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动能定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某组同学借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的相关实验思想原理及操作,进行“探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

(1)为了达到平衡阻力的目的,取下托盘和细绳,通过调节垫片的位置,改变长木板的倾斜程度,根据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________运动。
(2)连接细绳及托盘,放入砝码,通过实验得到下图中的纸带,纸带上为小车运动起始时刻所打的点,选取时间间隔为的相邻计数点。实验时小车所受拉力为,小车的质量为。请计算小车所受合外力做的功和小车动能的变化,补填表格中最后一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第4位)

0.0432

0.0572

0.0734

0.0915

_____

0.0430

0.0570

0.0734

0.0907

_____


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与理论推导结果一致。
(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钩码质量远大于小车质量
B.实验时应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
C.为减小实验的偶然误差,可以画图像进行数据分析,若图线是过原点倾斜的直线,即可以得出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2021-12-07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验收考试物理试题
2 .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

(1)实验中木板需要倾斜一定的角度,这样做___________
A.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
(2)平衡摩擦力时,小车___________(填“要”或“不要”)挂纸带;实验中通过改变橡皮筋的___________(填“长度”或“条数”)改变合力做功的值。
(3)实验中先后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合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再由静止释放。把第一次只挂1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第二次挂2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根据第四次的纸带(如图所示)求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为___________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4)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v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对Wv的关系描述符合实际的是图___________
A.       B. C. D.
2021-10-22更新 | 2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物理试题
2012·安徽芜湖·二模
名校
3 . 为了“探究动能改变与合外力做功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第一步:把带有定滑轮的木板有滑轮的一端垫起,把质量为M的滑块通过细绳与质量为m的带夹重锤跨过定滑轮相连,重锤后连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调整木板倾角,直到轻推滑块后,滑块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如图甲所示。
第二步:如图乙所示,保持长木板的倾角不变,将打点计时器安装在长木板靠近滑轮处,取下细绳和重锤,将滑块与纸带相连,使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然后接通电源,释放滑块,使之从静止开始向下加速运动,打出的纸带如图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打下各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Δt,则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滑块运动的速度vB=___________
(2)已知重锤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要测出某一过程合外力对滑块做的功还必须测出这一过程中滑块___________(写出物理量名称及符号,只写一个物理量),合外力对滑块做功的表达式W=___________
(3)算出打下ABCDE点时合外力对滑块所做的功W以及滑块的速度v,以v2为纵轴、W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描点作出v2 ­-W图像,可知该图像是一条___________,根据图像还可求得___________
2021-09-21更新 | 457次组卷 | 29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第四次测试(期末)理综物理试题
2021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4 .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进行“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挂上钩码,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运动;
B.打开速度传感器,取下轻绳和钩码,保持A中调节好的长木板倾角不变,让小车从长木板顶端静止下滑,分别记录小车通过速度传感器1和速度传感器2时的速度大小v1v2
C.重新挂上细绳和钩码,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A到B的步骤。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验证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下列各物理量中不需测量的有___________
A.悬挂钩码的总质量m
B.长木板的倾角θ
C.两传感器间的距离L
D.小车的质量M
(2)根据实验所测的物理量,验证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的符号表示,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
2021-03-04更新 | 236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2-13高一·黑龙江哈尔滨·期中
5 . 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A是可固定于水平桌面上任意位置的滑槽(滑槽末端与桌面相切),B是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

第一次实验:如图(a)所示,将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对齐并固定,让滑块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最高点距离桌面的高度hM距离地面的高度HMP间的水平距离x1
第二次实验:如图(b)所示,将滑槽沿桌面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并固定,让滑块B再次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的距离LMP′间的水平距离x2
(1)在第二次实验中,滑块到M点的速度大小为__。(用实验中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2)通过上述测量和进一步的计算,可求出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下列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__。(选填序号)
A.h的测量    B.H的测量    C.L的测量    D.x2的测量
(3)若实验中测得h=15cm、H=25cm、x1=30cm、L=10cm、x2=20cm,则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2020-06-06更新 | 817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6 . 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可以进行下列实验: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挡板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

①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②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③探究动能定理
(1)在上述实验中,______需平衡摩擦阻力(选填实验序号)。
(2)为了保证细绳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以下操作必要的是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在未挂钩码时,将木板的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B.在悬挂钩码后,将木板的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C.调节木板左端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
D.实验中控制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
(3)图乙是某次实验中打出纸带的一部分,OABC为4个相邻的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在打出B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保留2位有效数字)。
2020-01-13更新 | 244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实验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A.挂上钩码,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 能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运动;
B.打开速度传感器,取下轻绳和钩码,保持 A 中调节好的长木板倾角不变,让小车从长木板顶端由静止下滑,分别记录小车通过速度传感器 1 和速度传感器 2 时的速度大小 v1 v2
C.重新挂上细绳和钩码,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 A B 的步骤.
回答下列问题:
(1)按上述方案做实验,长木板表面粗糙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__________________(选填”)
(2)若要验证动能定理的表达式,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
A.悬挂钩码的总质量 m       B.长木板的倾角θ
C.两传感器间的距离 l       D.小车的质量 M
(3)根据实验所测的物理量,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重力加速度为 g)
实验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某同学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将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挂上适当的钩码,使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以此定量探究绳拉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此外还准备了打点计时器及配套的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等.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若要完成该实验,必需的实验器材还有哪些______
(2)实验开始时,他先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下列的哪个_____(填字母代号)
A.避免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
B.可使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清晰
C.可以保证小车最终能够实现匀速直线运动
D.可在平衡摩擦力后使细绳拉力等于小车受的合力
(3)平衡摩擦力后,当他用多个钩码牵引小车时,发现小车运动过快,致使打出的纸带上点数较少,难以选到合适的点计算小车速度,在保证所挂钩码数目不变的条件下,请你利用本实验的器材提出一个解决办法_______
(4)他将钩码重力做的功当作细绳拉力做的功,经多次实验发现拉力做功总是要比小车动能增量大一些,这一情况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____(填字母代号)。
A.在接通电源的同时释放了小车
B.小车释放时离打点计时器太近
C.阻力未完全被小车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平衡掉
D.钩码匀加速运动,钩码重力大于细绳拉力
2019-01-30更新 | 4154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2012·黑龙江哈尔滨·一模
9 .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欲“探究小车动能变化与合外力对它所做功的关系”,在实验室设计了一套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图中A为小车,B打点计时器,C为弹簧测力计,P为小桶(内有沙子),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水平放置,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再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

(1)该同学在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上,从点迹清楚的某点开始记为零点,顺次选取一系列点,分别测量这些点到零点之间的距离x,计算出它们与零点之间的速度平方差Δv2=v2-v02,弹簧秤的读数为F,小车的质量为m,然后建立Δv2x坐标系,通过描点法得到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图乙所示,则这条直线的斜率的意义为____.(填写表达式)


(2)若测出小车质量为0.4 kg,结合图像可求得小车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为___N.
(3)另一名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小车加速度a和小车所受合外力F(弹簧秤读数)的关系图像,但由于忘记了平衡摩擦力,则他得出的结论是(      )
2019-01-30更新 | 9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年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六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卷
10 .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动能定理.固定并调整斜槽,使它的末端O点的切线水平,在水平地面上依次铺放好木板、白纸、复写纸.将小球从不同的标记点由静止释放,记录小球到达斜槽底端时下落的高度H,并根据落点位置测量出小球平抛的水平位移x.改变小球在斜槽上的释放位置,进行多次测量,记录数据如下:
高度H(h为单位长度)h2h3h4h5h6h7h8h9h
水平位移x/cm5.59.111.714.215.917.619.020.621.7

(1)已知斜槽倾角为θ,小球与斜槽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槽底端离地的高度为y,不计小球与水平槽之间的摩擦,小球从斜槽上滑下的过程中,动能定理若成立应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H为横坐标,以__________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图,如图乙所示;
(3)由第(1)、(2)问,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受该实验方案的启发,某同学改用图丙的装置实验.他将木板竖直放置在斜槽末端的前方某一位置固定,仍将小球从不同的标记点由静止释放,记录小球到达斜槽底端时下落的高度H,并测量小球击中木板时平抛下落的高度d,他以H为横坐标,以__________为纵坐标,描点作图,使之仍为一条倾斜的直线,也达到了同样的目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