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一大学生为备战2023年成都大运会跳高项目,在进行摸高跳训练时,为监测腿部肌肉力量的变化,某次运动员站在接有压力传感器的水平训练台上完成下蹲、起跳和回落动作,甲图中的小黑点表示人的重心,乙图是训练台所受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中abbccd可视为直线。取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图中cd段表示运动员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B.运动员跳离训练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约
C.乙图中bcd段,运动员对训练台的冲量大小为
D.整个过程中,运动员加速度的最大值为22.5m/s2
7日内更新 | 296次组卷 | 2卷引用:物理(天津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2 . “物理”二字最早出现在中文中,是取“格物致理”四字的简称,即考察事物的形态和变化,总结研究它们的规律的意思。我们要在学习物理知识之外,还要了解物理学家是如何发现物理规律的,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下列关于图中四幅图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是观察桌面形变的实验,当用力F压桌面时,光点的位置会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反映桌面的形变,这个实验中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是微元法
B.图乙中把一般的曲线运动看成很多个圆周运动的一部分的组合,这是理想模型的思想
C.利用图丙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拉力的关系时,运用控制变量法和比较法来控制两小车有相同的运动时间,从而得到两小车的加速度大小关系
D.图丁中探究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该实验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2024-03-28更新 | 81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3 . 图(a)所示的采棉机在运输圆柱形棉包的过程中缓慢经过一段如图(b)所示路面(运动时,圆柱形棉包在前,路段足够长),CDEF为水平路面,M点为倾角最大的位置,倾角为30°。棉包放在如图(c)所示的“V”形挡板上,两板间夹角恒为120°,初始时OA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运动过程中,棉包不脱离挡板,忽略“V”形挡板对棉包的摩擦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从DM斜面对采棉机的作用力越来越小
B.从DM棉包对OA板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C.从DM棉包对OB板的压力一直增大
D.采棉机在EF段做减速运动,加速度可以为
4 . 俄乌战争还未结束,中东地区硝烟又起,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对以色列发起军事行动,密集向以色列发射了至少5000枚火箭弹,火箭弹被斜向上发射后,所受阻力不可忽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弹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B.火箭弹加速度保持不变
C.火箭弹重力的功率的绝对值先减小后增大D.火箭弹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大
2023-12-24更新 | 3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物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牛顿是出生在17世纪英国伟大的科学家,而牛顿三大定律更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重大发现。关于牛顿三大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而概括出来的结论
B.羽毛球可以被快速抽杀,是因为它质量小,惯性小,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C.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为零,物体将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的特例
D.任何情况下,加速度的方向总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E.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队获胜,其力学上的根本原因是甲队拉绳的力比乙队拉绳的力大
2023-12-06更新 | 3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资阳市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6 . 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B.力可以对物体做功
C.力可以对物体产生冲量
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7 . 1687年,牛顿出版了人类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提出了著名的牛顿运动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下列有关牛顿运动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合外力为零情况下的特例
B.向尾部喷气使火箭加速的过程,可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解释
C.我们用力提一个很重的箱子,却提不动它,这跟牛顿第二定律有矛盾
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必定与其所受合力的方向相同
8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理学的发展中建立了许多的物理方法:其中质点、位移、点电荷都是理想化模型法
B.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都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C.单位m、kg、s、N是一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D.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规律时假设小球下落的速度和所用的时间成正比,由于当时速度的测量很困难,于是伽利略通过研究“位移”和时间的关系验证了他的假设。主要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转换法
9 . 如图所示的一次函数图像,横轴与纵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并未标出,已知图像的横轴、纵轴的截距分别为,根据所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来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物体的速度 v,则t0时刻物体的速度为
B.若横轴表示位移x,纵轴表示物体速度的平方 v2,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C.若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物体的平均速度v,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D.当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 F在真空中下落,若横轴表示 F,纵轴表示物体加速度a,则物体的质量为
2023-09-24更新 | 102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部分名校高三上学期核心模拟(上)物理试题(一)
10 . 在平直的轨道上,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坐标原点出发,它们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已知甲的图像为抛物线,在时乙的图像与抛物线相切,图中均为已知量。则下列物理量可求出的是(       
   
A.乙物体运动的速度B.甲物体时的速度
C.内甲、乙之间的最大距离D.甲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的大小
2023-08-26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