2019届百校联盟高三高考复习全程精炼冲刺金卷理综物理试题(一)(全国I卷)
4 . 完成以下小题:
(1)下图中千分尺的读数为_______mm,20分度的游标卡尺读数为_______cm。

(2)在实验室中,往往需要测量电流表或电压表的内阻。测量电路图如下。为电源,其电动势为为总阻值较大的滑动变阻器。为电阻箱。为被测电流表。用此电路,经以下步骤可近似测得电流表的内阻RA:①闭合,断开,调节,使电流表读数等于其量程;② 保持不变,闭合,调节,使电流表读数等于;③ 读出的值,则RA =_____ 。若电源的内阻忽略不计,则该实验的系统误差总是使电表内阻的测量值比其真实值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3)请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器材连接成完整的实验电路_______
2020-12-25更新 | 5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黑龙江省大庆铁人、鸡西一中、鹤岗一中三校高三上学期联考物理试题
5 .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图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质量为M),B为打点计时器,C为装有沙的沙桶(总质量为m),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电源频率为50Hz.

(1)平衡摩擦力后,可认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F等于沙桶的总重力,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2)实验得到一条纸带(纸带上的点为实际打下的点),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 _____m/s2.(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3)实验中,以下做法中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沙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后面的纸带必须连好,因为运动过程中纸带也要受到阻力
C.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

(4)小组同学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根据测量数据作出了a-F图线,如图所示,若牛顿第二定律成立,则可求出小车的质量M = ______kg,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没有平衡摩擦力
B.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
C.图线上部分弯曲的原因可能是所用小车的质量M过大
D.图线上部分弯曲的原因可能是沙桶总质量m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沙桶的重力不能看做小车所受的合力
(5)在本实验中认为细线的拉力F等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mg,由此造成的误差是_______(选填“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设拉力的真实值为F0,小车的质量M,为了使%,应当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19-20高三上·北京·阶段练习
6 .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小强同学先用多用电表粗测了一段粗细均匀的电阻丝的阻值(约为5),随后将其固定在带有刻度尺的木板上,准备进一步精确测量其电阻.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中某一次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其读数应为___________mm.

(2)现有电源(电动势E为3. 0V,内阻不计)、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下列器材:
A. 电流表(量程0~3A,内阻约0. 025
B. 电流表(量程0~0. 6A,内阻约0. 125
C. 电压表(量程0~3V,内阻约3k
D. 滑动变阻器(0~20,额定电流2A)
E. 滑动变阻器(0~100,额定电流1A)

①为减小误差,且便于操作,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_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
②如图甲所示,是测量该电阻丝实验器材的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还有两根导线没有连接,请补充完整___________.
③在甲图中,在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当调到最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后,在实验中电压表读数的最小值___________(选填“大于零”或“等于零”).
④按照上述步骤②正确连接电路的前提下,若不计实验中的偶然误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电阻测量值偏大,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电流表分压
B. 电阻测量值偏小,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电压表分流
C. 若已知电压表的内阻,可计算出待测电阻的真实值
D. 若已知电流表的内阻,可计算出待测电阻的真实值
⑤小鹏同学仍用上述电源也设计了一个实验,电路如图乙所示,R为保护电阻,已测出电阻丝的横截面积为S,用一个带有接线柱的小金属夹沿电阻丝滑动,可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L,实验中记录了几组不同长度L对应的电流I. 他准备利用图象法处理数据来计算该电阻丝的电阻率.
请分析说明小鹏同学应该做出怎样的线性函数图象,并定性画出该图象,请进一步指出在本实验中电流表的内阻对该电阻丝电阻率的测量结果有无影响__________.
2020-01-19更新 | 4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7 . 为测量某金属丝的电阻率,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已知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在实验过程中保持不变。

(1)小明先进行了如图甲方案的测量;
①他首先利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出甲、乙两根不同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两根金属丝直径的测量值分别为:d=______mm、d=______mm;

②实验过程中,小明先将甲金属丝接入电路,并用米尺测出接入电路中的甲金属丝的长度l=50.00cm。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处于不同的位置,并依次记录了两电表的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5组数据的对应点他已经标在如图A所示的坐标纸上,请你标出余下一组数据的对应点,并在图A画出U-I图线;______
实验次数123456
U/V0.901.201.501.802.102.40
I/A0.180.240.310.370.430.49

③该方案测得的甲金属丝的电阻率ρ=______Ω·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小明又用如图乙方案测量乙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中他可以通过改变接线夹(即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符号上的箭头)接触金属丝的位置以控制接入电路中金属丝的长度;
①实验操作步骤:
a.正确连接电路,设定电阻箱的阻值,闭合开关
b.读出电流表的示数,记录接线夹的位置
c.断开开关,测出接入电路的金属丝的长度
d.闭合开关,重复bc的操作
②根据测得电流与金属丝接入长度关系的数据,绘出如图B所示的关系图线,由图可以算出图线的斜率为k,若已测得乙金属丝的直径为d,已知电源的电动势E、内阻r。则乙金属丝的电阻率为______;(写出电阻率的计算式)
(3)电表的内阻可能对实验产生系统误差,请你分别就这两种方案说明电表内阻对电阻率测量的影响:图甲方案电阻率测量值______真实值;图乙方案电阻率测量值______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020-12-11更新 | 4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性测试物理试题
8 . 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一节旧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除电池、开关和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双量程电流表:A(量程0~0.6A,0~3A)
双量程电压表:V(量程0~3 V,0~15 V)
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0Ω,额定电流2A),R2(阻值范围0~100 Ω,额定电流1A)
(1)为了调节方便,测量精度更高,实验中应选用电流表的量程为_______A,电压表的量程为________V,应选用滑动变阻器________(填写滑动变阻器符号)。
(2)根据图甲将图乙中的实物正确连接,注意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正确的位置并选择正确的电表量程进行连线________

(3)通过多次测量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和电压表示数U,利用这些数据在图丙中画出了UI图线。由图线可以得出此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V(保留3位有效数字),内电阻r=______Ω(保留2位有效数字)。
(4)引起该实验的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造成电流表读数总是比电源实际输出的电流小
B.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造成电流表读数总是比电源实际输出的电流大
C.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造成电压表读数总是比路端电压小
D.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造成电压表读数总是比路端电压大
(5)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经过正确的操作获得了若干组实验数据,据此描绘出的U-I图像(其中UI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如下图中的实线所示,虚线表示该电池两端的电压与流经电池电流的关系图线,下列图像合理的是_______

(6)为了分析本实验的误差,某同学自学了等效电压源定理:任何一个含有电源的二端网络(即图中的“有源网络”)可以等效为一个电压源,等效电压源的电动势等于该网络的开路电压,即ab两点开路时的路端电压,等效电压源的内阻等于从网络两端看有源网络的总电阻,此时电源仅当作阻值为其自身内阻的一个定值电阻。请你用该方法分析本实验电动势、内阻的测量值E'r'与真实值Er的大小关系_______
2020-04-13更新 | 82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北京市朝阳区六校高三下学期四月联考物理试题
9 . (1)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将锌、铜两电极插入水果中,电动势大约会有1 V多一点.晓宇同学找来了一个土豆做实验,如图,当用量程为0~3 V、内阻约50 kΩ的伏特表测其两极时读数为0.96 V.但当他将四个这样的水果电池串起来给“3 V 0.5 A”的小灯泡供电时,灯泡并不发光.检查灯泡、线路均没有故障,而用伏特表测量其电压确实能达到3 V多.据你猜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应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求写分析、推导过程)

(2)晓宇同学用欧姆表直接测“土豆电池”的两极,测得内阻的读数为30 Ω.小丽同学用灵敏电流表直接接“土豆电池”的两极,测得电流为0.32 mA,根据前面用伏特表测得的0.96 V电压,由全电路欧姆定律得.因而晓宇说土豆的内阻为30 Ω,而小丽则说是3 kΩ.以下关于两位同学实验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
A.晓宇的方法不正确,因水果电池本身有电动势,故不能用欧姆表直接测其内阻
B.晓宇的方法正确,因水果电池本身也是一个导体,可以用欧姆表直接测其电阻
C.小丽的测量结果十分准确,除了读数方面的偶然误差外,系统误差很小
D.小丽的测量结果不准确,因为水果电池内阻很大,用伏特表测得的电动势误差很大,因此计算出的内阻误差也很大
(3)若实验室除了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A.电流表A1(量程为0~0.6 A,内阻约为1 Ω)
B.灵敏电流表A2(量程为0~0.6 mA,内阻约为800 Ω)
C.灵敏电流表A3(量程为0~300 μA,内阻未知)
D.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约10 Ω)
E.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约2 kΩ)
F.定值电阻(阻值为2 kΩ)
G.电阻箱R(0~9 999 Ω)
①为了能尽可能准确地测定“土豆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应选择的器材是________(填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②在方框中画出应采用的电路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时,改变电阻箱R的值,记录下电流表的示数I,得到若干组RI的数据.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上图所示的 图线,由此得出“水果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V(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按照此实验方法,内电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10 . 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实验,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
热敏电阻Rt(常温下约8kΩ)                    温度计
电流表mA(量程1mA,内阻约200Ω)       电压表V (量程3V,内阻约10kΩ)
电池组E (4.5V,内阻约1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0Ω)
开关S、导线若干、烧杯和水


(1)实验开始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应置于______端(选填a或b)
(2)根据电路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测量出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画出该热敏电阻Rt-t图象如上图中的实测曲线,与图中理论曲线相比二者有一定的差异.除了偶然误差外,下列关于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或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电流表的分压造成电阻的测量值总比真实值大
B.电压表的分流造成电阻的测量值总比真实值小
C.温度升高到一定值后,电流表应改为外接法
(3)将本实验所用的热敏电阻接到一个电流较大的恒流电源中使用,当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向周围环境散热达到平衡时,满足关系式I2R=k(t-t0)(其中k是散热系数,t是电阻的温度,t0是周围环境温度,I为电流强度),电阻的温度稳定在某一值.若通过它的电流恒为 50mA,t0=20℃.,k=0.25W/℃,由实测曲线可知该电阻的温度稳定在__________
2018-04-25更新 | 4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