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任务驱动型作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5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离开大陆多年的台湾诗人纪弦,有一天翻开一本诗集,发现其中夹有一片故土的槐树叶。他睹物生情,以“一片槐树叶”为核心意象,创作出他的乡愁主题的名作——《一片槐树叶》。

一片槐树叶

[台湾]纪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哪/故国哟,呵呵,要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一片槐树叶》,于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塑造、意境营造及语言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均有鲜明的特征,请从这三方面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聚焦于一个评论点,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学短评。

2 . 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人们常常试图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现象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世间不乏好东西:美丽的物什,美好的情感;至善的道,最真的理……东野圭吾在《新参者》中说:好东西是不会消亡的。但也有人说:好东西是经不起糟蹋的。

你对此又有怎样的看法呢?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与见解。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庄子善于从常人认为没有价值的事物中发现价值。课文《五石之瓠》中,惠子仅仅从日常使用的层面上考虑大葫芦的功用,庄子则超越世俗经验的束缚,指出了大葫芦可浮游于江湖的独特价值。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课文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学者认为,《西游记》里所呈现的孙悟空的成长史,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孙悟空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完全无拘无束的自由,但随着这种自由发展到极致,他被压在了五指山下。戴上金箍,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看似脱离了个人的绝对自由,然而也正是孙悟空收敛心性,走向成人——最终成佛的道路。

“自由”“约束”和“成人”,是成长中的青年人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他们一方面渴望个体拥有更多的自由,一方面又随时要去面对来自社会的种种规范和约束,另一方面又在奋斗的历程中渴求快速成长。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第二单元的课文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10-30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立志达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虽然有时代赋予的局限性,但在智商、情商、逆商方面却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人际关系上,她广结善缘,几乎团结了大观园中所有的人,连最底层的小丫头们也多爱和她亲近;日常生活中,她衣着半新不旧,住处没有任何玩器;知识储备上,几乎是万事通,在探春大刀阔斧改革时,她的“小惠全大体”做了极好的查漏补缺和细节完善;家庭生活中,她历经了家道中落,体验过世态炎凉,所以能居安思危,对待任何变化都能淡然处之、从容应对。

作为当代青年,你是如何看待薛宝钗拥有的智商、情商、逆商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语文课上,老师告诫同学们应该热爱读书,多读名著经典,引来学生讨论。

学生甲:“高中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实在没法安排课外时间阅读这些对高考帮助不大的闲书,国家都在提倡‘双减’,还是等高考完再读吧。”

学生乙:“现如今信息技术这么发达,电脑、手机、媒体等提供的知识、资讯丰富而有趣,何必孤独而又单调地抱着名著死啃,况且,现在的书籍又贵得吓人。”

学生丙:“我不赞成中学生阅读名著经典。《水浒》里满是打家劫舍,占山为王,少年人心性未定,难免不有样学样;《三国》中充斥了阴谋诡计,尔虞我诈,不能明辨是非阶段的孩子,容易受影响;《西游记》虽然看起来情节曲折,最容易勾起孩子阅读兴趣,但根本上讲述的是佛法和人生,孩子难以理解;至于《红楼梦》“色、空、幻、灭”的主题,则可能会影响孩子对未来生活的预期。”

针对上述材料中的某一观点写一篇文章,引入虚拟论敌的概念,有理有据地反驳他的观点,体现你对当代中学生阅读问题的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在班会课上与班级同学进行交流。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善学邯郸,莫失故步;善求仙方,不为药误。我有禅灯,独照独知,不取亦取,虽师勿师。

——【清】袁枚

材料二:

夫才须学也,学贵识也。才而不学,是为小慧:小慧无识,是为不才。

——【清】章学诚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才·学·识”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10-23更新 | 190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无论是柳永、李清照,还是苏轼、辛弃疾,他们的人生经历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柳永“奉旨填词”,李清照“南渡漂泊”,苏轼“乌台诗案”,辛弃疾“报国无门”,人生难免起起落落,品其诗,能给我们无限启发,指引着我们去面对生活。

以上四位诗人,哪一位给你的启示最大,请以其中一位为例并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不少经典语句,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化用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大学里的校训。据《辞海》的解释,其含义是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如:

美术学院:尽精微                                致广大

林业大学:养青松正气                         法竹梅风骨

农业大学:解民生之多艰                      育天下之英才

地质大学: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

政法大学:厚德明法                            格物致公

舞蹈学院:文舞相融                            德艺双馨

师范大学: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作为高二学生,你可能已经拥有自己心仪的大学和专业,也可能还心存困惑,请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封信给这所大学的校长,谈谈你对该校校训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11-25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莱西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