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杏林叟传

①杏林叟姓董,匿其名。隐居暨阳山中,不知其所自出。或云吴神医奉之后也。尝遇异人,授针术,砭刺按摩,挛舒郁通,求疗者,皆异至徒返。欲以赏报,辄曰:“吾衣食幸自给。无庸是也。”第令人植杏一树舍旁。曰:“吾继吾祖志耳。”久而成林。乡人不知其名,因以“杏林叟”号焉。

②尝曳杖林下,逍遥而歌曰:“杏之华,其下我家;杏之实,其美我食。吾宁舍是兮而从人于役?”或闻之曰:“隐者也。”前揖而问曰:“今天下病矣。子犹事医邪?盍以大针起大疾乎?”叟哑然曰:“我野人也。恶知天下之事哉?试以医言之:夫人之玩毒而忘戒,嗜甘而憎苦,众口是惑而忽医之言者在法皆不疗。若医昧其难,冒受厚,溃溃汩汩,日视其殆而不知止者,则又病者之罪人也。吾诚愧焉,子何欲以是浼我哉?”遂隐终其身。

③赞曰:雉不隐其文故丽于罗豹不藏其斑做陷于阱。古之君子遭时否塞,欲求免乎世者,往往变匿其名以自杂于贱技之间,若陈留老父、汉阴丈人之流,姓名且不得而知,身可得邪?所谓身名俱隐者,上也。身隐而名著者,下矣。杏林叟识能察时,艺能济物,宁没其名以全道,谓之上隐非邪?

注释:①洗,玷污,污染。②否塞,指困厄。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中的意思。
(1) 辄(      )
(2) 吾继吾祖志耳 (      )
(3) 冒受厚(      )
2.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 叟哑然曰 (       
A.微笑的样子   B.讪笑的样子   C.无语的样子   D.难以发声的样子
(2) 身可得致邪?(       
A.找到   B.招来   C.到达   D.变得精致
3.与第②段斜体字“众口是惑”文言式相同的一项是(       
A.不拘于时 (《师说》)
B.句读之不知 (《师说》)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4.第③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雉不隐其文故丽于罗豹不藏其斑故陷于阱
5.把第②段画线译成现代汉语。
今天下病矣。子犹事医邪?盍以大针起大疾乎?
6.请概括作者称“杏林”为“上隐”的理由。
2024-04-0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格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父为任城尉,因焉。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既而玄宗诏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与筠俱待诏翰林。白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玄宗曲,欲造乐府新词,亟召白,白已卧于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余章帝颇嘉之。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

②初,贺知章见白,赏之曰:此天上谪仙人也。禄山之乱,玄宗幸蜀,在途以永王璘为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大使,白在宣州谒见,遂为从事。永王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后遇赦得还,竟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

①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十五载,禄山陷京师,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

②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夫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

③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自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甫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父为任城尉,因(     )
(2)白在宣州谒见,遂为从事(     )
2.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玄宗曲,欲造乐府新词(     
A.谱写            B.度过          C.气度           D.法度
(2)扁舟下峡,未舟而江陵乱(     
A.因为          B.思考            C.维持        D.拴、系
3.下列各句中,文言特殊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永泰二年,甫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
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C.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D.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4.甲文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余章帝颇嘉之
5.请把乙文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禄山陷京师,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
6.对于甲、乙两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入京虽得玄宗赏识,但因嗜酒无度,不堪任用,终被斥去
B.严武与杜甫世交,待之甚厚。严武死后,杜甫便失去生存依靠。
C.安史之乱,李白因助永王谋乱而获罪,杜甫因忠于朝廷而得官。
D.李、杜二人之死,直接原因都与饮酒有关,根源却在仕途挫折。
7.根据甲、乙两文记载,以下能够体现李白、杜甫二人形象共同点的两项是(     
A.内敛沉稳B.恃才傲物C.狂放不羁D.纵情嗜酒E.淡泊名利
8.关于李白、杜甫二人的诗名与诗才,史料记载说:“天宝末诗人,甫与李白齐名,而白自负文格放达,讥甫龌龊,而有饭颗山之嘲诮。”“饭颗山”一语出自李白的《戏赠杜甫》。郭沫若先生则并不认为这首诗有讥讽之意。请结合全诗具体内容以及你对李白、杜甫的了解,谈谈你的看法。

戏赠杜甫

【唐】李白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注】①笠子:用竹箬或棕皮等编成的笠帽,用来御雨遮阳。②日卓午:指正午太阳当顶。③太瘦生:消瘦、瘦弱。生为语助词,唐时习语。
2024-02-0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①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贺又见其《乌栖曲》,叹赏苦吟曰:“此诗可以泣鬼神矣。”故杜子美赠诗【1】及焉。

②白才逸气高,与陈拾遗【2】齐名,先后合德。其论诗云:“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3】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与?”故陈、李二集,律诗殊少。尝言:“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况使束于声调俳优哉!”故戏杜曰:“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何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盖讥其拘束也。

③玄宗闻之,召入翰林。以其才藻绝人,器识兼茂,便以上位之,故未命以官。尝因宫人行乐,谓高力士曰:“对此良辰美景,岂可独以声伎为娱?倘时得逸才词人吟咏之,可以夸耀于后。”遂命召白。时宁王遨白饮酒,已醉。既至,拜舞颓然上知其薄声律谓非所长命为《宫中行乐》五言律诗十首。白顿首曰:“宁王赐臣酒,今已醉。倘陛下赐臣无畏,始可尽臣薄技。”上曰:“可。”即遣二内臣腋扶之,命研墨濡笔以授之,又令二人张朱丝栏于其前。白取笔抒思,略不停,十篇立就,更无加。笔迹利,凤踌龙孥,律度对属,无不精绝。常出入宫中,恩礼殊厚,竟以疏纵乞归。上亦以非廊庙器,优诏罢遣之。

④后以不羁,流落江外,又以永王招礼,累谪于夜郎。及放还,卒于宣城。杜所赠二十韵,备叙其事。读其文,尽得其故迹。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

(选自孟启《本事诗》【4】,有删节)

注释:

【1】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陈拾遗:陈子昂。

【3】沈休文:沈约,南朝梁文学家。

【4】孟启:晚唐文学家。《本事诗》:孟启所著记录唐代诗人逸事与诗作的笔记小说。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含义
(1)略不停(      )(2)笔迹(      )
2.结合文意,为下列加点字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便以上位(      )
A.留下       B.对待       C.任命       D.止歇
(2)更无加(      )
A.标点       B.停顿       C.补充       D.删改
3.将第②段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况使束于声调俳优哉!

4.第③段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拜 舞 颓 然 上 知 其 薄 声 律 谓 非 所 长 命 为 《宫 中 行 乐》五 言 律 诗 十 首

5.本文为李白的传记,却多次提及杜甫,请谈谈这样写的作用。
2024-01-10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梁王魏婴觞诸侯

〔西汉〕刘向

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酒酣,请鲁君举觞。鲁君兴,避席择言曰: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羡,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敖燔炙,和调五味而进之,桓公食之而饱,至旦不觉,曰:‘后世必有以味亡其国者。’晋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听朝,遂推南之威而远之,曰:‘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国者。’楚王登强台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临彷徨,其乐忘死,遂盟强台而弗登,曰:‘后世必有以高台、陂池亡其国者。’今主君之尊,仪狄之酒也;主君之味,易牙之调也;左白台而右闾须,南威之美也;前夹林而后兰台,强台之乐也。有一于此,足以亡其国。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戒与?梁王称善相属。

(选自《战国策·魏策》)


[注]①帝女令仪狄:指舜的女儿仪狄。②嗛(qiè)通“慊”,快意,满足。③易牙:齐桓公的宠臣,善烹调。④南之威:晋国美女。⑤崩山:即巫山。彷徨:即云梦泽。⑥白台、闾须:美女名。⑦夹林、兰台:魏惠王游乐之处。
1.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
(1)梁王魏婴诸侯于范台____________       (2)禹饮而____________
(3)遂强台而弗登____________       (4)今主君之____________
2.与“有一于此,足以亡其国”中“以”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B.属予作文以记之
C.先帝不以臣卑鄙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词的用法与另外三个不相同的一项是(     
A.土当年万户侯B.其筋骨,饿其体肤
C.推南之威而D.后世必有以味其国者
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主君之味,易牙之调也。
5.用简要的词语概括鲁君人物形象特点。
2023-12-0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延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任末年十四,学无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缚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乙】明人张溥,名高一时,其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一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与同里张采共学齐名,号“娄东二张”。崇祯元年以选贡生入都,采方成进士,两人名都下。已而采官临川。溥归,集郡中名士相与复古学,名其文社曰复社。四年成进士,改庶吉士。以葬亲乞假归,读者若经生,无间寒暑。四方啖名者争走其门,尽名为复社。溥亦倾身结纳,交游日广,声气通朝右。所品题甲乙,颇能为荣辱。诸奔走附丽者,辄自矜曰:“吾以嗣东林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学无(       )                       (2) 朗读一即焚之(          )
2.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两人名都下
A.拆毁;拆下B.通达C.穿透D.结束
3.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集郡中名士相与复古学
A.相互B.争相C.给予D.共同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B.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C.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D.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5.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任末学习目标明确,喜欢四方拜师学习,学习勤奋刻苦。
B.任末学习条件艰苦,光线暗了就点燃捆扎的麻蒿来照明。
C.张溥与张采同为“复社”盟主,两人遭遇相似,时人称他们为“娄关二张”。
D.张溥回家奔丧的时候,联络本郡的学士名流,恢复古学,组建“复社”。
6.把文中的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诸奔走附丽者,辄自矜曰:“吾以嗣东林也。”
7.任末与张溥年轻时都热爱读书,请比较两人的读书方法有何异同?
2023-11-1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七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文徵明,长洲人,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徵仲,别号衡山。父林,温州知府。叔父森,右佥都御史。林卒,吏民醵千金为赙。徵明年十六,悉之。吏民修故“却金亭”,以配前守何文渊,而记其事。

②徵明幼不慧,稍长,颖异挺发。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皆父友也。又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辈相切劘,名日益著。其为人和而介。巡抚俞谏欲遗之金,指所衣蓝衫,谓曰:“敝至此邪?”徵明佯不喻,曰:“遭雨敝耳。”谏竟不敢言遗金事。宁王宸濠慕其名,贻书币聘之,辞病不赴。

③正德末,巡抚李充嗣荐之,会徵明亦以岁贡生诣吏部试,奏授翰林院待诏。世宗立,预修《武宗实录》,侍经筵,岁时颁赐,与诸词臣齿。而是时专尚科目,徵明意不自得,连岁乞归。

④先是,林知温州,识张璁于诸生中。璁既得势,讽徵明附之,辞不就。杨一清召入辅政,徵明见独后。一清亟谓曰:“子不知乃翁与我友邪?”徵明正色曰:“先君弃不肖三十余年苟以一字及者弗敢忘实不知相公与先君友也。”一清有惭色,寻与璁谋,欲徙徵明官。徵明乞归益力,乃获致仕。

⑤四方乞诗文书画者,接踵于道,而富贵人不易得片楮,尤不肯与王府及中人,曰:“此法所禁也。”周、徽诸王以宝玩为赠,不启封而还之。外国使者道吴门,望里肃拜,以不获见为恨。文笔遍天下,门下士赝作者颇多,徵明亦不禁。徵明主风雅数十年,与之游者王宠、陆师道、陈道复、王谷祥、彭年、周天球、钱谷之属,亦皆以词翰名于世。

⑥嘉靖三十八年卒,年九十矣。长子彭,字寿承,国子博士。次子嘉,字休承,和州学正。并能诗,书画篆刻,世其家。彭孙震孟,自有传。

(《明史·列传第一百七十五》)

【注】①醵(jù),集资。②赙(fù),送钱物给办丧事的人。③切劘(mó),切磋。④像牙齿一样并列。⑤树皮可用于造纸的树。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悉             (2)书画篆刻
2.第④段画线部分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先君弃不肖/三十余年/苟以一字及者弗敢忘/实不知相公与先君友也。
B.先君弃不肖/三十余年/苟以一字及者/弗敢忘实不知相公与先君友也。
C.先君弃不肖三十余年/苟以一字及者/弗敢忘/实不知相公与先君友也。
D.先君弃不肖三十余年/苟以一字及者/弗敢忘实/不知相公与先君友也。
3.将第②段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巡抚俞谏欲遗之金,指所衣蓝衫,谓曰:“敝至此邪?”
4.联系文章④⑤两段内容,简要概括文徵明的性格特点。
2023-11-1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格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桑虞,字子深。父冲,有深识远量,河间王颙执权,引为司马。冲知颙必败就职一旬便称疾求退。虞仁孝自天至,年十四丧父,毁瘠过礼,日以米百粒用糁藜藿,其姊谕之曰:“汝毁瘠如此,必至灭性,天性不孝,宜自抑割。”虞曰:“藜藿杂米,足以胜哀。”

②虞有园在宅北数里,瓜果初熟,有人逾垣盗之。虞以园援多棘刺,恐偷见人惊走而致伤损,乃使奴为之开道。及偷负瓜将出,见道通利,乃送所盗瓜,叩头请罪。虞乃欢然,尽以瓜与之。

③尝行,寄宿逆旅,同宿客失脯,疑虞为盗。虞默然无言,便解衣偿之。主人曰:“此舍数失鱼肉鸡鸭,多是狐狸偷去,君何以疑人?”乃脯主至山冢间寻求,果得之。客求还衣,虞投之不顾。

④虞诸兄仕于石勒之世,咸登显位,惟虞耻臣非类,欲避地海东,会丁母忧,遂止。哀毁骨立,庐于墓侧。朝廷以虞名父之子,必能立功海岱,潜遣东莞人华挺授虞宁朔将军、青州刺史。虞曰:“功名非吾志也。”虽历伪朝,而不乱,世以此高之。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五十八)

【注】①桑虞,东晋十六国时期后赵国人。②藜藿,野菜。③石勒,羯族,十六国时期后赵开国盘帝。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毁瘠过礼                         因居丧过哀而极度瘦弱。
B.乃脯主至山冢间寻求     扶助
C.欲避地海东                  暗暗地
D.而不                         参与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世以此B.𫐓以为轮C.而学于师D.食埃土
3.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冲知颙必败/就职一旬/便称疾求退。
B.冲知/颙必败就职/一旬便称疾求退。
C.冲知颙/必败就职/一旬便称疾求退。
D.冲知/颙必败就职一旬/便称疾求退。
4.对姐姐劝说桑虞要节制哀痛的理由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桑虞天性仁孝,悲哀过度,超过礼节。
B.桑虞过度悲哀,毁灭生命,也是不孝。
C.桑虞天性仁孝,过度孝顺,损害天性。
D.桑虞过度悲哀,身体瘠瘦,不宜遵礼。
5.概括第②③段所体现的桑虞的性格特点,完成下面的表格。
相关段       桑虞的性格特点
第②段     (1) ____________
第③段     (2) __________
2023-10-1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格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程知节传

①程知节,济州东阿人也。少骁勇,善用马槊。大业末,聚徒数百,共保乡里,以备他盗。后依李密,署为内军骠骑。时密于军中简勇士尤异者八千人,隶四骠骑,分为左右以自卫,号为内军。自云:“此八千人可当百万。”知节既领其一,甚被恩遇。

②及王世充出城决战,知节领内马军,与密同营在北邙山上,单雄信领外马军,营在偃师城北。世充来袭雄信营,密遣知节及裴行俨助之。行俨先驰赴敌,为流矢所中,坠于地。知节救之,杀数人,世充军披靡,乃抱行俨重骑而还。为世充骑所逐,刺槊洞过,知节回身捩折其槊,兼斩获追者,于是与行俨俱免。及密败,世充得之,接遇甚厚。武德二年,知节谓秦叔宝曰:“世充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咒誓乃巫师老妪耳岂是拨乱主乎?”及世充拒王师于九曲,知节领兵在其阵,与秦叔宝等马上揖世充曰:“荷公接待,极欲报恩。公性猜贰,傍多扇惑,非仆托身之所,今谨奉辞。”于是跃马与左右数十人归国,世充惧,不敢追之。授秦王府左三统军。破宋金刚,擒窦建德,王世充,并领左一马军总管。每阵先登,以功封宿国公。

③武德七年,建成忌之,构之于高祖,康州刺史。知节自太宗曰:“大王手臂今并翦除,身必不久。知节以死不去,愿速自全。”六月四日,从太宗讨建成、元吉①。事定,拜太子右卫率,迁右武卫大将军,赐食封七百户。

④贞观中,历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与长孙无忌等代袭刺史,改封卢国公,授普州刺史。十七年,累转左屯卫大将军,检校北门屯兵,加镇军大将军。永徽六年,迁左卫大将军。显庆二年,授葱山道行军大总管以讨贺鲁②。师次怛笃城③,有胡人数千家开门出降,知节屠城而去,贺鲁遂即远遁。军还,坐免官。未几,授岐州刺史。表请乞骸骨,许之。麟德二年卒,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十八》)

[注]①建成、元吉:李世民的兄弟,于玄武门之变中被李世民及其部队诛杀。②贺鲁:西突厥沙钵罗可汗。③怛笃城:位于西域,城名。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王世充,并领左一马军总管(       )       (2)康州刺史(       )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密败       其贤不孔子
B.愿自全       祸焉
C.军还,免官       项王则受壁,置之
D.师怛笃城       北固山下
3.对第②段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世充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咒誓/乃巫师老妪耳/岂是拨乱主乎
B.世充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咒誓/乃巫师/老妪耳岂是拨乱主乎
C.世充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咒/誓乃巫师老妪耳/岂是拨乱主乎
D.世充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咒/誓乃巫师老妪耳/岂是拨乱主乎
4.把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时密于军中简勇士尤异者八千人,隶四骠骑,分为左右以自卫,号为内军。
5.概括程知节的性格特点,并结合具体事例分析。
2023-07-0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进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9 . 韩瑗力阻废后

瑗少负节行。博学,晓吏事。贞观中,以兵部侍郎袭爵。永徽三年,迁黄门侍郎。俄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进侍中,兼太子宾客。王后之废瑗涕泣言曰皇后乃陛下在藩时先帝所娶今无罪辄废非社稷计。不纳。明日复谏曰:王者立后,配天地,象日月。匹夫匹妇尚知相择,况天子乎?《诗》云:‘赫赫宗周,褒姒灭之。’臣读至此,常辍卷太息,不图本朝亲见此祸!宗庙其不血食乎!帝大怒,诏引出。

——节选自《新唐书·韩瑗传》(有删节)

1.解释加点字。
(1)不本朝亲见此祸(     )
(2)诏(     )
2.用“/”给下文断句。
王后之废瑗涕泣言曰皇后乃陛下在藩时先帝所娶今无罪辄废非社稷计
3.将以下句子解释成现代汉语。
臣读至此,常辍卷太息,不图本朝亲见此祸!宗庙其不血食乎!
2023-06-2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南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徐奕传

①徐奕,字季才,东莞人也。避难江东,孙策礼命之。奕改姓名,微服还本郡。太祖为司空,为掾属,从西征马超。超,军还。时关中新服,未甚安,留奕为丞相长史,镇抚西京,西京称其威信。转为雍州刺史,复还为东曹属。丁仪等宠于时,并害之,而奕终不为动。或谓奕曰:夫以史鱼直,孰与蘧伯玉之智?丁仪方贵重,宜思所以之。奕曰:以公明圣,仪岂得行其伪乎!且奸事君者,吾所能也,子宁以他规我。

②出为魏郡太守。太祖征孙权,徙为留府长史,谓奕曰:君之忠亮,古人不过也,然微太严。昔西门豹佩韦以自缓,夫能以柔弱制刚强者,望之于君也。今使君统留事,孤无复还顾之忧也。魏国既建,为尚书,复选举,迁尚书令。

③太祖征汉中,魏讽等谋反,中尉杨俊左迁。太祖叹曰:讽所以敢生乱心,以吾爪牙之臣无遏奸防谋者故也,安得如诸葛丰者,使代俊乎桓阶曰:徐奕其人也。太祖乃以奕为中尉,手令曰:昔楚有子玉,文公为之侧席而坐;汲黯在朝,淮南为之折谋。诗称‘邦之司直’,君之谓与!在职数月疾笃乞退拜谏议大夫卒

(选自《三国志》)

1.超,军还。加点词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A.攻破B.被打败C.违背D.破除
2.复选举(     
A.掌管B.抵押C.典礼D.法则
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奸事君者                         戒奢俭(《谏太宗十思疏》)
B.宠于时                              冀君实或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C.以史鱼                            所操术(《答司马谏议书》)
D.宜思所以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
4.第③段画波浪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职/数月/疾笃乞退/拜谏议大夫卒。
B.在职数月/疾笃/乞退拜/谏议大夫卒。
C.在职/数月疾笃乞/退拜谏议大夫/卒。
D.在职数月/疾笃乞退/拜谏议大夫/卒。
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①为掾属(                         ②吾所能也(     
(2)将第③段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讽所以敢生乱心,以吾爪牙之臣无遏奸防谋者故也,安得如诸葛丰者,使代俊乎!
(3)第①段画双横线句表现了徐奕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023-06-2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七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