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国之父兄请曰:昔日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进旅退。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果行,国人皆。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遂灭吴。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越四之内                                        封:疆界
B.今夫差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衣:动词,穿
C.欲其进旅退                                     旅:俱,同。
D.国人皆                                           劝:劝说
2.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句是(     
A.又败之于没
B.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
C.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D.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3.下列对选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之父兄第一次请求同吴国作战以雪前耻时,勾践之所以拒绝是因为认识到越国实力不够强大。
B.勾践后来同意攻打吴国,是因为看到越国综合国力超过了吴国,有了必胜的把握。
C.吴国战败最根本原因是只重视军队数量,不注重激励军队士气,虽然军队数量多,却没能抵挡住士气更高昂的越国军队的进攻。
D.勾践灭吴,向人们昭示战争取胜不仅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基础,更需要国人有振奋的精神状态和高昂的士气。
4.翻译下面的句子:
昔日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齐桓公饮酒醉,遗其冠,之,三日不朝。管仲曰:“此非有国之耻也?公胡其不雪之以政?”公曰:“胡其善!”因仓困赐贫穷,论囹圄出薄罪。处三日而民歌之曰:“公胡不复遗冠乎?”

或曰:管仲雪桓公之耻于小人,而生桓公之耻于君子矣。使桓公发仓困而赐贫穷、论囹圄而出薄罪,非义也,不可以雪耻;使之而义也,桓公宿义,须遗冠而后行之,则是桓公行义非为遗冠也?是虽雪遗冠之耻于小人,而亦遗义之耻于君子矣。且夫发困仓而赐贫穷者,是赏无功也;论囹圄而出薄罪者,是不诛过也。夫赏无功,则民偷幸而望于上;不诛过,则民不惩而易为非。此乱之本也,安可以雪耻哉?

(节选自《韩非子·难二第三十七》)

材料二:

贞观七年,太宗谓侍臣曰:“天下愚人者多,智人者少,智者不肯为恶,愚人好犯宪章。凡赦宥之恩,惟及不轨之辈。古语云:‘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一岁再赦,善人喑哑。’凡养稂莠者伤禾稼,惠奸宄者贼良人。昔蜀先主尝谓诸葛亮曰:‘吾周旋陈元方、郑康成之间,每见启告理乱之道备矣,曾不语赦。’故诸葛亮治蜀十年不赦,而蜀大化。梁武帝每年数赦,卒至倾败。夫谋小仁者大仁之贼故我有天下以来绝不放赦。今四海安宁,礼义兴行,非常之恩,弥不可数。将恐愚人常冀侥幸,惟欲犯法,不能改过。”

长孙皇后遇疾,渐危笃。皇太子启后曰:“医药备尽,今尊体不瘳,请奏赦囚徒,并度人入道,冀蒙福祐。”后曰:“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者;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赦者国之大事,佛道者,上每示存异方之教耳,常恐为理体之弊。岂以吾一妇人而乱天下法?不能依汝言。”

(节选自《贞观政要·赦令第三十二》)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夫谋小仁者A大仁B之贼C故D我有天下E以来F绝不G放赦。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耻,指感到耻辱,“越国以鄙远”的“鄙”指作为边界,两者用法相同。
B.发,指打开,与《促织》“窥父不在,窃发盆”中的“发”意思不相同。
C.危笃,指非常危险,多指疾病而言,与现代汉语中的“病危”意思相同。
D.入道,指皈依宗教,出家为僧尼或道士。古人认为度人入道会有福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桓公酒醉后丢失了帽子,三天不上朝,管仲建议他通过处理好政事来洗雪耻辱。齐桓公非常赞同,于是赏赐贫穷的百姓,赦免轻罪的囚徒。
B.有人认为,如果齐桓公的行为合乎道义,那么他以前不做这种合乎道义的事情,偏要等到丢失了帽子后才来做,他实行道义的动机就有问题。
C.蜀国先主常听陈元方、郑康成讲说治乱之道,但未听他们说到赦免。诸葛亮赞同先主之见,又有鉴于梁武帝的教训,因此治理蜀国十年不赦。
D.长孙皇后患病,医药未能治好,皇太子准备请求皇帝赦免囚徒,并度人入道,来为皇后祈福。皇后认为死生自有天命,不能因为自己一人而乱了国家法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赏无功,则民偷幸而望于上;不诛过,则民不惩而易为非。
(2)凡养稂莠者伤禾稼,惠奸宄者贼良人。
5.齐桓公和唐太宗对赦免有何不同看法?请简要说明。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晋文公即位元年冬,周襄王避昭叔之难,居于郑地汜。使来告难,亦使告于秦。子犯曰:“民亲而未知义也,君纳王以教之义。若不纳,秦将纳之,则失周矣,何以求诸侯?不能修身而又不能宗人,人将焉依?继文之业,定武之功,启土安疆,于此乎在矣!君其务之。”公说,乃行赂于草中之与丽土之,以启东道。

二年,欲用其民,子犯曰:“民未知义,盍纳天子以示之义?”乃纳襄王于周。公曰:“可矣乎?”对曰:“民未知信,盍伐原以示之信?”乃伐原。曰:“可矣乎?”对曰:“民未知礼,盍大蒐【注】,备师尚礼以示之。”乃大蒐于被庐,作三军。使郤縠将中军,以为大政,郤溱佐之。子犯曰:“可矣。”

文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而去之。谍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乃去之,及孟门,而原请降。

子玉释宋围,从晋师。楚既陈,晋师退舍,军吏请曰:“以君避臣,辱也。且楚师老矣,必败。何故退?”子犯曰:“二三子忘在楚乎?偃也闻之:战斗直为壮曲为老未报楚惠而抗宋我曲楚直其众莫不生气不可谓老若我以君避臣而不去彼亦曲矣”退三舍避楚。楚众欲止,子玉不肯,至于城濮,果战,楚众大败。

文公问于郭偃曰:“始也,吾以治国为易,今也难。”对曰:“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焉。”

晋饥,公问于箕郑曰:“救饥何以?”对曰:“信。”公曰:“安信?”对曰:“信于君心,信于名,信于令,信于事。”公曰:“然则若何?”对曰:“信于君心,则美恶不逾;信于名,则上下不干;信于令,则时无废功;信于事,则民从事有业。于是乎民知君心,贫而不惧,藏出如入,何匮之有?”公使为箕。及清原之蒐,使佐新上军。

(节选自《国语晋语四》)

【注】蒐:阅兵,检阅。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战斗直为壮/曲为老/未报楚惠而抗宋/我曲楚直/其众莫不生气/不可谓老若我/以君避臣而不去/彼亦曲矣
B.战斗直为壮/曲为老/未报楚惠而抗宋/我曲楚直其众/莫不生气/不可谓老若我/以君避臣/而不去/彼亦曲矣
C.战斗/直为壮/曲为老/未报楚惠而抗宋/我曲楚直其众/莫不生气/不可谓老/若我以君避臣而不去/彼亦曲矣
D.战斗/直为壮/曲为老/未报楚惠而抗宋/我曲楚直/其众莫不生气/不可谓老/若我以君避臣/而不去/彼亦曲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襄王,“襄”是谥号,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等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给予寓含善意评价的称号。
B.“盍”,相当于“何不”,与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中“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中“盍”含义相同。
C.“戎”“狄”,是先秦时期华夏部落对西面、北面等地部落的统称。与东面、南面的东夷、南蛮合称四夷。
D.“三军”,在古代指左军、中军和右军或前军、中军和后军等,三军中,中军地位最高,中军的将统帅三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逃避昭叔之难,周襄王派使者到晋国、秦国告知祸难。子犯建议晋文公要抢在秦国之前,护送襄王回国,以获得周天子的支持和诸侯的拥护。
B.讨伐原邑时,晋文公只让军士带了三天的粮食,三日后原邑仍不投降,虽然间谍说原邑不过一两天就会投降,但晋文公却因粮食不足不得不率军撤离。
C.晋、楚两国在城濮交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子玉不顾楚国将士的想法率军冒进,结果被晋军打败。
D.晋国发生饥荒,大夫箕郑认为要拿诚信来救饥荒,因为民众如果知道国君有诚信之心,就不会害怕贫困,就会拿出家中所收藏的粮食互相赈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焉。
(2)信于君心,则美恶不逾;信于名,则上下不干。
5.子犯认为晋文公应该怎样做才可以用百姓去征战?请结合选文第二段简要分析。
2023-05-0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率子廉,衡山农夫也。愚朴不逊,众谓之率牛。晚隶南岳观为道士。观西南七里,有崇虚阁,故魏夫人坛也。道士以荒寂,莫肯居者,惟子廉乐居之,人莫见其所为,端默而已。然颇嗜酒,往往醉卧山林间,虽大风雨至不知,虎狼过其前,亦莫害也。

礼部侍郎王公祐出守长沙,奉诏祷南岳,访魏夫人坛。子廉方醉不能起,直视公曰:村道士爱酒,不能常得,得辄径醉,官人恕之。公察其异,载与俱归。居月余落漠无所言复送还山曰尊师韬光内映老夫所不测也当以诗奉赠既而忘之一日昼寝,梦子廉来索诗,乃作二绝句,书板置阁上。众道士惊曰:率牛何以得此?太平兴国五年六月十七日,忽使谓观中人曰:吾将有所,阁不可无人,当速遣继我者。众道士自得王公诗,稍之矣。及是,惊曰:天暑如此,率牛安往?狼狈往视,则死矣。众始大异之,曰:率牛乃知死日耶?葬之岳下。

未几,有南台寺僧守澄,自京师还,见子廉南熏门外,神气清逸。守澄问何故出山?笑曰:闲游耳。寄书与山中人,澄归,乃知其死。验其书,则死日也。发其冢,杖屦而已。

东坡居士曰:士中有所挟,虽小技,不轻出也,况至人乎!至人固不可得,识至人者,岂易得哉!王公非得道,不能知率牛之异也。居士尝作《三槐堂记》,意谓公非独庆流其子孙,庶几身得道者。及见率子廉事,益信其然。公诗不见全篇,书以遗其曾孙巩,使求之家集而补之,或刻石置紫虚阁上云。

(选自《苏轼文集·率子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居月余落漠/无所言/复送还山/曰/尊师韬光内映/老夫所不测也/当以诗奉赠/既而忘之/
B.居月余/落漠无所言/复送还山/曰/尊师韬光内映/老夫所不测也/当以诗奉赠/既而忘之/
C.居月余/落漠无所言/复送还山/曰/尊师韬光/内映老夫所不测也/当以诗奉赠/既而忘之/
D.居月余落漠/无所言/复送还山/曰/尊师韬光/内映老夫所不测也/当以诗奉赠/既而忘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部,六部之一,掌管礼仪、外交、学校和贡举等,长官为礼部尚书。
B.适,文中指往、到,与成语“适得其反”的“适”字意思相同。
C.异,文中指认为……奇异,与《岳阳楼记》中“得无异乎”的“异”字意思不同。
D.庶几,文中表推测,指也许,可能,“庶”与《陈情表》中“庶刘侥幸”的“庶”字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率子廉是衡山的一个农夫,为人愚朴不懂谦虚,被人戏称为“率牛”;他晚年成为南岳观的一个道士,自己居住在紫虚阁,常常喝得大醉。
B.礼部侍郎王佑出任长沙太守,奉诏去南岳祷祀,寻访魏夫人坛,遇上喝醉的率子廉,觉得他很奇特,对他另眼相看,并带他回府。
C.率子廉到南岳观请求让人替代自己住在紫虚阁,之后众人去看他,发现他死在了紫虚阁,就将他葬在山下,而后来掘开墓只看到他的木杖、鞋子。
D.东坡居士发现王佑的诗不完整,就写信给王佑的曾孙王巩,让他在家集中寻找王佑的诗来补全,说将来可能将它刻在石碑上并放置在紫云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士以荒寂,莫肯居者,惟子廉乐居之,人莫见其所为,端默而已。
(2)士中有所挟,虽小技,不轻出也,况至人乎!
5.在苏轼心目中率子廉和王祐是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2023-04-16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十五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世宗闻北汉主(刘崇)入寇,欲自将兵御之,群臣皆曰:“刘崇自平阳遁走以来,势蹙气沮,必不敢自来。陛下新即位。山陵有日,人心易摇,不宜轻动,宜命将御之。”帝曰:“崇幸我大丧,轻朕年少新立,有吞天下之心,此必自来,朕不可不往。昔唐太宗定天下,未尝不自行,朕何敢偷安!”癸巳,前锋与北汉兵遇,击之,北汉兵却。帝虑甚遁去,趣诸军亟进,北汉主以中军陈于巴公原,众颇严整。时后军未至,众心危惧,而帝志气益锐,命白重赞等将左军居西,樊爱能、何徽将右军居东,向训将精骑居中央,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将禁兵卫帝。帝介马自临陈督战。合战未几,樊爱能、何徽引骑兵先遁,右军溃。步兵千馀人解甲呼万岁,降于北汉。帝见军势危,自引亲兵犯矢石督战。赵匡胤时为宿卫将,谓同列曰:“主危如此,吾属何得不致死!”又谓张永德曰:“贼气骄,力战可破也!国家安危,在此一举!”永德从之,各将二千人进战。赵匡胤身先士卒,驰犯其锋,士卒死战,无不一当百,北汉兵披靡。帝欲诛樊爱能等以肃军政,犹豫未决。己亥,昼卧行宫帐中,张永德侍侧,帝以其事访之,对曰:“爱能等素无大功,望敌先逃,死未塞责。且陛下方欲削平四海,苟军法不立,虽有熊罴之士,百万之众,安得而用之!"帝掷枕于地,大呼称善。即收爱能、徽及所部军使以上七十馀人。之曰:“汝曹皆累朝宿将非不能战今望风奔遁者无他正欲以朕为奇货卖与刘崇耳”悉斩之。帝以何徽先守晋州有功,欲免之,既而以法不可废,遂并诛之,而给槽归葬。自是骄将惰卒始知所惧,不行姑息之政矣。

节选自《资治通鉴·后周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汝曹皆累朝宿将/非不能战/今望风奔遁者无/他正欲以朕为奇/货卖与刘崇耳/
B.汝曹皆累朝宿将/非不能战/今望风奔遁者/无他/正欲以朕为奇/货卖与刘崇耳/
C.汝曹皆累朝宿将/非不能战/今望风奔遁者无/他正欲以朕为奇货/卖与刘崇耳/
D.汝曹皆累朝宿将/非不能战/今望风奔遁者/无他/正欲以朕为奇货/卖与刘崇耳/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殁世的皇帝可称谥号或庙号,这是对他们功过是非的评价,文中的世宗是庙号。
B.癸巳,为天干中的癸与地支中的巳的搭配,可用来纪年、月、日,文中用来纪日。
C.四海,古以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将天下称为四海或海内,“海内存知己”与此同。
D.“责之曰”的“责”指斥责,与《出师表》中“责攸之、祎、允等之慢”的“责”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世宗想率领部队抗击北汉入侵,遭到群臣反对,但他认为北汉主有野心又轻视自己年少,坚持御驾亲征。
B.后周军前锋与北汉军相遇后击退了他们,北汉军因后援未到军心涣散,而后周军因世宗亲自督战,士气大振。
C.在情势危急之时,宿卫将领赵匡胤号召同列效死护主,与都指挥使张永德各率二千人拼死战斗,大败北汉。
D.世宗为严明军纪,将临阵脱逃的将领樊爱能等七十多人斩首,就是对以前守卫晋州有功的何徽也毫不留情。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虑其遁去,趣诸军亟进。
(2)爱能等素无大功,望敌先逃,死未塞责。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

魏武用兵,仿佛孙吴,临敌制奇,鲜有丧败,故能东擒狡布,北走强袁。破黄巾于寿张,斩眭固于射犬。援戈北指,蹋顿悬颅:拥旆南临,刘琮束手。振威烈而清中夏,挟天子以令诸侯,信超然之雄杰矣。而弊于褊刻,失于猜诈。孔融、荀彧,终罹其灾;孝先、季珪,卒不能免。愚知操不怀柔巴蜀,定东南,必然之理也。

(节选自王勃《三国论》)

曹公之资机警,挟汉以令天下,其行兵用师、决机合变,当日无与其俪也。然卒老于军,不能平一吴、蜀,此其何也?议者以持法严忍,诸将计画有出于己右者,皆以法夷之,故人旧怨无一免者,此所以不济。嗟夫!曹公残刻少恩,必报睚眦之怨,真有之矣。至若谋夫策士,收揽听任,固亦不遗,未尝深负之也。盖尝自诡以帝王之志业,期有以欺眩后世。然其才略,盖亦韩信之等夷。而其遇天下变,无以异于刘、项之际。刘备、孙权皆以人豪,因时乘变,保据一隅,而公之诸将皆非其敌。至于鞭笞中原,以基大业,皆公自之。而老期迫矣,此其为烈与汉异也。

(节选自何去非《何博士备论·魏论下》)

十二年春二月,公自淳于还邺。丁酉,令曰:“吾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贤士大夫之力也。天下虽未悉定,吾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而专飨其劳,吾何以安焉!其促定功行封。”于是大封功臣二十余人,皆列侯,其余各以次受封,及复死事之孤,轻重各有差。将北征三郡乌丸,诸将皆曰:“袁尚,亡虏耳,夷狄贪而无亲,岂能为尚用?今深入征之,刘备必刘表以袭许。万一为变,事不可悔。”惟郭嘉策表必不能任备,劝公行。八月,登白狼山,卒与虏遇,众甚盛。公车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惧。公登高,望虏陈不整,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辽东单于速仆丸及辽西、北平诸豪,弃其种人,与尚、熙辽东。众尚有数千骑。

(节选自《三国志》)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定东南                    砥:平定
B.然其才略                 稽:查考
C.刘备必刘表以袭许   说:通“悦”,高兴
D.与尚、熙辽东          奔:逃奔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议者以持法严忍   故何也B.愚知操不怀柔巴蜀   而其遇天下
C.皆公自     列侯D.贤士大夫之力也     纵兵击之
3.下列对文中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振威烈而清中夏、挟天子以令诸侯,信超然之堆杰矣。
【译文】魏武帝重振威烈之名,清理中原之地,挟持天子命令诸侯,确实是不平凡的豪杰啊。
B.盖尝自诡以帝王之志业,期有以欺眩后世。
【译文】他曾经用帝王霸业的志向来要求自己,期望用这种方式来向后人炫耀。
C.刘备、孙权皆以人豪,因时乘变,保据一隅,而公之诸将皆非其敌。
【译文】刘备和孙权全都是人中豪杰,因为时代变化而顺应时代,保全在一方,但是他们的将领却全不是曹公的对手。
D.袁尚,亡虏耳,夷狄贪而无亲,岂能为尚用?
【译文】袁尚只不过是个四散逃亡的敌人而已,乌丸人又贪财忘义。不讲究亲朋交情,怎么能被袁尚利用呢?
4.下列句子分编成四组,全部能够表明曹操用兵有道的一组是(       
①行兵用师、决机合变   ②乃贤士大夫之力也
③临敌制奇,鲜有丧败   ④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
⑤而弊于褊刻,失于猜诈   ⑥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④D.②⑤⑥
5.对上面三段文言文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勃认为曹操行军用兵有道。然而,他的弱点是刻薄和对人猜疑,这也导致他失去了很多得力助手,没有能够平定巴蜀地区。
B.何去非认为曹操最终没有完成统一霸业的原因有残忍、少恩、睚眦必报,而年事高,是他没有像刘邦一样成功的原因。
C.《三国志》一段,既表现出了曹操用人之道和关怀天下的决心,又表现出了他用兵如神的行军之道。
D.三段文字从各个角度对曹操进行了评论,有理有据,流畅自然。全都对曹操的残忍、猜忌、偏执提出了比较严厉的批评。
2022-10-2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华师希平双语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李尚书景让少孤,母夫人孀居,犹才未中年。夫人性严明,励诸子,言动以礼,姻族敬惮。居东都,诸子尚幼,家贫无。时霖雨久,宅墙夜隤,僮仆修筑,忽见一船槽,实之以钱。婢仆等来告,夫人之曰:吾闻不勤而获犹谓之灾,士君子所慎者,非常之得也。若天实以先君馀庆悯及未亡人当令诸孤学问成立他日为俸钱入吾门以未敢取乃令闭如、其子景温、景庄皆进士擢第,并有重名。虽贵达,稍息于辞旨犹杖之。景让除浙西,问曰:何日进发?景让忘于审思,对以近日。夫人曰:若此日吾或有故,不行如何?景让惶惧。夫人曰:汝今贵达,不须老母可矣!命僮仆斥去衣,箬于堂下。景让时已班白矣,搢绅以为美谈。在浙西,左押衙因应对有失,杖死,既而军中汹汹,将为乱。夫人乃候其受衙,出坐厅中,叱景让立厅下,曰:天子以方镇命汝,安得轻用刑?如众心不宁,非惟上负天子,而令垂白之母羞辱而死,使吾何面目见汝先人于地下?左右皆感咽。命杖其背,宾客大将拜泣乞之,良久乃许,军中遂息。


【注释】①隤(tuí):倒塌   ②船槽:船形的木槽     ③馀庆:馀福,指恩济及于后代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励诸子                                        训:教诲
B.家贫无                                        资:钱财
C.夫人之曰                                     戒:惩戒
D.乃令闭如                                     故:从前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若天实以先君/馀庆悯及未亡人当令/诸孤学问成立他日/为俸钱入吾门以未敢取
B.若天实以先君馀庆悯及未亡人/当令诸孤学问成立他日/为俸钱入吾门/以未敢取
C.若天实以先君/馀庆悯及未亡人当令/诸孤学问成立/他日为俸钱入吾门以未敢取
D.若天实以先君馀庆悯及未亡人/当令诸孤学问成立/他日为俸钱入吾门/以未敢取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让母亲认为僮仆把船槽卖钱会招来灾祸,应该谨镇对待非正常途径得到的东西。
B.景让母亲寡居时对孩子们的要求很严格,受到烟亲族人的敬重,被搢绅传为美谈。
C.景让母亲责罚头发已花白的景让,因为他未按礼仪向母亲禀报到浙西就任的时间。
D.景让母亲斥责景让滥用重刑动摇军心,辜负了皇上重托,也会使年老的母亲蒙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人性严明,训励诸子,言动以礼,姻族敬惮。
(2)命杖其背,宾客大将拜泣乞之,良久乃许,军中遂息。
2022-10-0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清市西山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任瑰,字玮,庐州合肥人,陈镇东大将军蛮奴弟之子也。年十九,试守灵溪令。俄迁衡州司马,都督王勇甚敬异之,委以州府之务。属隋师灭陈,瑰劝勇据岭南,求陈氏子孙立以为帝;勇不能用,以岭外降隋,瑰乃弃官而去。仁寿中,为韩城尉,俄又罢职。

及高祖讨捕于汾、晋,瑰谒高祖于辕门,承制为河东县户曹。高祖将之晋阳,留隐太子建成以托于瑰。义师起,瑰至龙门谒见。高祖谓之曰:“隋氏失驭天下沸腾晋阳是用武之地士马精强今率骁雄以匡国难卿将家子深有智谋观吾此举将为济否”瑰曰:“后主残酷无道,征役不息,天下忷忷,思闻拯乱。公天纵神武,亲举义师,所下城邑,秋毫无犯,军令严明,将士用命。关中所在蜂起,惟待义兵。仗大顺,从众欲,何忧不济?鼓行整众,入据永丰,虽未得京城,关中固已定矣。”高祖曰:“是吾心也。”乃授银青光禄大夫,遣陈演寿、史大奈领步骑六千,趋梁山渡河,使瑰及薛献为招慰大使。高祖谓演寿曰:“阃外之事,宜与任瑰筹之。”孙华、白玄度等闻兵且至,果竞来降,并具舟于河,师遂利涉。瑰说下韩城县,与诸将进击饮马泉,破之,拜左光禄大夫,留守永丰仓。

高祖即位,改授谷州刺史。王世充数率众攻新安,瑰拒战破之,以功累封管国公。太宗率师讨世充,瑰从至邙山,使检校水运以供饷馈。关东初定,持节为河南道安抚大使。世充弟辩为徐州行台尚书令,率所部诣瑰降。瑰至宋州,属徐圆朗据兖州反,曹、戴诸州咸应之。圆朗俄又攻陷楚丘,引兵将围虞城,瑰遣崔枢、张公谨自鄢陵领诸州豪右质子百余人守虞城以拒贼。副使柳浚谏曰:“枢与公谨并世充之将,又诸州质子父兄皆反,此必为变。”瑰不答。枢至,则分配质子,并与土人合队居守。贼既稍近,质子有叛者,枢因斩其队帅。城中人惧曰:“质子父兄悉来为贼,贼之子弟安可守城?”枢因纵诸队各杀质子,枭首于门外,遣使报瑰。瑰阳怒曰:“遣将去者,欲招慰耳,何罪而杀之?”退谓浚曰:“固知崔枢办之。既遣县人杀贼质子,冤隙已大,吾何患焉?”枢果拒却圆朗。事平,迁徐州总管,仍为大使。贞观三年卒。


【注】①仁寿:隋文帝年号。②高祖:指唐高祖。讨捕:搜捕。③阃外:指朝廷之外,或是边关。④质子:唐朝通过把藩镇首领的儿子作为人质来加强对藩镇势力的制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隋氏失驭天下/沸腾晋阳/是用武之地/士马精强/今率骁雄以匡国难/卿将家子/深有智谋/观吾此举将为济否
B.隋氏失驭/天下沸腾/晋阳是用武之地/士马精强/今率骁雄以匡国难/卿将家子/深有智谋/观吾此举/将为济否
C.隋氏失驭天下/沸腾晋阳/是用武之地/士马精强/今率骁雄以匡国难/卿将家/子深有智谋/观吾此举/将为济否
D.隋氏失驭/天下沸腾/晋阳是用武之地/士马精强/今率骁雄以匡国难/卿将家/子深有智谋/观吾此举/将为济否
2.下列各组最能表现出任瑰谋略的一项是(       
①瑰劝勇据岭南,求陈氏子孙立以为帝            ②仁大顺,从众欲,何忧不济
③阃外之事,宜与任瑰筹之                       ④瑰说下韩城县
⑤王世充数率众攻新安,瑰拒战破之               ⑥既遣县人杀贼质子,冤隙已大,吾何患焉
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④⑥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瑰曾任陈国之官,陈国被隋军灭,任瑰请求陈国子孙立王勇为帝,未被王勇采纳,王勇降隋,任瑰也弃官离开。
B.各地反隋义兵纷纷起事,任瑰到龙门去拜见李渊的时候,分析了天下形势,劝谏李渊也跟着率领义兵,顺应天命。
C.任瑰很受李渊的重视,他与薛献一同被李渊任命为招慰大使,而且李渊告诉带兵的陈演寿要与任瑰商讨筹划行事。
D.任瑰大胆派遣王世充的旧将崔枢和张公谨,并使用鄢陵各州的豪门大族的质子来防守虞城,最后果然退却了叛兵。
4.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瑰阳怒曰:“遣将去者,欲招慰耳,何罪而杀之?”
(2)伺无人,置于柩中,瘗于阡陌。
2022-08-22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新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慕圣贤之道,又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汪应辰,字圣锡,信州玉山人。幼凝重异常童五岁知读书属对应声语惊人多识奇字。家贫无膏油,每拾薪苏以继晷。从人借书,经目不忘。十岁能诗,游乡校,郡博士戏之曰:“韩愈十三而能文,今子奚若?”应辰答曰:“仲尼三千而论道,惟公其然。”绍兴五年,进士第一人,年甫十八。御策以吏道、民力、兵势为问,应辰答以为治之要,以至诚为本,在人主反求而已。上览其对,意其为老成之士,及唱第年少子,引见者掖而前,上甚异之。

(《宋史·汪应辰传》)


【注】①御策:指殿试的策问。②唱第:发榜宜读名次。
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A.慕圣贤之道                           斟酌损
B.又无硕师、名人与游            有所不辟也
C.经目不忘                              而或长烟
D.年少子                                 不知有汉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幼凝重异常/童五岁知读书/属对应声语惊人/多识奇字。
B.幼凝重异常童/五岁知读书/属对应声语惊人/多识奇字。
C.幼凝重异常/童五岁知/读书属对应声语/惊人多识奇字。
D.幼凝重异常童/五岁知/读书属对应声语/惊人多识奇字。
3.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应辰答以为治之要,以至诚为本,在人主反求而已。
4.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1)宋濂和汪应辰都是勤学之人,他们的勤奋表现在读书方面各有不同,宋濂的勤奋表现在              ,汪应辰的勤奋表现在              
(2)自认为愚笨的宋濂和天资聪颖的汪应辰,在少年读书时有很多相同的经历,请概括写出两点。
2022-07-2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第二子也,采济世安民之义以为名焉。太宗幼聪睿,玄鉴深远,临机果断,不拘小节,时人莫能测也。及高祖之守太原,太宗时年十八。有高阳贼帅魏刀儿,来攻太原,高祖击之,深入贼阵。太宗以轻骑突围而进射之所向皆披靡拔高祖于万众之中适会步兵至高祖与太宗又奋击大破之时隋祚已终,太宗潜图义举,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武德七年秋,突厥自原州入寇,侵扰关中。有说高祖云:若烧却长安而不都,则胡寇自止。高祖即欲移都。萧瑀等皆以为非,然终不敢犯颜正谏。太宗独曰:霍去病,汉廷之将帅耳,犹且志灭匈奴。臣忝备藩维,尚使胡尘不息,遂令陛下议欲迁都,此臣之责也。高祖怒,仍遣太宗将三十余骑行划。还日,固奏必不可移都,高祖遂止。九年八月癸亥,太宗即位于东宫显德殿。贞观二年,公卿奏曰:宫中卑湿,请营一阁以居之。帝曰:若遂来请,糜费良多。岂谓为民父母之道也?竟不许。谓侍臣曰:妇人幽闭深宫,情实可愍。今将出之,任求伉俪,非独以惜费,亦人得各遂其性。于是遣尚书左丞戴胄、给事中杜正伦等,于掖庭宫西门简出之。令以金帛购中国人因隋乱没突厥者男女八万人,尽还其家属。河溢,坏陕州河北县,毁河阳中渾。幸白司马坂以观之,赐遭水之家粟帛有差。狩于骊山,时阴寒晦冥,围兵断绝。上乘高望见之,欲舍其罚,恐亏军令,乃回辔入谷以避之。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上崩于含风殿,年五十二。百僚上谥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昭陵。

(节选自《旧唐书·太宗本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以轻骑突围而进/射之/所向皆披靡/拔高祖于万众之中/适会步兵至/高祖与太宗又奋击/大破之/
B.太宗以轻骑突围/而进射之/所向皆披靡/拔高祖于万众之中/适会步兵至/高祖与太宗又奋击/大破之/
C.太宗以轻骑突围而进/射之/所向皆披靡/拔高祖于万众之中/适会步兵至高祖/与太宗又奋击/大破之/
D.太宗以轻骑突围/而进射之/所向皆披靡/拔高祖于万众之中/适会步兵至高祖/与太宗又奋击/大破之/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隋朝末年,太宗暗中谋划起事,常礼贤下士,又广施钱财供养门客,得到了许多人的拥护。
B.太宗坚决反对迁都,他以霍去病为榜样,立志平定边患,言辞恳切,高祖最终接受了劝谏。
C.太宗同情幽闭在深宫的妇人,决定赐予她们自由之身,还给她们钱物,任凭她们择偶而嫁。
D.黄河泛滥成灾时,太宗亲临第一线考察,用粮食布匹赈济受灾百姓,解决百姓生活问题。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曰:“若遂来请,糜费良多。岂谓为民父母之道也?”竟不许。
(2)上乘高望见之,欲舍其罚,恐亏军令,乃回辔入谷以避之。
2022-07-1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