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用频闪相机研究平抛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3 道试题
1 . 某物理小组做“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的实验:
(1)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时需要下列哪个器材______
   
A.弹簧秤       B.重锤线       C.打点计时器
(2)在该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C.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由静止释放
D.将描出的点用刻度尺连成折线
(3)若用频闪摄影方法来验证小球在平抛过程中水平方向是匀速运动,记录下如图所示的频闪照片。在测得后,需要验证的关系是______。用(表示)
   
(4)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每个格的边长为L,重力加速度为g,通过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所示,则与照相机的闪光频率对应的周期为______,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
   
2 . 如图所示,利用频闪照相研究平抛运动。小球A由斜槽上某位置静止释放,从斜槽末端滚出。当恰好离开斜槽末端时,小球B同时下落,两球恰在位置4相碰(g取10m/s2)。则: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应调整斜槽末端水平
B.小球B的释放位置应与小球A离开斜槽末端的位置等高
C.小球A、B的体积、密度、质量的大小对本实验没有影响
(2)A球离开斜槽末端时的速度为v= ______m/s 。
(3)在图中用“×”标出与B球相对应的A球另外两个位置_________
2023-10-0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
3 . 某实验小组利用频闪照相技术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如图甲所示,某次实验时,先将一足够大的方格纸平铺在竖直墙壁上作为背景。拍摄时,让一小球从A点水平抛出的同时,从B点由静止释放另一小球,已知背景的小方格均为边长为的正方形,重力加速度为,空气阻力不计。
      
(1)根据图甲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只能确定水平抛出的小球水平方向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只能确定水平抛出的小球竖直方向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C.既可以确定水平抛出的小球水平方向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以确定竖直方向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2)根据图甲中的信息可求出:频闪照相机的闪光周期的平方为___________s²(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如图乙所示,某同学实验时随意平铺方格纸,并忘了标记重垂线方向。用另一频闪周期得到的频闪照片中只有DEF三个位置,则该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___________(用符号Lg表示)。
2023-10-01更新 | 36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
4 . 利用图装置以及闪光相机探究平抛运动规律:将斜槽放在桌面上,让其末端伸出桌面边缘外,随之将其固定。在带有支架的木板上,用图钉钉好方格纸,并让竖直放置的木板左上方靠近槽口,使小球滚下飞出后的轨道平面跟板面平行。
   
(1)图是利用闪光相机拍摄的平抛运动闪光照片,图中的A点是平抛运动的初始点,已知方格细正方形小格边长为L,当地重力加速度为,闪光相机的闪光周期为__________,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
   
(2)设小球经过BC点的瞬时速度的竖直分量大小分别为,则__________
5 . 某学习小组利用智能手机的连拍功能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小球以某初速度水平抛出,使用手机的连拍功能进行拍摄;
②某次拍摄时,小球在抛出瞬间恰好拍下一张照片,拍摄的照片编辑后如图所示,图中处为小球抛出瞬间的影像;
③经测量,两线段的长度之比为
已知该手机相邻两次连拍的时间间隔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忽略空气阻力。

   

(1)之间的水平距离理论上满足___________(填“<”或“=”或“>”);
(2)之间实际下落的竖直高度为___________(用表示);
(3)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用表示)。
2023-09-27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理综物理试题
6 . 某实验小组用下面的方法测量保山市区的重力加速度。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1)找到一面贴有墙砖的竖直墙,在竖直墙上固定一末端可调成水平的斜轨道;
(2)将一小球从斜轨道上某点由静止释放,小球沿斜轨道下滑后从轨道末端水平抛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平面与竖直墙平行;
(3)以竖直墙为背景,用手机连拍功能记录了小球运动的三个位置ABC如图所示。
   
若手机相邻两次拍照的时间间隔为,测得AB之间的水平距离为AB之间的竖直高度差为BC之间的竖直高度差为,不计空气阻力,根据上述数据,可得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小球过B点时的竖直速度大小为________,保山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23-09-2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理综物理试题
7 . 如图a所示,在“探究平抛物体的特点”实验中,轨道竖直固定在桌面,调节轨道末端成水平,末端处的光电门测量小球通过末端时的时间,贴有小方格纸的木板紧靠在轨道末端处竖直放置。从轨道上某处释放小球,光电门读数是,频闪照相机记录小球球心的3个连续位置ABC如图b所示,并以A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频闪照相机正对着木板照相,小球直径,小方格边长,取

(1)由光电门测得小球在轨道末端速度______
(2)由图b,计算频闪照相机曝光时间间隔是______s,小球从AB的速度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大小为______
2023-09-2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冠城七中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8 . 某同学做“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
(1)用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竖直分运动的特点。A、B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后,A球沿水平方向飞出,同时B球自由下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A球的运动时间比较长
B.两球的质量应相等
C.改变击球点离地高度,观察到A、B两球也同时落地
D.该实验说明A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2)利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使小球从距地面高度为1.225m的斜槽底端水平飞出,用频闪照相(每秒频闪30次)的方法,记录小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则最多可以得到小球在空中运动的________个位置。(重力加速度g取9.8m/s2
(3)该同学在用图乙装置实验时,忘记标记重锤线方向,为解决此问题,他在频闪照片中选择某位置(标记为a)为坐标原点,沿任意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作x轴和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xOy,如图丙所示,并测量出c位置的坐标(x1y1)和e位置的坐标(x2y2),则重锤线方向与y轴间夹角的正切值为__________
23-24高三上·江苏南通·开学考试
9 . “频闪摄影”是摄像机每隔一定时间就对运动物体拍摄一次,因此拍摄到物体的图像是不连续的,但从这些不连续的图像中可发现物体运动的规律。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和频闪摄影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1)现有以下材质的小球,实验中A、B球应当选用___________
A.乒乓球          B.钢球            C.塑料球
(2)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
①敲击弹片,让A、B球同时开始运动
②调整频闪摄像机位置,将频闪摄像机正对实验装置甲所在的位置
③将A、B球放置实验装置甲上,调整两球的重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④小球落在实验台上时停止摄像
⑤打开摄像机,开始摄像
(3)实验中,A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B球自由落下,图乙为某次实验的频闪照片,分析该照片,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A.仅可判断A球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B.仅可判断A球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C.可判断A球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4)测得乙图中A球连续3个位置的距离如图丙所示,已知物体的实际大小与照片上物体影像大小的比值为,重力加速度为g, 则A球平抛的初速度表达式___________
(5)若A球从距实验台高度为处水平飞出,摄像机每秒频闪25次,重力加速度g,则最多可以得到A球在空中运动的___________个位置。
2023-09-12更新 | 32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测试物理试题
10 . 小球A由斜槽滚下,从桌边水平抛出,当它恰好离开桌边缘时小球B从同样高度处自由下落,频闪照相仪拍到了两球下落过程中四个时刻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背景的方格纸每小格的边长为2.4cm,频闪照相仪的闪光频率为10Hz。
(1)比较A、B两球下落的频闪轨迹,可知A球做平抛运动时,在竖直方向上做_________运动。
(2)利用这张照片可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2
(3)A球离开桌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
   
2023-09-11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物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