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时,橡皮条、细和弹簧秤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
B.拉着细绳套的两只弹簧秤稳定后读数应相同
C.测量时弹簧秤外壳与木板之间不能存在摩擦
D.记录下结点位置后,确定一个拉力的方向必需再选择相距较远的另两个点
2 .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F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
A.拉橡皮筋的细绳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
B.拉橡皮筋时,弹簧测力计、橡皮筋、细绳应与木板相距较近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C.橡皮筋弹性要好,拉结点到达O点时,拉力要适当大些,且拉力的夹角越大越好
D.在同一次实验中O点的位置不能变
E.OBOC细绳不可以用弹性绳代替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2023-02-17更新 | 211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7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卷
3 . “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1)图乙中的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实验中可减小误差的措施有___________
A.两个分力的大小要越大越好
B.两个分力间夹角应越大越好
C.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D.AO间距离要适当,将橡皮筋拉至结点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
2022-12-20更新 | 657次组卷 | 62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中学高一期中物理卷
4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质量为M的重物,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

(1)为了完成实验,需要记录下来的是结点O的位置以及弹簧测力计中力的大小和方向,如果作图得到的合力方向近似在___________方向上,且大小近似等于___________,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得以验证。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___
A.木板平面要保持竖直
B.两个弹簧测力计必须完全相同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使弹簧测力计B处于水平方向,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为了能够完成实验,他应该___________
A.换用质量更轻的重物
B.保持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方向不变,减小其拉力
C.保持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不变,将其顺时针旋转一个小角度
D.保持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不变,将其逆时针旋转一个小角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实验的主要步骤是:
A.如图甲所示,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绳套,每根绳套分别连着一个弹簧测力计。
B.沿着两个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某一位置,将此位置标记为O点,读取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记录两个拉力F1F2的大小。用笔在两绳套的拉力方向上分别记ab两点,并分别将其与O点连接,表示两力的方向。
C.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拉至O点,记录其拉力F的大小并用上述方法记录其方向。

(1)实验中确定分力方向时,图甲中的b点标记得不妥,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力的图示,其中___________F1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3)实验中的一次测量如图丙所示,两个测力计M、N的拉力方向相互垂直,即α+β=90°。若保持测力计M的读数不变,当角α由图中所示的值逐渐减小时,要使橡皮筋的活动端仍在O点,可采用的办法是___________

A.增大N的读数,减小β
B.减小N的读数,减小β
C.减小N的读数,增大β
D.增大N的读数,增大β
6 . 某同学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面平行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
(3)图甲中AO的方向沿图乙中________(选填“F”和“F′”)的方向。(F′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的力)
2021-04-19更新 | 506次组卷 | 25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学业水平测试调研二物理(必修)试题
7 . 甲、乙两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甲同学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拉至O点;
b.乙同学记下两个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并用铅笔沿两个细绳套方向记下AB两点;
c.乙同学用一只弹簧测力计再次将结点拉至O点;
d.甲同学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3,并用铅笔沿细绳套方向记下C点.
(1)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分度是______N,弹簧测力计读数有______位有效数字.(选填“2”、“3”)

(2)若F1=3.00N,F2=4.00N,F3为甲图中读数,在乙图中画出F1F2F3的力的图示,以及F1F2作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F’______

(3)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
A.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细绳时,F1F2的夹角应尽可能大
B.在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
C.为减小读数误差,应让拉力大小接近测力计量程
D.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弹簧测力计应与木板平行
8 . 某研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所用器材有:方木板一块,白纸,量程为5 N的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条(带两个较长的细绳套),刻度尺,图钉(若干个).
(1)具体操作前,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关于实验操作的建议,其中正确的有______
A.橡皮条应和两绳套夹角的角平分线在一条直线上
B.重复实验再次进行验证时,结点O的位置可以与前一次不同
C.使用测力计时,施力方向应沿测力计轴线;读数时视线应正对测力计刻度
D.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时的拉力必须都小于只用一个测力计时的拉力
(2)该小组的同学用同一套器材做了四次实验,白纸上留下的标注信息有结点位置O、力的标度、分力和合力的大小及表示力的作用线的点,如下图所示.其中对于提高实验精度最有利的是_______

(3) 合力与F大小相等,方向略有偏差,如果此偏差仅由F1引起,则原因是F1的大小比真实值偏_______F1F2的夹角比真实夹角偏________.(填“大”或“小”)
2019-10-17更新 | 435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邗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新疆班)
11-12高三上·山东菏泽·期中
9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2018-05-21更新 | 1412次组卷 | 42卷引用:2021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物理试题
10 . (1)某实验小组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做好实验准备后,先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此时他们需要记录的是_______________,接着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要特别注意的是_____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
A.在测量同一组数据F1F2和合力F的过程中,橡皮条结点O的位置不能变
B.弹簧测力计拉细线时,拉力方向必须竖直向下
C.F1F2和合力F的大小都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D.为减小测量误差,F1F2方向间夹角应为90°
(3)弹簧测力计的指示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拉力的大小为_____N.
(4)在实验中,如果只将细绳换成橡皮筋,其他步骤没有改变,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答:_____.(选填“变”或“不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