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鲁昌平乡陬邑人。鲁襄公二十二年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字仲尼,姓孔氏。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科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蓄息。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悲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鲁昭公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综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霸小矣。”景公说。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与郈昭伯因斗鸡故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于齐,齐处昭公乾侯。其后顷之,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①圩(yú)顶:头顶凹陷。②司空:官名,西周始设,主管土建工程。③五羖(gǔ):羖,黑色的公羊。五羖,即五羖大夫,指百里奚。④缧绁(léi xiè):捆绑犯人的绳索,也代指监狱。⑤郈(hòu):古邑名。春秋鲁叔孙氏邑,在今山东东平东南。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
B.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
C.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
D.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俎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礼器。
B.乘,古代指车,兵车。一马一车为一乘,如“乘舆”“千乘之国”。
C.大夫,古代指官名、职官等级名、爵位名等。
D.乐,是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教化作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家境贫穷,社会地位低下。曾给季氏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吏,也曾做过管理牧场和牲畜繁殖的小吏。
B.孔子周游列国屡处困境,不得其用。在齐国受到排斥,在宋国、卫国遭遇到驱逐,又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被围困。
C.孔子识见深远,令人叹服。齐景公向他问政,他从志向、施政、用人三方面阐述了秦穆公称霸天下的原因,齐景公听后非常高兴。
D.孔子致力于礼乐的学习。孩童时做游戏,经常陈列俎豆、演习礼仪动作,长大后他主动请求到周去学礼,在齐国学习《韶》乐,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2)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窦荣定,扶风平陵人也。荣定沈深有器局,容貌瑰伟。周太祖见而奇之,授平东将军,赐爵宜君县,邑三百户。后从太祖与齐人战于北芒,周师不利,荣定与汝南公宇文神庆帅精骑二千邀击之,齐师乃却。以功拜上仪同。后从武元皇帝引突厥木杆侵齐之并州,赐物三百段。袭爵永富县,邑千户,进位开府,除忠州刺史。从武帝平齐,加上开府,前将军。

其妻则高祖姊安成长公主也。高祖少小与之情契甚厚,荣定亦知高祖有人君之表,尤相推结。高祖受禅,来朝京师。上顾谓群臣曰朕少恶轻薄性相近者唯窦荣定而已赐马三百匹坐事除名,高祖以长公主之故,寻拜右武候大将军。上数幸其第,恩赐甚厚。以佐命功,拜上柱国、宁州刺史。

突厥沙钵略寇边,以为行军元帅,率九总管,步骑三万,出凉州。与虏战于高越原,两军相持,其地无水,士卒渴甚,至刺马血而饮,死者十有二三。荣定仰天太息,俄而澍雨,军乃复振。于是进击,数挫其锋。突厥惮之,请盟而去。赐缣万匹,进爵安丰郡公,增邑千六百户。开皇六年卒,时年五十七,曰懿。

(节选自《隋书·窦荣定转》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顾谓/群臣曰/朕少恶轻薄/性相近者/唯窦荣定而/已赐马三百匹
B.上顾谓群臣曰/朕少恶轻薄/性相近者/唯窦荣定而已/赐马三百匹
C.上顾谓/群臣曰/朕少恶/轻薄性相近者/唯窦荣定而已/赐马三百匹
D.上顾谓群臣曰/朕少恶/轻薄性相近者/唯窦荣定而/已赐马三百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子”“公”均为爵位。所谓“爵位”,也称封爵、世爵,原本是指诸侯获封赐的封建等级,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按国之大小待遇不同,权限也不同。
B.“拜”指授予官职。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擢”“谪”“转”“徙”等,其中“谪”指贬官。
C.受禅,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来也指王朝换代,新皇帝接受旧帝禅让的帝位。
D.“谥”,是指加给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有地位的人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对这段文字的内容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与齐的作战中,窦荣定和汝南公宇文神庆一起带领两千精锐骑兵,拦击齐军,齐军才退却。
B.窦荣定娶了高祖姐姐的女儿安成公主为妻,高祖也对他十分厚待。
C.高祖多次亲临窦荣定的府第,恩赐丰厚。窦荣定又凭辅佐帝王建立政权的功劳,被封为上柱国、宁州刺史。
D.窦荣定带领军队与突厥沙钵在高越原交战中,双方相持不下,因为高越原没有水,竟然有十分之二三的官兵渴死。
4.把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坐事除名,高祖以长公主之故,寻拜右武候大将军。
(2)荣定仰天太息,俄而澍雨,军乃复振。
2022-12-0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选自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方山子传》)


[注]①光、黄:指光州和黄州。②朱家、郭解:西汉著名游侠。③傥:或许,可能。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B.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C.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D.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闾里:闾,古代户口编制单位,二十五家为闾,引申为乡里、家乡。闾里,泛指民间。
B.方山冠:汉时祭祀宗庙时乐师所戴的帽子,唐、宋时隐士多戴这种形状的帽子。
C.谪居:谪,特指贬官降职或流放。谪居,指官员到外地任职。
D.公侯:古代爵位名。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往往因时而异。文中指官位高的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立志驰骋当世,晚年却安贫乐道、心境恬淡,活得洒脱满足。
B.方山子住的是茅草屋,吃的是粗茶淡饭,不与世人来往,这表现了他“隐士”的特点。
C.作者回忆十九年前,在岐山下看见方山子独自纵马向前,只一箭就射中了鹊儿,表现了方山子“游侠”的特点。
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其“不遇”,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时心态的一种折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2)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2022-12-04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魏公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时李勣尚为密守,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勣得书遂定计归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为洗马。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然俾彦博行让证。征见帝,顿首曰:“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帝曰:“忠、良异乎?”曰:“良臣,稷、契、咎陶也;忠臣,龙逢、比干也。良臣,身荷美名,君都显号,子孙傅承,流祚无疆;忠臣,己婴祸诛,君陷昏恶,丧国夷家,只取空名。此其异也。”帝曰:“善。”贞观三年,以秘书监参豫朝政。十年,为侍中。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进左光禄大夫、郑国公,知门下省事,诏朝章国典,参议得失。十七年,疾甚。令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药膳赐遗无算,中使者缀道。带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

(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书曰      与:给
B.归唐者      卒:士兵
C.劝太子早为计   阴:私下
D.王其直      器:器重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久未知名     师道不传也久矣
B.秘书监参豫朝政  木欣欣向荣
C.令中郎将宿第   吾还也
D.语终日还     臣敢上璧
3.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良臣,稷、契、咎陶也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亚父者,范增也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勣得书遂定/计归/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
B.勣得书/遂定计归/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
C.勣得书/遂定计归/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
D.勣得书遂定/计归/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古时指幼年死去父亲,或指古代王侯的自称,文中是“幼年丧父”之意。
B.顿首,指古代跪拜礼,为九拜中最为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
C.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中国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D.门下省,官署名,隋唐设立三省六部制时,是与尚书省、中书省并列的三省之一。
6.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然俾彦博行让征。
A.太宗派遣温彦博去调查审问,结果不是这样,但是他还是让温彦博去责备魏征。
B.太宗派遣温彦博去按时审问,结果不是这样,但是他还是让温彦博去责备魏征。
C.太宗派遣温彦博去调查审问,结果不是这样,但是他还是让温彦博对魏征表示谦让。
D.太宗派遣温彦博去按时审问。结果不是这样,但是他还是让温彦博对魏征表示谦让。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征学识渊博,受人器重。魏征通达诗书术数,李密听说元宝藏的书信是魏征所作,非常认可他的才华并召他前来。
B.魏征眼光独到,识微见远。他认为天命归于唐而李勣处在兵家必争之地,处境危险,就写信给李勣并成功劝其归唐。
C.魏征见解深刻,进谏有法。魏征在拜见太宗时阐明了良臣和忠臣的不同,这个颇有新意的论断得到了唐太宗的认可。
D.魏征执法公正,精于办案。他做秘书监时,审理了尚书省久拖不决的案件,他虽不熟悉法律,办案却令人心悦诚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权,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郡察孝廉,州举茂才,行奉义校尉。五年,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曰:“孝廉,此宁哭时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是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

八年,权西伐黄祖,破其舟军,惟城未克,而山寇复动。十三年春,权复征黄祖,祖先遣舟兵拒军,都尉吕蒙破其前锋。而凌统、董袭等尽锐攻之,遂屠其城。

黄龙二年春正月,魏作合肥新城。诏立都讲祭酒,以教学诸子。嘉禾二年春正月,诏曰:‘朕以不德,肇受元命,夙夜兢兢,不遑假寝。今使持节督幽州领青州牧辽东太守燕王公孙渊,久胁贼虏,隔在一方,虽乃心于国,其路靡缘。今因天命,远遣二使,款诚显露,章表殷勤,朕之得此,何喜如之!”三月,使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等将兵万人,金宝珍货,九锡备物,乘海授渊。举朝大臣,自丞相雍已下皆谏,以为渊未可信,而宠待太厚。但可遣吏兵数百护送舒、综,权终不听。渊果斩弥等,送其首于魏,没其兵资。权大怒,欲自征渊,尚书仆射薛综等切谏乃止。是岁,权向合肥新城,遣将军全琮征六安,皆不克还。

三年春正月,诏曰:“兵久不辍,民困于役,岁或不登。其宽诸逋,勿复督课。”五年春,铸大钱,一当五百。诏使吏民输铜,计铜畀直。设盗铸之科。赤乌十一年五月,鄱阳言白虎仁。诏曰:“古者圣王积行累善,修身行道,以有天下。故符瑞应之,所以表德也。朕以不明,何以臻兹?《书》云‘虽休勿休’,公卿百司,其勉修所职,以匡不逮。”夏四月,权薨,时年七十一,谥曰大皇帝。

评曰:“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

(节选自《吴书·吴主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况今奸究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B.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C.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况今奸究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D.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况今奸究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意为“孝顺亲长、廉能正直”,是汉高祖设立的由上而下推举人才的考试科目,亦指被推选的士人。
B.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战国时荀子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
C.九锡,中国古代皇帝赐给有殊勋的诸侯、大臣的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等九种礼器,是最高礼遇。
D.盗铸,谓私自铸造钱币,在古代,国家通常禁止私人铸币,立有“盗铸钱令”,曾在汉文帝时期被废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出身名门,自幼出众。孙权十五岁就被任命为阳羡县县长,又曾多次被州郡举荐。兄长死时将军政大权托付给他,张昭等人也甘心追随。
B.孙权知人善任,善于纳谏。孙权想要给公孙渊厚赏,但是大臣们都认为其人并不可信,虽然孙权最初没有接受规劝,但最后还是采纳了大臣的意见。
C.孙权心怀大志,励精图治。孙权在兄长孙策死后忍痛改换丧服,上马巡查军营,体察民生民情,又设祭酒教育子孙后代。
D.孙权智勇双全,指挥有方。孙权两次讨伐黄祖的军队,第一次由于贼寇叛乱未能讨伐成功,第二次派都尉吕蒙打败黄祖的先锋部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兵久不辍,民困于役,岁或不登。其宽诸逋,勿复督课。
(2)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
2022-09-30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还也。”亦去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函陵   军:驻扎B.   许:赞许
C.越国以   鄙:边邑,这里作动词D.行李之往来   行李:出使的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其无礼于晋                    请息交绝游
B.是寡人过也                    衡常思图身
C.若亡郑有益于君             廉君宣恶言,君畏匿之
D.吾还也                           百亩之田,勿夺
3.把第I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2)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4.第I卷文言文中,烛之武退秦师这一事件可以看出他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
2022-01-05更新 | 236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彦,上党人。性豪纵,喜读韬略。父奇之,使诣京师,从种师道两入夏国,有战功。金人攻汴京,彦慨然弃家赴阙,求自试讨贼。时张所为河北招抚使,异其才,擢为都统制。使率裨将张翼、白安民、岳飞等十一将,部七千人渡河,与金人战。败之,复卫州新乡县,传檄诸郡。

金人以为大军至,率数万众彦垒,国之数匝。彦以众寡不敌,溃围出。诸将散归,彦独保共城西山,遣腹心结两河豪杰,图再举。金人购求彦急,彦虑变,夜寝屡迁。其部曲觉之,相率刺面,作“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以示无他意。彦益感励,抚爱士卒,与同甘苦。未几,两河响应,忠义民兵首领傅选、孟德、刘泽、焦文通等皆附之,众十余万,绵亘数百里,皆受彦约束。金人患之,召其首领,俾以大兵破彦垒。首领跪而泣曰:“王都统砦坚如铁石,未易图也。”金人乃遣劲骑挠彦粮道,彦兵待之,斩获甚众。

绍兴元年九月,李忠反,扰京西,遂攻金州诸关。贼众皆河朔人,骁果善战,彦与战不利,关陷。彦退屯秦郊,令将上尽伏山谷间,焚秦郊积聚,伪若通者。秦郊距郡城二十里,路坦夷,彦募敢死士易摩帜,设奇以待。阅再宿,贼至秦郊,官军战,大败之,忠走降刘豫。

彦称名将,当建炎初,屡破大敌,威声振河朔。时方挠于和议,遽召之还,又夺其兵柄而使之治郡,士议惜之。彦事亲孝居官廉子弟有战功不与推赏将死召其弟侄以家财均给之。

(选自《宋史·王彦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率数万众彦垒      逼近
B.金人乃遣劲骑挠彦粮道  间接(偷偷地、悄悄地)
C.彦兵待之        统领
D.官军战         迎击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彦事亲孝/居官廉/子弟有战功/不与推赏/将死/召其弟侄以家/财均给之
B.彦事亲孝/居官廉/子弟有战功不与/推赏将死/召其弟侄以家/财均给乏
C.彦事亲孝/居官廉/子弟有战功不与/推赏将死/召其弟侄/以家财均给之
D.彦事亲孝/居官廉/子弟有战功/不与推赏/将死/召其弟侄/以家财均给之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彦与金军对垒,力量悬殊,突破重围后,联络各路豪杰,寻找新的战机
B.王彦做事警觉,考虑周密,为防止部属加害自己,晚上睡觉经常变换处所。
C.王彦身为名将,但并非常胜将军,与金人、李忠交战,都因寡不敌众而失利。
D.王彦受到和议政策影响,被朝廷夺了兵权派做地方官,有识之士都替他惋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部七千人渡河,与金人战,败之。
(2)路坦夷,彦募敢死士易麾帜,设奇以待。
2021-11-17更新 | 31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1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素留侯张良   善:友善、交好
B.吏民,封府库   籍:户籍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谢:道歉
D.然不自能先入关破秦   意:料想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谁大王为此计者     天下笑者,何也
B.项伯杀人,臣活       我见相如,必辱
C.不如善遇之            伺者此觉知
D.得复见将军        月出东山之上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C.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D.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4.请把下面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2021-09-08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东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祖某,父言闻,世孝友,以医为业。年十四,补诸生。三试于乡,不售。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窥。善医,即以医自居。富顺王嬖庶孽,欲废适子。会适子疾,时珍进药,曰附子和气汤。王感悟,立适子。楚王闻之,聘为奉祠,掌良医所事。世子暴厥,立活之。荐于朝,授太医院判,一岁告归,著《本草纲目》。

年七十六,为遗表授其子建元。其略曰:臣幼苦赢疾,长成钝椎,惟耽嗜典籍,奋切编摩,纂述诸家,心殚厘定,伏念本草一书,关系颇重,谬误实多,窃加订正,历岁三十,功始成就。自炎皇辨百谷尝众草分气味之良毒轩辕岐伯遵伯高剖经络之本标,爰有《神农本草》三卷;梁陶宏景造以注释,为药三百六十五,唐高宗命李重勣修,长史苏恭表请增药一百一十四;宋太祖命刘翰详较,仁宗再诏补注,增药一百,唐慎微合为《证类》。修补诸本,自是指为全书。夷考其间,瑕疵不少。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似兹之类,不可枚举。臣不揣愚陋,僭肆删述,重复者芟之,遗缺者补之。旧药一千五百一十八,今增三百七十四:分一十六部,五十二卷。正名为纲,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辨疑、正误,详其出产、气味、主治。上自坟典,下至稗记,凡有攸关,靡不收掇。虽命医书,实赅物理。伏愿皇帝陛下特诏儒臣补着成昭代之典。

万历中,敕中外献书,建元以遗表进,命礼部誊写,发两京、各省布政刊行。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所著诗文他集失传,惟《本草纲目》行世。

(选自《白茅堂集》第三十八卷,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炎皇辨百谷/尝众草/分气味之良毒/轩辕师岐伯/遵伯高/剖经络之本标
B.自炎皇辨/百谷尝众草/分气味之良毒/轩辕师岐伯/遵伯高剖经络之本标
C.自炎皇辨百谷/尝众草/分气味之良毒/轩辕师岐伯/遵伯高剖经络之本标
D.自炎皇辨/百谷尝众草/分气味之良毒/轩辕师岐伯/遵伯高/剖经络之本标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适子,同“嫡子”,正妻所生儿子,一般为家族中继承家业的第一顺位。
B.遗表,古代常指官员临终前所撰写的章表,官员死后,由他人替为上奏。
C.本草,中药的统称;也指记载中药的书籍,此处指李时珍所撰《本草纲目》。
D.礼部,六部之一,通常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事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时珍勤勉好学,终有所成。他曾经三次参加乡试,都没有考中举人,闭门读书十年,广泛涉猎,博览群书,终成一代良医。
B.李时珍医者仁心,体贴入微。富顺王想废掉适子,李时珍借看病之机进献汤药,委婉规劝其父子和气,最后富顺王有所醒悟。
C.李时珍治学严谨,大胆勘误。他发现前人著书中药物品种繁多,名称繁杂,且有重复混淆等弊病,于是加以订正,力求完备。
D.李时珍著述详备,精琢细磨。他钻研中草药古书正统典籍,摒弃野史笔记,在著述中详细地说明药物的产地、气味、主治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不揣愚陋,僭肆删述,重复者芟之,遗缺者补之。
(2)虽命医书,实赅物理。伏愿皇帝陛下特诏儒臣补著成昭代之典。
5.结合文本说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为什么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而能“命礼部誊写,发两京、各省布政刊行”?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以口舌为劳,位居我上。且相如贱人,吾,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荆,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节选自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而蔺相如以口舌为劳          徒:仅仅
B.且相如贱人                       素:本来
C.相如虽,独畏廉将军哉       驽:劣马
D.廉颇闻之,肉袒             负:背着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错误的一项是(     
A.位居我上                              而:却,连词
B.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赵者     于:对,介词
C.蔺相如固止                           之:他们,代词
D.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因:原因,连词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吾,不忍为之下B.相如,不肯与会
C.而君匿之D.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4.下列各句不能表现蔺相如“顾大局”的一项是(     
A.我见相如,必辱之B.不欲与廉颇争列
C.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D.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5.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我所以做这件事,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然后才产生私人的怨恨。
B.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先,而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
C.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先,而后才产生私人的怨恨。
D.我所以做这件事,是因先为国家的危难着急,然后才产生私人的怨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