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言实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列选项,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赵亦盛设以待秦(兵器)   相如奉璧秦王(进献)   吾念之(只是)
B.至赵矣(从小路)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为予赵城(假装) 图(察看)
C.于是秦王不(高兴)   秦贪,其强(依仗)   求人可使秦者(报告)
D.左右皆(退却)   ,不忍为之下(羞耻)   赵使者蔺相如(延请)
2021-02-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举酒客(劝请,劝客人饮酒)                  倚歌而之(和谐)
B.洗盏酌(再)                  相与枕藉乎舟中(互相、一起)
C.山川相(同“缭”,盘绕、围绕)                  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稍微)
D.世皆谓之天门云(云雾)                  而半山雾若带然(停留)
2021-01-3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列句中的“上”与例句中的“上”用法相同的是(     )
例句:上食埃土
A.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B.物价上涨
C.上下天光,一碧万顷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2020-09-18更新 | 20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进山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敢复有株治                                        株治:株连治罪的情况
B.五人之死                                           视:与……比较
C.以老于户牖之下                                     户牖:指家中。牖,门
D.亦以死生之大                                     明:表明、阐明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五人生编伍之间                                   而谋动干戈邦内
B.卒吾郡之发愤一击                                   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C.伴狂不知所                                          则无望民多于邻国也
D.能屈豪杰之流                                          沛公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2020-08-0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临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之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侯、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注】①栎阳逮:因案件牵连被栎阳县捕去。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略知其意,又不肯       竟:从头至尾
B.以,事得已                      故:缘故
C.梁以此                         奇:认为特别
D.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   将:将领
2.下列各组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封                                
B.梁此奇籍不及召下兵       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C.独籍知                         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
D.于是项梁教籍兵法            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籍小的时候,学写字、学武艺都没学成,学兵法也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B.秦始皇巡游会稽时,项籍竟然敢说将来可以取代他,可见项籍少怀壮志,抱负不凡,所以项梁认为他不寻常。
C.项籍年轻时虽然对读书识字没多大兴趣,但他身材高大,才能、勇气、胆识超出常人,周围的人都怕他。
D.陈涉起义后,项籍立即起事,砍下郡守的头,杀掉上百个郡府的侍从、护卫,收取属县的壮丁,用兵力降服了地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2)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2020-07-2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爱纷奢,人亦其家                      念:眷念
B.使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负:承担
C.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让
D.则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递:传递
2020-03-0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第五次月考)考试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项之茫然。浩浩乎如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谋诸妇。如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A.举酒   属:劝酒
B.浩浩乎如虚御风   冯:通“凭”,乘
C.是岁十月之   望:农历每月十五
D.今者   薄:稀薄
2.下列对以上两段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一营造秋江夜色之美,使人恍然“羽化而登仙”;选文二中“归而谋诸妇”数语,富有生活气息。
B.选文一侧重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选文二则在叙事中融入写景与抒情,三者融为一体。
C.两段选文观察景物的立足点一样,都是在舟中;但选文一描绘的是初秋景色,选文二则是初冬景色。
D.两段选文都描写赤壁月色,各具特色:选文一营造浩渺澄明的意境,选文二营造清冷高远的意境。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②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2020-02-1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四十五里,皆砌石为磴
B.少半,越中岭
C.古时登山,循东谷人,有天门
D.是日观中石刻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圣人,其人也远矣                           其皆于此乎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             六艺经传皆通
D.生乎吾前,其闻也固先乎吾                    策之不以其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义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①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②来时太夫人已不幸
③皆为陛下所成就             ④答其善意
⑤且陛下春秋                 惶恐饮药而死
⑦以货物与常                    安危不可知
⑨陵与武饮数日                 ⑩武等实在
A.①④⑥⑧B.②③⑦⑩C.①②⑤⑥D.③⑤⑧⑨
2019-07-2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