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性思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周瑜

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宋·陆游

上述两则名言,给予当代青年极其宝贵的启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该如何处理好“功名”与“道义”的关系?请以“功名与道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24-05-21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5G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教室的多处布置,班级都选择做加法,唯独在窗边,同学们做了减法,减掉了窗帘,配合着语文学科的课堂,窗外一壁绿植成为了孩子们的观察、写作对象。

高中三年学习,从开始学习时的做加法,到现在临近高考时的适当做减法,这其中有一个从广种博收到去粗取精的过程。

其实,生活中、学习上很多时候都需要做“加减法”。请以“             中的加(或减)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先将题目中横线部分的内容补充完整,并在加法或减法中做出选择,然后构思作文,写出真感受,不少于800字。

2024-05-15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4月月考语文试题
作文-微写作 | 较难(0.4) |
3 . 微写作。
“何处来,何处去”,就是思考传统文化的“根”在何处,我们从何处而来,我们究竟应该往何处去。这是对《乡土中国》主旨的基本界定。请结合《乡土中国》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谈谈你对此的理解,100字以内。
2024-04-26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们通常将病毒视为感染的代名词,毫无疑问,它们通常会导致一些最危险的疾病,包括天花、艾滋病、埃博拉和最近的这次新冠。然而,病毒不仅仅是滥杀无辜的机器。在过去的五年里,人类鉴定出的病毒种类已经增加了20倍,这些奇异而多样的生物在进化中起着关键作用,而且很可能对生命的起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可见,同样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要求:(1)自拟标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2)书写规范,卷面整洁;(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4)不得套作与抄袭。

2024-04-01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招生考试全真试卷语文7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孔子说:君子不器(《论语·为政》)。《说文》:器,皿也。

历代对君子不器解说不一,主要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1)器物都各有各的用途,而君子的用途则是无限的。(汉代包咸)

(2)器物各有所用而不相通,故君子博学多才,融汇贯通。(宋代朱熹)

(3)求学之人先学一才艺而成器,进而修身成德而不器。(清代康有为)

(4)今人一般认为(物质)和(精神)相对,君子不器就是君子当不为物欲所困,而应执著于。也有人认为有满溢,君子当不自满,精进不已。李泽厚则认为就是器物所代表的工具性、实用性、功利性,君子不器就是主张君子要成为独立的人。

请以“君子不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24-03-12更新 | 2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凉山州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大抵是病了,知识在眼前,却被脑袋拒之门外”“呦,这会子连跪累了,方想起我来了,我就知道,要不是队友下线了,哪想到我这个薄命苦心人儿……鲁迅体”“林黛玉发疯文学这些XX体、XX文学,依托文学母体,被作为聊天模仿的对象、模板和视频创作的素材,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网络狂欢。

对此,“复兴中学”辩论社将举行一次校园辩论赛。辩题为:网络“二创”是否有助于经典文学作品焕发新生命。请你在正反、反方中任选一方,综合材料内容与含义,写一篇辩词。

要求:文体明确、立场鲜明;不得套作、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可回避,“AI”与我们的关系已经越来越紧密,它的能力也在越变越强,现在它不仅可以执行简单的机械性工作,还可以胜任诸如写小说,乃至于自动生成短视频等创造性工作。有的人因此而陷入了焦虑,认为在这样不可阻挡的大趋势下,自己努力学习已经没有了意义,因为自己再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跟得上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没有天赋也算不上聪明的自己肯定会成为被AI取代的那部分人。

你对此有何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有破有立并能采用两种以上的论证方式(比喻、对比、例证)论证。不要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1-30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了上面《我们的裁缝店》的片段后,几位同学有了以下的交流。

甲:我好喜欢这种人与人之间和睦亲密的感觉。

乙:可这种没有边界感的处事方式却让我感到难受,我更喜欢明码标价清清楚楚地交易。

丙:我感觉你们俩实际上是在谈“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组成的现代社会”的不同。

丁:那我们现在身处的是“熟人社会”,还是“陌生人组成的现代社会”呢?

上面的交流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24-01-2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月15日,阿根廷与澳大利亚相会于北京,北京工体上座爆棚。梅西在比赛第81秒闪电进球,一切都让这场夏日狂欢显得完美。不过比赛中,一名身穿梅西球衣的年轻球迷突然从看台栏杆跳下,趁保安不备冲入场内,在全场球迷的欢呼声中先是和梅西拥抱,然后与大马丁击掌,哪怕他最后是被保安抬出球场,但已经赚足了风头,爆红网络。事后,北京朝阳公安分局依法对少年邱某某处以行政拘留,责令其十二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

这一事件的网络讨论热度甚至超过了梅西来华,有人赞赏,有人羡慕,有人担心;请你从球迷、保安、球员、裁判、媒体中任选一个身份发表对此事件的态度与看法。

要求: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400字。

2024-01-26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新东方新高一语文期末考10
10 . 完成作文。

我们有时会看到某些汽车的后窗贴有“磨合”二字,这要告诉别人的是“尚需一段时间让车主和车子之间、车子的各部分之间配合得更协调,请多包涵”。磨合,意味着积极地改变,意味着主动地适应。其实,万事万物都有联系,都存在着磨合问题。

请以“磨合”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700字。

2024-01-11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顺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