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应用动能定理解多段过程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1 .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风洞实验,光滑的细杆被制成两个弯曲的四分之一圆弧ABBC,圆弧的半径均为r,两个圆弧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两圆弧在B点的切线竖直,AC分别是其最低点和最高点,切线水平,一质量为m的小球(视为质点)套在细杆上,从A点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向左恒定的风力作用下沿着杆向上运动,风力的大小F=2mg,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小球进入圆弧BC后瞬间,在B点,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F
(2)小球离开圆弧到达A点的等高点E时的速度大小vE
2 . 如图,在竖直平面内有一个半径为R且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轨道下端B与水平面BCD相切,BC光滑且长度大于RC点右边粗糙程度均匀且足够长。现用手捏住一根长为的匀质细杆的上端,使杆下端与A点等高,然后由静止释放杆子,让杆子保持沿轨道内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及杆与圆弧轨道的撞击,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杆子前端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B.杆子前端在过C点后,一直做匀减速运动
C.杆子前端在过C点后,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来,在此过程中,若将杆子分成任意两段,其前一段对后一段的作用力大小不变
D.若杆子前端在过C点后,滑行s距离后停下,且,杆子与粗糙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3 . 如图甲所示,在水平面上沿一条直线并排着四个物体(均可视为质点),彼此相距为L,以物体1所在位置为坐标原点,向右为x轴正方向,建立如图甲所示坐标系。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如图乙所示,在之间动摩擦因数与x轴所成μx图像正好为半圆,其他地方地面可视为光滑。物体1、2、3、4的质量分别为m、2m、3m、4m。现给物体1以一定初速度,物体1与物体2发生碰撞后粘在一起向右运动。此后,发生的其他碰撞皆为弹性碰撞。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所求答案用题目中给定的符号mLgπ表示,本题中所有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单位。求:
(1)物体1在运动第1个位移L过程中,地面对物体1所做的功;
(2)物体1与物体2相撞后瞬间的速度;
(3)物体3最终的位置坐标。
2022-05-10更新 | 1417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质检物理试题
4 . 在水平路面上AB段光滑,BC段粗糙,两段长度相同,如图所示。在A处静止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在水平恒力作用下,从A点开始运动,到C点恰好停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平恒力在两段路面上做功不相等
B.全程水平恒力做的功大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C.水平恒力段的平均功率等于段的平均功率
D.水平恒力段中点位置瞬时功率大于在段中点位置瞬时功率
2022-05-04更新 | 39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情调研物理试题
5 . 如图所示,半径R的光滑半圆环轨道处于竖直平面内,半圆环与光滑的水平地面相切于圆环的端点A。一小球从A点右侧冲上竖直半圆环,沿轨道运动到B点飞出,已知小球在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mg,最后落在水平地面的C点(图中未画出),求下列问题:
(1)小球实现上述运动过程时,小球出发时速度为多大?
(2)小球落回地面时,AC间的水平距离为多少?
(3)以A为起点的水平轨道上铺一段长为2R的粗糙轨道,已知新铺轨道动摩擦因数为μ,现将小球距离A点右侧为4RP点以多大速度水平抛出,小球沿圆轨道运动并且不会脱离轨道。
6 . 如图所示,半径R=0.25m的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的一个端点B和圆心O的连线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为θ=37°,另一端点C为轨道的最低点,C点右侧的水平面上静止放置一木板(紧挨着C点),木板的质量M=1kg,上表面与C点等高。木板距右侧墙壁D的距离为x=0.5m,木板上表面与光滑墙壁D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墙壁D上表面放置有一自由伸长的弹簧,右端固定;质量为m=1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空中A点以v0=0.6m/s的速度水平抛出,恰好从轨道的端沿切线方向进入轨道并沿着圆弧轨道运动。已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05,若木板与墙壁D碰撞后速度变成零(有能量损失),sin37°=0.6,cos37°=0.8,取g=10m/s2.求:
(1)物块经过B点时的速度vB
(2)物块经过C点时的速度vC
(3)若木板长L=1.5m,在运动过中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
2022-04-18更新 | 187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五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合质检物理试题
7 . 如图所示为一游戏装置的示意图,竖直轨道O1由半径为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粗糙的水平轨道、半径为光滑圆轨道和粗糙斜轨道EO1组成(其中圆弧轨道与平直轨道均平滑连接),O1O2为两圆弧所对应的圆心,斜轨道EO1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斜轨道上端与圆轨道相切于E点但有微小(不计大小)间隙可让滑块通过,O1处有一弹性挡板可将滑块按原速弹回。一质量为的小滑块(其大小比间隙小,可视作质点)从离点高为处的点无初速释放,从点进入轨道处有一单向阀,滑块从左向右能自由通过且无能量损失,从右向左经过阀门时将被捕获,滑块运动终止)。已知滑块和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滑块和斜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半径,轨道BC的长度LBC1.5m。某次游戏时,滑块恰能通过圆弧的最高点。(
(1)求滑块经过点时的速度大小
(2)求滑块释放时的高度
(3)若要求滑块始终不脱离轨道,求滑块释放时的高度范围。
8 . 如图所示,处于竖直平面内的某一探究装置,该装置由圆心为O的四分之一圆弧光滑轨道A1A、粗糙水平直轨道AB、圆心为O1的半圆形光滑细圆管轨道BCD、圆心为O2的半圆形光滑轨道DEF、倾角α=30°的光滑直轨道F1M、水平光滑直轨道MN组成,ABD为轨道间的相切点,BO1DO2F1F点处于同一直线上。已知可视为质点的滑块质量m=1.0kg,轨道A1A的半径R=0.28m,轨道AB长度L=0.70m,轨道BCDDEF的半径相等且r=0.20m,FF1两点间的高度差可忽略不计。探究开始时,滑块从A1点正上方某点静止释放,滑块将经A1点沿轨道运动。若释放点距A1点的高度h=0,滑块沿轨道运动到B处恰好静止。忽略空气阻力,各部分均平滑连接。
(1)求滑块与粗糙直轨道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若释放点距A1点的高度h=0.40m,求滑块运动到与圆心O1等高的C点时对轨道的作用力F
(3)若滑块从F点水平飞出后的落点到F的水平距离为x,请写出xh的关系。
9 . 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块(图中末画出)与粗糙水平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传送带顺时针转动,速度v1=12m/s,且与AB两点平滑连接,AB间距离为15m,传送带左侧为粗糙水平地面,右侧为光滑半圆轨道,半径R=2.5m,物块从B点滑上半圆轨道。恰好能经过C点、经过C点后物块水平抛出,落在D点,与传送带接触瞬间竖直方向速度变为0,随后再次经过BCD,并一直重复。g取10m/s2。求:
(1)物块经过B点时的速度vB;(结果可带根号)
(2)动摩擦因数的大小;
(3)若物块到达D点时使传送带逆时针转动,且增大传送带速度,随着速度的增大,物块越过A点的距离也越远,则物块刚好到最远点时,传送带由于传送物块,电动机多做了多少功?
10 . 2022北京冬奥会精彩纷呈,特别是冰壶比赛令人印象深刻,已知冰壶场地如图甲所示,起始线到大本营中心点距离。比赛规则为选手将壶在起始线以一定初速度滑出,我方投出的冰壶初速度恒为8m/s,再通过刷子刷冰面以改变其动摩擦因数,未刷冰时,刷冰后,最终通过统计离中心点最近方壶的个数,计分定输赢。g。(对方黑壶,我方白壶,所有壶质量相等,将壶当成质点处理)
(1)投出壶后,未与其他壶发生碰撞,要使壶停在中心点,求刷冰的距离;
(2)某次战况如图乙所示,C壶位于中心点,B壶距中心点D壶距中心点略大于1m。对方有一个壶离中心点近,得一分,我方制定的战略为:投出A壶,撞击B,B撞击C,将C推至1m开外,使我方有两个壶距中心点较近,得2分,从而实现反转。假设冰壶每次都是弹性碰撞,求此次最少的刷冰距离;
(3)另一次战况如图丙所示,C位于中心点,B距中心点D距中心点略大于2.25m,此时对方得一分,我方制定的战略为:投出A壶,撞击C,使C壶运动2.25m停下,A留在虚线内,则我方得2分,从而实现反转,假设冰壶碰撞时损失的能量,求此次的刷冰距离。
2022-04-15更新 | 3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