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秋七月,加刘裕北青冀二州刺史。

或谓裕曰:“张纲有巧思,若得纲使为攻具,广固必可拔也。”会纲自长安还,太山太守申宣执之送于裕。裕升纲于楼车,使周城呼曰:“刘勃勃大破秦军,无兵相救。”城中莫不失色。江南每发兵及遣使者至广固,裕辄潜遣兵夜迎之,明日,张旗鸣鼓而至,北方之民执兵负粮归裕者,日以千数,围城益急。张华、封恺皆为裕所获。

秦王兴遣使谓裕曰:“慕容氏相与邻好,今晋攻之急,秦已遣铁骑十万屯洛阳;晋军不还,当长驱而进。”裕呼秦使者谓曰:“语汝姚兴:我克燕之后,息兵三年,当取关、洛;今能自送,便可速来!”刘穆之闻有秦使,驰入见裕,而秦使者已去。裕以所言告穆之。穆之尤之曰:“常日事无大小,必赐预谋,此宜善详,云何遽尔答之?此语不足以威敌,适足以怒之。若广固未下,羌寇奄至,不审何以待之?”裕笑曰:“此是兵机非卿所解故不相语耳夫兵贵神速彼若审能赴救必畏我知宁容先遣信命逆设此言是自张大之辞也 晋师不出,为日久矣。羌见伐齐,殆将内惧,自保不暇,何能救人邪!”

初,秦王兴遣卫将军姚强帅步骑一万随韩范往就姚绍于洛阳,并兵以救南燕,及为勃勃所败,追强兵还长安。韩范叹曰:“天灭燕矣!”南燕尚书张俊自长安还,降于刘裕,因说裕曰:“燕人所恃者,谓韩范必能致秦师也,今得范以示之,燕必降矣。”裕乃表范为散骑常侍,且以书招之。长水校尉王蒲劝范奔秦,范曰:“刘裕起布衣,灭桓玄,复晋室,今兴师伐燕,所向崩溃,此殆天授,非人力也。燕亡则秦为之次矣,吾不可以再辱。”遂降于裕。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刘裕灭南燕》)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此是兵机/非卿所解故/不相语耳/夫兵贵神速/彼若审能赴救/必畏我/知宁容先遣信命/逆设此言是/自张大之辞也
B.此是兵机/非卿所解/故不相语耳/夫兵贵神速/彼若审能赴救/必畏我知/宁容先遣信命/逆设此言/是自张大之辞也/
C.此是兵机/非卿所解故/不相语耳/夫兵贵神速/彼若审能赴救/必畏我/知宁容先遣信命/逆设此言/是自张大之辞也/
D.此是兵机/非卿所解/故不相语耳/夫兵贵神速/彼若审能赴救/必畏我知/宁容先遣信命/逆设此言是/自张大之辞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别称太守。
B.周城的“周”是环绕的意思,与《阿房宫赋》中“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的“周”相同。
C.铁骑即披挂铁甲的战马,借指精锐的骑兵,又称重骑兵,是古代军事战争中骑兵的一种。
D.布衣,原指古代老百姓穿的麻布衣服,后借指平民百姓。文中“布衣”是后一个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人对刘裕说如果得到张纲,让他制造攻战的器具,就能攻下广固,于是刘裕派太山太守申宣捉拿张纲。
B.刘裕让后秦使者回去告诉秦王,东晋军队攻克燕国后会休整三年,之后就要去攻打后秦,后秦如果想投降就早点来。
C.刘裕对刘穆之说东晋的军队不出国征战很久了,羌人看见他们大举讨伐三齐之地,心中会畏惧,也不会去援救别人。
D.刘裕听从了南燕尚书张俊的建议,上表朝廷请求封韩范为散骑常侍,并且写信招降韩范,韩范最终向刘裕投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北方之民执兵负粮归裕者,日以千数,围城益急。
(2)今兴师伐燕,所向崩溃,此殆天授,非人力也。
5.从刘裕处理后秦使者这件事上,能看出刘裕是一个怎样的人?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斯者,魏桓子之孙也,是为文侯。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   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于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文侯与田子方饮,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何笑?”子方曰:“臣闻之,君明乐官,不明乐音。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文侯曰:“善。”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李克出,见翟璜。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李克曰:“子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相于克,克之对如是。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
B.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
C.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
D.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侯,“文”是魏斯的谥号。谥号是一种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用来称颂死者的功绩。
B.三晋,指战国时期的韩、赵、魏,因为这三国是在瓜分晋国后建立的,故被称为“三晋”。
C.阙门,古代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之间的位置,“阙门之外”就是朝堂之外的意思。
D.千钟,指优厚的俸禄。钟是古代的一种称量单位,与前文中出现的“钟”意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文侯礼贤尊士,视卜子夏、田子方为师,即使经过段干木的家也要行礼,天下的很多贤士都前来归附,魏国由此成为三晋中的大国。
B.魏文侯听出钟声不协调,而田子方认为君王不必精通音乐,应当注重选拔任用官员,担负起国君应有的职责,魏文侯对此表示认同。
C.李克以自己地位卑疏为借口,不愿就宰相人选一事表明看法,但是在得到魏文侯的劝勉后,他提出了选人的标准,发挥了重要作用。
D.虽然翟璜对李克有举荐之恩,但是李克并没有因此偏袒翟璜,而是委婉地向魏文侯推荐魏成担任宰相,翟璜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愤怒。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
(2)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比也!
5.魏文侯在听取李克的建言之后,为什么会选择魏成担任宰相?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礼部尚书杨玄感,骁勇,便骑射、好读书,喜宾客,海内知名之士多与之游。与蒲山公李密善。密,弼之曾孙也,少有才略,志气雄远,轻财好士。为左亲侍,帝见之,谓宇文述曰:向者左仗下黑色小儿,瞻视开常,勿令宿卫。述乃讽密使称病自免,密遂屏人事,专务读书。尝乘牛车读《汉书》,杨素遇而异之,因召至家,与语,大悦,谓其子玄感等曰:李密识度如此,汝等不及也。由是玄感与为深交。时或侮之,密曰:人言当指实宁可面谀若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各伸其用公不如密岂可以阶奥级稍崇而轻天下士大夫邪玄感笑而服之。素恃功骄倨,朝宴之际,或失臣礼,帝心衔而不言,素亦觉之。及素,帝谓近臣曰:使素不死,终当族灭。玄感颇知之,且自以累世贵显,在朝文武多父之故吏,见朝政日紊,而帝多猜忌,内不自安,乃与诸弟潜谋作乱。帝方事征伐,玄感自言:世荷国恩,愿为将领。帝喜曰: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固不虚也。由是宠遇日隆,颇预朝政。帝伐高丽,命玄感于黎阳督运。遂与虎贲郎将王仲伯、汲郡赞治赵怀义等谋,故逗遛漕运,不时进发,欲令渡辽诸军乏食。帝遣使者促之,玄感扬言水路多盗,不可前后而发。玄感弟虎贲郎将玄纵,鹰扬郎将万石,并从幸辽东,玄感潜遣人召之,二人皆亡还。时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以舟师自东莱将入海趣平壤,玄感遣家奴伪为使者从东方来,诈称来护儿反。移书傍郡,以讨来护儿为名,各令发兵会于仓所。郡县官有干用者,玄感皆以运粮追集之。玄感选运夫少壮者得五千余人,丹杨、宣城篙梢三千余人,刑三牲誓众,且谕之曰:主上无道,不以百姓为念,天下骚扰,死辽东者以万计。今与君等起兵以救兆民之弊,何如?众皆踊跃称万岁。

(选自《资治通鉴   隋记六》,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言当指实/宁可面谀/若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各伸其用/公不如 /密岂可以阶级稍崇而轻天下士大夫邪/
B.人言当指实/宁可面谀/若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各伸其用/公不如/密岂可以阶级稍崇而轻天下士大夫邪/
C.人言当指实/宁可面谀/若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各伸其用/公不如密/岂可以阶级稍而轻天下士大夫邪/
D.人言当指实/宁可面谀/若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各伸其用/公不如密/岂可以阶级稍崇而轻天下士大夫邪/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部,古代官署名,隋唐六部之一,主管礼仪和屯田等事务。
B.薨,指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之死,而帝王或皇后之死称崩。
C.漕运,我国古代利用江河等水道调运粮食的一种专业运输。
D.三牲,古代指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也指鸡、鱼、猪。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年轻时就有才华谋略,志气抱负远大。隋炀帝见到李密,认为他看上去不寻常,免去了他的官职,让他摒弃应酬来往,专心读书。
B.杨素非常赏识李密。杨玄感深受父亲的影响,和李密结下了深厚的交情。李密对杨玄感和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从而让杨玄感佩服。
C.面对混乱的朝政和隋炀帝的猜忌,杨玄感内心感到不安,就与他的几个弟弟暗中策划谋反。隋炀帝准备征伐高丽,杨玄感请求担任将领。
D.杨玄感诈称来护儿谋反,并以讨伐来护儿为名命令各郡出兵集结。他杀三牲誓师,宣称皇帝无道,不体恤百姓,鼓动大家起兵来拯救百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乘牛车读《汉书》,杨素遇而异之,因召至家,与语,大悦。
(2)素恃功骄倨,朝宴之际,或失臣礼,帝心衔而不言,素亦觉之。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4 .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汉武帝元朔三年。初,匈奴降者言: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冒顿攻破之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上募能通使月氏者。汉中张骞以郎应募,出陇西,径匈奴中,单于得之,留骞十余岁。骞得间亡,乡月氏西走,至大宛。大宛为发导译抵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太子为王,既击大夏,分其地而居之,地肥饶,少寇,殊无报胡之心。骞留岁余,竟不能得月氏要领,乃还,并南山,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匈奴国内乱,骞乃与堂邑氏奴甘父逃归。上拜骞为太中大夫,甘父为奉使君。张骞具为天子言西域诸国风俗,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之属,皆大国,而兵弱,贵汉财物;其北有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遣设利朝也。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元鼎二年,浑邪王既降汉,自盐泽以东空无匈奴,西域道可通。于是张骞建言:乌孙王昆莫本为匈奴臣,后兵稍强,不肯复朝事匈奴,匈奴攻不胜而远之。今诚以此时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厦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天子以为然,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遣之他旁国。骞既至乌孙,昆莫见骞,礼节甚倨。骞谕指曰:乌孙能东居故地,则汉遣公主为夫人,结为兄弟,共距匈奴。乌孙自以远汉,未知其大小;素服属匈奴日久,其大臣皆畏匈奴,不欲移徙。骞因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及诸旁国。乌孙发译道送骞还,使数十人,随骞报谢,因令窥汉大小。是岁骞还,拜为大行。后岁余,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域始通于汉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域》)

1.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冒顿攻破之/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B.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冒顿攻破之/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C.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冒顿攻破之/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D.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冒顿攻破之/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朔,可指一年的第一个朔日,即正月初一,此指汉武帝刘彻使用的年号。
B.单于,是匈奴人对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后用于北方少数民族首领的通称。
C.拜,是一种表示敬意的礼节,也用于授官或通过一定的仪式结成某种关系。
D.持节,“节”指代表皇帝身份的符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武帝为联络月氏共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历经曲折找到大月氏,而此时大月氏占领大夏的部分土地,没有报复匈奴之心。
B.张骞从大月氏回国的途中,又被匈奴人抓获,后逃回长安,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为汉朝对西域的国策提供了建议。
C.匈奴浑邪王投降汉朝,去往西域的道路变得畅通。汉武帝接受了张骞招纳西域各国为藩臣的建议,派张骞携带财物,再次出使西域。
D.乌孙的朝中大臣长期以来都畏惧匈奴,加上不了解汉朝,因此拒绝与汉朝交好,但张骞分别派副使与西域其他国家建立了来往关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
(2)乌孙发译道送骞还,使数十人,随骞报谢,因令窥汉大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弼,其先定远人,后徙临淮。善用双刀,号“双刀王”,初结乡里,依三台山树栅自保。逾年,帅所部来归。太祖知其才使备宿卫破张士诚兵于湖州取池州石埭攻婺源州斩守将铁木儿不花拔其城获甲三千。擢元帅。下兰溪、金华、诸暨。援池州,复太平,下龙兴、吉安。大战鄱阳,邀击陈友谅于泾江口。从平武昌,还克庐州。拔安丰,破襄阳、安陆。取淮东,克旧馆,降士诚将朱暹,遂取湖州。迁骁骑右卫亲军指挥使。

进围平江,弼军盘门。士诚亲帅锐士突围,出西门搏战,将奔常遇春军。遇春分兵北濠,截其后,而别遣兵与战。士诚军殊死斗。遇春拊弼臂曰:“军中皆称尔健将,能为我取此乎?”弼应曰:“诺。”驰骑,挥双刀奋击。敌小却。遇春帅众乘之,吴兵大败,人马溺死沙盆潭者甚众。士诚马逸堕水,几不救,肩舆入城,自是不敢复出。吴平,赏赉甚厚。

从大军征中原,下山东,略定河南北,遂取元都。克山西,走扩廓。自河中渡河,克陕西,进征察罕脑儿,师还。洪武三年,授大都督府佥事,世袭指挥使。十一年副西平侯沐英征西番,降朵甘诸酋及洮州十八族,杀获甚众。论功,封定远侯,食禄二千石。十四年从傅友德征云南,至大理,土酋段世扼龙尾关。弼以兵由洱水趋上关,拔其城,擒段世,鹤庆、丽江诸郡以次悉平。加禄五百石,予世券。二十年,以副将军从冯胜北伐,降纳哈出。明年复以副将军从蓝玉出塞。深入不见敌,玉欲引还。弼持不可,玉从之。进至捕鱼儿海,以弼为前锋,直薄敌营。走元嗣主脱古思帖木儿,尽获其辎重,语在玉传。二十三年奉诏还乡。二十五年从冯胜、傅友德练军山西、河南。明年同召还,先后赐死。爵除。

(节选自《明史·王弼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知其才/使备宿卫/破张士诚兵于湖州/取池州石埭/攻婺源州/斩守将/铁木儿不花拔其城/获甲三千
B.太祖知其才/使备宿卫/破张士诚兵/于湖州取池州石埭/攻婺源州/斩守将铁木儿不花/拔其城/获甲三千
C.太祖知其才/使备宿卫/破张土诚兵于湖州/取池州石埭/攻婺源州/斩守将铁木儿不花/拔其城/获甲三千
D.太祖知其才/使备宿卫/破张士诚兵/于湖州取池州石埭/攻婺源州/斩守将/铁木儿不花拔其城/获甲三千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古人常将“中国”“中州”用作中原的同义语。
B.洪武,年号,帝王即位后用以纪年的名号,古人将它与“干支纪年法”并行纪年。
C.世券,又称铁券,世代享受某些特权的凭证,帝王常将它赐给身边宠爱的妃嫔。
D.世袭,指帝位、爵位等专权世代相传,“世袭指挥使”指世代可继续担任指挥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弼武艺高强,善于打仗。他擅长使用双刀,有“双刀王”之称,太祖提拔他任元帅,先后攻下兰溪、金华、诸暨、太平、龙兴、吉安。
B.王弼奉诏返乡,赐死削爵。他奉诏还乡后,跟随冯胜,傅友德到山西、河南选练士兵,皇帝将三人同时召还京城,将他们赐死并剥夺了爵位。
C.王弼屡辅主将,平定边疆。他以副将军身份跟从冯胜北伐,收降纳哈出;又以副将军身份跟从蓝玉出塞,担任前锋,赶走了脱古思帖木儿。
D.王弼战功赫赫,屡受赏赐。他在围攻平江时立下战功,后来得到了丰厚奖赏;在随沐英、傅友德等讨伐西番、云南后,他被封为定远侯,食禄二千石。
4.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遇春帅众乘之,吴兵大败,人马溺死沙盆潭者甚众。
(2)弼以兵由洱水趋上关,拔其城,擒段世,鹤庆、丽江诸郡以次悉平。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氏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唱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庆历三年,知谏院。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修论事切直,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语、知滁州。居二年,徙扬州、颍州。复学士,留守南京,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其群皆怨怒,谱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B.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C.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D.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文指先秦两汉以来用文言写的散体文,相对于六朝骈文与后来科举文而言。
B.学士是官职名,学士有馆、阁、殿、院等类别,龙图阁直学士是荣誉性虚衔。
C.陛辞指朝官离朝时上殿辞别皇帝,也指面见皇帝辞官,文中指欧阳修面君辞官。
D.左迁是指降低官职,古代人以右为上,所以与“左迁”相对的“右迁”是升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结交文士,文名鼎盛。他和尹洙一起探讨古文写作,二人互为师友;他和梅尧臣交往,作诗往来唱和,于是文章号称天下第一。
B.欧阳修曾被器重,敢于直言。宋仁宗增设谏官时候,他首被选中;他经常被仁宗皇帝召见问政,曾因敢言受到皇帝面赐五品服的奖赏。
C.欧阳修不避党议,光明磊落。曾被看作尹洙、余靖等同党,他不但不避嫌反而写作《朋党》;杜衍等因党议被罢时,他义愤填膺上疏。
D.欧阳修常被构陷,仕途波折。他曾因援救高若讷而被贬为夷陵令,曾因外甥女张氏案被外放地方做官,曾因群小污陷而出知同州做官。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四岁而孤,母郑氏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2)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
2021-02-27更新 | 266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傅宗龙,字仲纶,昆明人。除铜梁知县,调巴县,行取,入为户部主事。久之,授御史。天启元年,辽阳破,帝下募兵之令,宗龙请行。一月余,得精卒五千。明年,安邦彦反,围贵阳,土寇蜂起。请发帑金济滇将士,开建昌,通由蜀入滇之路,别设偏沅巡抚,罢湖广退怯总兵薛来胤。帝多采纳之。四年正月,贵州巡抚王三善为降贼陈其愚所绐,败殁。其夏即起宗龙巡按其地,兼监军。宗龙直渡盘江,战且行,寇悉破。巡抚蔡复一倚信之,请敕宗龙专理军务,设中军旗鼓,裨将以下听赏罚,可之。复一卒,王瑊代,事悉倚办。宗龙乃渐剪水外逆党,将大兴屯田。邦彦惧,谋沮之,大举渡河入寇。宗龙击破邦彦赵官屯,威名大著。用小故夺官矣。居久之,崇祯十年,流寇大入蜀,陷蜀三十余州县,帝拊髀而思宗龙曰:使宗龙抚蜀,贼安至是哉!趣即家起宗龙。帝愤中枢失职,杨嗣昌以权诡得主知。宗龙初入见,即言民穷财尽。帝颇然之,顾恳言不已,遂怫然曰:卿当整理兵事尔。既退,语嗣昌曰:宗龙善策黔,而所言卑卑,皆他人唾余,何也?自是所奏请,多中格。李自成犯开封。宗龙以川、陕兵二万出关,次新蔡,与保督杨文岳兵会。贺人龙、李国奇将秦兵,虎大威将保兵,共结浮桥,合兵趋项城。至孟家庄,人龙、大威曰:马力乏矣,诘朝而战,止兵为营。诸军弛马甲植戈散行墟落求刍牧贼觇之尘起于林中伏甲并出搏我兵三帅师溃宗龙文岳合兵屯火烧店贼以步兵攻其营诸军鸣大炮,震死贼百余。日暮,贼引去。人龙、国奇还兵救,二帅不应。夜半,潜勒诸军突贼营,杀千余人,溃围出。未至项城八里,贼追及之,执宗龙,呼于门曰:秦督围随官丁也,请启门纳秦督。宗龙大呼曰:我秦督也,不幸堕贼手,左右皆贼耳。贼唾宗龙。宗龙骂贼曰:我大臣也,杀则杀耳,岂能为贼赚城以缓死哉!贼抽刀击宗龙,中其脑而仆,死城下。复官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谥忠壮,子锦衣世百户,予祭葬。

(节选自《明史·傅宗龙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诸军弛马甲植/戈散行/墟落求刍牧/贼觇之/尘起于林中/伏甲并出搏我兵/三帅师溃/
B.诸军弛马甲/植戈/散行墟落求刍牧/贼觇之/尘起于林中/伏甲并出搏我兵/三帅师溃/
C.诸军弛马甲/植戈/散行墟落求刍牧/贼觇之尘/起于林中/伏甲并出搏我兵/三帅师溃/
D.诸军弛马甲植/戈散行/墟落求刍牧/贼觇之尘/起于林中/伏甲并出搏我兵/三帅师溃/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取,明清吏部铨选制度。指地方官经举荐保举后调任京职。
B.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又称“抚院”“抚台”。
C.檄,古代特指由皇帝发出的用来声讨、征召等的公文,类似还有“旨”“诏”“谕”“制”等。
D.荫,即庇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先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的一种制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宗龙干练多谋,能够为君解难。皇帝下发募兵命令,宗龙请求前往,仅月余便征得五千精兵;寇贼群起,他提出拨国库金银、打通道路等诸多良策,大多被采纳。
B.傅宗龙巡按贵州,多次剪逆破敌。贵州巡抚王三善战败而死,傅宗龙被起用,大破寇贼;又逐步剪除逆党,打算兴办屯田,邦彦大举渡河入侵,被他成功击败。
C.傅宗龙心系百姓,不善奉承。他刚刚面见皇帝,就讲百姓困穷、财力虚竭之状,皇帝并不认同,认为这些是琐屑之事,从此他的奏请,大多被搁置。
D.傅宗龙忠烈有节,至死不屈于贼。他被敌军捉拿后,不肯为了活命而被敌军利用,大喊道出实情,最终被贼人砍中头颅,死于城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请敕宗龙专理军务,设中军旗鼓,裨将以下听赏罚,可之。
(2)帝拊髀而思宗龙曰:“使宗龙抚蜀,贼安至是哉!”趣即家起宗龙。
2021-02-2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2月月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阳球,字方正,渔阳泉州人也。球能击剑,习弓马。性严厉,好申韩之学。郡吏有辱其母者,球结少年数十人,杀吏,灭其家,由是知名。初举孝廉,补尚书侍郎。九江山贼起连月不解三府上球有理奸才拜九江太守球到设方略凶贼殄破收郡中奸吏尽杀之。迁平原相。时天下大旱,司空张颢条奏长吏苛酷贪污者,皆罢免之。球坐严苦,征诣廷尉,当免官。灵帝以球九江时有功,拜议郎。中常侍王甫、曹节等奸虐弄权,扇动外内,球尝拊髀发愤曰:“若阳球作司隶,此曹子安得容乎?”光和二年,迁为司隶校尉。王甫休沐里舍,球诣谢恩,奏收甫及中常侍淳于登、袁赦等,奸猾纵恣,罪合灭族。于是悉收甫等送洛阳狱,及甫子永乐少府萌、沛相吉。球自临考甫等,五毒备极。萌谓球曰:“父子既当伏诛,少以楚毒假借老父。”球曰:“若罪恶无状,死不灭责,乃欲求假借邪?”萌乃骂曰:“尔前奉事吾父子如奴,奴敢反汝主乎!今日困吾,行自及也!”球使以土窒萌口,棰朴交至,父子悉死杖下。乃僵磔甫尸于夏城门,大署榜曰“贼臣王甫”。时顺帝虞贵人葬,百官会丧还,曹节见磔甫尸道次,慨然抆泪曰:“我曹自可相食,何宜使犬舐其汁乎?”节直入省,白帝曰:“阳球故酷暴吏,愆过之人,好为妄作,不宜使在司隶,以骋毒虐。”帝乃徙球为卫尉。球曰:“臣无清高之行,横蒙鹰犬之任。愿假臣一月,必令豺狼鸱枭,各服其辜。”叩头流血。殿上呵叱曰:“卫尉捍诏邪!”至于再三,乃受拜。其冬,司徒刘郃与球议收案张让、曹节,节等知之,共诬球、郃等。遂收球送洛阳狱,诛死,妻子徙边。

(节选自《后汉书·酷吏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九江山贼起/连月不解三府上/球有理奸才/拜九江太守/球到/设方略凶/贼殄破/收郡中奸吏尽杀之/
B.九江山贼起/连月不解三府/上球有理奸才/拜九江太守/球到/设方略/凶贼殄破收郡中/奸吏尽杀之/
C.九江山贼起/连月不解/三府上球有理奸才/拜九江太守/球到/设方略/凶贼殄破/收郡中奸吏尽杀之/
D.九江山贼起/连月不解/三府上球有理奸才/拜九江太守/球到/设方略凶/贼殄破收郡中/奸吏尽杀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也指汉代选举官吏的两种科目。孝,孝悌之人。廉,清廉之士。
B.阙: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休沐:休息洗沐,汉代官员每工作五天可以回家休息沐浴一天,形成一种官员休假制度,称为“休沐”。
D.鹰犬:打猎所用的鹰和狗,用来比喻人时可以是褒义也可以是贬义,在本文中,指受权贵豪门指使而纵威逞虐的人,犹走狗、帮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阳球通晓武艺,性格暴烈。他擅长剑术,熟习骑射;母亲受人侮辱,他愤然纠结了数十人为母亲复仇,不仅杀死了辱母者,还杀了辱母者全家。
B.阳球富有才干,为政苛严。在九江任上,他讨平山贼,诛杀奸吏,却因苛酷获罪免官;拷问王甫,不因其年老而宽贷,毒打致死,且分尸示众。
C.阳球嫉恶如仇,报国心切。他严惩王甫、议收曹节,是因为痛恨其奸虐弄权、煽惑内外;被免司隶校尉,他陈词慷慨,表达了为国除奸的愿望。
D.阳球招致忌恨,下场凄惨。曹节为求自保,进献谗言让皇帝改换了阳球职务:但阳球并未妥协,结果遭到对手诬告,下狱被杀,家人被流放边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球尝拊髀发愤曰:“若阳球作司隶,此曹子安得容乎?”
(2)若罪恶无状,死不灭责,乃欲求假借邪?
2020-11-1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袁燮字和叔,庆元府鄞县人。生而端粹专静乳媪置盘水其前玩视终日夜卧常醒然少长读东都党锢传慨然以名节自期。太学,登进士第,调江阴尉。

浙西大饥,常平使罗点属任振恤。燮命每保画一图,田畴、山水、道路悉载之,而以居民分布其间,凡名数、治业悉书之。合保为都,合都为乡,合乡为县,征发、争讼、追胥,披图可立决,以此为荒政首。除沿海制属。连丁家艰,宁宗即位,以太学正召。时朱熹诸儒相次去国,丞相赵汝愚罢,燮亦以论去,自是党禁兴矣。

嘉定初,召为都官郎官,司封。因对,言:“陛下即位之初,委任贤相,正士鳞集,而窃威权者从旁睨之。彭龟年逆知其必乱天下,显言其奸,龟年以罪去,而权臣遂根据,几危社稷。陛下追思龟年,盖尝临朝太息曰:‘斯人犹在,必大用之。’固已深知龟年之忠矣。今正人端士不乏,愿陛下常存此心,急闻剀切,崇奖朴直,一龟年虽没,众龟年继进,天下何忧不治。”“臣昨劝陛下勤于好问,而圣训有曰:‘问则明。’臣退与朝士言之,莫不称善。而侧听十旬,陛下之端拱渊默犹昔也,臣窃惑焉。夫既知如是而明,则当知反是而暗。明则辉光旁烛,无所不通;暗则是非得失,懵然不辨矣。”

迁国子司业、秘书少监,进祭酒、秘书监。延见诸生,必迪以反躬切己,忠信笃实,是为道本。闻者悚然有得,士气益振。兼崇政殿说书,除礼部侍郎兼侍读。时史弥远主和,燮争益力,台论劾燮,罢之,以宝文阁待制提举鸿庆宫。起知温州,进直学士,奉祠以卒。     

(节选自《宋史·袁燮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生而端粹/专静乳媪/置盘水其前/玩视终日/夜卧常醒然/少长/读东都党锢传/慨然/以名节自期
B.生而端粹/专静乳媪/置盘水其前/玩视终日/夜卧常醒/然少长/读东都党锢传/慨然以名节自期
C.生而端粹专静/乳媪置盘水其前/玩视终日/夜卧常醒然/少长/读东都党锢传/慨然以名节自期
D.生而端粹专静/乳媪置盘水其前/玩视终日夜/卧常醒/然少长/读东都党锢传/慨然/以名节自期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学,始设于汉代,为中央官学。宋代太学为最高学府,而且学制比较完善。
B.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按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会试、乡试、殿试。
C.迁,是古代官吏调动的常用词语,“迁调”“迁转”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官,“左迁”“迁谪”表示削职降职。
D.社稷,这里借代“国家”。古代君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燮才能出众,不辱使命。浙西闹饥荒,他受常平使罗点的差遣,前往抚恤百姓。抚恤方法得当,做事高效,救荒工作完成得十分出色。
B.袁燮命运多舛,仕途坎坷。他曾连续遭遇父母丧事,回家守孝;在任太学职位时,又因朱熹、赵汝愚等人相继遭贬,受党禁牵连,被迫离职。
C.袁燮深明政道,循循善谏。他借皇帝后悔贬谪正直敢言的彭龟年的旧事,劝谏国君要听取切实的言论,嘉奖朴实正直的行为,以广纳贤才。
D.袁燮爱国敢言,孤掌难鸣。他在任礼部侍郎兼侍读的时候,史弥远主张和敌兵讲和,袁燮坚决反对,但后来因御史台上奏弹劾,被罢免了官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即位之初,委任贤相,正士鳞集,而窃威权者从旁睨之。
(2)时史弥远主和,燮争益力,台论劾燮,罢之。
2020-08-2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楚,字子荆,太原中都人也。祖资,魏骠骑将军。父宏,南阳太守。楚才藻卓绝,爽迈不群,多所陵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余,始参镇东军事。文帝遣符劭孙郁使吴将军石苞令楚作书遗孙皓劲等至吴不敢为通楚后迁佐著作郎复参石苞骠骑军事。楚既负其材气,颇侮易于苞,初至,长揖曰:“天子命我参卿军事。”因此而嫌隙遂构。苞奏楚与吴人孙世山共讪毁时政,楚亦抗表自理,纷纭经年,事未判,又与乡人郭奕念争。武帝虽不显明其罪,然以少贱受责,遂湮废积年。初,参军不敬府主,禁既轻苞,遂制施敬,自楚始也。征西将军,扶风王骏与楚旧好,起为参军。转梁令,迁卫将军司马,时龙见武库井中,群臣将上贺,楚上言曰:“顷闻武库井中有二龙,群臣或有谓之祯祥而称贺者,或有谓之非祥无所贺者,可谓楚既失之,而齐亦未为得也。夫龙或俯鳞潜于重泉,或仰攀云汉游乎苍昊,而今蟠于坎井,同于蛙虾者,岂独管库之士或有隐伏,厮役之贤没于行伍?故龙见光景,有所感悟。愿陛下赦小过,举贤才,垂梦于傅岩,望想于渭滨,修学官,起淹滞,申命公卿,举独行君子可惇风厉俗者,又举亮拔秀异之才可以拨烦理难矫世抗言者,无系世族,必先逸贱。夫战胜攻取之势,并兼混一之威,五伯之事,韩、白之功耳;至于制礼作乐,阐扬道化,甫是士人出筋力之秋也。伏愿陛下择狂夫之言。”惠帝初,为冯翊太守。元康三年卒。初,楚与同郡王济友善,济为本州大中正,访问铨邑人品状,至楚,济曰:“此人非卿所能目,吾自为之。”乃状楚曰:“天才英博,亮拔不群。”楚少所推服,惟雅敬济。楚少时欲隐居,谓济曰:“当欲枕石漱流。”误云“漱石枕流”。济曰:“流非可枕,石非可漱。”楚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厉其齿。”初,楚除妇服,作诗以示济,济曰:“未知文生于情,情生于文,览之凄然,增伉俪之重。”

(选自《晋书·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


注释:①傅岩:古地名。相传商代贤士傅说为奴隶时版筑于此,故称。后因以泛指栖隐之处或隐逸之士。②渭滨:代指姜子牙。《韩非子·喻老》:“文王举太公于渭滨者,贵之也。”后因以“渭滨”指太公望吕尚。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遣符劭/孙郁使吴/将军石苞令楚作书遗/孙皓劭等至吴/不敢为通/楚后迁佐著作郎/复参石苞骠骑军事
B.文帝遣符劭/孙郁使吴/将军石苞令楚作书遗孙皓/劭等至吴/不敢为通/楚后迁佐著作郎/复参石苞骠骑军事
C.文帝遣符劭孙郁使/吴将军石苞令楚/作书遗孙皓/劭等至吴/不敢为通/楚后迁佐著作郎/复参石苞骠骑军事
D.文帝遣符劭/孙郁使吴/将军石苞令楚作书遗孙皓/劭等至吴/不敢为/通楚后迁佐著作郎/复参石苞骠骑军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揖,古代汉族交际礼仪,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行礼。上古时开始流行,长幼尊 卑都可用。但多数用于平辈之间。
B.经年,经过一年。此处的“经年”与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此去经年,应是 良辰好景虚设”中的“经年”词义不太相同。
C.世族,原指先世有功之官族,后泛称世家大族和书香门第为世族。如,韩愈《卢氏 墓志铭》中有“夫人本宗,世族之后”可谓佐证。
D.五伯,春秋时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说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楚出身官宦世家,其才学文章无与伦比,且性情爽朗超逸,但却常有凌侮他人居 高自傲的言行,故在当地缺少美誉。
B.孙楚自负才气过人,对待上司、同僚、同乡态度均十分轻慢,武帝虽然对其非常欣赏,也不得不公布其罪状,将其停职处理。
C.孙楚见识高远,不同流俗。当时“龙见武库井中”,他认为大臣们的看法均属错误,朝廷应从这种自然现象中得到感悟和启发。
D.孙楚才思敏捷,重情重义。好友王济对其颇为推崇,称赞其才识突出,对孙楚悼念妻子诗作大加赞赏,认为诗作情意深重,令人感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岂独管库之士或有隐伏,厮役之贤没于行伍?故龙见光景,有所感悟。
(2)楚少所推服,惟雅敬济。楚少时欲隐居,谓济曰:“当欲枕石漱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