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55 道试题
1 . 有人认为苏武对汉帝的忠诚是愚忠,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2023-07-0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大单元作业设计—选必中 第三单元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今有千里之马於此非得良工犹若弗取良工之与马也相得则然后成譬之若枹之与鼓夫士亦有千里高节死义此士之千里也能使士待千里者其惟贤者也静郭君善剂貌辨。剂貌辨之为人也多訾,门人弗。士尉以证静郭君,静郭君弗听,士尉辞而去。孟尝君窃以谏静郭君,静郭君大怒曰:“刬而类,揆吾家,苟可以傔剂貌辨者,吾无辞为也!”於是舍之上舍,令长子御,朝暮进食。数年,威王薨,宣王立。静郭君之交,大不善於宣王,辞而薛,与剂貌辨俱。留无几何,剂貌辨辞而行,请见宣王。静郭君曰:“王之不说婴也甚,公往,必得死焉。”剂貌辨曰:“固非求生也。请必行!”静郭君不能。剂貌辨行,至於齐。宣王闻之,藏怒以待之。剂貌辨见,宣王曰:“子,静郭君之所听爱也?”剂貌辨答曰:“爱则有之,听则无有。王方为太子之时,辨谓静郭君曰:‘太子之不仁,若是者倍反。不若革太子,更立卫姬婴儿校师。’静郭君泫而曰:‘不可,吾弗忍为也。’且静郭君听辨而为之也,必无今日之患也。此为一也。至於薛,昭阳请以数倍之地易薛,辨又曰:‘必听之。’静郭君曰:‘受薛於先王,虽恶於后王,吾独谓先王何乎?且先王之庙在薛,吾岂可以先王之庙予楚乎?’又不肯听辨。此为二也。”宣王太息,动於颜色,曰:“静郭君之於寡人,一至此乎!寡人少,殊不知此。客肯为寡人少来静郭君乎?”剂貌辨答曰:“敬诺。”静郭君来,衣威王之服,冠其冠,带其剑。宣王自迎静郭君於郊,望之而泣。静郭君至,因请相之。静郭君辞,不得已而受。十日,病强辞,三日而听。当是时也,静郭君可谓能自知人矣。能自知人,故非之弗为阻。此剂貌辨之所以外生乐、趋患难故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知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有千里之马/於此非得良工/犹若弗取良工/之与马也/相得则然后成/譬之若枹与鼓/夫士亦有千里/高节死义/此士之千里也/能使士待千里者/其惟贤者也/
B.今有千里之马於此/非得良工/犹若弗取/良工之与马也/相得则然后成/譬之若枹与鼓/夫士亦有千里/高节死义/此士之千里也/能使士待千里者/其惟贤者也/
C.今有千里之马於此/非得良工/犹若弗取良工之/与马也/相得则然后成/譬之若枹与鼓/夫士亦有千里高节/死义/此士之千里也/能使士待千里者/其惟贤者也/
D.今有千里之马/於此非得良工/犹若弗取/良工之与马也/相得则然后成/譬之若枹与鼓/夫士亦有千里高节/死义/此士之千里也/能使士待千里者/其惟贤者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门人弗说”与“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两句中的“说”含义不同。
B.“辞而之薛”与“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两句中的“之”含义相同。
C.“静郭君不能止”与“桴止响腾”(《石钟山记》)两句中的“止”含义不同。
D.“谢病强辞”与“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谢”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剂貌辨为人处世有很多缺点,其它门客都不喜欢他,可是静郭君却对他很赏识,为此士尉、孟尝君直言劝谏,竟遭到静郭君怒斥。
B.在齐威王死后,齐宣王即位,因嫉妒静郭君的才能,因而很不喜欢他,静郭君担心受到迫害,就离开齐都,与剂貌辨一起来到薛。
C.静郭君认为薛地受封于先王,又是先王宗庙的所在地,因此拒绝了昭阳换地的请求,这是他打动宣王、重新回到齐都的重要原因。
D.剂貌辨不顾生死,离开薛地回齐都谒见宣王,巧妙为静郭君辩解,才使宣王回心转意,并亲自迎接静郭君回国都,还让他担任齐相。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於是舍之上舍,令长子御,朝暮进食。
(2)此剂貌辨之所以外生乐、趋患难故也。
5.在对待人才的问题上,静郭君的做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请简要回答。
2023-02-1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抗日名将接收青岛

柳已青

驰骋广西的抗战名将,接收青岛的国民党军队中将,就义台湾的红色间谍。这就是陈宝仓一生之中,闪耀青史的三个身份。然而,陈宝仓这位传奇将军,却长期被人遗忘。近年来,随着后人不断地追寻,报刊的钩沉报道,陈宝仓短暂而又辉煌的经历,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应铭记这位接收青岛的大员。他见证了青岛的山河光复,彻底洗刷了青岛近代史上的屈辱。

1900年,陈宝仓出生在河北遵化。他出生这一年,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城。生于内忧外患的晚清,这也注定了他这一生要以保家卫国为己任。陈宝仓为了贫弱的国家能走向独立富强,弃文从军,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9期工兵科毕业。抗战爆发后,陈宝仓投身抗战大潮中,立下汗马功勋。值得一提的是,陈宝仓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将军。他运筹帷幄,羽扇纶巾,决胜千里。上马驰骋疆场,下马赋诗作文。1942年,陈宝仓于重阳节,偕边城将士登天保后龙山,赋诗一首:

龙山极目正重阳,不望京华不望乡。欲上层云寻旧品,更登绝𪩘设新汤。雄关鹫立难飞渡,壮士鹰扬敢跳梁。谁谓秋高防寇入?好凭一战勒南疆。

从这首诗中可见宝仓的英雄气概和将军气度。当地百姓将这首诗刻石于山上显著位置,至今犹存。

陈宝仓在驻防广西中越边境靖西时,显示出治理地方的才能,他大力支持越南的抗日武装力量,帮助越南民族解放同盟会培训爆破技术及其他军事项目的人才,营救胡志明。

抗战胜利前夕,陈宝仓因为营救胡志明而遇到一场危机——被国民党军委法庭认为有渎职嫌疑,传讯重庆受审。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友陈诚挺身而出,使陈宝仓化险为夷。抗战胜利后,在陈诚的举荐下,陈宝仓来青岛接受日军投降。陈宝仓特派公署在大学路驻守,随其而来的两个团官兵驻守广西路等地。

1945年10月25日,青岛日军受降仪式在汇泉跑马场举行。由国民党军政部肢济区中将特派员陈宝仓和美国海军陡战队第六师司令谢勃尔主持,日方以侵青日军司令官长野荣二为代表。11时,受降仪式开始。日方投降代表长野荣二在准备好的10份投降书上分别用日文和英文签字。投降书共11页,前3页为英文,后8页为日文。签字后,日军投降代表11人将战刀解下列队呈上。随后,谢勃尔和陈宝仓先后作为受降代表签字。美国盟军拍摄的照片,定格了这一幕。

在青岛市档案馆保存的老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陈宝仓的飒爽英姿。将军身穿中将呢子军装,身材魁伟,英俊威武, 典范的中国军人风貌使人感到扬眉吐气,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借着老照片,青岛日军受降仪式的各种细节得以呈现,隔着70年的山河岁月,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生动表情。

随后,陈宝仓接收军工厂,稳定市区秩序,遣返日军日侨。 他负责接收了日本在青岛的兵器厂、火药库飞机修理工厂、汽车修理厂、军需品工厂等。陈宝仓下令通知日本驻青领事馆,日本侨民必须将个人手中之枪支、粮食上报,否则予以查封,视情节惩办。11月14日,国民党第八军由海路乘船抵达青岛。陈宝仓下令将日军集中于日钢(工厂)。11月18日, 第一批日军三千多人被遣返回国,23日,第一批日本侨民被集中于第三公园,清点核实姓名后运至大港码头乘船回国。

随着内战爆发,陈宝仓的思想完成转变,同时,身份也完成转变。他身着国民党的中将军装,内心是中共的卧底。1949 年,受中共华南局和民革中央的派遣赴台开展地下工作。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台湾风云突变,因“吴石案”,其地下党身份暴露,与吴石、聂曦、朱枫(女)四人被特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于台北马场町惨遭杀害。“浮云夜夜变, 征战古今同”,写下这样诗句的将军,也许自选择去台湾做卧底之时,就已经预料到这是一条不归路,充满了风险……

戎马倥偬,殊勋盖世间。功勋卓著,英名满天下。斯人已逝,英雄身后不寂寞。

“浮名身外事,应不愧苍穹”“剑锋削骨峻,云海荡胸清”“旧事渐随岁月淡,忠魂长伴野云眠”。吟诵着将军留下的诗句,缅怀英雄的事功,心绪难平。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抗战开始,国民党第二兵团总司令张发奎在上海拜访郭沐若,请求为其组建一个政治部,郭与上海共产党组织商议,遵照周恩来指示,为张组建一个战地服务队,全队30余人有不少是共产党员。陈宝仓在第二兵团颇多接触共产党人, 政治上有明显转变。

(百度百科)

②陈宝仓常以文会友,每当出巡各地检查指导工作时,地方人士都以笔墨纸张求其墨宝,他从不推辞,县人都称他为儒将。

(摘自《靖西县志》)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宝仓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又是辉煌的。因此,后人不断地追寻,报刊不断地钩沉报道,其光辉的名字,终于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B.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城的这一年陈宝仓出生在河北遵化, 他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9期工兵科,后成为国民党中将,一生经历曲折。
C.1945年,陈宝仓在青岛汇泉跑马场和谢勃尔一起主持日军受降仪式,日方投降代表长野荣二在准备好的10份投降书上签字,签字后投降代表们呈上战刀。
D.1950年,台湾风云突变,陈宝仓因“吴石案”,他的地下党身份暴露,与吴石、聂曦、朱枫四人被特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惨遭杀害。
2.陈宝仓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将军。请结合材料说说其在“文”方面的体现。
3.材料为什么要详写青岛日军受降仪式的相关情况?
2022-11-2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余若水先生传

(清)张岱

余若水先生,讳增远,有明崇祯癸未进士。兄余武贞先生,讳煌,天启乙丑廷试第一人,为翰林修撰。若水初仕,得淮安宝应知县。时东平伯刘泽清驻匝淮安,强知县行属礼。若水不屈,莅任甫一月,即挂冠归。丙戌,清兵渡江,武贞先生渡东桥自沉死。若水悼邦国之灭亡,痛哲兄之先萎,望水长号,誓不再渡,自是遂绝迹城市。

若水虽成进士,而家甚贫,敝庐三楹,与风雨鸟鼠共之。其旁僦田二亩,率其家人躬耕自食,常至断炊,妻孥晏如,亦无怨色。长吏多其义,因共就问之,亦罕见者,或拜门外以去。绍守道沈静澜,其故同年友也,自恃交谊,殷勤造请,称疾以辞。因直前托视疾,入门窥见若水卧绳床上,床上漏下穿,又有桯无脚,四角悉支败瓦。闻客入,欲起逾垣。静澜先已豫虑之,则要其同年四五人与俱往。见若水走匿床,诸君即共前遮之,曰:若水!人生会有交亲,子何避之深也?若水曰:我非避世鸣高者,顾自料福薄,不堪谐世,聊引分自安,长为农夫以没世足矣。今诸公赫然见过,将共张之,是使我避名以求名,非所愿也。客皆班荆主人墙隅烋烋然客从而睨之有一破甑在瓦垆上炊未熟架上又蒙戎练裙馀即无有。客有壶箪,取之以进,为勉行二觞,强之亦不再举。客语及世事,俯若无闻。即间有问答,晴雨而已。日欲晡,辞客而退。明日具钱米往遗之,再三辞。以此,诸长吏皆重违其意,亦未敢数造焉。不入城市者三十六年。岁庚戌,无疾而终。身无长物,友人醵钱以殓。有遗命葬于原隐之丁斗垄。

外史曰:人臣称委质故主,回面而改向,非忠也。激愤而殉,以明节也。义卫志,智卫身,托农圃之弃迹,下可见故主,无辱先人,若余若水者足矣。然其节概为人所难及者,兄死止水,弟不渡河,而安心农圃,扼腕终身,呜呼,若水可以为难矣!

(选自《琅嬛文集》卷之四,有删改)


【注】①僦(jiù):租。②桯:床前的小桌。③共张:又作“供张”,设帐张乐,盛礼款待。④班荆:布草而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客皆班荆/主人墙隅烋烋/然客从而睨之/有一破甑在瓦垆上炊/未熟/架上又蒙戎练裙/馀即无有
B.客皆班荆主人/墙隅烋烋然/客从而睨之/有一破甑在瓦垆上炊/未熟/架上又蒙戎练裙/馀即无有
C.客皆班荆主人/墙隅烋烋/然客从而睨之/有一破甑在瓦垆上/炊未熟架上/又蒙戎练裙/馀即无有
D.客皆班荆/主人墙隅烋烋然/客从而睨之/有一破甑在瓦垆上/炊未熟/架上又蒙戎练裙/馀即无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皇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首创者是汉武帝刘彻。
B.避讳,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专指对逝去的尊长不直呼或书其名,如文中的“讳煌”。
C.廷试,即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殿试第一名为状元。
D.癸未,乙丑,是时间名词,采用的是天干地支纪年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若水刚踏入仕途,担任宝应知县,但他品性孤傲,不屈从于权贵,刚上任一个月,就辞官回家,发誓不再渡江,隐居乡间。
B.余若水亲自带着家人耕种,艰难度日,妻子儿女安然自在,没有怨恨之情。死后,家中一贫如洗,朋友们凑钱为他办了丧事。
C.余若水清高安贫,朋友们一起来看望他,见了面,只谈论天气,不谈当时社会上的事。朋友救助钱和米,他也再三推辞。
D.张岱运用细节描写,把余若水刻画得神情毕现,并对其节操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反映了他身为清初汉族文人的复杂心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长吏多其义,因共就问之,亦罕见者,或拜门外以去。
(2)静澜先已豫虑之,则要其同年四五人与俱往。见若水走匿床,诸君即共前遮之。
2022-09-2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建业国际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小阅读-课外 | 适中(0.65) |

5 . 稹又以贞元中王伾、王叔文以伎术得幸东宫,永贞之际几乱天下,上书劝上早择修正之士使辅导诸子,以为:“太宗自为蕃王,与文学清修之士十八人居。后代太子、诸王,虽有僚属,日益疏贱,至于师傅之官,非眊聩废疾不任事者,则休戎罢帅不知书者为之。其友谕赞议之徒,尤为冗散之甚,搢绅皆耻由之。就使时得僻老儒生,越月逾时,仅获一见,又何暇傅之德义,纳之法度哉!夫以匹士爱其子,犹知求明哲之师而教之,况万乘之嗣,系四海之命乎!”上颇嘉纳其言,时召见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元稹是怎样劝说皇帝“早择修正之士使辅导诸子”的?
2022-06-2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15 文言文阅读之主观概括-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6 . 建兴中,陈声率诸无赖二千余家断江抄掠,侃遣伺为督护讨声。声众虽少,伺容之不击,求遣弟诣侃降,伺外许之。及声去,伺乃遣劲勇要声弟斩之,潜军袭声。声正旦并出祭祀饮食,伺军入其门方觉。声将阎晋、郑进皆死战,伺军人多伤,乃还营。声东走,保董城。伺又率诸军围守之,遂重柴绕城,作高橹,以劲弩下射之,又断其水道。城中无水,杀牛饮血。阎晋,声妇弟也,乃斩声首出降。又以平蜀贼袭高之功,加伺广威将军,领竟陵内史。

《晋书・列传五十一》


朱伺擅长用兵,请以消灭陈声为例说明其用兵巧在何处。
2022-06-20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15 文言文阅读之主观概括-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7 .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柜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孔子轻视管仲,太史公是否赞同孔子的观点?为什么?请简要说明。
2022-06-20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15 文言文阅读之主观概括-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小阅读-课外 | 适中(0.65) |

8 . 知潭州,将行,真宗谓曰:“朕在南衙,毕士安尝道卿家世,今以湖南属卿。”初,马氏暴敛,州人出绢,谓之地税。潘美定湖南,计屋输绢,谓之屋税。营田户有牛者,岁输米四斛,牛死犹输,谓之枯骨税。允则请除三税,民皆便之。湖南饥,欲发官廪先赈而后奏,转运使执不可,允则曰:“须报逾月,则饥者无及矣。”明年荐饥,复欲先赈,转运使又执不可,允则请以家资为质,乃得发廩贱粜。因募饥民堪役者隶军藉,得万人。转运使请发所慕兵御邵州蛮,允则曰:“今蛮不搅,无名益戍,是长边患也。且兵皆新募,饥瘠未任出戍。”乃奏罢之。

(节选自《宋史·李允则传》,有删改)


李允掌管湖南时做了哪几件有利于百姓事,请结合选文简要回答。
2022-06-20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15 文言文阅读之主观概括-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小阅读-课外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2022-06-20更新 | 136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15 文言文阅读之主观概括-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也。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及汉兵起,更始立,豪杰多荐举禹,禹不肯从。及闻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干邺。光武见之甚欢。禹进说曰:更始虽都关西,今山东未安,赤眉、青犊之属,动以万数,三辅假号,往往群聚。更始既未有所挫而不自听断诸将皆庸人屈起志在财币争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已非有忠良明智深虑远图欲尊主安民者也于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光武大悦。更始大将军樊参将数万人,度大阳欲攻禹,禹遣诸将逆击于解南,大破之,斩参首。于是王匡、成丹等合军十余万,复共击禹,禹军不利。会日暮,军师韩歆及诸将见兵势已摧,皆劝禹夜去,禹不听。明日癸亥,匡等以六甲穷日不出,禹因得更理兵勒众。明旦,大破匡军。是月,光武即位于部,使使者持节拜禹为大司徒。是时三辅连覆败,赤眉所过残贼,百姓不知所归。闻禹乘胜独克而师行有纪,皆望风相携负以迎军,降者日以千数,众号百万。禹所止辄停车住节,以劳来之,垂发戴白,莫不感悦。于是名震关西,帝嘉之,数赐书褒美。十三年,天下平定,封禹为高密侯。天下既定,常欲远名势。修整闺门,教养子孙,皆可以为后世法。资用国邑,不修产利。帝益重之。显宗即位,以禹先帝元功,拜为太傅,进见东向,甚见尊宠。居岁余,寝疾。永平元年,年五十七薨,谥曰元侯。

(节选自《后汉书·邓禹传》)


注:①更始,指公元23年-25年,绿林军拥立刘玄为帝,建立的更始政权。②赤眉、青犊,当时地方上很有实力的军事集团。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更始既未有所挫/而不自听断/诸将皆庸人屈起/志在财币/争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已/非有忠良明智/深虑远图/欲尊主安民者也/
B.更始既未有所挫/而不自听断/诸将皆庸人/屈起志在财币/争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已/非有忠良明智/深虑远图/欲尊主安民者也/
C.更始既未有所挫/而不自听断/诸将皆庸人/屈起志在财币/争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已/非有忠良/明智深虑远图/欲尊主安民者也/
D.更始既未有所挫/而不自听断/诸将皆庸人屈起/志在财币/争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已/非有忠良/明智深虑远图/欲尊主安民者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东,汉代指崤山以东地区。《鸿门宴》中"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中的"山东"与此处同义,与现在的山东省不同。
B.三辅,西汉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京兆尹、左冯翊、有扶风)的合称。亦指其所辖地区,选文中指后者。
C.六甲穷日,古代以干支相匹配纪日,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六十天为一周,故称癸亥为“六甲穷日”,古人认为这一日不吉利。
D.东向,室内座次方位,以坐东向西为尊,选文中表明显宗以师礼待邓禹,这与古人称受业之师为"西席"一样,是将老师置于尊位以表尊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禹十分聪颖,少年时代就能通读诗书,在京师求学时结识了光武帝,他认为光武帝必成大器,于是一意追随。
B.邓禹认为更始政权虽然声势浩大,但是并不可怕,建议光武帝应该招揽天下英雄豪杰,成就帝业,解救万民。
C.邓禹英勇神武,打败并斩杀更始大将樊参,又带兵攻打王匡、成丹等人的军队,步步紧逼,使王匡整日不敢出兵。
D.邓禹家教严格,对子孙教养得法,可以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正直清廉,一切用度都取自封地赋税,不谋私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日暮,军师韩歆及诸将见兵势已摧,皆劝禹夜去,禹不听。
(2)禹所止辄停车住节,以劳来之,垂发戴白,莫不感悦。
5.邓禹为何能够深得光武帝信任?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2-05-28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联盟优质校2021-2022学年高三5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