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吴王)寿梦病将卒。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余祭,次曰余昧,次曰季札。季札贤,寿梦欲立之,季札让,曰:礼有旧制,奈何废前王之礼,而行父子之私乎?

寿梦乃命诸樊曰:我欲传国及札, 尔无忘寡人之言。 诸樊曰:周之太王知西伯之圣,废长立少,王之道兴。今欲授国于札,臣诚耕于野。 王曰:昔周行之德加于四海,今汝于区区之国荆蛮之乡奚能成天子之业乎且今子不忘前人之言必授国以次及于季札 诸樊曰:不如命?寿梦卒,诸樊以嫡长摄行事,当国政。

吴王诸樊元年,已除丧,让季札,曰:昔前王未薨之时,尝晨昧不安,吾望其色也,意在于季札。又复三朝悲吟而命我曰:‘吾知公子札之贤,欲废长立少。’发言于口。 虽然,我心已许之,然前王不忍行其私计,以国付我,我敢不从命乎?今国者,子之国也,吾愿达前王之义。季札谢曰:夫嫡长当国,非前王之私,乃宗庙社稷之制,岂可变乎?

诸樊曰:苟可施于国,何先王之命有!太王改为季历,二伯来入荆蛮,遂为国。周道就成,前人诵之,不绝于口,而子之所习也。

札复谢曰:昔曹公卒,庶存嫡亡,诸侯与曹人不义而立于国。子臧闻之,行吟而归。曹君惧,将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之道。札虽不才,愿附子臧之义。吾诚避之。

吴人固立季札,季札不受而耕于野,吴人之。诸樊骄恣,轻慢鬼神,仰天求死。将死,命弟余祭曰:必以国及季札。乃封季札于延陵,号曰延陵季子。

(节选自《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

材料二:

吴子诸樊既除丧,将立季札。季札辞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遂弗为也,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君,义嗣也。谁敢奸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才,愿附于子臧,以无失节。固立之。弃其室而耕。乃舍之。

(节选自《左传·襄公十四年》)


【注】①周太王古公亶父为了传位给孙子姬昌(西伯),将王位传给小儿子季历(姬昌之父),长子次子迁至楚地定居,季历去世后姬昌即位,周王朝治国之道得以兴盛。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序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今汝于区区之国荆A蛮之乡B奚能成天C子之业乎D且今E子不忘F前人之言G必授国H以次及于季札。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敢,岂敢,用于反问,与“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中的“敢”词义不同。
B.重,慎重,谨慎,也表对某事感到为难,与成语“安土重迁”中的“重”词义相同。
C.城,在文中用为动词,指修筑城墙,与“然后践华为城”中的“城”词义用法不同。
D.舍,在文中用为动词,指安置住宿,与“舍相如广成传舍”句首的“舍”用法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王寿梦欲废长立幼传位给贤明的幼子季札,即使被拒,依然把此愿托付给了诸樊。
B.季札谢绝寿梦传位的理由主要是不能让父子之间的私情超越了先王传下的礼法制度。
C.周太王废长立幼而王朝兴盛,诸樊借此以表示对父王的理解,也引此例以劝说季札。
D.诸樊没能实现先王的遗愿,心怀憾恨而哀痛过度,临终之际依然令二弟传位给季札。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寿梦卒,诸樊以嫡长摄行事,当国政。
(2)周道就成,前人诵之,不绝于口,而子之所习也。
2024-01-1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全真模拟卷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注】①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②郑伯:指郑文公。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B.执事,办事的官员,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
C.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
D.夫人,文中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文公和秦穆公围攻郑国时,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B.佚之狐向郑文公推荐了烛之武,烛之武立刻答应去见秦穆公。
C.烛之武见秦穆公,“夜缒而出”,进一步说明了情势之危急。
D.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没有同意,最终晋军也离开了郑国。
4.下列对烛之武退秦师说辩艺术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退为进B.阐明利害C.婉言提醒D.威慑恐吓
2023-12-13更新 | 3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3月黑龙江省高中语文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夜缒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秦,将焉取之?阙泰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逄孙、杨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知亡矣                            既:既然。
B.焉用亡郑以          陪:增加。
C.行李之往来         行李:外交使者。
D.若不             阙:侵损、削减。
2.下列句子中加点“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夜缒
A.蟹六跪二螯B.赂秦力亏
C.顺流东也D.简能任之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烛之武见秦穆公,不在白天,不走城门,而是“夜缒而出”,进一步说明了情势之危急。
B.烛之武先向秦穆公示弱,表示秦晋围郑,郑国亡国在所难免,试图以此博得秦穆公赏识。
C.烛之武认为对于秦国而言,亡郑有害无益,存郑有益无害,这是促使秦穆公退兵的主因。
D.这个语段充分显示了烛之武善于辞令的一面,他思路清晰,逆辑合理,用语也颇有分寸。

4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函陵,秦军氾南。

侠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函陵       军:驻扎。B.焉用亡郑以       陪:增加。
C.行李之往来       行李:商旅。D.秦以利晋       阙:侵损、削减。
2.下列句子中加点“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夜缒
A.倚歌和之B.德不厚望国之治
C.赂秦力亏D.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晋秦围郑是因郑国“无礼于晋,且贰于楚”,这也暗示秦郑并无仇怨,而这正是烛之武说退秦师的重要前提。
B.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非常注意相关内容前后照应,比如烛之武“夜缒而出”呼应了前面的“国危矣”。
C.烛之武从“阙秦以利晋”的既成事实出发,帮助秦伯分析了亡郑之害与存郑之利,可谓句句击中秦伯的心坎。
D.选文记述了晋秦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生动刻画了烛之武通晓利害、能言善辩的人物形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        还:撤走
B.夫晋,何之有?        厌:讨厌
C.焉用亡郑以        陪:增加
D.行李之往来,其乏困        共:供给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抓住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
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
4.请把上面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2023-06-25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6月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语文试题(专家B卷)

6 . 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完成下面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还也。亦去之。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小易大,彼恶知之
B.若亡郑而有益                       其身也,则耻师焉
C.夫晋,何厌                           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D.吾还也                                     盖将自变者而观之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武在危难之际,答应去面见秦穆公,只是因为郑伯向他道歉。
B.“夜缒而出”,写出了郑国在秦军和晋军的包围下,形势非常紧急。
C.烛之武雄辩的说辞逐层深入,有理有据,成功瓦解了秦晋的围困。
D.晋文公最终没有贸然发动进攻,表明他有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
2023-06-19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6月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濂尝与客饮,帝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言者。

(选自《明史·宋濂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使人侦视             密:暗中
B.善者与臣                 友:交朋友
C.不能                    知:了解
D.几误言者                 罪:犯罪
2.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濂具以实对
译文:宋濂都用实话来回答。
B.卿不朕欺
译文:你没有欺骗我。
C.间召问群臣臧否
译文:皇帝间接询问大臣们是否藏匿(物品)。
D.有足采者
译文:有值得采纳的内容。
2023-06-18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6月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父循,进士。历兵部武选郎中。会考选武职,有指挥二十余人素出刘瑾门,循罢其管事。瑾怒骂尚书王敞,敞惧,归部趣易奏。循故迟之,数日瑾败,敞乃谢循。循历知镇江、淮安二府,咸有

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嘉靖八年举进出第一,授修撰,即请告归。外舅太仆卿曾直喜曰:“幸吾婿成大名。”洪先曰:“儒者事业有大于此者。此三年一人,安足喜也。”洪先事亲孝,父每肃客,洪先冠带行酒、拂席、授几甚恭。居二年诏劾请告逾期者乃赴官寻遭父丧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继道母,亦如之。

十八年宫僚,召拜春坊左赞善。明年冬,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疏请来岁朝正后,皇太子出御文华殿,受群臣朝贺。时帝数称疾不视朝,讳言储贰临朝事,见洪先等疏,大怒曰:“是料朕必不也。”降手诏百余言切责之,遂除三人名。

初,告归,过仪真,同年生主事项乔为分司,有富人坐死,行万金求为地,洪先拒不听。乔微讽之,厉声曰:“君不闻志士不忘在沟壑耶?”江涨,坏其室,巡抚马森欲为营之,固辞不可。隆庆初卒,赠光禄少卿,谥文庄。

(节选自《明史·儒林传》)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循历知镇江、淮安二府,咸有       声;声誉
B.继遭母,亦如之       忧:忧愁
C.十八年宫僚,召拜春坊左赞善       简:选用
D.是料朕必不             起:病愈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居二年/诏劾请告逾期者/乃赴官/寻遭父丧/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
B.居二年诏劾/请告逾期者/乃赴官/寻遭父/丧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
C.居二年/诏劾请告逾期者/乃赴官/寻遭父/丧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
D.居二年诏劾/请告逾期者/乃赴官/寻遭父丧/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朝廷考选武官时,尚书王敞惧怕刘瑾,准备更改罗循考选的结果。
B.罗洪先虽然考中进士第一名,但他并不愿意把心思全部放在科举功名上。
C.罗洪先等人上疏建议皇太子在文华殿接受群臣朝贺,触怒皇帝,受到惩处。
D.罗洪先拒绝了富人的巨额贿赂,好友项乔大声地斥责并嘲讽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
(2)江涨,坏其室,巡抚马森欲为营之,固辞不可。
2023-03-17更新 | 31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第一次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者出,未也                 辞:告辞
B.沛公则车骑                             置:放弃
C.沛公不杯杓                             胜:超过
D.沛公在                                   安:哪里
2.下列句子中,不属于沛公言行的一项是(  )
A.乃令张良留谢。B.大王来何操?
C.公为我献之。D.立诛杀曹无伤。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此时项王召沛公回来是想杀掉沛公。
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樊哙认为此刻形势危急,不用告辞。
C.“道芷阳间行”“度我至军中”等处体现沛公小心谨慎欲迅速脱离险境的想法。
D.“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一连串动作显示亚父对沛公逃脱愤恨不已。
2023-03-04更新 | 23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7月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烛之武退秦师》(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有?既东封郑,又欲其西封,若不阙秦,将取之?阙秦利晋,唯君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乏困             共:同“供”,供给
B.朝而夕设版焉             济:救济
C.又欲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D.唯君             图:考虑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且贰楚也/佚之狐言郑伯曰B.是寡人过也/夫晋,何厌
C.若舍郑为东道主/阙秦利晋D.然郑亡,子亦有不利/若不阙秦,将取之
3.给下面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A.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B.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C.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D.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4.用选文原句,将下面一段文字补充完整。
在郑国被围的危机时刻,老臣烛之武应许了郑伯的托付,他不顾危险地“____________”;之后,又凭精彩的辩词说服了秦伯,使得“____________”。
2023-02-23更新 | 32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