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鲁人皆以儒教,朱家用侠闻。所藏活豪士百数,其余庸人不可胜言。然终不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过构牛。专趋人急,甚己之私。既阴脱季布将军之厄,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自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

——节选自《史记·游侠列传》

勾践十五年,谋伐吴。谓大夫种曰:“孤用夫子策,免于天虐之诛,还归于国。吾诚已说于国人,国人喜悦。而子昔日云有天气即来陈之,今岂有应乎?”种曰:“吴之所以强者,为有子胥。今伍子胥忠诛而死,是天气前见,亡国之证也。愿君悉心尽意,以说国人。”


越王说于国人:“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以大国报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诚更其术。于是乃葬死问伤,有忧,贺有喜,送往迎来,除民所害,然后卑事夫差,往宦士三百人于吴。七年不收国,民家有三年之畜。国之父兄复请曰:“诚四封之 内,尽吾君子,子报父仇,臣复君隙,敢有不尽力者乎?臣请复战,以除君王之宿仇。”越王悦而之。

——节选自《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荆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 击柯,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 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

——节选自《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终不其能               伐:夸耀
B.有忧,贺有喜            吊:慰问
C.越王悦而               许:赞许
D.秦王柱而走               还:通“环”,绕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所藏活豪士百数            故荆轲逐秦王
B.专趋人                      孤用夫子
C.朱家用侠闻                  倚柱
D.敢有不尽力者乎            尽失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A.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
B.而子昔日云有天气即来陈之
C.愿君悉心尽意,以说国人
D.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4.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汉代侠客朱家扶危济困,好义乐施,但是接受过他帮助的人,往往不愿意再见他。
B.越王勾践在谋划攻打吴国的过程中,信赖大夫文种,不信伍子胥,于是借机杀掉了他。
C.勾践伐吴前,历经了纳谏存种,等待时机,改变内政,积蓄国力,聚拢民心的艰难历程。
D.秦王庭御医夏无且是荆轲的内应,他和荆轲联手追击秦王,致使秦王在逃避中负伤。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儒教,与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以“儒家思想”为最高信仰,尊孔子为先师。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
B.《史记》居二十四史之首,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3000多年的历史,由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和8书组成。
C.图穷匕见,是荆轲刺杀秦王高潮的开端。荆轲,战国末期卫国人,是著名刺客,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为燕太子丹所用,试图刺杀秦王。
D.《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以谋臣策士为中心,记载了战国初年至秦灭六国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为西汉刘向编订。
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阴脱季布将军之厄,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
(2)荆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7.用“//”为下面的语段断句。
洛 阳 之 俗 大 抵 好 花 春 时 城 中 无 贵 贱 皆 插 花 虽 负 担 者 亦 然 花 开 时 士 庶 竞 为 游 遨 往 往 于 古 寺 废 宅 有 池 台 处 为 市 井 张 幄 帟 笙 歌 之 声 相 闻 至 花 落 乃 罢。
2018-09-04更新 | 76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汉兴之初,反秦之,与民休息,凡事简易,禁罔疏阔,而相国萧、曹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帅,民作“画一”之歌。孝惠垂拱,高后女主,不出房闼,而天下晏,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至于文、景,遂移风易俗。是时,循吏如河南守吴公、蜀守文翁之属,皆谨身帅先,居以廉平,不至于严,民从化。

孝武之世,外四夷,内改法度,民用凋敝,奸轨不禁。时少能以化治称者,惟江都相董仲舒、内史公孙弘、倪宽,居官可纪。三人皆儒者,通世务,明习文法,经术润饰吏事,天子器之。仲舒数谢病去,弘、宽至三公。

孝昭幼冲,霍光秉政,承奢侈师旅之后,海内虚耗,光因循守职,无所改作。至于始元、元凤之间,匈奴乡化,百姓益富,举贤良文学,问民所疾苦,于是酒榷而议盐铁矣。

及至孝宣,由仄陋而登至尊,兴闾阎,知民事之艰难。自霍光薨后始躬万机,厉精为治,五日一听事,自丞相已下各奉职进。及拜刺史守相,辄亲见问,观其所由,退而考察所行以其言,有名实不相应,必知其所以。常称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以为太守,吏民之本也。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辄玺书勉厉,增秩赐金,或爵至关内侯,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是故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若赵广汉、韩延寿、尹翁归、严延年、张敞之属,皆称其位,然任刑罚,或抵罪诛。王成、黄霸、朱邑、龚遂、郑弘、召信臣等,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死见奉祀,此廪廪庶几德让君子之遗风矣。

(取材于《汉书循吏传》)


注释:①榷:专营,专卖。②二千石:汉代内自九卿、郎将,外至郡守、尉,俸禄皆为二千石。后因称郎将、郡守、知府为“二千石”。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反秦之                                     敝:陋俗
B.外四夷                                     攘:驱除
C.于是酒榷而议盐铁矣                 罢:废除
D.退而考察所行以其言                 质:验证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天下晏                                必知其所以
B.不至于严,民从化                  自丞相已下各奉职
C.通世务                                   闾阎
D.经术润饰吏事                         玺书勉厉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事简易,禁罔疏阔

凡事都从简而行,禁例法规也大为放宽

B.承奢侈师旅之后,海内虚耗

此时正值长年征战之后,四海之内消耗很大

C.至于始元、元凤之间,匈奴乡化

到了始元、元凤年间,匈奴回到故乡

D.以为太守,吏民之本也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   

②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死见奉祀。

5.“循吏”之名最早见于《史记》,后为史书所沿用。请根据本文内容,解说“循吏”一词。
6.孝宣时,良吏多的原因是什么?促成良吏多的具体措施是什么?请概括作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