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丁度,公雅,其先恩州清河人。大中祥符中,登服勤词学科,为太子中允,直集贤院。坐解送国子监进士失实,监齐州税。还太常礼院,判吏部南曹。旧制,监司及藩镇辞谒皆赐对。仁宗初即位,止令附中书、枢密奏之,度言,附奏非所以防壅蔽也。帝遣使问所以御边,度奏曰:“今士气伤沮,若复追穷巢穴,粮千里,轻用人命以快一朝之意,非计之得也。太祖时,疆场之任,不用节将,但审擢材器,丰其廪赐,信其赏罚,方陲辑宁几二十年。为今之策,莫若谨亭障,远斥堠,控扼要害,为制御之全计。”因条上十策名曰《备边要览》。时西疆未宁,二府三司,虽询休不废务。度言:“苻坚以百万师寇晋,谢安命驾出游以安人心。请给假如故,无使外夷窥朝廷浅深。”从之。迁中书舍人,为承旨。

时叶清臣请商州置监铸大钱,以一当十。度奏曰:“在京西,有强盗杀人,取其衣,直不过数百钱。盗铸之利,不啻数倍。民间铜铅之器,悉为大钱,何以禁止?”帝尝问用人以资与才孰先,度对曰:“承平时用资,边事未平宜用才。”时度在翰林已七年,而朝廷方用兵,故对以此。谏官孙甫论度所言,盖自求柄用,帝谕辅臣曰度在侍从十五年数论天下事顾未尝及私甫安从得是语?卫士为变,事连宦官杨怀敏,枢密使夏竦请御史与宦官同于禁中鞠之,不可滋蔓,令反侧者不自安。度曰:“宿卫有变,事关社稷,此而可忍孰不可忍?请付外台穷治党与。”争于帝前。仁宗从竦言,度遂求解政事,罢为紫宸殿学士兼侍读学士。卒,赠吏部尚书,文简。

(节选自《宋史·丁度传》)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还太常礼院          知:掌管
B.粮千里                 馈:运输
C.迁中书舍人          累:连累
D.取其                 弊:破旧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谕/辅臣曰/度在侍从十五年数/论天下事/顾未尝及私/甫安从得是语/
B.帝谕辅臣曰/度在侍从十五年/数论天下事/顾未尝及私/甫安从得是语/
C.帝谕辅臣曰/度在侍从十五年/数论天下事/顾未尝及私甫/安从得是语/
D.帝谕/辅臣曰/度在侍从十五年数/论天下事/顾未尝及私甫/安从得是语
3.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在本名外另取的和本名意义有关的名字,长辈对晚辈称字表恭敬。
B.“国子监”是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有的时代兼为最高学府。
C.“旬休”是我国唐宋时期官员们的一种休假制度,即官员每十天休息一天。
D.“谥”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含褒贬的称号。
4.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宿卫有变,事关社稷,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A.禁卫军发生变化,事情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这种事情如果可以容忍,还有谁不能容忍?
B.禁卫军发动政变,事情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这种事情如果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容忍?
C.禁卫军发生变化,事情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这种事情如果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容忍?
D.禁卫军发动政变,事情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这种事情如果可以容忍,还有谁不能容忍?
5.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度劝谏皇上应该赐对。仁宗命令请求谒见的官员将奏折附在中书、枢密的奏折中上呈,丁度认为这样做容易堵塞言路。
B.丁度精心谋划边境防御。皇上询问御边之策,丁度认为不宜与敌人硬拼,不妨参照太祖时的做法进行防御,上奏十条计策。
C.丁度坚决反对铸造大钱。丁度通过对比强盗杀人后夺取的财物价值和偷铸钱币的利润,指明此举会刺激偷铸钱币的行为。
D.丁度对待政事据理力争。卫士政变,夏竦提出在禁宫中审讯,丁度直言应将此事交给相关部门,朝廷最终将党羽一网打尽。
2020-03-14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12月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始时,大司马府。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暴横民间,百姓惶扰。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世祖召见,赐以棨戟,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诗到大阳,闻贼规欲北渡,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剪灭。成皋令,视事三岁,举政尤异。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都尉,所在称治。

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曰:“陛下诚宜虚缺数郡,以俊振旅之臣,重复厚赏,加于久役之士。如此,缘边屯戍之师,竞而忘死,乘城拒塞之吏,不辞其劳,则烽火精明,守战坚固。圣王之政,必因人心。今猥用愚薄,塞功臣之望,诚非其宜。臣诗伏自惟忖,本以史吏一介之才,遭陛下创制大业,贤俊在外,空乏之间,超受大恩,牧养不称,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八年,上书乞避功德,陛下殊恩,未许放退。臣诗蒙恩尤深,义不敢苟冒虚请,诚不胜至愿,愿退大郡,受小职。及臣齿壮,力能经营剧事,如使臣诗必有补益,复受大位,虽析圭授爵,所不辞也。惟陛下哀!”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诗雅好推贤,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董崇等。初禁纲尚简但以玺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诗上书奏从之。

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谠言善策,随事献纳。视事七年,政化大行。十四年,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诏命使治丧郡邸,赙绢千匹。

(摘自《后汉书·杜诗传》)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更始时,大司马府                       辟:开始,开辟
B.成皋令,视事三岁,举政尤异     拜:授予官职
C.惟陛下哀                                     矜:怜悯,怜惜
D.十四年,遣客为弟报仇,被征     坐:犯……罪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禁纲尚简/但以玺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诗/上疏书/奏从之
B.初禁/纲尚简/但以玺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诗/上疏书/奏从之
C.初禁/纲尚简/但以玺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诗上疏/书奏/从之
D.初/禁纲尚简/但以玺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诗上疏/书奏/从之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武”是光武帝刘秀的年号,我国古代常用年号纪年。
B.“檠戟”是古代官吏出行时的一种木制仪仗,形状像戟。
C.“疏”即疏远之意,是大臣向帝王请求辞职的一种奏章。
D.“玺书”指有皇帝印章的文书,此处指皇帝下达的诏书。
4.对下面文言语句的翻译,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
A.杜诗自认为没有功劳,为长期任大郡长日而感到不安,请求降职来避开有功的大臣。
B.杜诗自认为没有功劳,为长期占据大郡而感到不安,请求降职来让出职位给功臣。
C.杜诗自认为没有功劳,为长期任大郡长官而感到不安,请求降职来让出职位给功臣。
D.杜诗自认为没有功劳,为长期占据大郡而感到不安,请求降职来避开有功的大臣。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诗惩恶受赏。他领命格杀横暴民间的萧广,诛杀逆贼杨异等,受到世祖奖赏。
B.桂涛为官爱民。他减轻民役,带领百姓制农具,兴水利,拓农田,使百姓富足。
C.杜诗为国分忧。他不阻贤路,又举荐名士;进谏皇帝,严格了调遣军队的程序。
D.杜诗为官清廉。他不谋私利,死后没有留下田宅,皇帝赐财物诏令在郡府治丧。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公姓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公清介绝俗,用兵如神,尤善治盗。江宁盗号鱼壳者,拳捷,有司莫能禽。公抵任时,官吏惮公远迎,公日旰不至。方惊疑探刺,而逻者报公早单车入府矣。群吏饰厨传不受,馈饩 牵不受,一君不知所为。按察使某,公年家子也,从容言:“公过清严,则上下之情不通,某意欲具一餐为雅寿。”公笑曰:“以他物寿我,不如以鱼壳寿我。”按察使喻意,出( )千金为募。

雷翠亭者,名捕也,出而受金,司、库、县握手嘱曰:“我等颜面寄汝矣,勉之。”翠亭质妻子(   )狱,侦知鱼方会群盗,张饮秦淮,乃伪乞者,跪席西,呢呢求食。鱼望见疑之,肉冲其口,雷仰而吞,神色不动。鱼咋曰:“子胡然?子非丐也,子为于青天来禽我耳!行矣,健儿,肯汝乎?”翠亭再拜,群役入而加锁,拥之赴狱。司、府、县贺于衢。

是夕,公秉烛坐,梁上砉然有声,一男子持匕首下。公叱:“何人?”曰:“鱼壳也。”公解冠几上,指(   )头曰:“取!”鱼长跪笑曰:“取公头,不待公命也。方下梁时,如有物击我,手不得动。方知公神人,某恶贯满矣。”自反接,衔匕首以献。公曰:“国法有市曹在。”呼左右饮之酒,缚至射棚下,许免其妻子。

迟明,狱吏报失盗,人情汹汹,司、府、县相贺者转而相尤。趋辕跪告实,而公已命中军将鱼壳斩决西市。

(选自袁枚《于清端公传》,有删节)


【注】①厨传:古代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②饩牵:指牛羊等牲畜。泛指粮、肉等食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他物寿          寿:祝......长寿
B.肉冲其口            刃:刀刃
C.肯汝             累:连累
D.趋辕跪告实       谢:谢罪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括号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出( )千金为募。②翠亭质妻子()狱③指( )头曰
A.乎      B.乎      C.以 于 其D.以 之 若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司莫能禽——官史没有谁能够捉住他
B.侦知鱼方会群盗----探察得知鱼壳正在与众盗贼聚会
C.子为于青天来禽我耳—一你是替于青天来提拿我的啊
D.呼左右饮之酒—-叫身边的人和他一起喝酒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现是
A.讳,多指称死后的君主、尊长之名,本文在名前称讳表畏惧。
B.科举制度中,同榜登科者互称“年家”,其晚辈称“年家子”。
C.秦淮,指秦淮河。唐杜牧《泊秦淮》中有“夜泊秦淮近酒家”。
D.市曹,指城内商业活动集中的地方,古代常常在此处决人犯。
5.在下画的空格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本文用传奇笔法,写于成龙的事迹。先以单车赴任拒收馈赠。表现于公的____(不超过4个字);再以________(不超过8个字)这一富有传奇色彩的事迹,表现于公的正气凛然。
4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谷城。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汉王曰:“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也,吾不敢当帝位。”群臣皆曰:“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甲午,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

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高祖欲长都洛阳,齐人刘敬说,及留侯劝上入都关中,高祖是日驾,入都关中。六月,大赦天下。

未央宫成。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

                                                            (节选自《高祖本纪》)

1.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孔将军、费将军             纵:出兵攻击
B.空言虚语,非所          守:坚持
C.镇国家,抚百姓,馈饷   给:供应
D.有功者                       害:嫉恨
2.下面关于《高祖本纪》中文化常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氾水之阳”中“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阳(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阳(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
B.“玺符节”,玺,原为印的统称,秦始皇规定皇帝之印称“玺”。符,为古代使者所持,作为代表皇帝的象征。节,为古代君主征调兵将时的凭证。
C.弃市,是在人众集聚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以示为大众所弃的刑罚。《礼记》:“刑人于市,与众弃之。”
D.“郦生不拜,长揖”中的“揖”本意是指拱手行礼,也指古代的拱手礼,还有让出,逊主的意思。文中指平辈相见之礼。
3.下列对选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垓下之战中,韩信率兵发动攻击,遭遇失利后退却,孔、费两位将军又出兵攻击,楚军失利,韩信这才乘胜进攻,汉军取得垓下之战的胜利。
B.刘邦取得垓下大捷后,乘胜平定楚地,回军定陶后,带兵进入韩信营垒,剥夺了韩信的兵权。
C.取得天下后,刘邦与臣下议论自己取得天下的原因,大臣们认为刘邦之所以取得天下,主要是他能厚待有功之人,“与天下同利”。
D.刘邦与群臣在未央宫宴庆时,刘邦为父亲祝酒,当众戏弄老父,显出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
(2)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杨允正传

[清]戴名世

杨允正,字子展,江南休宁人。允正父读书博洽,敦于孝友。当父在时,家稍稍。于是允正客游四方,为计然之木,积累至赢余,而先业复振。居久之,允正客于外,忽心动,距家八百里,驰三日夜而归。父悲且喜曰:“儿归乎?”对曰:“儿恨不早归也。”父曰:“汝仲弟早卒,其子幼,汝抚之以有成。汝季弟读书,家事惟汝治,勿以繁剧累之。”允正遵父命唯谨。阅十余年,家人或欲折产,而仲弟之子及季弟所受,较父所遗辄多数倍,宗人皆贤允正,相与议醵金为贺,且以劝来者,允正谢弗受也。先是仲弟为商于青阳,耗父赀且尽,困甚,冬月衣单衣,惧父怒不敢归。允正踪迹得之,衣以其衣,借之归,百方为调释,父怒乃解。仲弟庶出也,而笃爱不异于同母,人以为难。

允正为人忠厚,遇凡可以利物者,无不竭力为之。性不喜奴婢,曰:“此辈质多愚劣,不善事主,何能不加笞,彼亦人子也,其忍伤之,吾故不多富也。”允正卒年六十有五。

赞曰:徽人善为生,往往徒手致素封,然其处家庭朋友多仁让有厚德,盖货殖之事,非有士君子之行,亦不能以有成也。如杨翁之事,其义岂不高哉!翁之子劻祖为余言如且请为之传焉,余是以之。

(选自《戴名世集》,有删改)


[注]①醵金:凑钱饮酒。②素封:无官爵封邑而拥有资财的富人。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稍稍衰落
B.性不喜奴婢 购买
C.何能不加笞责骂
D.翁之子劻祖为余言如这样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允正于外 名词作状语
B.宗人皆允正 使动用法
C.冬月单衣 意动用法
D.且请为之焉 名词作动词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杨允正常年在外经商,后来回到家乡,对自己不能早点回家感到遗憾。
B.杨允正分家之后,族人商量凑钱饮酒,既是为他祝贺,也是为了勉励后来的人。
C.场允正找到经商失败的二弟,在父亲面前为其辩解,他像对待同胞兄弟一样关爱他。
D.杨允正不喜欢蓄奴婢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大多素质不高,侍奉时不能令主人满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徽人善为生,往往徒手致素封,然其处家庭朋友多仁让有厚德,盖货殖之事,非有士君子之行,亦不能以有成也。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所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鸿门宴》)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亡去不义             亡:丢弃
B.毋内诸侯内          同“纳”,接纳
C.籍吏民                 籍:登记
D.不如因善遇之       遇:对待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臣为韩王送沛公
B.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君为我呼入
D.约为婚姻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伯为报救命之恩夜访张良,使得原本紧张的局势出现转机。
B.从怪罪鲰生、拉拢项伯等言行可看出刘邦机敏、果断、精细。
C.作者运用对照手法,用项伯的当机立断突出张良的优柔寡断。
D.语言描写精练生动,寥寥几笔就刻画出不同人物的鲜明个性。
2019-06-17更新 | 121次组卷 | 4卷引用:2018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召樊哙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B.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C.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D.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寿:奉上一杯酒,祝对方健康,类似今天的敬酒。
B.西向:面朝西,在古代礼仪中属于最卑的座次。
C.跽:跪直身子。
D.参乘:官名,军队里的长官,相当于军事参谋或军师。
3.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一方的座次为尊,刘邦一方的座次为卑,显示了双方实力的悬殊。
B.范增觉得项羽不能果断行事,立即召来项庄,欲借舞剑为由,乘机杀死刘邦。
C.樊哙知道刘邦在鸿门宴上有危险,于是与张良闯入营帐,欲跟项羽同生共死。
D.樊哙虽然怒闯项王营帐,但是顺从项王之令,饮酒吃肉并拜谢,从而赢得替刘邦说情的机会。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019-03-22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2018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邵雍字尧夫。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已而叹曰:“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于是逾河、汾,涉淮、汉,周流齐、鲁、宋、郑之墟,久之,幡然来归,曰:“道在是矣。”遂不复出。

北海李之才摄共城令,闻雍好学,尝其庐,谓曰:“子亦闻物理性命之学乎?”雍对曰:“幸受教。”乃事之才,受《河图》、《洛书》、《宓义》八卦六十四卦图像。

初至洛,蓬荜环堵,不芘风雨,躬爨以事父母,虽平居屡空,而怡然有所甚乐,人莫能窥也。及执亲丧,哀毁尽礼。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雅敬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其居曰“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旦则焚香燕坐,晡时酌酒三四瓯,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兴至辄哦诗自咏。春秋时出游城中,风雨常不出,出则乘小车,一人挽之,惟意所适。士大夫家识其车音,争相迎候,童孺厮隶皆欢相谓曰:“吾家先生至也。”不复称其姓字。或留信宿乃去。好事者别作屋如雍所居,以候其至,名曰“行窝”。

司马光兄事雍,而二人纯德尤乡里所慕向,父子昆弟每相曰:“毋为不善,恐司马端明、邵先生知。”士之洛者,有不之公府,必之雍。雍德气粹然,望之知其贤,然不事表襮,不设防畛,群居燕笑终日,不为甚异。与人言,乐道其善而隐其恶。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以语人。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熙宁行新法,吏牵迫不可为,或投劾去。雍门生故友居州县者,皆贻书访雍,雍曰:“此贤者所当尽力之时,新法固严,能宽一分,则民受一分赐矣。投劾何益耶?”

嘉祐诏求遗逸,留守王拱辰以雍应诏,授将作监主簿,复举逸士,补颍州团练推官,皆固辞乃受命,竟称疾不之官。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赠秘书省著作郎。元祐中赐谥康节。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六·道学一》,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其庐                      造:建造
B.躬爨以事父母            樵:砍柴
C.父子昆弟每相        饬:告诫
D.士之洛者                  道:取道
2.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B.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C.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D.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邵雍少时志向远大,广泛阅读,刻苦磨砺,周游四方。后来拜北海的李之才为师,学习《河图》、《洛书》、《宓义》八卦六十四卦图像。
B.邵雍安贫乐道,司马光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邵雍常到田间耕作,把自己的居所命名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
C.门生故友因新法过于苛严准备弃官,征询邵雍意见,邵雍认为新法固然苛严,但能够尽己之力宽厚一分,老百姓就会受一分恩赐。弃官没有什么好处。
D.邵雍不求仕达,先后两次被举荐为官,都是在坚决推辞之后接受任命的,但最后还是称病不赴任。去世时,追赠秘书省著作郎,同时赐谥号康节。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敬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
(2)与人言,乐道其善而隐其恶。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以语人。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真题
9 . 本大题共4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咸誉清。疾病庀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妄人也。”

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也亦谬。”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吾见蚩之有在也。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求者益广,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其远取利皆类此。

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世之言,徒曰“市道交”。呜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幸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柳先生曰:“清居市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

(取材于柳宗元《宋清传》


注:①市:买卖场所,后文也指经商、交易。 ②雠:这里指售出、成交 ③直:价值,价钱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药     居:聚积,搜集
B.积如山     券:借据,欠条
C.未尝取直     诣:前往
D.终不     复:回答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清优主     不害清为富也B.市人其异,皆笑之 清不怠遇其人
C.清有道者欤     道不废D.求者广   厚报清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     那些等待宋清馈赠的人在门前排成了队
B.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     他们的求利不也太短浅了吗
C.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     现在的交往中有能像宋清那样从长远考虑回报的人吗
D.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   天下那些穷困潦倒而还可以活下去的人就会躲起来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生意场的交往也不一定都是斤斤计较的,宋清就是一个例证。
B.宋清认为做生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追求高尚的做人的境界。
C.计较蝇头小利不仅是一般商人的本性,也是某些士大夫的通病。
D.宋清与人交往不仅异于普通商人,也高于某些以士大夫自居的人。
2019-01-30更新 | 694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而出
B.越国以(边邑)远
C.行李(出使的人)之往来,共其乏困
D.焉用亡郑以(增加)邻
2.“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B.以为死,或以为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以为得之矣
3.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
B.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C.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
D.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4.翻译句子。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