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古意

贾岛

碌碌复碌碌,百年双转毂。

志士终夜心,良马白日足。

俱为不等闲,谁是知音目?

眼中两行泪,曾吊三献玉

【注】①碌碌:忙碌。②三献玉:楚人卞和得璞玉,献之厉王,王以为诳,刖其左足;复献武王,又刖其右足;后献文王,王理璞,果得玉,名之曰和氏璧。后用作怀才难遇知音的典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的“双转毂”以车轮之转动突出时间飞逝,形象地表达了人生易老之意。
B.“俱”字将志士与良马并提,“不等闲”突显了作者的强烈自信和非凡气概。
C.第六句追问谁是知音,谁有慧眼,透露出了无人赏识而难以建功立业的悲凉。
D.作者用典,是以之鼓励自己不放弃:只要像卞和那样坚持,就可能不被埋没。
2.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清代贺裳有言:“‘志士终夜心,良马白日足’,可与魏武《龟虽寿》并驱。”请谈谈你的理解。
2024-04-20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

陆游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

注:①作者晚年因主和派力阻而被罢官,此词作于此时。②扬雄讽谏汉成帝之作。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托物起兴,实写秋叶飘零、蟋蟀低鸣的秋景,渲染出一种萧瑟凄清的氛围。
B.“黯黯长安路”写通往京城之路暗淡无光,含蓄表达了对朝廷抗金决策的失望。
C.词人突然想起战斗过的大散关和渭水之滨,此刻两地“如故”的状态让他欣慰。
D.“轻舟”三句写词人欲归隐,而抗敌兵策无人托付,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隐忧。
2.词的最后两句与《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表达的情感和抒情方式有何相同之处?请根据词作内容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