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评价思想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2 道试题
1 . 下列对《蜀道难》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蜀道难》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B.诗歌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以下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激荡着读者的心弦。
C.“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与井分别是秦与蜀分野,扪参历井,言环蜀之境,道路险阻,所在皆然,令人胁敛屏气而息,惟有抚膺长叹而已。
D.诗人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的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
2024-01-03更新 | 379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3课-蜀道难-基础版

2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如果以“品杜甫的身世之悲”为题写一则文学短评,请结合诗歌内容,列出评论要点。

3 . 《拟行路难(其四)》前四句作者言不当愁,第五、六句接着写借酒浇愁。结合前几句和作者身世经历,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谈谈是什么样的愁。
2024-01-0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拟行路难 诗词全解 课内练透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
4 . 有人说《登快阁》这首诗的意旨落脚在“归”字上,请结合全诗谈谈哪些地方体现了一个“归”字。
2024-01-0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下册 古诗词诵读 登快阁 诗词全解 课内练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面是对本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蜀地时写的,他袭用乐府古题,结合自己所见,并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绮丽惊险的山川。
B.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热情地赞叹自然景物,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
C.诗人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
D.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来写景抒情,从蚕丛开国到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2024-01-03更新 | 255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3课-蜀道难-基础版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
名校
6 . 请基于《诗经》中《芣苢》和《静女》的阅读、学习与探究,完成以下小题,约150字。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它关注现实,并抒发由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直至今天,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请着眼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芣苢》和《静女》的原文,分析其给予我们的当代启示。

2024-01-0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国际部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7 . 《拟行路难(其四)》作者前面说“人生亦有命”,似乎他已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事实是否如此?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024-01-0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拟行路难 诗词全解 课内练透
8 . 下列对这首词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姜夔在小序中说:“予怀怆然,感慨今昔”。今,指眼前的扬州;昔,指杜牧笔下的扬州。在小序中作者用对比、衬托、借代的方法,描绘出扬州的荒凉景象。
B.上片写扬州残破凋零的乱后景色。敌人的侵略,不仅使城池颓圮堙塞,房屋荡然无存,而且在人们的心灵上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上片最后用清角声进一步烘托扬州城的荒凉落寞,与开篇两句形成强烈对照。
C.下片写哀时伤乱、怀昔感今的情怀,面对桥下波中的冷月,诗人不由得联想到扬州著名的芍药花,于是不禁产生了强烈的感慨;物是人非,伤国忧时的悲痛之情,表现得含蓄、深刻而又有力。
D.这首词描绘了古城扬州的荒凉景象,指出了破败的原因,反映了作者的故国之思和对祖国前途的深切关怀。
2023-12-15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4课-扬州慢-基础版
9 .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又称“长短句”“诗余”“长府”。配上音乐可以歌唱。而长短句,是由作者表达的内容决定的。有四字句、五字句、七字句等。
B.《望海潮》一词用铺叙手法展现了杭州城内外的美丽景象,表现了城镇的富庶与繁荣,表达了作者对杭州的喜爱和赞颂之情。
C.词中数量词的运用尤见匠心。“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前骑拥高牙”或实写,或虚写或夸张营造出豪迈的气势,整首词表现出了博大豪迈的格调。
D.《望海潮》这首词所描写的山水之美和都市的生活景象,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北宋前期的社会历史面貌。
2023-12-15更新 | 274次组卷 | 2卷引用: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4课-望海潮-基础版
10 .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游西湖

苏辙①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

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

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樽共一杯?

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

【注】①苏辙:北宋宰相、文学家,晚年为避新旧党争之祸,辞退官职,筑室于颖昌(今河南许昌市东),自号颍滨遗老。

A.颔联运用侧面烘托,通过描述市民和鱼鸟对他出游西湖的反应,直接突显出诗人多年深居简出的生活。
B.颔联运用拟人、对偶,写百姓问询,对以“鱼鸟亦惊猜”,人已陌生,物亦惊猜,表意深刻,形象生动。
C.颈联写举目四望,没有自己的“同党”,举杯独饮,抒发了作者的孤独之感。
D.《游西湖》描写市民和鱼鸟对他出游西湖的反应,表达了作者饱经政治风霜而隐退多年的孤独、寂寞和无奈之情。
2023-11-2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国际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