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60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太宗以英武定天下,然其天姿仁恕。初即位,有劝以威刑肃天下者,魏征以为不可,因为上言王政本于仁恩,太宗欣然纳之,遂以宽仁治天下,而于刑法尤慎。四年,天下断死罪二十九人。六年,亲录囚徒,闵死罪者三百九十人,纵之还家,以明年秋即刑;及期,囚皆诣朝堂,无后者,太宗其诚信,悉原之。然尝谓群臣曰:“吾闻语曰:‘一岁再赦,好人喑哑。’吾有天下未尝数赦者,不欲诱民于幸免也。”自房玄龄等更定律、令、格、式,讫太宗世,用之无所变改。

(节选自《新唐书·刑法志》)

材料二: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节选自欧阳修《纵囚论》)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罪大A恶极B诚C小人矣D及施恩德E以临之F可使G变H而为君子。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约定,与《兰亭集序》中“终期于尽”的“期”意思不同。
B.嘉,赞许,与成语“嘉言懿行”的“嘉”意思不同。
C.录大辟囚,录囚是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对犯人进行复核审查的制度,大辟即死刑。
D.贼,揣测,与《人皆有不忍之心》中的“贼其君者也”的“贼”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登基之初,在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上朝廷出现了不同意见,而魏征认为应以宽厚仁慈为本,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因此在刑法方面格外谨慎。
B.唐太宗时期出现了很多佳话,如登基之后四年间才总共有二十九人被判处死罪,如太宗亲自过问案情,因同情而放了近四百死囚犯暂时回家。
C.欧阳修认为应该对君子讲信义,但有的时候君子也很难做到为了信义而赴死;应该对小人施加刑罚,尤其是那些罪大恶极的被定成死罪的囚犯。
D.对于纵而复归的囚犯,偶尔赦免一次可以彰显皇帝的恩德,但如果多次这样做,就会使杀人犯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这有悖于圣人常法。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闻语曰:“一岁再赦,好人喑哑。”
(2)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5.欧阳修对“太宗纵囚”一事持否定态度,请结合材料二概括其理由。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天无私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长焉。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雠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雠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雠,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墨者有巨子腹䵍,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它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䵍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而令吏弗诛,腹䵍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去私》)

材料二:

夫子行说七十诸侯,无定处,意欲使天下之民各得其所,而道不行。退而修《春秋》,采毫毛之善,贬纤介之恶,人事浃,王道备,精和圣制,上通于天而麟至,此天之知夫子也。于是喟然而叹曰:“天以至明为不可蔽乎?日何为而食?地以至安为不可危乎?地何为而动?”天地尚有动蔽,是故贤圣说于世而不得行其道,故灾异并作也。夫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故孔子行说,非欲私身,运德于一城,将欲舒之于天下,而建之于群生者耳。

(节选自《说苑·至公》)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子A人之所B私也C忍所私D以行E大义F巨子G可谓公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覆,指覆盖,与成语“覆水难收”“覆巢无完卵”中的“覆”意思不同。
B.遂,文中是“于是,就”的意思,与《种树郭橐驼传》中“遂而鸡豚”的“遂”意思相同。
C.赐,文中指赐予的恩惠,与《烛之武退秦师》中“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的“赐”意思相同。
D.毫毛,人或鸟兽身上的细毛,多用于比喻极细微的事物。如《鸿门宴》中“毫毛不敢有所近”中的“毫毛”就是这个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举荐人才时,祁黄羊向晋平公举荐解狐担任南阳令、推举祁午做军尉,晋平公采纳了他的建议。
B.墨家巨子腹醇的儿子杀人,秦王已免其死罪。但腹醇坚持执行墨子之法,最终他的儿子被杀死。
C.孔子游说了七十个诸侯国君却未能得志,只好隐退而修订《春秋》。他在著史时,微小的善也要采纳,一点一滴的恶也要贬斥。
D.《吕氏春秋》中认为天地无私,日月四时普遍运行,因而万物得以生长。孔子却认为天和地也会被遮蔽,导致灾难发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外举不避雠,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2)夫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5.“至公”的境界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战,所谓攻者,知彼者也。知彼有可破之理,则出兵以攻之,无有不胜。法曰:可胜者,攻也。三国魏曹公遣朱光为庐江太守,屯皖,大开稻田,又令间人招诱鄱阳贼帅,使作内应。吴将吕蒙曰:皖田肥美,一收孰,彼众必增,如是数岁,操态见矣,宜早除之。陈兵状,于是,孙权亲征。一朝夜至,问诸将计策,诸将皆劝作高垒。蒙曰:治垒必历日乃成,彼城备已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且乘雨水以入,若淹留数日,水必向尽,还道艰难,蒙窃危之。今观此城,不甚固,以三军锐气,四面攻之,不移时可拔,及水而归,全胜之术也。吴主权从之。蒙乃荐甘宁为升城都督,率兵攻其前,蒙以精锐继之,侵晨进攻,蒙手执枹鼓,士卒皆腾跃自升。食时破之,既而张辽至夹石,闻城已拔,乃退。权蒙功,即拜庐江太守。

(节选自《百战奇略》)

材料二:

太宗曰:《司马法》言:‘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此亦攻守一道乎?[注]曰:有国有家者,曷尝不讲乎攻守也?夫攻者,不仅攻其城、击其阵而已,必有攻其心之术焉;守者,不止完其壁、坚其阵而已,必也守吾气而有待焉。大而言之,为君之道;小而言之,为将之法。夫攻其心者,所谓知彼者也;守吾气者,所谓知己者也。太宗曰:诚哉!朕尝临阵,先料敌之心与己之心孰审,然后彼可得而知焉;察敌之气与己之气敦治,然后我可得而知焉。是以知彼知己,兵家大要。今之将臣,虽未知彼,苟能知己,则安有失利者哉!靖曰:孙武所谓‘先为不可胜’者,知己者也;‘以待敌之可胜’者,知彼者也。又曰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臣斯须不敢失此诫。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靖:指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1.材料三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又曰A不可B胜在己C可胜D在敌E臣F斯须G不敢H失此诫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指大凡、大概,与《项脊轩志》中“轩凡四遭火”的“凡”意思不同。
B.若,指假如,与《种树郭橐驼传》中“若甚怜焉”的“若”意思相同。
C.具,指详细,与《桃花源记》中“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的“具”意思相同。
D.嘉,指表彰,与《虽有嘉肴》中的“虽有嘉肴,弗食”的“嘉”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蒙认为,皖地粮田肥沃,谷物成熟并收获后,魏军兵马必定增加,如此数年,曹操的军队便难以对付,因此建议孙权应及早铲除皖地魏军。
B.吕蒙认为,眼下我军士气旺盛,皖城的防守还不太坚固,现在发起进攻,就能一举攻破皖城,而且还能在江水没有完全退尽之前,胜利回师。
C.孙权听从了吕蒙攻城的主张,派遣甘宁率军打头阵,并令吕蒙带领精锐跟随,他亲自拿着鼓槌击鼓助威,吴军士气振奋,很快就攻破了皖城。
D.李靖认为,进攻时不仅要攻击敌人的城池和军阵,还要拥有瓦解敌人军心的方法;防守时不仅要保全壁垒、使阵营坚固,还要保持士气而等待战机。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治垒必历日乃成,彼城备已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
(2)今之将臣,虽未知彼,苟能知己,则安有失利者哉!
5.对于用兵时的“知己”与“知彼”,李靖有怎样的理解?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初建初中,有人侮辱人父者,而其子杀之,肃宗贳其死刑而降宥之,自后因以为比。是时遂定其议,以为《轻侮法》。敏驳议曰:“夫《轻侮》之法,先帝一切之恩,不有成科班之律令也。《春秋》之义,子不报仇,非子也。而法令不为之减者,以相杀之路不可开故也。今托义者得减,妄杀者有差,使执宪之吏得设巧诈。又《轻侮》之比,浸以繁滋,至有四五百科,转相顾望,弥复增甚,难以垂之万载。可下三公、廷尉蠲除其敝。” 议寝不省。敏复上疏曰:臣敏蒙恩,特见拔擢愚心所不晓迷意所不解诚不敢苟随众议。臣伏见孔子垂经典,皋陶造法律,原其本意,皆欲禁民为非也。未晓《轻侮》之法将以何禁?必不能使不相轻侮,而更开相杀之路,执宪之吏复容其奸枉。臣愚以为天地之性,唯人为贵,杀人者死,三代通制。今欲趣生,反开杀路,一人不死,天下受。愿陛下留意下民,考寻利害,广令平议,天下幸甚。” 和帝从之。

(节选自《后汉书·张敏传》)

材料二:

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法者,所以正不法也。明书禁令曰法,诛杀威罚曰刑。天地成岁也,先春而后秋;人君之治也,先礼而后刑。治世之民,从善者多,上立德而下服其化,故先礼而后刑也。乱世之民,从善者少,上不能以德化之,故先刑而后礼者。

(节选自《傅子·法刑》)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特见拔擢[A]愚[B]心所不晓[C]迷[D]意所不解[E]诚[F]不敢苟[G]随众议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与《劝学》“𫐓以为轮”的中“以为”用法不同。
B.《春秋》,儒家经典,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师说》中“六艺”之一。
C.敝,损害,与《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中的“敝”含义不同。
D.从善,文中是追随善行的意思,与成语“从善如流”中的“从善”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被人侮辱后,儿子杀死侮辱者,结果受到宽大处理。这成为典型判例,朝廷据此要制定《轻悔法》。
B.张敏认为,虽然《春秋》认可为父报仇的行为,但法律并不会给为父报仇者减免刑罚,这是因为“相杀之路不可开”。
C.张敏关注现实,善于进谏,在给皇帝的奏章中进言,朝廷制定法律要以人为贵,权衡利弊,广开言路。
D.仲玄认为,在乱世中从善将少,君主不能以德化民,所以应“先礼而后刑”,在天下太平时,君主应“先刑而后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可下三公、廷尉蠲除其敝。议寝不省。
(2)禁非立是谓之法。法者,所以正不法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我必以芰。”及祥,宗老将荐芰,屈建命去之。宗老曰:“夫子属之。”子木曰:“不然。夫子承楚国之政,其法刑在民心而藏在王府,上之可以比先王,下之可以训后世,虽楚国,诸侯莫不誉。其祭典有之曰:国君有牛享,大夫有羊馈,士有豚犬之奠,庶人有鱼炙之荐,筑豆、脯醯则上下共之。不羞珍异,不陈侈。夫子不以其私欲干国之典。”遂不用,

(节选自《国语》)

材料二:

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我必以芰。”及祥,宗老将荐芰,屈建命去之。君子曰:“违而道。”唐柳宗元非之曰:“屈子以礼之末,忍绝其父将死之言。且《礼》有‘斋之日,思其所乐,思其所嗜。’子木去芰,安得为道?”甚矣,柳子之陋也。子木,楚卿之贤者也。夫岂不知为人子之道,事死如事生,况于将死丁宁之言,弃而不用,人情之所忍乎!是必有大不忍于此者而夺其情也。曾子有疾,称君子之所贵乎道者三;孟僖子卒,使其子学礼于仲尼;管仲病,劝桓公去三竖。夫数君子之言,或主社稷,或勤于道德,或其子孙,虽所趣不同,然皆笃于大义,不私其躬也如是。今赫赫楚国,若敖氏之贤,闻于诸侯,身为正卿,死不在民,而口腹忧,其为陋亦甚矣。使子木行之,国人诵之,太史书之,天下后世不知夫子之贤,而唯陋是闻,子木其忍为此乎?故曰:是必有大不忍者而夺其情也。然《礼》之所谓“思其所乐,思其所嗜”,此言人子追思之道也。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母没而不能执母之器,皆人子之情自然也,岂待父母之命耶?今荐芰之事,若出于子则可,自其父命,则为陋耳。岂可以饮食之故而成父莫大之陋乎!曾子寝疾,曾元难于易箦。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若以柳子之言为然是曾元为孝子而曾子顾礼之末易箦于病革之中为不仁之甚也

(节选自苏轼《屈到嗜芰论》,有删改)

【注】①芰:菱角。②祥:丧祭名,此处指父母死后十三个月的祭祀。③屈建:字子木,屈到之子,春秋时楚国令尹。④若敖氏:春秋时楚国的芈姓家族,屈到和屈建都是该家族成员。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若以柳子之言A为然B是C曾元为孝子D而曾子顾礼之末易箦E于病革之中F为不仁之G甚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没有,与《烛之武退秦师》“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微”词义相同。
B.庶,众多,与《陈情表》“庶刘侥幸,保卒余年”的“庶”词义不相同。
C.训,教诲、教导,与成语“不足为训”的“训”词义相同。
D.是,宾语前置句的标志,与《归去来兮辞并序》“觉今是而昨非”的“是”用法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建最终没有使用菱角祭祀自己的父亲,他认为这种做法有悖于祭祀的典礼。
B.曾子、孟僖子、管仲这几位君子,虽然追求不同,但都重视大义,不偏爱自己。
C.《礼记》中提到斋戒时要想着死者生前喜爱之物,苏轼认为这是说子女追思父母的方式。
D.曾子卧病,他的儿子曾元对更换竹席感到为难,因此柳宗元认为曾元是孝顺的。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我必以芰。”
(2)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5.柳宗元和苏轼对“屈建去芰”各有怎样的态度,请结合文本加以解说。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上与错议出军事,错欲令上自将兵,而身居守。上问爰盎曰:“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对曰:“不足忧也,今破矣。”上问曰:“计安出?”盎对曰:“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谪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于是上默然良久,曰:“顾诚何如,吾不一人谢天下。”后乃使中尉召错,给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

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为将。还,见上。上问曰:“闻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节选自班固《汉书》)

材料二

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于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

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于祸。何者?已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于其间。使吴、楚反,错以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于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节选自苏轼《晁错论》)

【注】袁盎,就是爰盎。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夫晁错患A诸侯B强大C不可制D故请E削之F以尊京师G万世H之利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爱,指吝惜,与《师说》“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中的“爱”词义不相同。
B.东市,刑场,本义东面的市场,汉代在长安东市处决死刑犯,故后泛指刑场。
C.内,文中与“外”相对,与《劝学》“上食埃土”中的“上”用法相同。
D.所以,与《答司马谏议书》“故今具道所以”中的“所以”词义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皇上的询问,爰盎建议杀掉晁错,并派出使者赦免七国造反的罪过,恢复七国原有的封地,认为这样可以平息叛乱。
B.皇上思索后下定决心,接受爰盎的建议,并且让爰盎派中尉去骗晁错乘车去街市,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就被杀害了。
C.带兵平叛的校尉邓公认为皇上杀掉晁错是错误的决定,因为七国叛乱的目的不在于晁错,汉景帝也承认杀错了晁错。
D.苏轼认为假如晁错自己亲自带兵去讨伐吴、楚等七国的叛乱,或许可以成功。但他的做法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与错议出军事,错欲令上自将兵,而身居守。
(2)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
5.为什么邓公说“臣窃为陛下不取也”?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桓公既得管仲,与鲍叔、隰朋、高傒修齐国政,连五家之兵,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说。二年,伐灭郯,郯子奔莒。初,桓公亡时过郑,郯无礼,故伐之。五年,伐鲁,鲁将师败,鲁庄公请献遂邑以平。桓公许,与鲁会柯而盟。鲁将盟,曹沫以匕首劫桓公于坛上,曰:“反鲁之侵地。”桓公许之,已而,曹沐去匕首,北面就臣位。桓公后悔,欲无与鲁地而杀曹沫。管仲曰:“夫劫许之,而倍信杀之,愈一小快耳,而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可。”于是逐与曹沫三败所亡地于鲁。诸侯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七年,诸侯会桓公于甄,而桓公于是始霸焉。

(节选自《史记·齐太公世家》)

材料二:

奚谓过而不听于忠臣?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伯长,管仲佐之。管仲老,不能用事,休居于家。桓公从而问之曰:“仲父家居有病,即不幸而不起此病,政安之?”管仲曰:“臣老矣,不可问也。虽然,臣闻之,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君其试以心决之。”公曰:“然则竖习何如?”管仲曰:“不可。夫人之情莫不其身。公妒而好内,竖刁自獖以为治内。其身不爱,又安能爱君?”公曰:“然则孰可?”管仲曰:“隰朋可其为人也坚中而廉外少欲而多信。夫坚中,则足以为表;廉外,则可以大任;少欲,则能临其众;多信,则能亲邻国。此霸者之佐也,君其用之。”君曰:“诺。”居一年余,管仲死,君遂不用隰朋而与竖刁。刁莅事三年,桓公南游堂阜,竖刁率易牙、卫公子开方及大臣为乱。桓公渴馁而死南门之寝、公守之室,身死三月不收,虫出于户。故桓公之兵横行天下,为五伯长,卒见狱于其臣,而灭高名,为天下笑者,何也?不用管仲之过也。故曰:过而不听于忠臣,独行其意,则灭其高名,为人笑之始也。

(节选自《韩非子·十过》)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隰朋A可B其C为人也D坚中E而廉F外G少欲H而多信。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面,古时臣子面向北方朝见君主,因此人们以“北面”指代臣子的地位。
B.世家,《史记》中传记的一种体裁,司马迁以其记诸侯贵族之事。
C.迁,指调动官职,与《琵琶行并序》“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迁”词义相同。
D.爱,指爱护、爱惜,与《过秦论》“宽厚而爱人”中的“爱”词义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桓公之所以要讨伐郯国,是因为当初桓公逃亡时路过郯国,郯子对他无礼。
B.桓公想杀掉曹沫,管仲认为杀人一事虽可速决,但会因此失去援手,不可取。
C.桓公请管仲推荐治国人选,管仲推荐隰朋,认为隰朋品行正直适合辅佐君王。
D.桓公不听管仲忠告执意任用竖刁,最后落得死后三月没人收葬的悲惨结局。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鲁将盟,曹沫以匕首劫桓公于坛上,曰:“反鲁之侵地。”
(2)虽然,臣闻之,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
5.齐桓公为何得天下?又为何灭亡?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冬,十二月,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东郡;大兴卒塞之。春,三月,除关,无用传。晁错言于上曰: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罪。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今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与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

帝从之,令民入粟于边,拜爵各以多少级数为差。

错复奏言: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甚大惠也。恐塞卒之食不足用,大渫天下粟。边食足以支五岁,可令入粟郡县矣;郡县足支一岁以上,可时赦,勿收农民租。如此,德泽加于万民,民愈勤农,大富乐矣。

上复从其言,诏曰:道民之路,在于务本。朕亲率天下农,十年于今,而野不加辟,岁一不登,民有饥色;是从事焉尚寡而吏未加务。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是吏奉吾诏不勤而劝民不明也。且吾农民甚苦而吏莫之省,将何以劝焉!其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

春,二月,甲寅,诏曰: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染盛,皇后亲桑以供祭服;其具礼仪。

是时,上既躬修玄默,而将相皆旧功臣,少文多质。惩恶亡秦之政,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化行天下,告讦之俗易。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浸息。

六月,诏曰: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无以异也,其于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十五·汉纪七》)

材料二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节选自晁错《论贵粟疏》)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使天下人A入粟B于边C以受爵D免罪E不过F三岁G塞下之粟H必多矣。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以除罪”与《陈情表》“除臣洗马”中的“除”字含义不同。
B.“窃恐塞卒之食不足用”与《促织》“窃发盆”中的“窃”字含义不同。
C.“二月,甲寅”与《赤壁赋》“壬戌之秋”中的时间用法相同。
D.“其于劝农之道未备”与《劝学》“劝学”中的“劝”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晁错认为圣明的君王能够让百姓丰衣足食的原因,在于引领民众生产,进而获得富足。
B.百姓通过缴纳粮食来获得爵位,晁错提倡将爵位的等级提至更高,边境粮食才会充足。
C.晁错高瞻远瞩,统筹规划,他既重视农业生产,又重视减轻赋税,从而贮备了大量的粮食。
D.文帝强调要免除田地的租税,激励农业发展,希望通过这些手段来实现农商没有分别。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
(2)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5.请结合材料,分析晁错上奏时运用的论证方法。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简点使右仆射封德彝等并欲中男十八已上,简点入军。三四出,征执奏以为不可。德彝重奏:今见简点者云,次男内大有壮者。太宗怒,乃出敕:中男已上,虽未十八,身形壮大,亦取。征又不从,不肯署敕。太宗召征,作色而待之,曰:中男若实小,自不点入军。若实大,亦可简取。于君何嫌,过作如此固执?朕不解公意!征正色曰:臣闻竭泽取鱼,非不得鱼,明年无鱼。焚林而畋,非不获兽,明年无兽。若次男已上,尽点入军,租赋杂徭,将何取给?且比年国家卫士,不堪攻战,岂为其少,但为礼遇失所,遂使人无斗心。若多点取人,其数虽众,终是无用。若精简壮健,遇之以礼,人百其勇,何必在多?陛下每云,我之为君,以诚信待物,欲使官人百姓,并无矫伪之心。自登极已来,大事数件,皆是不信,复何以取信于人?太宗愕然曰:所云不信,是何事也?征曰:陛下初即位,诏书曰:‘租宿债,欠负官物,并悉原免。’即令所司,列为条例。秦府国司亦非官场陛下自秦王为天子国司不为官物其余物复何所有?又关中免二年租调,关外给复一年。百姓蒙恩,无不欢悦。更有敕旨:‘今年白丁多已役讫,若从此放免,并是虚荷国恩。若已役已输,令全纳取了,所免者皆以来年为始。’散还之后,复更征收,百姓之心,不能无怪。来年为始,何以取信?又陛下所与共治天下者在于刺史、县令,常年貌阅,并悉委之。至于简点,即疑其诈伪,岂所谓以诚信为治乎?太宗曰:我见君固执不已,疑君蔽此事。今论国家不信,乃人情不通。我不寻思,过亦深矣。行事往往如此错失,天下何以为治乎?乃停中男,赐金瓮一口。

(节选自《贞观政要》,有删改)

[注]①中男:唐初规定百姓十六至二十一为中男,二十一以上为成丁。②国司:这里指国家的一个部门。③租调:赋税。④貌阅:即阅其貌以验老小之实,是防止逃避赋役的措施。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亦非官A场B陛下C自秦王为D天子E国司不为F官物G其余物复H何所有?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敕,特指皇帝的诏书、命令,是皇帝个人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不可更改。
B.固执,本义指坚持不懈,后多指坚持成见。文中太宗认为魏征过分坚持自己意见。
C.逋,在文中指拖欠,与《陈情表》中“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逋”意思不同。
D.白丁,泛指平民,按古代衣冠等级,平民只能穿没有任何染色的麻棉织成的衣服。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征不赞同封德彝等人关于征兵的主张。封德彝重奏后,唐太宗很生气,命令:未满十八岁的中男,只要身体壮大,亦可征召入军。
B.唐太宗很不能理解魏征的做法,召他来问话;魏征正色以对,批评唐太宗做法的错误,表现了魏征犯颜直谏、不避利害的可贵精神。
C.魏征认为,皇帝虽然希望官吏百姓都没有矫饰虚伪之心,但自身却没有做到;而唐太宗认为自己诚信待物,对魏征的话惊愕、不满。
D.唐太宗认识到是因为自己不了解民情而错怪了魏征,最后采纳了魏征的建议,并给予赏赐,显示出唐太宗虚怀若谷、善于纳谏的品质。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精简壮健,遇之以礼,人百其勇,何必在多?
(2)我不寻思,过亦深矣。行事往往如此错失,天下何以为治乎?
5.魏征反对征召中男入军的理由有哪些?请概括。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魏安釐王十一年,秦昭王谓左右曰:“今时韩、魏与始孰强?”对曰:“不如始强。”王曰:“今时如耳、魏齐与孟尝、芒卯孰贤?”对曰:“不如。”王曰:“以孟尝、芒卯之贤,率强韩、魏以攻秦,犹无奈寡人何也。今以无能之如耳、魏齐而率弱韩、魏以伐秦,其无奈寡人何亦明矣。”左右皆曰:“甚然。”中期琴而对曰:“王之料天下过矣。当晋六卿之时,知氏最强,灭范、中行,又率韩、魏之兵以围赵襄子于晋阳,决晋水以灌晋阳之城。知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为参乘。知伯曰:‘吾始不知水之可以亡人之国也乃今知之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魏桓子肘韩康子,韩康子履魏桓子,肘足接于车上,而知氏地分,身死国亡,为天下笑。今秦兵虽强,不能过知氏;韩、魏虽弱,尚贤其在晋阳之下也。此方其用肘足之时也,愿王之勿易也!”

(节选自《史记·魏世家》)

材料二:

凡明主之治国也,任其势。势不可害,则虽强天下无奈何也,而况孟常、芒卯、韩、魏能奈我何!其势可害也,则不肖如如耳、魏齐,及韩、魏犹能害之。然则害与不侵,在自恃而已矣,奚问乎?申子曰:“失之数而求之信则疑矣。”其昭王之谓也。知伯无度,从韩康、魏宣而图以水灌灭其国,此知伯之所以国亡而身死、头为饮杯之故也。今昭王问孰与始强,其畏有水人之患乎?虽有左右,非韩、魏之二子也,安有肘足之事,而中期曰“勿易”,此虚言也。且中期之所官,琴瑟也,弦不调,弄不明,中期之任也。中期为所不知,岂不妄哉!左右对之曰“弱于始”与“不及”则可矣,其曰“甚然”则谀也。申子曰:“治不逾官,虽知不言。”今中期不知而尚言之。故曰昭王之问有失,左右中期之对皆有过也。

(节选自《韩非子·难三》)

【注】①晋六卿:指春秋末期晋国的知氏、范氏、中行氏、韩氏、魏氏、赵氏六大家族。后文的知伯即知氏家主,当时势力最大。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分别是赵氏、魏氏、韩氏家主,晋阳、安邑、平阳分别是三家的封邑。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吾始[A]不知[B]水之可以亡[C]人之国也[D]乃今知之[E]汾水[F]可以灌安邑[G]绛水[H]可以灌平阳。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同“凭”,文中指倚靠,与《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中的“冯”意思相同。
B.参乘,在车右陪乘的人,与《鸿门宴》“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中的“参乘”意思相同。
C.任其势,文中指凭借他的权势,其中“任”与成语“放任自流”中的“任”意思不同。
D.所以,文中表示原因,与《师说》中“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用法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的韩国、魏国实力不如以前,如耳、魏齐也不如孟尝、芒卯贤能,秦昭王认为,如今韩国、魏国要攻打秦国,并不能把秦国怎么样。
B.对于秦昭王的说法,侍臣都表示认同,中期则提出不同见解,他借晋国强大的知伯身死国灭的史事,劝说秦昭王不要把形势看得太简单。
C.听了知伯的话后,魏桓子和韩康子都产生了忧虑,所以魏桓子用臂肘碰韩康子,韩康子也用脚碰魏桓子,两人在车上用肘和脚暗中交流。
D.申子认为秦昭王丢掉法术而要求别人忠信是糊涂的,韩非子对此表示认同;对于左右侍臣,韩非子认为他们回答秦昭王的话是阿谀逢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秦兵虽强,不能过知氏;韩、魏虽弱,尚贤其在晋阳之下也。
2)然则害与不侵,在自恃而已矣,奚问乎?
5.韩非子认为中期回答秦昭王有过错,理由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