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得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1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费孝通先生的内心世界是存有一份家国情怀的。他一直通过书写表达他对这份家国情怀发自内心的默默认同和的执着追求。

费孝通明确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新理论。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这一文章发表30年后,许多民族问题的研究,包括今天国家层面所提倡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种研究,仍然离不开费孝通所提出的颇具包容性的“多元一体”民族关系格局这个出发点。

他关注到了中国那种独特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养老方式,是以年长一辈对年轻一辈的关怀为前提,关怀其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等年轻的一代成长起来时,便得到一种反哺式的养老。费孝通所有乡村研究的课题都未曾真正脱离中国人的家观念而将其作为其全部问题思考的出发点。

费孝通的学术思想观念最终实现了一种一体性涵盖并包容多样性的家国认同。换言之,在中国文化之中,传统儒家观念里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理念,与费孝通所说的,以及最初便认识到的以家为核心的差序格局的一层一层向外拓展或推开去的世界观,就有了的默契。

1.依次填入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持之以恒       无所不至       不谋而合
B.锐意进取       无所不至       不约而同
C.持之以恒       无微不至       不谋而合
D.锐意进取       无微不至       不约而同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深入剖析了中国乡村的问题,同时,其严谨简明的论述语言也一直是学术论文的典范。下面一段话出自某学者采用《乡土中国》的考察方式对西递村进行考察后写成的报告,其中有四处不符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至少找出三处并修改。

西递村至今已有950多年的历史,面积近13公顷,整个村落呈船样,四面都有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框架,构成以东西向为主、向南北伸出的村落街巷系统。村落建筑布局很有秩序,建筑色调朴素淡雅。

2 . 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网络时代,究竟该怎样成就更好阅读?一方面,离不开读者的坚守;另一方面,要建构良好的阅读环境。——这句话的标点符号运用是恰当的。
B.从保家卫国到见义勇为,从救死扶伤到舍己为人,新中国的土地上从来不缺乏英雄。——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土地上不缺乏英雄。
C.《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这个文学常识的表述是正确的。
D.小杰对张老说:“我能惠存您的墨宝,深感荣幸。希望您保重身体,创作出更多作品以资书法爱好者。”——这句话说得恰当得体,有分寸。
2023-09-26更新 | 28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科技求真,艺术反而追求不真。这种不真也不是一种假,而是不断翻断的镜花水月笔墨表征,其背后是艺术家如何看待人的问题——人的困惑,人的苦楚,人的高尚,人的幸与不幸,如果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类解答这些问题,那么无论是对文学来说还是对其他艺术门类来说,它都算是一种有价值的批判性凝视。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
B.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
C.所谓“乡土”是指进行小农业生产的广大农村,农民在这里生产生活,不离乡土,安身立命。
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2.下列各项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昆仑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C.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3.学校拟举办以班级为单位的课本剧展演,小宁在校园网上宣传自己班级的节目。以下摘自他的宣传语,其中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A.诸位同仁,本班兹定于周六上午八点整在大礼堂倾情演绎《雷雨》。
B.没见识过高二(1)班的《雷雨》,有几个人敢说他看懂了《雷雨》。
C.你将见证一场生命的悲剧,一次命运的反抗,绽放校园文化魅力。
D.来吧,听高二(1)班艺术惊雷,共沐校园文化春雨,看人间悲欢。
2023-09-10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以极富个性的语言记录了悠悠中华的历史、描绘了大千世界的璀璨,其中蕴藏的美学精神,代表了独属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处事作风和人格境界,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我们的精神品格。”当今时代倡导科技兴国,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不断拓展包括诗词创作在内的艺术表现对象,成为诗词发展的动力引擎。

伴随诗歌的悠久传统,科技诗词在诗词的长河中应运而生,并且与古代的天文学、地理学、数学,医学、化学等息息相关。中华诗词学会科技与文创诗词工作委员会顾问田麦久认为,“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清代石涛名言),业界要热情拥抱时代、密切关注时代,切准科技发展脉搏、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努力让诗词展示科技发展风貌,为科技发展大合唱唱出响亮音符、营造良好氛围。作为新时代前进号角,代表新时代风貌的中华诗词要深入和触及人的精神世界和灵魂,引起人民思想的共鸣。

周文彰认为,中华诗词学会尤其是科创委的工作中需要呈现阳春白雪、诗和远方,也需要呈现人间烟火、柴米油盐。比如科技诗词吟诵活动、创作采风活动、研究交流活动、雅集联谊活动、学习培训活动、传播宣传活动等,使诗词真正进入百姓生活。

1.下列选项中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塘月色》)
B.蚂蚁摇头晃脑持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我与地坛》)
C.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故都的秋》)
D.凤娇照例跑到第三节车厢去找她的“北京话”(男列车员)。(《哦,香雪》)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浪线的句子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一些同志的报告看着很长,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反对党八股》)
B.作为世界公认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客观地分析了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喜看稻菽千重浪》)
C.人们用“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这10个字,来赞扬张秉贵的服务态度。(《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拿来主义》)
3.以下诗词内容或文本在情境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独立苍茫”——情境:百年党史丰碑人物纪录片标题。
B.“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情境:高考出征誓师口号。
C.《念奴娇·赤壁怀古》——情境:入选“古诗词中‘酒’意象的审美内涵”群文阅读专题。
D.《声声慢》——情境:作为“古代女性情感表达”课题研究的对象。
2023-09-08更新 | 25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5 .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漫步古诗苑,这次的主题朗诵活动,不仅有“诵”,更有“思”。接下来,该轮到你上台汇报你的学习成果了。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梅花盛开在寒冬,它不惧严寒凌寒独放。梅花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千百年来,有许多颂梅的佳作流传下来。你读过哪些?请你写出一句描写梅花的古诗。
(2)学校请你为学校书写一幅关于春花盛开的古诗横轴,你需要挑选古诗来进行书写,下列哪一项最合适(     
A.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B.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C.纵被春风吹作雪     绝胜南陌碾成尘
D.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3)诗人的诗中往往蕴含着他的情意,这些情意真挚动人。你在此系列活动中读到的最打动你的诗句是什么?并简述你的理由。
2023-08-1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广全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分班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是坐船进入白洋淀的。

涟漪微起的水面上,漂荡着一叶渔舟。风挟着水汽,飒飒扑面而来,像是起了薄雾。雾蒙蒙,水蒙蒙。白洋淀如一幅长卷画,渐渐拉开。

为我们撑船的老头儿,年轻时是白洋淀的捕鱼好手,如今已年近七十,精神不赖。穿一套灰布衫,戴一顶水手帽,鹰钩鼻,眼睛特别明亮。

欸乃一声,渔船驶入了白洋淀的芦苇深处。纵横交错的水道,构成了辽阔、幽深而又曲折的苇荡世界。在这世界里、有鸟类200多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白鹤、丹顶鹤、东方白鹳等10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灰鹤、大天鹅等43种。正值傍晚时分,苇荡里成群的鸟儿在风中歌唱、嬉戏。

对于生活在白洋淀的人们来说,白洋淀不仅仅是一片宽广的水域,更是一个永恒的生活空间。每种生命都是一个细节,细节又滋生细节,形成一种彼此共存相依的生物链的关系。

1.文中第三段有两处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进行修改。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突出了白洋淀生态之优良,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一表达效果是怎么取得的?
2023-08-16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一次教师节前,路上遇到中文系漆教授,他问我:贵系过节发啥了?我说:发了个通知。彼此(     ),哈哈一笑,完成了一次切口。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新的切口,似乎十年前并没有这样的对答。,主要是指贵系的用法。要知道,我和漆教授都是中文系的,按照传统的要求,贵系只能用于对其他系的尊称。比如,我可以问我们的邻居——历史系的罗教授:贵系过节发啥了?这种用法对则对矣,。但如果我问罗教授:贵校过节发啥了?哈哈,趣味就又回来了。

在语言运用中有一个暗中遵循的合作原则。,就是常规的沟通。如果在特定的交际情形下,故意对合作原则有所违反,则有可能产生(     )的修辞效果。举个例子,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写下的著名句子: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中学生都学过,这里面用到了反语的修辞手法。反语就是(     ),故意违反了合作原则。之所以违反了合作原则还能产生更强烈的表达效果,要点就在故意上。

(摘自汪锋《您这话是什么意思?》,《读书》20231期)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贴切的一项是(     
A.心照不宣   意在言外   一反常态
B.心领神会   出人意表   一反常态
C.心领神会   意在言外   正话反说
D.心照不宣   出人意表   正话反说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3.这段文字选自《您这话是什么意思?》一文,该文是讨论语言交际的。文中还提到一次应聘面试中的对话细节。请指出这位同学面试时说话与常规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妙处。
有位同学毕业前去另一家大学应聘。面试时,面试官让他提问,他就问:“咱们学校有宿舍给教师吗?”
2023-08-0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辽西育明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今,伴随新媒体的流行,一些年轻的戏曲演员,开始把手机屏幕当成一方舞台,以“直播”的方式,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并收获了流量。对此,有人颇有微词,认为戏曲演员对着镜头又唱又舞,过度曝光和商业化,有失艺术家的尊严。殊不知,对于大部分戏曲院团而言,创排新戏乃至巡回演出,基本是靠财政补助,罕有“市场”。如果还担心过度商业化而拒绝一个上佳的宣传手段,实在是      。戏曲要遵循传统,但不能,       。戏曲传播载体的网络化、多元化是大势所趋,没有直播,也会有其他传播手段。这些年,戏曲也一直在谋求“破圈”。京剧裘派传人裘继戎的《谅·鸿》,在 B站跨年晚会惊艳了许多年轻人;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则又让大江南北的年轻人迷上了粤剧。

以为,这不只是破圈,更是对戏曲生态的一种良性修复,是“破茧重生”。

当然,戏曲直播只是一种手段,是戏曲回归市场路径的创新。而创新是为了守正,守正才能创新。一个年轻戏曲人,通过直播收获流量,这是可喜现象;收获了不菲的打赏,这也        ;但戏曲演员若丢掉了线下舞台,沉湎于手机屏幕,甚至“吆喝求赏钱”,那就成了乞儿行径。毕竞,戏曲是“唱念做打”的艺术,不能只有手机屏幕上的一个个老唱段。与此同时,中国戏曲的薪火相传,是源于《窦娥冤》《西厢记》《牡丹亭》等一个个经典剧目的世代流传。戏曲直播,还需要在流量中注入更多的文化含量,才能实现创新与守正平衡下的持续发展。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与文段中“窃”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日后舍弟成名,举家感戴,没齿不忘也。
B.足下一人独处,夜深不寐,得无畏怖耶?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D.仔细看来,令爱这幅两作的确颇有意趣。
3.请结合第三自然段的相关内容,给参与“直播”的戏曲演员拟写一条职业发展的提醒。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最近,从高职院校毕业后到清华大学任教的“90后”女教师邢小颖火了。

2014年,在实习中已获得清华认可的邢小颖,以专业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入职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任教。高职毕业也能去清华当老师,教比自己学历高的学生,本身就能说明很多道理,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可以飞出德才兼备的“金凤凰”,而声名赫赫的名校也可能出现不堪重用的庸才。

古往今来,“学历”不高但能力超高的例子___①____。人们对于这样的人生样本,往往心存敬意。因为“出身名门”者毕竟是少数,众多平凡的人,都面对着残酷的现实。

邢小颖在清华实习阶段只争朝夕抓实操、对着空气讲课的刻苦,让我特别感慨。多年前,20岁的我在中原地区一家地级日报社的编辑部实习,那时作为部队选派的战士报道员、一年前的梦碎高考者,我并没受到太多重视。但我深信_____②____,除了____③___地苦读,我还经常一个人骑辆破自行车到处找新闻、采访,在编辑部老师登门指导下,其中一篇文章荣获了报社征文三等奖。10多年之后,我转业了,在仅有高中文凭的情况下,参加该报招聘,被破格录取。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不得体,请指出并进行修改。
3.请你写一段话表达你对邢小颖入职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任教这一事件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是非分明,不超过60个字。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语言交际活动总要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进行,交际环境就是通常说的语境。②为了适应特定语境的要求,相同的意思需以不同的词句来表达。③同样是表达请人帮忙的意思,用“劳驾,打听一下”显得客气谦和,“你帮我打听打听”随意中带着亲近,“请帮忙打听一下,好吗?”透露着商量的语气,“你替我了解一下”则比较正式,而“尚望代为了解”适用婉转的书面表达。④如果问究竟应选择哪一种为好?要依语境而定。⑤这体现了语境对词句使用的制约,也体现了语言交际中的情境相适原则。

材料二: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摘编自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1.阅读材料一,下列关于加点词和标点符号的使用,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③句中加点的“尚望”属于谦辞。
B.③句中加点的“于”字可以删去。
C.④句画线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D.⑤句中的“制约”应替换为“控制”。
2.阅读材料二,作者在语境中对“白求恩”用了三个不同的称谓。请结合文段,分析这样表达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