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v-t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利用v-t图象求加速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点开始沿直线运动,甲的和乙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为匀速直线运动,乙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均在末回到出发点,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均为
C.内与内,甲的速度等大同向,乙的加速度等大同向
D.内甲的路程为,乙的路程为
2023-10-26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
2 .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时刻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甲的图线为直线,乙的图线为曲线,关于两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做直线运动,乙做曲线运动
B.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
C.时间内的某时刻乙的加速度与甲的加速度相同
D.时间内与时间内乙的运动方向相反
3 . 在某仓库,智能机器人在水平面上沿直线运送货物。图示为智能机器人某次作业的v-t图像。关于机器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3s内,加速度逐渐增大
B.6~12s内,加速度逐渐减小
C.3~6s内做匀加速运动
D.6~9s内做匀减速运动
2023-07-20更新 | 744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将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竖直向上抛出,最终落回抛出点,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恒定,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该过程的图象如图所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所受重力和阻力大小之比为5:1
B.小球落回到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C.小球上升过程与下落过程所用时间之比为
D.小球下落过程中,受到向上的空气阻力,处于超重状态
2023-01-13更新 | 29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6 . 航空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风洞试验,其简化模型如图a所示。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停放相距x0=8m的甲、乙两车,其中乙车是风力驱动车。弹射装置使甲车获得v0=30m/s的瞬时速度,向乙车运动的同时,乙车的风洞开始工作,将风吹向固定在甲车上的挡风板,从而使乙车获得了速度,测绘装置得到了甲、乙两车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设两车始终未相撞。求:
(1)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
(2)两车相距最近时的距离。
7 . 在时刻,甲、乙两辆玩具小车(看成质点)从同一位置出发在一条长直轨道上并排做直线运动,甲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停止后不再运动),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甲的v-t关系图像如图1所示,乙的x-t关系图像如图2所示,求:
(1)甲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2)乙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3)甲、乙再次相遇的时刻。
8 .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甲的和乙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均在3 s末回到出发点,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均为4 m
C.0~2 s内与4~6 s内,甲的速度等大同向,乙的加速度等大同向
D.6 s内甲的路程为16 m,乙的路程为12 m
9 . 下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0~2 s的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B.3s~7 s的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5 m/s2
C.第3 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1.5 m
D.物体在1s末的速度和5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10 . 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究、积累和总结的过程。科学的研究也是如此,在第一章的学习过程我们也总结出一些科学研究方法,下面关于这些研究方法表达的是(  )
A.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它忽略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研究任何物理问题时都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B.图像可以描述质点的运动,图像可以反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像的斜率反映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C.这里用两个物理量()之比定义了一个新的物理量(a),这在物理学上叫比值定义法,这个式子说明加速度a与速度变化量成正比
D.是平均速度公式,当时,其值可以用来作为该时刻的瞬时速度,这在物理学上应用了等效替代方法。在实际计算中取的越小,得到的瞬时速度会越精确
2021-09-16更新 | 1817次组卷 | 26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