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学艺术,包括戏剧、曲艺、舞蹈、音乐等姊妹艺术,都讲时代精神,花鸟画同样需讲时代精神。每一个时期都有它的时代精神,就看你如何加以捕捉,并画出有新时代精神的中国花鸟画。

宋代花鸟画,反映的是当时升华了的艺术,讲究意境,讲究笔情墨趣。这种意境通过构思,反映出诗意,通过作品可以深刻地领悟到当时的气息与情境。如:《踏花归未马蹄香》,蝴蝶在马蹄的旁边追逐,而画面中没有一朵花,却使你感觉到马蹄在花丛中踏过带有香气的一种意境:《深山藏古寺》,没有直接画出古寺庙,但是通过小和尚在挑水可以想象寺庙就在不逃处,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要懂得诗情,才能写出画意。

宋、元、明、清一直到民国出了很多大家,但现代如何体现出一种时代感,深入到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画家一定要面向生活、一定要扎扎实实地深入到生活当中去,只有深入生活、植根生活,才能创作出有血有肉的作品,否则就只是表象。花鸟画家要深入生活,深入观察,要在实践当中去寻求创作素材,有了大量的素材,才能在需要的时候有强大的支撑。

写生是画家与生活的对话,只有把花草当成老朋友,才能带着感情去看待它。我把牡丹当成老朋友,到山东菏泽、河南洛阳是见老友了,而不是单纯地去写生,是带着情怀去的。

当然,除了写生,观察也很重要。清代画家李晴江说:“触目模斜千万朵,赏心只需三两枝。”花岛画家主要是画近景,即折枝花卉,当然也有一些特别的。他们画得很仔细,一花一草的结构需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画得很轻松,若想得其精气神,必须对它了如指掌。

画的形也很重要,通过形体的刻画和描写,写出一种时代感。我们画梅兰竹菊不能停留在明清之前的模式,而要画出这个时代一花一草的精神,因为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我们不仅是要体现“触目横斜”与“水清浅”的一种境界,更是要表现一片大好春光或烂漫秋色。否则你既无法达到古人的境界,也无法触及当下的时代精神。

花鸟画的时代精神就是要对生活有较深的理解、较深的情怀,然后不断地观察,写出它的生命之气。比如,徐青藤的芭蕉画,用水用得非常好,五百年了还是温淋淋的。此外,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与眼力很重要,要用高深的理念来指导创作。现在年轻人在选择给面上都愿意选择工笔画,因为工笔画相对来讲容易出效果,的确;画写意画非常难,要想在传统的基础上去创新更是难上加难,黄宾虹说:“集大成而自创新格者为上,专学古人者为次之,不学古人而学当今者为次次之。”

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中国花鸟画,要从源头学起。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书入画,要学乎其上,广采博取,以表现新时代精神为目标,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拼搏,才能不断奋进。

(摘编自何水法《花鸟画的时代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一个时期都有它的时代精神,只有少数的艺术家和有限的艺术门类能反映时代精神。
B.宋代花鸟画讲究笔情墨趣和意境,而意境构思反映出诗意,通过画作的诗意领悟其画意。
C.梅兰竹菊是山水画的传统题材,深入研究古代画技,就能创作出有新时代气息的画作。
D.优秀的花鸟画家往往把花草当成感情深厚的老朋友,把写生看作是与生活的深层对话。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从文学及其姊妹艺术都讲时代精神谈起,引出“花鸟画也要讲时代精神”的观点。
B.以宋代画《踏花归来马蹄香》《深山藏古寺》为例,说明优秀花鸟画应有的艺术特征。
C.文章主体部分既有一般理论分析,也有写生、观察、画形等创作方面的指导。
D.文章论证方法灵活,如倒数第二段运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论述生命之气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花鸟画家主要是画近景,所以要观察的仔细,不放过一花一草,观察其结构,这样才能得其精神。
B.花鸟画家要体现“触目横斜”与“水清浅”的艺术境界,也要通过大好春光或烂漫秋色表现时代精神。
C.徐青藤画的芭蕉,五百年了还是湿淋淋的,用水用得恰到好处,所以仍然表现出芭蕉的生命之气。
D.现在年轻人在选择绘画上都愿意选择工笔画而不愿意选择写意画,主要原因是缺乏高深理论的指导。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态文学”的出现,与“乡土小说”的出现一样,实际上是现代性冲击传统社会的一种表征。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人的自我膨胀和向自然界的无限度扩张,产生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对立。

“乡土小说”肇始于鲁迅,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生态文学”也肇始于鲁迅,却往往被人们忽略。鲁迅在《故事新编》里的《奔月》中有明确的生态意识,羿箭法高超,但是他不顾后果地猎杀动物,破坏了他赖以生存的生态结构,最后落得个只能吃乌鸦炸酱面的下场。

自鲁迅以后,“乡土小说”出现了众多作家,也分出了许多支流,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枝繁叶茂的类型。但是“生态文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影响力有限。即便是在鲁迅研究当中,《奔月》的生态意识也很少受到关注。究其原因,还是与百年来中国社会的进程有关。百年来,中国社会的主题主要是围绕着政治经济问题而展开,“乡土小说”首先内涵着经济主题,其次它还密切关联着政治主题。经济的主题是发展,是物质的匮乏与“富”起来的渴望。物质匮乏使人们无暇顾及生态问题。

20世纪末,生态意识的再次出现,是经济主题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李杭育的《最后一个鱼佬儿》等作品当中,已经蕴含了生态意识,这时候的生态意识,是以生态恶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生态意识虽然出现在这些文学作品中,但是还没有明确地成为作家要表达的显在主题。

生态问题重新成为当代文学的主题,主要是新世纪以来的事。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经济发展成为中国的主题,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物质匮乏的状态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经济与环境的矛盾也前所未有的凸显出来。在当代文学领域涌现出了一批生态主题的文学作品,出现了一些优秀的生态文学作家,其中欧阳黔森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欧阳黔森的很多作品都是非常突出的生态主题创作。《水的眼泪》以南海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对比,写了水对人类的重要性。《绝地逢生》写了贵州盘江地区的人民通过种植花椒等经济作物的方式与石漠化斗争的故事。

从整体来说,欧阳黔森的生态文学创作表现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破坏的忧虑。欧阳黔森的生态文学创作同时也表现了一种人类与生态一体化的博大情怀。人类不仅离不开土壤和水,而且与神鹰、雪狼、黑熊等动物也能和谐相处。

中国社会“富起来”以后,进入了新时代。在谈到生态文明建设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中,欧阳黔森的生态文学创作显示出了深刻而重大的现实意义。

(摘编自朱永富《生态文学创作的现实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生态文学”还是“乡土小说”,表现的都是现代性对传统社会的冲击。
B.《奔月》中虽然明确出现了生态意识,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影响力有限。
C.“乡土小说”主要围绕经济主题和政治主题展开,阻碍了“生态文学”的发展。
D.欧阳黔森作品中人类对生态破坏的忧虑,使人类呈现出与生态一体化的博大情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逐层递进的逻辑关系,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
B.文章综合运用了比喻论证、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因果论证等论证方法。
C.文章以时间顺序,介绍了“生态文学”的发展历程,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D.文章结尾回归当下,对金山银山的论述,更加凸显了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没有“乡土文学”的出现与发展,“生态文学”的出现与发展定会提前。
B.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对立是随着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技术的发展逐步形成的。
C.“乡土小说”出现了许多支流,使之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枝繁叶茂的类型。
D.经济与环境的矛盾在物质匮乏的问题得到极大改善后才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
2021-05-0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全国百强校“领军考试”(4月)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生态文学的面貌清晰饱满。生态文学以自觉的生态意识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强调人的责任和担当。当今时代有许多标志性特征,其中两个重要特征是绿绿是指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健康环保,是指生态面貌和生活感受,生态文学就是要表现、追求这种绿色和美好。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可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基于这样的认识,国家先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湿地保护工程、蓝天保卫工程、江河治理工程,以及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等,大幅改善中国生态状况,神州大地面貌一新。文脉与国脉相牵,文运与国运相连。在祖国大地不断绿起来、美起来的过程中,生态文学创作愈加活跃和兴盛,日渐成为一种独特文学现象,产生一批有影响的作品和代表性作家。梁衡《树梢上的中国》、何建明《那山,那水》、肖亦农《毛乌素绿色传奇》、李青松《塞罕坝时间》等,以及迟子建《候鸟的勇敢》等带有生态意识的作品,从不同角度记录这个绿色发展的时代,呈现人与自然新的关系。

生态文学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仍是一个新兴的文学形态。生态文学特征是什么?通过研究作家创作活动和作品,不难发现,生态文学一个重要特征是突出作家置身自然的体验和感受,或者说,作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及其体验和感受,是生态文学的独特之处。生态文学作家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无论记人、叙事、状物、抒情,或是回溯历史、描摹心灵,都能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从关注自然生态到走入人类内心,关注人类普遍精神生态。作家们以人文主义情怀,对人类社会生态问题进行理性、深刻的剖析与反省,努力探寻人类走出生态困境的可能出路。

随着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为代表的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发生积极变化,逐渐认识到生态问题关涉深层文化。这就要求生态文学必须进入人的内心:道德对我们的约束、我们对自然的敬畏、我们对发展的审视和思考,无不是生态文学着重考量的课题。将生态意识和自然伦理精神深深嵌入民族文化,把生态文明的种子播入读者内心,是生态文学的使命和责任。

生态文学不能直接改变生态状况,但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观念,乃至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是有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学作用巨大。生态文学从生态问题中来,到人的灵魂中去,帮助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认识到人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融入和回归自然。生态文学不图热闹,远离喧嚣,注重的是生命内在的丰沛和高贵,它提醒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初心,要时常回头看看来处,牢记出发时的使命。

我国生态文学作家以关注中国乃至人类生态问题为己任,心系苍生大地,满载人文情怀,在创作中显示出旺盛的思辨力和创造力。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的脚步越走越坚定,绿色之路也越走越宽广,生态文学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生态文学作家当以更多洞察、体验和激情,以更好的表达,探寻生命万物之关系,表达对美丽中国的畅想,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大有作为。

(摘编自李青松《生态文学绿意盎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文学通过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来改变生态状况,进而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观念。
B.生态文学注重生命内在的丰沛和高贵,提醒人们牢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C.生态文学催生出生态意识,生态意识包括健康环保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感受等。
D.将生态意识和自然伦理精神深深嵌入民族文化,是生态文学的唯一使命和责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三段分析了生态文学的特征,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把文章的论证推向深入。
B.文章以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学的关系为基础,论证了生态文学的使命和责任。
C.文中引用“文脉与国脉相牵,文运与国运相连”,旨在论证形成生态文学现象的原因。
D.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生态文学与其他文学不同的价值追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文学的理念与中国自古就有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和为贵、和谐共生、美美与共等哲学思想是相通的。
B.我国生态文学作家关注中国生态问题,探寻生命万物之关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根本任务,表达对美丽中国的畅想。
C.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生态文学日渐兴起,成为一种独特文学现象,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D.生态文学作家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记人、叙事、状物、抒情都能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诗歌与中国文化,其间的反映、影响关系,有如水洒在地上,浸湿附近的土壤是水的本性,但被浸湿的程度则需要视土壤情况而定;又如发光体与反射体,在合适的时候,还会相互映衬。文化影响诗歌、诗歌反映文化的程度,有的较快,有的较慢;有的直接,有的间接;有的显露,有的含蓄;有的变形,有的变质;有的单一,有的多元……因此其间不易轻断因果,只宜摆明条件。

这里不妨以苏轼诗歌与北宋文化的关系为例。北宋文化吸纳此前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皮毛落尽,精神独存,不仅各个文化领域、各类文化形式、各种雅俗文化百花齐放,更以独树一帜的北宋文化精神卓然自立。苏轼诗歌正是在北宋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下孕育成长起来的。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典型性的文人代表,苏轼通过2700余首包赡丰富、变化万状的诗作,展现出一幅北宋文化绚丽多彩的清明上河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北宋文化精神中最为突出的两个方面——议论精神和淡雅精神,对苏轼诗歌产生直接深刻的影响,而苏诗的议论化和崇雅尚淡倾向,也反过来代表了北宋文化的这两种精神。

在北宋文化议论精神的影响下,苏轼诗歌反映出尚理的主动趋向,适时而深刻。苏诗中的议论俯拾印是,或全诗纯乎议论;或前面抒情叙事,咏物写景,篇末发表议论;或议论与抒情叙事、咏物写景交替穿描。方法的多种多样和变化万状使苏诗中的议论视野开阔,容量宏大,雄深博辩,气象万千。其议论的题材大到宇宙时空,小到鸟兽虫鱼,广到社会人生,狭到碑刻古玩,雅到诗书画艺,俗到接物处世,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议论英爽,笔锋精锐,举重若轻。”(赵翼《瓯北诗话》)苏诗以后,议论成为宋代诗歌新的审美风尚。

在北宋文化淡雅精神的感召下,苏轼诗歌奏出崇雅趋淡的乐章,典型而突出。苏诗对淡雅的追求脱离了纯功利性目的,提高到审美层次,妥善处理了雅与俗、绚烂与平淡、人工美与自然美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朴素却圆熟的辩证法精神。其诗歌语言,或避俗趋雅,或以俗为雅、化俗为雅。比如《发广州》“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余”,苏轼自注:“浙人谓饮酒为软饱”,“俗谓睡为黑甜”。这些各地的俗词俚语,被创造性地融入苏轼诗中,显出一种雅人深致。苏诗还擅长用典故来题咏俚俗之物,化俗为雅。如《豆粥》“沙瓶款豆软如酥”不免俚俗,但运以刘秀、石祟二人与豆粥相关的典故,诗的典雅气息油然而至。

以语言为体、文化为用的中国诗歌,尽管已有三千年的发展历史,但至今尚未止步,其生命仍在不断变化生长,继续“照烛三才,晖丽万有”(钟嵘《诗品序》)。中国诗歌史,就是各种诗歌体裁和样式起承转合的生命史。只要有人类的存在,诗歌就有继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摘编自陈才智《汉语是富有诗意的语言——中国诗歌的语言之体和文化之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既受到文化深刻的影响,也不同程度地反映着文化,这种影响、反映程度纷繁复杂。
B.北宋文化吸纳历史积淀,不仅百花齐放,文化精神更是独树一帜,直接成就了苏轼的诗歌。
C.苏诗中的议论视野开阔,容量宏大,雄深博辩,气象万千,使得诗歌表达方式多种多样。
D.苏轼通过避俗趋雅、以俗为雅、化俗为雅等手段,使得诗歌内容脱离百姓生活,高雅出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使用比喻论证,论证中国诗歌与中国文化间的相互关系,形象生动。
B.文章以苏轼诗歌与北宋文化的关系为例展开论证,内容翔实,层次清晰。
C.文章引用赵翼《瓯北诗话》和钟嵘《诗品序》中的言论,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话题,然后举例分析,最后总结得出全文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的诗作超过2700首,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变化万状,反映出北宋文化的绚丽多彩。
B.苏诗尚理,议论题材广泛,大小、广狭、雅俗等都有涉及,连不易觉察的事物也都能考虑到。
C.苏诗将淡雅的追求提高到了审美层次,具有辩证法精神,使北宋诗歌脱离了纯功利性目的。
D.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其生命至今仍不断变化生长,并将持续为人类提供思想、精神价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上溯到1200多年前,中国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很著名的诗句“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深刻反映了中国人的战略文化,中国军事的防御思想正是这种战略文化的具体表现。中国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战略文化呢?

首先,源于中国农耕民族强烈的守土意识。历史上,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农业文化天然具有“保守性”。眷恋故土、安土重迁成为古代中国人的普遍心态。此外,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使中国人在物质生活上无须外求。这些反映在军事上就形成了固土自守,以德怀远的战略防御思想,对外侵略战争在古代中国不具备其原始驱动力。矗立千年、横亘于中国北疆的万里长城,既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军事屏障,也是中国传统战略防御思想的物化和缩影。与此相对,游牧民族和海洋民族以放牧和贸易为生,大范围的迁徙和流动成为其生存所必需的主要方式,战争成为其获取生活必需品和争夺海上贸易份额的主要手段,侵略和征服在其文化传承中被视为荣耀之举。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的战略文化。概括来说,中国的军事理论是内向型、防御性的,更注重军事谋略的运用;从战略层面上讲,谋略主要是强调防患于未然,避难于无形。西方的军事理论是外向型、进攻性的,更强调军事技术的发展。

其次,缘于中国历史文化特有的“和合”思想。数千年的中国文化没有侵略性,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和平的文化。中华民族历来热爱和平,强调“和为贵”。中国的儒家主张“以德服人”,反对“以力服人”,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提出“不敢为天下先”即后发制人的防御思想。“百世兵家之祖”孙子告诫明君良将“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他将“不战而屈人之兵”置于战略理论金字塔的最顶端。可以说,中国自古提倡“慎战”思想,一以贯之的防御性国防政策发端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基因,具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时至今日,已成为中国处理与世界各国关系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第三,缘于对其他大国称霸必衰历史教训的借鉴。纵观世界古代史,一个文明的毁灭往往源于兵连祸结、外战频繁。历史上,许多大国在崛起时期,都曾试图通过对外战争来改变原有格局,建立符合本国利益的新的国际秩序。历史表明,“大国力量增殖于地区性守成,消释于世界性扩张”,超越力量的扩张会造成国家的衰落。坚持侵略扩张型国防政策的国家,不但没有实现和延续其霸主地位,反而会元气大伤,遭受严重挫败。正是应了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那句名言:“文明的死亡原因永远是自杀而不是谋杀。”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帝国失败的关键,在于它们只求一味扩张,不知战略守成,中国绝不会重蹈覆辙。

正是基于这些历史教训,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在多次保家卫国、自卫反击作战中,中国都曾凭借战场优势深入对方腹地,但战争结束时,我们都主动回撤到中国境内或边境控制线以内。中国从未打算通过战争解决与他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更没有侵略他国的意图,中国绝不会走所谓“国强必霸”之路。

(摘编自《新华文摘》2018年第10期王卫星《中国为何采取防御性国防政策》,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的战略文化,所以游牧民族、海洋民族与农耕文明之间的战略文化有所不同。
B.很多大国崛起时曾试图通过对外战争来改变原有格局,建立符合本国利益的新的国际秩序,但是常常事与愿违。
C.中国一以贯之的防御性国防政策发端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基因,是具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的。
D.在自卫反击战中,中国曾凭借战场优势深入对方腹地,但战后都主动撤回,根本原因是吸取了大国灭亡的教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总—分—总”的思路行文,即先提出问题,接着具体分析问题,最后明确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层次分明。
B.第二段中,作者为了说明“源于中国农耕民族强烈的守土意识”这一论题,运用了对比论证。
C.本文第三段论证了中国的防御性战略军事思想既有历史的文化基因,又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D.坚持侵略扩张型国防政策的国家会走向灭亡正好印证了“文明的死亡原因永远是自杀而不是谋杀”这句话。
3.下列各项表述中,不能体现中国和文化的一项是(     
A.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哲人就把“和而不同”视为“天下之达道”,把“天人合”视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相处的最高境界,把“兼爱”“非攻”视为实现人际和谐与国际和平的根本途径。
B.历经千载的丝绸之路被世界公认为友好交流之路,给沿路各国带去了中国的友善和文明。
C.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革新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
D.明代郑和舰队七下西洋,携带的国书宣示:“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一视同仁,不能众欺寡、强凌弱”,给所经国家及横跨亚非的海上航线带去了和平与繁荣。
2021-04-21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长垣市宏力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待春风吹散余寒,踏青便是赏心乐事,但是,您可曾想过,春风又绿江南岸中春风明明是吹绿了江南,为什么春季出游不用踏绿而用踏青?古人为何会在诗词歌赋中推崇青色?中国画为什么又称为丹青?天青色等烟雨道出青花瓷一色难求,所指的又是何种色彩?青色春色到底有何内在联系?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揭开熟悉而又神秘的面纱。

古代文学作品当中,有关的诗词歌赋不在少数,大多还以青青的叠词出现。例如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等,然而,不难发现古人对于青的指代并不明确,既可以是荀子《劝学》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蓝;又可以是李白《将进酒》中朝如青丝暮成雪的黑;还可以是王安石《次韵景仁雪霁》中稍见青青色,还从柳上归的黄绿色。为何古人有时会将苍、蓝、碧、翠、绿统称为?其实并非古人不识色彩,而是为了修辞和押韵,是将文学的浪漫色彩发挥到极致的表现。

中国画古时又称丹青,所谓丹青主要是指朱砂和石青二色,古时作画,由于色彩种类和绘画技法的限制,朱砂和石青最为常用,所以又用丹青来泛指图画,青、绿二色在汉代之后广泛运用于绘画领域,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佛教艺术的传入,从现存魏晋时期的敦煌壁画中,能够看到大量石青、石绿被运用于描绘山石、树木和佛像的服饰之上,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山石,树木仍可见敦煌壁画中树石之身影,而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将青色发展到极致门类的则是青绿山水,自展子虔创青绿山水样式后,中国画呈现出更为富丽堂皇的局面,因此展子虔又被誉为唐画之祖。在青绿山水画中,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可谓家喻户晓,此画卷长近12米,气势辽阔,画中层峦叠嶂、逶迤连绵,又有林木村野、舟船桥梁,将秀丽山河绘于一卷,所用石青和石绿二色可谓山水的灵气所在。

青,在工艺品中,当属青花瓷最为出名,方文山在歌曲《青花瓷》中一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道出了古时天青色的青花瓷是一色难求,青花瓷上色的青料品类十分的讲究,大致有回青、浙青、陂唐青、石青、珠明料、苏麻离青等,由于青料的选择不同,最后呈现的青色存在一定差异。现通过考古发现,青花瓷自唐就有,经千年不衰,如今更是成了中国瓷文化中最具代表的品类之一,足可见青色在中国受喜爱的程度之深。

《尔雅·释天》中将又称为青阳,这是产生的一次直接性关联,具备泛指性和模糊性,是青色系的统称,同时又象征四时之中的春,所以古人将踏春称为踏青,而非踏绿

青色为何受到中国人的青睐?在于青色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青色所传达出来的冷静,柔和、安详、深沉、朴素的色彩感受,既符合儒、释、道思想对传统审美的现实需要,又符合当代审美所看重的精神需求,中国人对青色的喜爱,挥洒在笔墨之间,凝固在瓷器之上,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期望,彰显出东方审美中含蓄、冷静、典雅的精神特质。

(摘编自余智鹏的《青色为何受国人青睐》,《光明日报》2021年2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对于“青”的指代并不明确,并非不识色彩,而是出于文学表现的需要。
B.中国画古时又称“丹青”,是因为所用石青和石绿二色可谓中国画的灵气所在。
C.自“青绿山水”将青色发展到极致之后,中国画才呈现出一派富丽堂皇的局面。
D.作者认为,“青”具备泛指性和模糊性,是青色系的统称,所以将春游称为踏青。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通过引用诗词歌赋中的名句,印证了古人对于“青色”的喜爱与推崇。
B.文章例举顾恺之、王希孟的画作,论证了汉代之后青色在绘画领域的广泛运用。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层层推进,最后补充论述。
D.文章从文学、绘画、工艺品三方面阐述了国人对青色的喜爱,体现了论证的广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中的“青丝”与“绿云扰扰”中的“绿云”,意思相同。
B.“独留青冢向黄昏”中的“青冢”即王昭君的墓冢,因为冢上芳草常青,故有此称。
C.工艺讲究的青花瓷,自唐以后,千年不衰,成了中国瓷文化的代表,深受国人喜爱。
D.对青色的喜爱,让中国人释放出巨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彰显了东方审美的精神质。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公德培育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密切相关。因此,国人需要不断加强公德意识和涵养。早在20世纪初期,梁启超就提出国民要修养公德。他指出,没有私德,不能成为一个国家;没有公德,就更不能成为一个国家。

私德不可缺少,但仅有私德还不够。人要有益于自己所处的那个群体,就是说你要去做好事,你要做到助人为乐,帮助他人。没有私德的人不称其为人,因为一个人没有道德,只靠法律加以约束,其言行有可能钻法律空子。一个人既要有法律的底线,又必须受到道德的约束。按照梁启超所说的,没有公德,就不能,就是不能团结,无法凝聚在一起,不能与别人、与社区、与国家和谐相处,友好相处。从道德的公德和私德两个类别来讲,都是不可或缺的。

一个人只有私德,是否表明就具备了高尚人格呢?我觉得可能不是这样。我们在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时,既不能完全继承中国传统道德,也不能全盘照搬西方。把中国传统和西方伦理加以对比,我们便能够了解在传统道德的所谓公德重点,就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关系,即所谓五伦。儒家重点讲这五伦,是讲如何搞好自己的修养,就是对君要忠,对父要孝,对兄要悌,对夫要顺,对友要信。这是中国旧伦理中所面对的主要社会关系。

今天我们面对的公德建设是什么问题呢?一个是家庭伦理,即怎么与家庭、家庭成员相处?第二个是怎么与社会相处?即社会伦理。我们面对的社会,已经与古代社会完全不同。同学关系怎么相处?与社会怎么相处?与单位领导、同事、下级怎么相处?与社团的其他人怎么相处?与小区邻居怎么相处?与社会上的陌生人怎么相处?与自己的国家怎么相处?于是,我们便很有逻辑地想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等三个层面的问题。富强、文明、民主、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国家和社会层面是公德;个人层面就成了私德。那么,在当代中国社会,公德建设已经迈开步伐,而且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这是令人欣慰的。

在社会交往中,一个人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在公共生活中遵循什么样的道德,事实上是一个人的私德在公共生活领域中的表现。比如,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在公共环境不随意丢纸屑,外出旅游不在文物古迹刻上某某某到此一游,这些都既表现为私德又表现为公德。在这个过程中,内在的私德表现为外在的社会公德。西方人遵循公德,以免受到宗教制裁、法律制裁和社会制裁。这三种制裁跟中国古代的制裁有所不同,中国古代违背公德的人,可能受到家族制裁、社会舆论制裁和国家制裁。

近代以来,西方思想家提出不要把适合于私人生活或个人关系的道德标准用于政治行为,还有很多学者不赞成把公德和私德截然分开。事实上,它也不可能截然分开。作为个人修养的私德,表现在公共生活领域所展示的就是公德,一个私德修养很好的人他有可能在公共生活中表现为良好的公德,当然也不尽然。有一些所谓谦谦君子,洁身自好,似乎与外界没有关系,这样的人大有人在。

(摘自果老《新时代公德建设的思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国人需要不断加强公德意识和涵养,因此公德培育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密切相关。
B.私德和公德都是道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同样,没有公德也就无所谓私德。
C.没有道德的人其言行一定会钻法律空子,这时就需要用法律来约束,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群体和谐。
D.一个人只有私德并非意味着他具备了高尚人格,因为这与我国的传统道德所规定的内涵密切相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援引梁启超和近代以来西方思想家有关私德和公德的观点,论证了中心论点。
B.文章在论证过程中,运用了引证、例证、对比等论证方法,有力地支撑了论点。
C.文章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行文,采用正反对照结构。
D.文章通过论证公德与私德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了“公德”建设的重要性,逻辑性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私德是公德的基础,而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所以失去公德的人就一定会被法律严格的惩处。
B.今天公德建设包含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怎么与家庭及其成员相处,二是怎么与社会相处。
C.时代赋予了道德以新的内涵,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
D.既要有私德,还要有公德,在这一点上,我国学者的观点与西方思想家的观点是一致的。
2021-03-0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典小说的回目与西方小说标目在文体功能上是相同的(虽然二者有更深刻的不同):回目都是一个完整的叙述句,概括叙述一段情节;一般而论,回目的设置又均位于每回正文之首,在本回情节尚未展开的时候,读者已经读到对其概括的回目了。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看,这无疑也是“事先讲述或提及以后事件的一切叙述活动”之一,即预叙。

回目都是以一个单句或一联偶句来简要概括本回即将发生的故事内容:翻开嘉靖本《三国志演义》,读者们会依次看到“祭天地桃园结义”“刘玄德斩寇立功”等回目,在尚未进入小说正文的叙事世界之前,读者已粗略了解到相应回次的故事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因已有叙事进程提供的悬念,每回回目的预叙功能就更为突出,如第六则之末董卓欲行废立之事,袁绍反对,二人相峙,就在剑拔弩张的关头,此则结束,读者们自然急切地想知道结果,袁绍性命如何?董卓究竟能否得逞?翻过一页,不必看正文便已知道,董卓已经得逞了,因为第七则回目云“废汉君董卓弄权”;然这一则又以曹操出计诛董卓为结束,不知所出何计,但下则回目“曹孟德谋杀董卓”一出,读者也即明白……如此连环往复,直至全书结束。

重要的是,不仅每回的回目置于本回之首从而对本回故事进行预叙,而且,全书的回目还会集中为目录置于书前,有的作品除此之外在每卷前还有本卷的目录,打开目录,即可提前知道它的情节发展——应该说,在这种标目体制中,全书故事被不同层级的回目重复预叙、反复皴染,因而,阅读中国古典小说几乎没有秘密可言。

不过,中国古典小说回目体制的预叙功能是一把艺术的双刃剑:一方面它向潜在的读者提供了更多有关叙事世界的信息,从而使读者的选择可更明确,也使其对此叙事世界的进入更为顺利;另一方面却也养成了叙事艺术欣赏的保守。

如果把对一部小说的阅读看作一次艺术世界的探险乃至于冒险的话,那么,中国古典小说所培养起来的读者们也许会缺乏一些勇气与耐心,其成因自极复杂,但是,回目的预叙体制无疑也是其中之一。这种体制养成了对叙事艺术欣赏的保守:听众或读者需要在一个艺术事实发生之前便得到一定的提示信息,如果没有,面对无法把握的艺术世界,他们可能会难以接受。

进一步看,还可以发现,此种倾向无论是因读者的口味引导了作者的创作,还是作者的追求培养了相应的读者,总之,它与其他因素一起形成了中国叙事文学的特点:因循过多,缺少艺术世界中的远征与新拓。西方大部分小说文本给予读者的仅仅是一个信息量极少的书名,简单的书名后隐藏的东西在阅读之前无法预知,因此,读者的阅读过程便是与这一叙事世界中的人物、情节、沉思猝然相遇的过程,这种对未知世界的探险式阅读其实关联着相应的创作机制,因此,作者的创作也尽量避免程式成规,从而在艺术表现上拥有了生机勃勃的新陈代谢。

(摘编自李小龙《中国古典小说回目的叙事功能》)

材料二:

一般而言,长篇小说的标目应当概括本段落的故事情节,中国古典章回小说表面上看似乎也不例外,但若细究则发现并不尽然,因为,后者标目与情节错位的现象颇为常见,且也被作者们认可。

以《水浒传》为例即可知其普遍存在。第一回下句云“洪太尉误走妖魔”,正文回末恰讲到一道黑气冲天而去,完整的解释却在下回的开端;第二回下句云“九纹龙大闹史家村”,所谓的“大闹”,主要指的是史进与少华山一起反抗官军并火烧庄院事,然官军刚刚包围史家时,第二回便结束了,与官军之战却置于下回;第八回的“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更是如此,此回从头至尾未见鲁智深的名字,事实上后半段情节只是为“大闹野猪林”作了铺垫,真正的故事却在下一回。

很多研究者已注意到了这种现象,张天翼所论“品字形”特征即指此。这与章回小说的说书基因有关,说书艺术必须保证有“扣子”,“品字形”错位也就成为常用的手法。不过,这种早期的技术性考虑在章回小说的艺术发展中逐渐被小说家们接受并成为一种艺术手法。回目在叙事流程中具有一定程度的控制与节律:古典小说中,节制是一种常态,但叙述流也需要有冲破节制的时候,这种时而处于回目控制之下、时而又突过限阈的关系其实也给叙事艺术带来了生机,使作者可更自由地运用回目与正文的搭配,造成不同的艺术效果。也就是说,在后来的小说家手中,技术性的错位发展成了一种有意味的错位,比如在文人化的章回作品《儒林外史》与《红楼梦》中都可以看到这种手法的自觉应用。

但由于章回小说的发展逐步脱离了说书母体,很多人对这一手法已不甚了然,他们仅从案头阅读来看,以为这种错位是作者的疏忽。

摘编自李小龙《中国古典小说回目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阅读中国古典小说过程中,因为已有叙事进程提供的悬念读者会急切地想知道结果,每回回目的预叙功能显得更为突出。
B.在中国古典小说的标目体制中,全书故事被不同层级的回目重复预叙、反复皴染,导致中国古典小说叙事直接,没有秘密。
C.习惯于中国古典小说的听众或读者需要对艺术事实具有十足的把握才敢进入一个新的艺术世界,否则会难以接受。
D.中国古典小说标目与情节错位的“品字形”特征颇为常见,但随着章回体小说逐步脱离说书母体,这一手法也逐渐不被认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小说就像探险,中国古典小说所培养起来的读者们缺乏勇气与耐心,是因为预叙体制的存在。
B.西方很多小说仅提供信息量极少的书名,读者无法预知叙事世界,因此对其中的人物情节等常感猝然。
C.由《水浒传》中的例子可知,《水浒传》的回目是由两个句子构成,下句话的情节有时在本回目不会出现。
D.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有自己的节奏,对这种节奏时而加以节制、时而大胆突破,可以带来生机。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回目与小说内容关系的一项是(       
A.本章回目简要概括本章内容B.本章回目提示下面几个章回内容
C.本章回目交代上一章回事件结果D.全书回目预告全书故事内容梗概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回目”下一个简要定义。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民俗文化,简要地说,是民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作为民众喜闻乐见和约定俗成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一直以来都与民众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民俗包罗万象,饮食服饰、婚丧嫁娶、岁时节令、信仰习惯、神话传说,都是民俗涵盖的内容。随着现代化进程加速,乡土民俗渐行渐远,如何活化乡土民俗,不仅是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思考的问题,也是文学家特别是乡土作家关注的焦点。

文学离不开生活,同样也离不开民俗。民俗文化在乡土小说中占有重要的分量。乡土小说创作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真正抓住某一地域的民俗文化特征并成功运用民间语言。乡土作家通过文学叙事,在文本中恢复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力,既展现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意趣横生,又有助于挖掘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遗产,探寻民俗文化的当下价值。乡土作家对民俗文化的活化大体有三重路径。

在作品中传达民俗趣味和民俗意味是乡土作家“活化”民俗的策略之一。传统民俗文化看似是一种过时的、陈旧的存在,但通过乡土作家的书写,就可能产生一种带有地方色彩的审美趣味,通过这种审美趣味又产生了审美意味。这种意味与审美主体心灵的升华有关,同时也是一种美的享受。如汪曾祺对民间把玩蛐蛐、鉴赏古玩等民俗活动的书写,刘庆邦、毕飞宇笔下的民间传奇人物等。他们大多都没有拘泥于逻辑安排,而是根据不同民俗特性,彰显民俗所体现的审美趣味和意味,让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力渗透到读者的精神生活中。

对民俗文化遗产现代转化的书写是乡土作家让民俗“活"起来的重要探索。乡土民俗作为村民千百年生活中习焉不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转化过程中,既可以通过产业转化的方式实现经济上的振兴,也可以通过挖掘其内在活力,实现地方文化的振兴。如张炜的《独药师》中,作者除了对胶东民俗近乎百科全书式的呈现之外,还主要挖掘并讲述了流传已久的道家"养生文化”,发现了它对现代人的重要价值,以此彰显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周大新的《湖光山色》中,科研人员的到来让楚王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将楚王庄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如相对原始的耕作方法、历史悠久的楚国文化遗存、古老的烹饪技巧等,充分利用起来,作为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发挥了巨大的文化和商业价值。作家对传统民俗产业转化可能性的独到思考,既让读者认识到了乡土民俗的非凡价值,也通过文本探索出了一条活化民俗文化之路。

不仅如此,乡土作家也在思考,传统民俗文化的深层价值在彰显民族文化自信上的重要作用。这是乡土作家让民俗文化“活"起来的深度思考。民俗除了与个体情感产生直接关联外,还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是中华传统根性文化的凝聚和再现。如果说乡土民俗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大多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那么作家通过小说所展现出的中华文明精神则大多是自觉的选择。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背后,实际上都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基因。民俗成为乡土作家探究中华传统文化深层内涵的重要渠道。

乡土小说民俗叙事为本土文化注入活力,丰富了民众的精神世界,让民俗文化在民众的内在精神世界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摘选自田振华《乡土文学:让民俗文化“活"起来》)

材料二:

民俗文化具有类型性特征,即民俗文化事象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彼此类似的性质。它是群众在共同需要、共同心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结果。它是一种模式化的文化现象,是与上层文化的重视个性与独创性相对的。古今中外,没有哪一篇伟大作家的作品不带有个性。从中国的古代诗人李白、杜甫到外国的诗人作家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莫不如此。上层社会的文学越个性化(尽管在某些方面也有共通之处),就越被认为有价值。民俗文学则不然。它一般是具有类型化特征的,如狼外婆、田螺娘、巧媳妇、傻女婿四大传说,这些故事谁来讲、在哪儿讲,它们的基本情节,乃至于某些语言,都是大体相同的。即使不是相同类型的故事,它们的母题和情节也往往是相同或相近的。民俗文化由于是民众的自发创造,又为民众所享用和传播,因此它们一般缺乏个性而表现为一种类型、模式。当然,讲类型不等于否认变异,类型文化在结构上是一种同中有异或大同小异的文化。类型性降低了民众识别、传习与操作这种文化的难度,提高了它在人脑中的信息贮量和在信息传递中的关联程度。变异是对于类型文化的适应性调整。总的来说,类型性虽然标示着民俗文化在文化史上的早期状态,但是对于产生这种文化的社会,是起着相适应的作用的。

比起上层文化,民俗文化还具有较大的稳定性(特别是在社会不太发达的时代),但它在时空中传承、扩大和演进时,也必然呈现出种种变形或变质以及消亡等现象,从而产生与其稳定性相联系的变革性特点。中国社会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这种特色是通过民俗文化的稳定性体现出来的。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传统的民俗文化有些适应了社会的发展,淘汰了其中的陈腐成分;也有些在今天的现代化目标面前显得格格不入,必将被改革。移风易俗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以达到更高层次的民俗文化的稳定形态,这是文化进步的自然法则。

(摘选自《钟敬文谈中国民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化社会使乡土民俗失去价值,无论是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还是文学家都应在活化乡土民俗方面贡献力量。
B.传统民俗文化固然有守旧、过时的特点,但在乡土作家的笔下,却能够产生富有特色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意味。
C.让民俗文化“活”起来,指让民间传统习俗在当下焕发活力,也指挖掘其中的民族精神,彰显民族文化自信。
D.民俗文化在发展中不会一成不变,它们必将随着社会进程而呈现种种变形或变质乃至消亡现象,最终被淘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否能够真正抓住某一地域的民俗文化特征,是评判乡土小说的重要标准之一。
B.乡土作品中对乡土民俗进行产业转化的文学叙述,可能带来现实中的有益探索。
C.上层文化强调越个性化越有文学价值,民俗文化则强调越模式化越有文学价值。
D.稳定性和变革性对立统一,二者有机结合能使民俗文化达到更高层次的稳定形态。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对民俗文化遗产现代转化的书写”的一项是
A.沈从文在《边城》中记叙的端午节龙舟竞渡体现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小说的传播使这一传统在湘西地区得到更大的发扬和发展。
B.《荷花淀》着力于对白洋淀的风土人情和地域色彩的描绘,这种“田园牧歌”式的理想追求也表达了孙犁对“真善美”的讴歌。
C.动漫作家根据“鲁班神工建楼”等黄鹤楼民间传说,制作出具有武汉文化特色的产品,在动漫民族化基础上实现了现代化和产业化。
D.赵德发在《经山海》中将地方传统曲目列入市级非遗目录,以海边民俗为基础创办海上高跷节目等,就有对传统民俗的改造及转化。
4.请结合材料内容,提取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民俗文化”下一个定义。
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第一段的论述思路。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价值理念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义利之辩。在历代先贤的多次辩论和阐述中,古人在关于利益道义的价值取向上达成了共识。义利相兼,以义为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鲜明而独特的价值准则和精神标识。

在《论语·里仁篇》中,孔子强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并紧接着提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从而对义利之分给出了明确的价值判断。孔子借此论述希望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以引导社会风尚、弘扬天地间的正气,这一观点为后世儒家的义利思想确立了基本的价值准则。

《孟子》开篇即详细记载了梁惠王与孟子见面时对的探讨。梁惠王向孟子问道: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回答道: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的回答并非是说不重要,而是强调仁义更加重要,仁义是利益的根本,正所谓但得本,莫愁末。可以说,重义轻利、先义后利,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一以贯之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但是,轻利并不是说我们不能追求自己的利益。儒家所谓的重义轻利,其核心要义在于反对见利忘义,而应该见利思义。在《论语·里仁篇》中孔子还指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这些论述表明孔子并不反对人们求富逐利。或者说,民众通过努力获得自身的利益(包括富与贵)是人性之所在,也是人们的基本权利。

先秦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以孔子学说为基础,提出了以义制利的观点。《荀子·大略篇》提到: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亦不能去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荀子以义制利的义利观,义利两有的主张,既克服了片面追逐自身利益、见利忘义的错误,又避免了禁欲主义、片面推崇存天理、灭人欲的消极倾向。此即后世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在《利者义之和论》中则干脆提出了义利利义相为用的观点。苏洵的观点与义利相兼的观点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南宋时期,朱熹与陈亮就王霸、义利等观点展开了数年的书信辩论。这些历代以来思想观点的精华,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凝聚和升华为大义为重”“见义勇为的主流文化价值趋向。

显而易见,中国先圣先贤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观点,在历史长河中不仅渐渐内化为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而且具有十分明显的普世性意义。

(摘编自冯峰《义利相兼,以义为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历代先贤在“利益”和“道义”谁为先的看法上一直没有达成共识,于是多次进行了辩论和阐述。
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一观点为后世儒家的“义利”思想确立了基本的价值准则。
C.后世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看法,与荀子“以义制利”的义利观、“义利两有”的主张相一致。
D.朱熹与陈亮的“王霸、义利”观,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大义为重”“见义勇为”的主流文化价值趋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展开论证,本论部分按照从主到次的顺序论述。
B.文章论述了“义利”观的发展过程,也指出了先贤主张对“义利”观形成的影响。
C.文章引用孔子的《论语·里仁》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D.文章末段回扣了“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中心观点,使文章结构圆合、紧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但得本,莫愁末”概括了孟子的“利”重要,“仁义”更重要,仁义是利益的根本的主张。
B.通过努力而获得自身的利益(包括富与贵)是人性之所在,是儒家“义利”观的核心要义。
C.既不片面追逐自身利益又不片面推崇“存天理、灭人欲”的“义利”观,符合荀子的主张。
D.中国人“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观点是在中国先圣先贤“义利”观的基础上渐渐形成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