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衔接与排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68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按要求选择。

(1)今天对小松来说有点特别:大伯七十大寿、舅舅迁居、同学新婚,他打算各送一副对联。下列对联与所送对象最贴合的一项是(     
[甲] 春融花并蒂,日暖树交柯
[乙] 东风开画栋,旭日映华堂
[丙] 三千岁月春常在,六一丰神古所稀
A.甲联送大伯,乙联送舅舅,丙联送同学
B.甲联送舅舅,乙联送同学,丙联送大伯
C.甲联送同学,乙联送大伯,丙联送舅舅
D.甲联送同学,乙联送舅舅,丙联送大伯。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乘坐飞机、高铁需要刷脸,观看演出、赛事需要刷脸,办理各种业务需要刷脸。                 。随着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们应当警惕技术“失范”。

① 这是人脸识别技术的底层逻辑
② 对自然人进行身份识别
③ 以人工智能化数据比对
④ 可以说我刷脸,故我在
⑤ 将人脸图像信息数字化
A.①④⑤③②B.①③⑤②④C.④②①⑤③D.④⑤③②①
2024-04-09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松江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黛玉听了,不觉气怔在门外,待要高声问他,逗起气来,自己又回思一番: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如今认真淘气,也觉没趣。一面想,一面又滚下泪珠来。正是回去不是,站着不是。正没主意,只听里面一阵笑语之声,细听一听,竟是宝玉、宝钗二人。林黛玉心中益发动了气,左思右想,忽然想起了早起的事来:必竟是宝玉恼我要告他的原故。但只我何尝告你了,你也打听打听,就恼我到这步田地。你今儿不叫我进来,难道明儿就不见面了!越想越伤感起来,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

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真是:

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

因有一首诗道:

颦儿才貌世应稀,独抱幽芳出绣闺。

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

那林黛玉正自啼哭,忽听吱喽一声,院门开处,只见宝钗出来了,宝玉袭人一群人都送出来。待要上去问着宝玉,又恐当着众人问羞了宝玉不便,因而闪过一旁,让宝钗去了,宝玉等进去关了门,方转过来,犹望着门洒了几点泪。自觉无味,方转身回来,无精打采的卸了残妆。紫鹃雪雁素日知道黛玉的情性: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且好端端的不知为着什么,常常的便自泪不干的。先时还有人解劝,怕她思父母,想家乡,受委屈,只得用话来宽慰。谁知后来一年一月的竟常常如此,把这个样儿看惯,也都不理论了。所以也没人理,由他去闷坐,只管睡觉去了。那黛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一宿无话。

(节选自曹雪芹《红楼梦》,有删改)

1.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①眼睛含着泪       ②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       ③两手抱着膝       ④倚着床栏杆
A.③①②④B.②①③④C.④③①②D.①②③④
2.画波浪线的语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其妙处。
3.文中画横线部分的句子如改成“林黛玉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越想越伤感,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戚地呜咽”,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24-04-07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船追得很紧。

                                                      

后面大船来得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

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1.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
②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
③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
④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A.③①②④B.③②④①C.②④③①D.②①④③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请结合材料分析其表达效果。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水在两旁‘哗,哗哗,哗哗哗’地流过”,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24-04-06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口唱尽千年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始于两汉的皮影戏,历经数千年而生命力不衰。由于道具小,演出不受场地限制,皮影戏深受民众喜爱。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皮影都有自己的特色,(     ),通常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道工序。皮影艺术汲取了传统剪纸、窗花等民间艺术和地方戏曲、口技等表演形式的精髓,也借鉴了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的手法与风格。为了给古老的皮影艺术保鲜的目的,匠人们不断尝试创新路径和传承经典。比如将传统皮影戏用投影巨幕呈现、让皮影与脱口秀同台演出等等,实现传统艺术与潮流文化的跨界对话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也有相同的制作程序B.但制作程序大多相同
C.却有着相同的制作程序D.而且其制作程序几乎相同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给古老的皮影艺术“保鲜”,匠人们尝试不断创新路径和传承经典
B.以给古老的皮影艺术“保鲜”为目的,匠人们尝试不断传承经典和创新路径
C.以给古老的皮影艺术“保鲜”为目的,匠人们不断尝试创新路径和传承经典
D.为了给古老的皮影艺术“保鲜”,匠人们不断尝试传承经典和创新路径
(3)下列各项中,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B.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2024-04-04更新 | 34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招生考试全真试卷语文7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5 . 按要求作答。

(1)小浦春节请书法社老师为学校大门写了一副对联,以下最符合的一项是(     
A.上联:龙腾九天万物生       下联:凤舞盛世群英会
B.上联:龙岁生辉照杏林       下联:春风化雨润桃李
C.上联:龙岁书声传四海       下联:新年笔韵绘千山
D.上联:龙行春霖滋沃土       下联:师长矢志育新苗

(2)将下列编号的句子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上海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与上海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和地位密不可分,上海是中国近代最早开放的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上海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成为历史的必然。

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种条件
②始终是东西方联结的桥梁和纽带
③开放伴随着上海作为现代都市的形成
④得风气之先和地利之便
A.④②①③B.③④①②C.③②④①D.④①②③
2024-04-04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形式的创新融合一直是央视春晚的一大亮点。今年春晚同样坚持传统根脉与当代律动的结合,一方面从传统文化、艺术中汲取养分,一方面努力为底蕴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代活力。创意年俗秀《别开生面》通过TD交互技术与投影技术使非遗面食表演与舞蹈表演同框,画面极具新意与趣味。节目编排巧妙地将方言与各地美食结合呈现。舞台上不仅有众多明星以家乡话出场,令人(       )亲切,创作者更邀扯面师傅等普通劳动者现场制作(       )的美食,在展现文化底蕴的同时,热闹欢快的情绪自然累积,与春节氛围紧密贴合。

时光流转,今年春晚特地“请”唐代诗人李白再来看看“今日长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当“李白”在节日灯火中再次吟诵起熟悉的诗句,华夏儿女也在那一刻完成了穿越千年光阴的又一次相见。陕派说唱抑扬顿挫、创意舞袖灵动多姿、鼓乐交响悠远绵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节目最后,众多文艺名家朗诵流传千古的诗篇,使观众仿佛能听见那些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音符,感受到中华诗歌不朽的魅力。

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融入       倍感       饕餮盛宴
B.融入       备感       热气腾腾
C.注入       备感       饕餮盛宴
D.注入       倍感       热气腾腾
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山河诗长安》让观众沉浸在古韵盎然的诗词世界,更是将长安城中的浪漫具象化,激发出无数中华儿女满满的自豪感,实现了一次古今文化的深度交融与碰撞。
B.《山河诗长安》不仅让观众沉浸在古韵盎然的诗词世界,更是将长安城中的浪漫具象化,激发出无数中华儿女满满的自豪感,实现了一次古今文化的深度交融与碰撞。
C.《山河诗长安》不仅让观众沉浸在古韵盎然的诗词世界,更是将长安城中的浪漫具象化,激发出无数中华儿女满满的自豪感,实现了一次古今文化的深度碰撞与交融。
D.不仅《山河诗长安》让观众沉浸在古韵盎然的诗词世界,更是将长安城中的浪漫具象化,激发出无数中华儿女满满的自豪感,实现了一次古今文化的深度碰撞与交融。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进酒》是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七言歌行。
B.“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李白曾写过《蜀道难》《蜀相》《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
C.选文中“陕派”的“陕”泛指贾平凹散文《秦腔》中“八百里秦川这片土地”。
D.《山河诗长安》中“长安”与《琵琶行》诗中琵琶女“自言本是京城女”的“京城”所指相同。
2024-04-02更新 | 38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闽江自武夷山麓一路南下,建溪、沙溪,诸多的碧水清滩汇聚于山城南平,遂成巨流。这一派流水,(     ),直奔东海。花果香一路伴随,就到了三塔鼎立的福州,人称此乃有福之州。

,这里说的是除了花香果香之外,由满城的读书声a夹带而来的另一种迷人的香气:这就是书香。幼时,我家在城中如今被称为a“三坊七巷的郎官巷。晚上,家家亮起灯火,四围响起了琅琅书声。那是童蒙识字的读书之声,b其声悠悠,其乐融融,我在其中。

闽省旧称蛮荒之地,晋室东迁,带来了中原文化。在宋代,一代大儒朱熹在八闽大地开坛授徒,极大地传播了儒家文化。有宋一代,蔡襄、曾巩、陆游、辛弃疾这些名家,都在福州留下了足迹。正是他们的到来,为这片大地增添了生机和活力:。跟随着前人的足迹,这里走出众多学者、作家和诗人。

我的家是平常人家,母亲是平常的乡间女子,没有上过学,不识字,甚至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但她十分敬重文化,c敬惜字纸是她给我们的最初的,也是始终的家训。她(     ),却随时俯身捡拾有字的纸张。在福州,(     )、目光向着世界是一个传统。

我常想,d决定一个城市的悠久生命力的,是它的历史文化。文化的传承是无形的,却是永恒的。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A.洋洋洒洒   目不识丁   知书达礼B.纷纷扬扬   目不识丁   腹有诗书
C.纷纷扬扬   胸无点墨   知书达礼D.洋洋洒洒   胸无点墨   腹有诗书
2.关于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a处“夹带”中“夹”应读“jiā”,“三坊七巷”中“坊”应读“fáng”。
B.b处句中三个“其”指代内容皆不同。
C.c句中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D.d处“决定一个城市的悠久生命力的”中第二个“的”可以省略。
3.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诗文,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②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B.①等闲田地多栽竹,是处人家爱读书②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C.①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②比屋为儒,俊选如林
D.①等闲田地多栽竹,是处人家爱读书②比屋为儒,俊选如林
2024-03-30更新 | 355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一)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中国文化中,龙代表了力量、勇气和吉祥等几乎所有积极的文化品格。在它身上,中国人发现了民族自身的精神面貌和精神力量,如形容一个人“____①____”意味着他生机勃勃、精力充沛,充满活力;“_____②____”则表示奋发向前,积极进取,展现出强大的能量和斗志。

随着时代的变迁。龙的文化意义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创造力。龙的形象也并非____③____,而是经历了由简单到繁富,从质朴到华贵的漫长的演变过程。(        ),反映出人们对龙文化内涵的不同理解和审美追求的演进。

席勒说:“真正美丽的东西应当同时与自然和理想相一致。”用席勒对美的认知理念,观照中国龙文化从自然崇拜到文化象征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龙的形象的审美意义——有与自然一致的一面,又有与理想一致的一面。

所以,我们可以骄傲地得到一个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在文中标号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填入括号后与前后文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A.不同历史时期的龙形图案都能体现出各自独特的风格特色
B.龙形图案在不同历史时期都能体现出其独特的风格
C.不同历史时期的龙形图案都能体现出各自独特的风格
D.龙形图案在不同历史时期都能体现出各自独特的风格特色
3.请在文末横线处补写一个包含递进关系的总结句。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9 . 下列选项中,使语句衔接通顺的一项是(     
______,因为他乐善好施,乐于助人,总能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所以我们叫他“及时雨”。
A.关于这个小屋的主人B.对于这个小屋的主人
C.依据这个小屋的主人D.由于这个小屋的主人
2024-03-2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延边州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模)汉语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这里,有对传统文化保持浓厚兴趣的年轻人,有被各种精致物件吸引了目光的孩童,亦不乏悠游漫步的老者。

②文化市集主打的是妙趣横生的文创产品、新奇时尚的文化活动。

③各式各样的非遗展示、装帧精美的文学经典、可爱灵动的手工艺品、充满巧思的文创周边……

④不同于以售卖日用品、食品等为主的传统市集,

⑤它的火热,彰显着文化穿越岁月长河、打破年龄界限的魅力。

⑥使得文化市集蒸腾着“文化的热气”。)

1)文化市集在一些地方让市集这一传统商业形态“重焕新生”,契合了更多人的消费新需求。(2)文化市集的兴起,架起沟通联系的桥梁,让更多人找到久违的文化亲近感。(3)不同主题市集上,特定的文化符号,人们寻觅着各自的同好、分享着相似的情感。(4)它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轻松愉悦的社群氛围。(5)不只这里有人与人的真实互动,更有人与历史的无形对话。(6)文化市集上的每一个物件,都在提醒置身其中者倾听耳畔历史的回响。

1.文中的第一段被打乱了顺序,根据文义,下列排序中正确的一项是(     
A.②③⑥④①⑤B.④②③⑥①⑤
C.③④②①⑤⑥D.②④①⑤③⑥
2.文章二段6句话中有3句有语病,请写出序号并修改。
2024-03-14更新 | 2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