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如图,等腰直角ABC玻璃砖固定,ab两束单色光垂直AC入射,其中a光刚好不能从AB面射出,而b光穿过AB面后进入光电管,并使G表产生电流(未饱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n为多少?不改变光的频率,如何增大G表电流?
(2)若将图中电源反向,滑片P向右滑动过程中,发现电压表示数为U0时,G表示数刚好为零。已知光电管内金属材料的逸出功为W0,电子电量为e,则光电管的入射光的能量是多少?
   
2023-05-29更新 | 83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卷
2 . 图甲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柱面阴极和位于圆柱面轴线上的阳极构成光电管的示意图,某单色光照射阴极,逸出的光电子到达阳极形成光电流。已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光电子的最大初速度为,电子电荷量为、质量为m,真空中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
(1)求入射光的波长λ和遏止电压
(2)图乙是光电管横截面示意图,在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平面内加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只研究在该截面内运动的光电子,仅考虑洛伦兹力作用,要使从阴极上N点逸出的光电子运动到阳极,速度至少为
①求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
②若阴极表面各处均有光电子逸出,求能到达阳极的光电子逸出区域与整个阴极区域的比值k

   

3 . 图甲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图乙为研究光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电路.处于能级的大量氢原子自发跃迁,辐射出的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通过实验只能得到图丙所示的2条光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本实验提供的数据能计算出普朗克常数h的值
B.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
C.b光照射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a光照射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D.图丙中的值为
4 . 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研究光电管的特性,入射光频率为v,光电管A、K两极的电势差为。如图乙所示,在v-Uab坐标系中,阴影部分表示能产生光电流的取值范围。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电子电量为e,及乙图中的
(1)求光电管K极材料的逸出功
(2)求图乙中B点对应的光电子到达A极板时的最大动能
(3)图甲中使用一激光发生器发射频率为的入射光束,假设K板吸收的光子数是入射总光子数的η倍,电流表读数最大值为。则该激光发生器的最小功率P
(4)若用与K板相同的材料制成阴极射线管的阴极,求该阴极射线管的最小工作电压Umin
5 . 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电效应实验装置。当变阻器滑片B左移至时,微安表示数恰变为零,电压表示数为。当B右移至过后,微安表示数为不再变化,已知照射到光电管阴极K上的单色光的功率为P,一个光子只能打出一个光电子,且光电子打到阳极A上立即被A吸收,电子电量为,质量为,普朗克常量为h。求:
(1)光电管阴极K的极限频率;
(2)当滑片B位于处时,电压表示数为,求此时单位时间内光电子对阳极A的冲量大小。
2022-06-13更新 | 108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江苏省泰州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调研物理试题
6 . 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光电效应中某金属的截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图中均已知。用氢原子从某一激发态直接跃迁至基态时发出的光照射此金属时,测得截止电压恰好为。已知元电荷,氢原子基态能量为,能级满足公式。求:
(1)普朗克常量
(2)跃迁前氢原子的量子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某种复式光由红、蓝两种颜色的光组成,其光强度对波长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红光范围的光强度比蓝光范围的光强度大很多。某学生以此光照射某一金属,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发现皆可产生光电子,如图乙所示。设可变直流电源的电压为U时测得的光电流为I,测得多组数据,则下列图像中该实验所测得的IU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A.B.C.D.
8 . 如图所示为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光电效应现象时,通过实验数据描绘的光电流与光电管两端电压的关系图象,已知图线甲、乙所对应的光的频率分别为,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速度之比为2: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甲光与乙光的波长之比为1:4
C.
D.用乙光实验时,单位时间内从阴极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较多
9 . 我国著名理论物理科学家程开甲,是我国核武器的先驱,荣获了“改革先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八一勋章”“人民科学家”等国家荣誉称号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等多个优秀奖项与称号,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奉献了他的一生。在对原子核物理的不断探索中,下列有关原子物理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密立根对阴极射线的研究,证实了阴极射线的本质是电子流,并测定了电子的比荷
B.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从动量的角度上解释了光的量子化
C.卢瑟福不仅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确定了原子的核式结构,而且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了质子
D.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很好地解释了所有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
2022-04-14更新 | 1284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包场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情调研物理试题
10 . 如图为研究光电效应的装置示意图,该装置可用于分析光子的信息。在xOy平面(纸面)内,垂直纸面的金属薄板MNy轴平行放置,板N中间有一小孔O。有一由x轴、y轴和以O为圆心、圆心角为90°的半径不同的两条圆弧所围的区域Ⅰ,整个区域Ⅰ内存在大小可调、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电场和磁感应强度大小恒为B1、磁感线与圆弧平行且逆时针方向的磁场。区域Ⅰ右侧还有一左边界与y轴平行且相距为l、下边界与x轴重合的匀强磁场区域Ⅱ,其宽度为a,长度足够长,其中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可调。光电子从板M逸出后经极板间电压U加速(板间电场视为匀强电场),调节区域Ⅰ的电场强度和区域Ⅱ的磁感应强度,使电子恰好打在坐标为(a+2l,0)的点上,被置于该处的探测器接收。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板M的逸出功为W0,普朗克常量为h。忽略电子的重力及电子间的作用力。当频率为ν的光照射板M时有光电子逸出,
(1)求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并求光电子从O点射入区域Ⅰ时的速度v0的大小范围;
(2)若区域Ⅰ的电场强度大小,区域Ⅱ的磁感应强度大小,求被探测到的电子刚从板M逸出时速度vM的大小及与x轴的夹角
(3)为了使从O点以各种大小和方向的速度射向区域Ⅰ的电子都能被探测到,需要调节区域Ⅰ的电场强度E和区域Ⅱ的磁感应强度B2,求E的最大值和B2的最大值。

2022-01-11更新 | 14824次组卷 | 27卷引用:押江苏卷13题 光学、热学、原子物理计算-备战2024年高考物理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