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应用动能定理解多段过程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在0~1s内,合外力做正功
B.在0~2s内,合外力总是做负功
C.在1s~2s内,合外力做负功
D.在0~3s内,合外力不做功
2017-03-05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综物理试卷
10-11高一下·内蒙古赤峰·期中
解答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倾角为θ,高为h的斜面上端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B点时的速度为v,然后又在水平面上滑行s位移后停止在C点,物体从A点开始下滑到B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多少?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大?
3 . 质量M=3kg的滑板A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A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µ1=0.3,其上表面右侧光滑段长度L1=2m,左侧粗糙段长度为L2,质量m=2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B静止在滑板上的右端,滑块与粗糙段的动摩擦因数µ2=0.15,取g=10m/s2,现用F=18N的水平恒力拉动A向右运动,当A、B分离时,B对地的速度vB=1m/s,求L2的值。
解答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冰壶比赛是在水平冰面上进行的体育项目,比赛场地示意如图。比赛时,运动员从起滑架处推着冰壶出发,在投掷线AB处放手让冰壶以一定的速度滑出,使冰壶的停止位置尽量靠近圆心O。为使冰壶滑行得更远,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使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减小。设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008,用毛刷擦冰面后动摩擦因数减小至μ2=0.004。在某次比赛中,运动员使冰壶C在投掷线中点处以2m/s的速度沿虚线滑出。为使冰壶C能够沿虚线恰好到达圆心O点,运动员用毛刷擦冰面的长度应为多少。(g取10m/s2
2014·江西南昌·一模
5 . 如图所示,倾角、长L=4.5m的斜面,底端与一个光滑的圆弧轨道平滑连接,圆弧轨道底端切线水平,一质量为m=1 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最高点A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经过斜面底端B后恰好能到达圆弧轨道最高点C,又从圆弧轨道滑回,能上升到斜面上的D点,再由D点由斜面下滑沿圆弧轨道上升,再滑回,这样往复运动,最后停在B点。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g=10m/s2,假设物块经过斜面与圆弧轨道平滑连接处速率不变。求:
(1)物块经多长时间第一次到B点;
(2)物块第一次经过B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3)物块在斜面上滑行的总路程。
2016-12-08更新 | 892次组卷 | 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理综物理试题
11-12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图中ABCD是一条长轨道,其中AB段是倾角为θ的斜面,CD段是水平的,BC是与ABCD都相切的一小段圆弧,其长度可以略去不计,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A点从静止状态释放,沿轨道滑下,最后停在D点,A点和D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现用一沿轨道方向的力推滑块,使它缓缓地由D点推回到A点,设滑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系数为μ,则推力对滑块做的功等于(  )
A.mghB.mgh+μmghcotθ+μmgs
C.D.4mgh
8 . 如图所示,固定斜面AE分成等长四部分ABBCCDDE,小物块与ABCD间动摩擦因数均为μ1;与BC、DE间动摩擦因数均为μ2,且 μ1=2μ2.当小物块以速度v0A点沿斜面向上滑动时,刚好能到达E点.当小物块以速度A点沿斜面向上滑动时,则能到达的最高点( )
A.刚好为BB.刚好为C
C.介于AB之间D.介于BC之间
2016-12-09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
9 . 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轻质细线将质量为m的小球悬挂于O点.小球在外力作用下静止在A处,此时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θ=60°。现撤去外力,小球由静止释放,摆到最低点B时,细线被O点正下方距离处的光滑小钉子挡住,小球继续向左摆动到最高点时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为60°。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定,且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在A处处于静止状态时,所受外力的最小值F1
(2)小球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f和动能最大时细线偏离竖直方向夹角的正弦值sinα
(3)小球第二次经过最低点B,开始绕O点向右摆动时,细线的拉力大小T
10 . 如图所示,ABC质量分别为=0.7 kg,=0.2 kg,=0.1 kg,B为套在细绳上的圆环,A与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另一圆环D固定在桌边,离地面高=0.3 m,当BC从静止下降=0.3 m后,C穿环而过,BD挡住,不计绳子质量和滑轮的摩擦,取g=10 m/s2,若开始时A离桌边足够远,试求:
(1)物体C穿环瞬间的速度;
(2)物体C能否到达地面?如果能到达地面,其速度多大?(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