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也。少为县吏,以清公称。太祖临兖州,为治中从事。玠语太祖曰:“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太祖敬纳其言,转幕府功曹。

太祖为司空丞相,玠尝为东曹掾,与崔琰并典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文帝为五官将,亲自诣玠,属所亲眷。玠答曰:“老臣以能守职,幸得免戾。今所说人非迁次,是以不敢奉命。”玠居显位,常布衣蔬食,抚育孤兄子甚笃,赏赐以振施贫族,家无所余。魏国初建,为尚书仆射,复典选举。时太子未定,而临淄侯植有宠,玠密谏曰:“近者袁绍以嫡庶不分,覆宗灭国。废立大事,非所宜闻。”后群僚会,玠起更衣,太祖目指曰:“此古所谓国之司直,我之周昌也。”

崔琰既死,玠内不悦。后有白玠者:“出见黥面反者,其妻子没为官奴婢。玠言曰‘使天不雨者盖此也’。”太祖闻之大怒,收玠付狱。大理钟繇诘玠曰:“玠讥谤之言,流于下民,不悦之声,上闻圣听。事已发露,不得隐欺,具以状对。”玠曰:“臣闻贾子放外,谗在绛、灌,晁错致诛于东市,伍员绝命于吴都:斯数子者,或妒其前,或害其后。说臣此言,必有征要。谨以状对。”时桓阶、和洽进言救玠,玠遂免,卒于家。

(摘编自《三国志·魏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B.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C.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D.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既有征召,也有辟除,二者合称“征辟”,文中即“征辟”的简称。
B.舆服,指车舆冠服与各种仪仗。古代车舆与冠服都有定式,以表尊卑等级,不能随意僭越。
C.嫡庶,旧时正妻和妾、嫡子和庶子的合称。正妻为嫡,正妻所生之子为嫡子,妾所生之子为庶子。
D.黜,指罢免官职,古代表罢免官职的还有罢、夺、免、去、废等。表升职的有擢、拔、陟、升、迁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毛玠洞察时局,颇有远谋。毛玠早年跟随太祖,为其剖析天下大势,从奉天子、成霸业的角度,筹谋策划,曹操深为敬重,采纳其策。
B.毛玠为官清廉,生活节俭。毛玠为县吏时便以清正著称。后选拔官吏,尽推清正之士。他官居显位,却朴素节俭,抚孤恤贫,家无余财。
C.毛玠不顾安危,直言进谏。魏国初建,太子人选未定,毛玠察觉曹植受宠,便以袁绍不分嫡庶以致覆亡的教训进行密谏,深得太祖肯定。
D.毛玠遭遇冤屈,结局黯然。毛玠为崔琰打抱不平,触怒太祖,被捕入狱。他以贾谊等人含冤受屈之事为崔琰辩白,最终落得罢黜结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亲自诣玠,属所亲眷。玠答曰:老臣以能守职,幸得免戾。
(2)大理钟繇诘玠曰:玠讥谤之言,流于下民,不悦之声,上闻圣听。
2021-06-0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云南省曲靖市曲靖一中高三第八次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至秦,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拜斯为客卿。卒用其计谋,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斯奏请楚书,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明法度,定律令,同文书,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始皇崩,太子立为二世皇帝。法令诛罚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又作阿房之宫,治直道、驰道,赋敛愈重,戍徭无已。于是楚戍卒陈胜吴广策及作乱态俊想高自置为侯王叛秦李斯数欲请间谏二世不许章邯诮让斯居三公位如何令盗如此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囫中,仰天而叹曰: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吾以忠死,宜矣。吾非不谏也,而不吾听也。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而以赵高为佐,吾必见寇至咸阳,麋鹿游于朝也。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赵高治斯,榜掠千余,不胜痛,自诬服。斯所以不死者,自负其辩,有功,实无反心,幸得上书自陈,幸二世之寤而赦之。书上,赵高使吏弃去不奏,曰:囚安得上书!赵高使其客十余辈诈为御史、谒者、侍中,更往覆讯斯。斯更以其实对,辄使人复榜之。后二世使人验斯,斯以为如前,终不敢更言,辞服。奏当上,二世喜曰: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选自《<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楚戍卒陈胜吴广等乃作乱/杰俊相立/自置为侯王/叛秦/李斯数欲请间谏/二世不许/章邯诮让斯居三公位/如何令盗如此/
B.于是楚戍卒陈胜/吴广等乃作乱/杰俊相立自置/为侯王/叛秦/李斯数欲请间谏/二世不许/章邯诮让斯居三公位/如何令盗如此/
C.于是楚戍卒/陈胜吴广等乃作乱/杰俊相立/自置为侯王/叛秦/李斯数欲请间谏/二世不许/章邯诮让斯居三公位/如何令盗如此/
D.于是楚成卒陈胜/吴广等乃作乱/杰俊相立/自置为侯王/叛秦/李斯数欲请间谏/二世不许/章邯诮让斯居三公位/如何令盗如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名况字卿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主张性恶论。
B.三公为秦朝地位最尊显的管行政的丞相、管军事的太尉、管司法的御史大夫三个官职的合称,秦后均为虚衔。
C.二世指秦朝第二个皇帝胡亥即秦二世,亦称二世皇帝,他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始皇死后立为太子继承皇位。
D.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秦始皇统一中国,自认为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为自己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斯盲目自负。他已身陷囹囫,却自负有功于秦且颇有辩才,定能清除奸臣。
B.李斯遭人构陷。他身居丞相高位,被人觊觎,遂遭奸臣罗织罪名而满门抄斩。
C.李斯善于谋略。他到秦国后,多次出谋划策,辅佐秦王统一天下,成就帝业。
D.李斯毁誉参半。他既有助秦制定律令统一文字之功,也有焚书毁灭文化之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以忠死,宜矣。吾非不谏也,而不吾听也。
(2)赵高治斯,榜掠千余,不胜痛,自诬服。
2021-06-02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语文试题
2020高一下·云南西双版纳·专题练习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沈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秦亡归燕。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而秦王政生于赵其少时与丹欢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稍蚕食诸侯,且至于燕,燕君臣皆恐祸之至。太子丹患之,问其傅鞠武。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南有泾、渭之沃,擅巴、汉之饶,右陇、蜀之山,左关、崤之险,民众而士厉,兵革有余。意有所出,则长城之南,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丹曰:“然则何由?”对曰:“请入图之。”

居有间,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太子受而舍之。鞠武谏曰:“不可。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之谋也。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太子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且非独于此也,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固丹命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鞠武曰:“夫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有删改)


【注】①批:触动,触犯。逆鳞:传说中龙颈部生的倒鳞。触及倒鳞,龙即发怒。②购:通“媾”,媾和,讲和。③惛然:忧闷,烦乱。惛,糊涂。
1.对文中加框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而秦王政生于赵其少/时与丹欢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
B.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而秦王政生于赵/其少时与丹欢/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
C.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而秦王政/生于赵其少/时与丹欢/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
D.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而秦/王政生于赵/其少时与丹欢/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筑”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击弦乐器。演奏时,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筑”在战国时代很流行。
B.“三晋”,战国初韩、魏、赵三家分晋,立为国,故称。其地大约位于当今山西省及河南省中部、北部,河北省南部、中部。
C.“山东”,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有时也泛指秦国以外的六国领土。
D.“太子丹质秦”之“质”是指当时诸侯国以将太子派往敌方或者他国作为人质来相互取信的制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轲是卫国人,他的祖先是齐国人。在卫国时,人们称他为“庆卿”;到燕国后,人们称他为“荆卿”。
B.荆轲到燕国后,每天都和一个擅长击筑的宰狗的屠夫高渐离在集市上喝酒。喝得兴起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唱歌,唱毕复哭,旁若无人。
C.燕太子丹和秦王嬴政曾在赵国相识,关系很好,但后来两人闹翻。面对秦国咄咄逼人的攻势,太子丹一筹莫展。
D.鞠武认为,如果收留了樊於期,就好比是“委肉当饿虎之蹊”,必定会招致巨大祸患。即使管仲、晏婴再世,也无法挽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2)夫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
2020-10-0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试卷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