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动能定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某同学想用实验验证动能定理。

(1)该同学先用图甲所示装置测滑块与长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F水平向左拉放在水平面上的长木板,长木板向左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图中已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放大画出),则滑块受到长木板的滑动摩擦力大小_______N。
(2)再在图乙装置中实验,将图甲中的长木板装上定滑轮平放在水平实验台上,调节______,使拉滑块的细线与长木板平行,由静止释放滑块,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丙所示,O点为刚释放钩码时打下的点,ABCD是四个连续点,各点与O点间的距离图中已标出,打出此纸带过程中,力传感器的示数为F,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f,测出小车质量为M,钩码和力传感器总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打下O点到C点过程中,如果表达式______(用物理量符号表示)成立,则动能定理得到验证。
2023-04-25更新 | 63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物理试题
2012·安徽芜湖·二模
名校
2 . 为了“探究动能改变与合外力做功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第一步:把带有定滑轮的木板有滑轮的一端垫起,把质量为M的滑块通过细绳与质量为m的带夹重锤跨过定滑轮相连,重锤后连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调整木板倾角,直到轻推滑块后,滑块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如图甲所示。
第二步:如图乙所示,保持长木板的倾角不变,将打点计时器安装在长木板靠近滑轮处,取下细绳和重锤,将滑块与纸带相连,使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然后接通电源,释放滑块,使之从静止开始向下加速运动,打出的纸带如图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打下各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Δt,则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滑块运动的速度vB=___________
(2)已知重锤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要测出某一过程合外力对滑块做的功还必须测出这一过程中滑块___________(写出物理量名称及符号,只写一个物理量),合外力对滑块做功的表达式W=___________
(3)算出打下ABCDE点时合外力对滑块所做的功W以及滑块的速度v,以v2为纵轴、W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描点作出v2 ­-W图像,可知该图像是一条___________,根据图像还可求得___________
2021-09-21更新 | 457次组卷 | 29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考前得分训练(五)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3 . 某同学用探究动能定理的装置测滑块的质量M。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气垫导轨上靠近定滑轮处固定一个光电门,让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t非常小),同时用米尺测出释放点到光电门的距离s

(1)该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遮光片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______
(2)实验中多次改变释放点,测出多组数据,描点连线,做出的图像为一条倾斜直线,如图丙所示,图像的纵坐标s表示释放点到光电门的距离,则横坐标表示的是______
A.t       B. C.       D.
(3)已知钩码的质量为m,图丙中图线的斜率为k,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写出滑块质量的表达式______。(用字母表示)
2021-06-24更新 | 318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理综物理试题
4 .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弹簧的弹性势能.将弹簧放置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左端固定,右端在O点;在O点右侧的BC位置各安装一个光电门,计时器(图中未画出)与两个光电门相连.先用米尺测得BC两点间距离s,再用带有遮光片的滑块压缩弹簧到某位置A,然后由静止释放,计时器显示遮光片从BC所用的时间t,用米尺测量AO之间的距离x

(1)计算滑块离开弹簧时速度大小的表达式是v=___________
(2)为求出弹簧的弹性势能,还需要测量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弹簧原长                 B.当地重力加速度            C.滑块(含遮光片)的质量
(3)若气垫导轨左端比右端略高,弹性势能的测量值与真实值比较将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实验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某同学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将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挂上适当的钩码,使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以此定量探究绳拉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此外还准备了打点计时器及配套的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等.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若要完成该实验,必需的实验器材还有哪些______
(2)实验开始时,他先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下列的哪个_____(填字母代号)
A.避免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
B.可使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清晰
C.可以保证小车最终能够实现匀速直线运动
D.可在平衡摩擦力后使细绳拉力等于小车受的合力
(3)平衡摩擦力后,当他用多个钩码牵引小车时,发现小车运动过快,致使打出的纸带上点数较少,难以选到合适的点计算小车速度,在保证所挂钩码数目不变的条件下,请你利用本实验的器材提出一个解决办法_______
(4)他将钩码重力做的功当作细绳拉力做的功,经多次实验发现拉力做功总是要比小车动能增量大一些,这一情况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____(填字母代号)。
A.在接通电源的同时释放了小车
B.小车释放时离打点计时器太近
C.阻力未完全被小车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平衡掉
D.钩码匀加速运动,钩码重力大于细绳拉力
2019-01-30更新 | 4154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2012·黑龙江哈尔滨·一模
6 .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欲“探究小车动能变化与合外力对它所做功的关系”,在实验室设计了一套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图中A为小车,B打点计时器,C为弹簧测力计,P为小桶(内有沙子),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水平放置,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再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

(1)该同学在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上,从点迹清楚的某点开始记为零点,顺次选取一系列点,分别测量这些点到零点之间的距离x,计算出它们与零点之间的速度平方差Δv2=v2-v02,弹簧秤的读数为F,小车的质量为m,然后建立Δv2x坐标系,通过描点法得到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图乙所示,则这条直线的斜率的意义为____.(填写表达式)


(2)若测出小车质量为0.4 kg,结合图像可求得小车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为___N.
(3)另一名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小车加速度a和小车所受合外力F(弹簧秤读数)的关系图像,但由于忘记了平衡摩擦力,则他得出的结论是(      )
2019-01-30更新 | 9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年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六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卷
7 . 某学习小组利用气垫导轨装置来探究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 图示为实验装置示意图. 利用气垫导轨上的光电门可测出滑块上的细窄挡光片经过时的挡光时间.重力加速度为,气垫导轨水平放置,不计滑轻和导轨摩擦.实验步骤如下:

A.测出挡光片的宽度为,滑块与挡光片的质量为;
B.轻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滑块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挂上一砝码盘, 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细绳与导轨平行;
C.让滑块静止放在导轨左侧的某一位置,测出挡光片到光电门的距离为;
D.释放滑块,测出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为;
E.改变砝码的质量,保证滑块每次都在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光电门可测得对应的挡光时间.
(1)滑块经过光电门时速度的计算式_____(用题目中所给的字母来表达)
(2)细线的拉力做功的表达式为_____,滑块的动能改变的表达式为 _____(用题目中所给的字母来表示)
(3)我们可以通过测得的多组数据来建立的关系图像来进行更准确的实验验证,则图示中哪一项更符合真实的实验情况(     )
实验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长木板和半圆弧体平滑连接且固定在水平面上,长木板的左端固定以光电门,长木板足够长,让装有遮光片的物块从圆弧面上某一位置下滑,物块通过光电门时,与光电门相连的数字计时器可以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已知遮光片的宽度为d,重力加速度为g

(1)让物块从圆弧面上某处下滑,物块通过光电门时,数字计时器记录的时间为t,测出物块通过光电门后在长木板上滑行的距离为x,则物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为_____,则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
(2)通过改变物块在圆弧面上开始下滑的位置,测出多组物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及物块在长木板上滑行的距离x,如果要通过图像处理数据,且要使作出的图像是线性图像,则当横轴为x时,纵轴应为_____(填“t”“”或“”),如果作出的图像斜率为k,则物块与斜面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
(3)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圆弧面越光滑越好
B.物块每次必须在同一位置静止开始下滑
C.遮光片宽度越小,实验误差越小
D.滑块质量的按下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
9 . 某课外活动小组通过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动摩擦因数。将一木板用垫块垫高形成斜面,在木板底端B处固定一个光电门以测量滑块通过该处时的速度,实验时滑块由距地面h高的A处静止释放,测出滑块滑到B点的速度v,改变垫块的数量,从而改变木板的倾斜程度,但始终保持释放点AB点的水平距离(即BC间的距离)L=0.8m不变。重复实验,最后做出如图乙所示的hv2图象。

(1)木板倾斜程度更大时,为了保证L不变,滑块下滑到底端B点的位移将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
(3)若所用木板更粗糙些,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得到的图象的斜率将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