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连续相等位移的运动比例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时,采用了先“转换变通”再“合理外推”的巧妙方法。模型如图所示,让一个黄铜小球(可视为质点)从阻力很小、倾角为的斜槽上的最高点A由静止滚下,若在斜槽上取ABCDE五个等间距的点,则(       
A.A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与CE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
B.小球通过BCDE点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4:9:16
C.小球通过C点的瞬时速度等于AE段的平均速度
D.小球通过BCDE点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2:3:4
2 . 如图为港珠澳大桥上四段110m的等跨钢箱连续梁桥,若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段的时间为t。则(  )

   

A.通过段的时间为B.通过段的时间为
C.ab段和ac段所用时间比为1:2D.段的平均速度等于c点的瞬时速度
2023-10-27更新 | 265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3 . 在某次冰壶比赛中,一冰壶以初速度垂直边界进入三个完全相同矩形区域(如图所示)做匀减速运动,且刚要离开第三个矩形区域时速度恰好减为零。冰壶可能看作质点,则冰壶依次进入每个矩形区域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个矩形区域所用的时间之比正确的是(       
   
A.
B.
C.
D.
4 .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即AB = BC = CD = DE,一物体由A点静止释放沿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vBvCvDvE = 1:2:3:4
B.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tBtCtDtE = 1:2:3:4
C.物体从A运动到E的全过程平均速度 < vC
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BvA = vCvB = vDvC = vEv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为港珠澳大桥上四段110m的等跨钢箱连续梁桥,若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b段的时间为t。则(  )
A.通过段的时间为
B.通过段的时间为
C.ac段的平均速度小于ce段的平均速度
D.ae段的平均速度等于b点的瞬时速度
2023-10-1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6 . 一列火车进站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下,则匀减速运动前三分之一位移与后三分之二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A.B.C.D.
2023-09-06更新 | 645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7 . 云南龙江大桥是亚洲最大的高速公路悬索桥,总长2470.58米,桥面宽33.5米,为双向四车道设计,设计速度为80千米/小时,如图甲所示,图乙中A、B、C、D、E为大桥上五根钢丝绳吊索,每两根吊索之间距离相等,若汽车从吊索A处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刚好在吊索E处停下,汽车通过吊索D时的瞬时速度为vD,通过DE段的时间为t,则(  )
   
A.汽车通过吊索A时的速度大小为4vD
B.汽车减速的时间大于2t
C.汽车通过吊索C时的瞬时速度等于通过AE段的平均速度
D.汽车通过AD段的平均速度是通过DE段平均速度的3倍
8 . 如图所示,九个相同的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从左至右编号依次为1、2、…、8、9,一个子弹(可视为质点)从木块1左端以速度v射入,恰好没有从木块9穿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刚进入木块6和刚进入木块9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B.子弹穿过前三个木块的时间和穿过后三个木块的时间之比为
C.子弹刚进入木块9时的速度与初速度v的大小之比为
D.子弹在木块5中点的速度大小为
2023-08-30更新 | 810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9 . 几个水球可以挡住一颗子弹《国家地理频道》的实验结果是:四个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起水平排列,初速度为的子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恰好能穿出四个水球,则可以判定不正确的是(  )
A.子弹在每个水球中速度变化快慢相同
B.子弹穿过第二个水球时的速度大小是
C.子弹穿过最后两个水球的时间之比为
D.子弹穿出第三个水球的瞬时速度与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
2022-12-19更新 | 78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日新部)
10 . 子弹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在空气中的射程通常为几百米。要想有效地阻挡子弹,一般需要采用厚的混凝土墙。如图所示,假设子弹在一块混凝土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到达D位置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
B.子弹通过每一段的速度变化量关系为
C.子弹从O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等于其经过C点的瞬时速度
D.子弹从O点到D点的时间是从C点到D点时间的2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