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竖直上抛运动的高度、速度与时间的计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取g=10m/s2,则不正确(  )

       

A.小球下落的最大的速度为5m/s
B.小球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3m/s
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
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25m
2023-10-19更新 | 332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0年陕西省五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2 . 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经3s到达最高点,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则下列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初速度v0为60m/s
B.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5m
C.物体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5∶3∶1
D.物体在1s内、2s内、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9∶4∶1
2023-01-27更新 | 314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0届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3 . 如图甲所示,为测定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x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将某一物体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v0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推出,调节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实验测得x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m/s2,根据图象可求出(  )
A.物体的初速度大小
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C.取不同的倾角θ,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位移x的最小值
D.当时,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将沿斜面下滑
2022-12-05更新 | 301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高中2019年高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
4 . 如图所示,某中学航天兴趣小组的同学将静置在地面上的质量为M(含水)的自制“水火箭”释放升空,在极短的时间内,质量为m的水以相对地面为的速度竖直向下喷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的推力来源于火箭外的空气对它的反作用力
B.水喷出的过程中,火箭和水机械能守恒
C.火箭获得的最大速度为
D.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2022-11-18更新 | 1321次组卷 | 34卷引用: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三调理综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个物体从地面上竖直上抛,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是5s,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是3s,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AB之间的距离是(  )
A.80mB.40mC.20mD.无法确定
2021-09-24更新 | 527次组卷 | 47卷引用:江西省(宜春中学、丰城中学、樟树中学、高安二中、丰城九中、新余一中)六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物理试题
6 . 如图所示,在离地面一定高度处把4个物体以不同的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若1s后4个物体均未着地,则1s后速率最大的是(  )
A.B.C.D.
2021-01-19更新 | 711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二模)物理试题
7 . 某物体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物体3s内的(  )
A.路程为15mB.位移大小为20mC.速度改变量大小为10m/sD.平均速度大小为5m/s
2021-01-19更新 | 25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届上海市崇明区横沙中学高三上学期等级考第一次模拟考物理试题
2010·湖南·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从地面附近以大小为v1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皮球,经过时间t皮球落回地面,落地时皮球速度的大小为v2。已知皮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面给出时间t的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t,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t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
A.B.C.D.
2021-01-15更新 | 616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0年湖南省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物理部分
9 . 如图为一可视为质点的运动员进行3米板跳水训练的场景图在某次跳水过程中运动员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在时是其向上起跳的瞬间,此时跳板回到平衡位置,,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离开跳板后,在空中运动的总路程为
B.运动员入水时的速度大小为
C.运动员在空中向下运动的时间为
D.运动员入水的深度为
2020-12-28更新 | 113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10 . 一位蹦床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弹簧床对该运动员的弹力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不计阻力,取重力加速度。根据信息可求(  )
A.该运动员跳起的最大高度为
B.该运动员最大加速度为
C.稳定后每次接触过程中,蹦床对该运动员的最大冲量为
D.稳定后该运动员每次腾空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大小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