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06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太子曰:“然则何由?”太傅曰:“请入,图之。”

居之有间,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鞫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谋。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讲于单于,然后乃可图也。”太子丹曰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地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偻行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光闻长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约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侠士也。”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明不言也。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今秦有贪饕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餍。今秦已虏韩王,尽纳其地,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王翦将数十万之众临漳、邺,而李信出太原、云中。赵不能支秦,必入臣。入臣,则祸至燕。燕小弱,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诸侯服秦,莫敢合从。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惟荆卿留意焉。”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轲为上卿。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
B.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
C.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
D.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傅,古代的官职名,和太师、太保一起,位列“三公”,文中的“太傅”是太子太傅,太子太傅一般认为就是太子的老师。
B.“左右”有多种含义,可以指方位,代指身边;也可以指身边跟随的人。文中是前一个意思。
C.“再拜”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拜两次,表达敬意。
D.“三晋”是指战国时期的赵、韩、卫三国的合称,作为地理名词指晋国故地。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秦将灭六国,兵临易水之际,太子请教鞫武、田光以及接见荆轲都是为了消除秦灭燕国之患。
B.樊将军从秦流亡到燕后,太傅鞫武认为收留他对燕国很不利,建议急遣樊将军入匈奴,想借匈奴之手来杀掉樊将军;该建议被太子丹否决后,鞫武又推荐田光去刺杀秦王。
C.太子向田光请教如何缓解燕、秦两国紧张局势之后,叮嘱他不要泄露谈话内容,为此,田光自刎而死。
D.太子重用荆轲,是想让他胁迫秦王返还诸侯的全部土地;或者刺杀秦王使秦大乱,六国趁机合纵破秦。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2020-12-1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少孤,鞠于仲父宗元,从学于里人张震,善为文辞。咸平中,由乡贡试礼部、廷对皆第一。杨亿见其赋,叹曰:“王佐器也。”

时瑞应沓至,曾尝入对,常语及之。曾奏曰:“此该国家承平所致,然愿推而弗居,异日或有灾沴,则免舆议。”及帝既受符命,大建玉清昭应宫,下莫敢言者,曾陈五害以谏。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

真宗不豫,皇后居中预政,太子虽听事资善堂。然事皆决于后,中外以为忧。真宋崩,内外汹汹,曾正色独立,朝廷倚以为重。仁宋立,迁礼部尚书。群臣议太后临朝仪,曾请如东汉故事,太后坐帝右,垂帘奏事,丁谓欲帝朔望见群臣,大事则太后召对辅臣决之,非大事令入内押班雷允恭传奏禁中,画可以下。曾曰:“两宫异处,而柄归宦官,祸端兆矣。”谓不听。既而允恭坐诛,谓亦得罪。自是两宫垂帘,辅臣奏事如曾议。

曾方严持重,每进见,言利害事,审而中理;多所荐拔,尤恶侥幸。曹利用恶曾班己上,尝怏怏不悦。及利用坐事,太后大怒,曾为之解。太后曰:“卿尝言利用强横,今何解也?”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尝以理折之。今加以大恶,则非臣所知也。”太后意少释,卒从轻议。始,太后受册,将御大安殿,曾执以为不可,及长宁节上寿,止共张便殿。太后左右姻家稍通请谒,曾多所裁抑,太后滋不悦。会玉清昭应宫灾,乃出知青州,人乐其政,为画像而生祠之。曾进退士人,莫有知者。范仲淹尝问曾曰:“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曾曰:“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仲淹服其言。宝元元年冬,大星晨坠其寝,左右惊告。曾曰:“后一月当知之。”如期而,年六十一。赠侍中,谥文正。

(节选自《宋史·王曹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
B.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
C.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
D.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
2.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廷对,科举时代皇帝举行殿试。后也称皇帝在朝廷上召问臣下,使奏对政事。
B.符命,帝王受天命的象征。古人认为天降祥瑞于国君,使其有凭证治理国家。
C.朔望,农历每月初一日叫“朔”,十五日叫“望”。而以“晦”表示每月三十。
D.薨,古代称诸侯或大官死叫“薨”,此外,“崩”在古代专指帝王或王后的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曾精于学问,得到诸人夸赞。王曾虽然少年失亲。但在叔父和乡人的培育下,在文辞方面钻研较深,在后来的乡贡试中都名列第一。
B.王曾关心国事,敢于直谏陈事。皇帝在真定接受符命,大兴土木以建宫室,其他臣子都不敢劝谏,只有王曾陈述了五大危害用以劝谏。
C.王曾严肃庄重,处事遵照法度。真宗因身体不适让太子听事,但政事上都由皇后决定。王曾上奏请求遵循东汉的礼仪,太后垂帘奏事。
D.王曾端厚持重,且勇于担当。王曾身居相位时举荐贤能而不声张,范仲淹对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十分钦佩,但也委婉地提出批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曹利用恶曾班己上,尝怏怏不悦。及利用坐事,太后大怒,曾为之解。
(2)会玉清昭应宫灾,乃出知青州,人乐其政,为画像而生祠之。
5.王曾正直无私、直言敢谏,在文中除了陈述五大危害劝谏皇帝不要大兴土木外,还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结合你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别说明。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杨慎,字用修,新都人,少师廷和子也。慎幼警敏,十一岁能诗。入京,赋《黄叶诗》,李东阳见而嗟赏,令受业门下。年二十四,举正德六年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在翰林时,武宗问钦天监及翰林:“星有注张,又作汪张,是何星也?”众不能对。慎曰:“柳星也。” 历举《周礼》、《史记》、《汉书》以复。丁继母忧,服阕起故官。十二年八月,武宗微行,始出居庸关,慎抗疏切谏。寻移疾归。世宗嗣位,起充经筵讲官。常讲《舜典》,言:“圣人设赎刑,乃施于小过,俾民自新。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时大榼张锐、于经论死,或言进金银获宥,故及之。

嘉靖三年,帝纳桂萼、张璁言,召为翰林学士。慎偕同列三十六人上言:“臣等与萼辈学术不同,议论亦异。臣等所执者,程颐、朱熹之说也。萼等所执者,冷褒、段犹之余也。今陛下既超擢萼辈,不以臣等言为是,臣等不能与同列,愿赐罢斥。”帝怒,切责,停俸有差。逾月,又偕学士丰熙等疏谏。不得命,偕廷臣伏左顺门力谏。帝震怒,命执首事八人下诏狱。于是慎及检讨王元正等撼门大哭,声彻殿庭。帝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慎、元正、济并谪戍,余削籍。慎得云南永昌卫。先是廷和当国尽斥锦衣冒滥官及是伺诸途将害慎慎知而谨备之至临清始散去扶病驰万里惫甚。五年闻廷和疾,驰至家。廷和喜,疾愈。还永昌。八年闻廷和讣,奔告巡抚欧阳重请于朝,获归葬,葬讫复还。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卒,年七十有二。隆庆初,赠光禄少卿。天启中,追谥文宪。

(节选自《明史•杨慎》)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先是/廷和当国/尽斥锦衣/冒滥官及是伺诸途/将害慎/慎知而谨备之/至临清始散去扶病/驰万里/惫甚/
B.先是/廷和当国/尽斥锦衣冒滥官/及是伺诸途/将害慎/慎知而谨备之/至临清始散去扶病/驰万里/惫甚/
C.先是/廷和当国/尽斥锦衣/冒滥官及是伺诸途/将害慎/慎知而谨备之/至临清始散去/扶病驰万里/惫甚/
D.先是/廷和当国/尽斥锦衣冒滥官/及是伺诸途/将害慎/慎知而谨备之/至临清始散去/扶病驰万里/惫甚/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少师,职官名。春秋时楚国设置,为君主的辅弼之官。北周以后,历代多沿置,明、清时期以朝臣兼任,拥有实际的权利。
B.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探花、榜眼。
C.服阙,又叫“服除”,守丧期满除去孝服。朝廷官员在位期间,若父母去世,须辞官回到祖籍。官员守制期满,可再次为官。
D.隆庆,年号。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历史上最早的年号是汉光武帝的“建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慎机敏好学,博闻强识。在翰林时,钦天监和翰林院众人无法回答武宗问题时,杨慎不仅准确作了回答,还进行了佐证。
B.杨慎重视孝道,讲究礼制。继母去世后,他按照礼仪服丧;闻知父亲生病,他急忙归家探病;父亲去世后,他又请求归葬。
C.杨慎禀性刚直,抗疏切谏。武宗着便装外出,刚走过居庸关,杨慎就直言上书,极力劝阻武宗。不久,武宗只得称病回朝。
D.杨慎坚持原则,不惧权势。桂萼、张璁被召为翰林学士时,杨慎曾多次上书反对,即使被下昭狱,也没有改变自己的立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大榼张锐、于经论死,或言进金银获宥,故及之。
(2)今陛下既超擢萼辈,不以臣等言为是,臣等不能与同列,愿赐罢斥。
2020-12-17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耳者,大梁人也。陈馀者,亦大梁人也。馀年少,父事张耳,两人相与为刎颈交。

秦灭魏数岁,已闻此两人魏之名士也,购求。张耳陈馀乃变名姓俱之陈为里监门以自食里吏尝有过笞陈馀陈馀欲起张耳蹑之使受笞。吏去,张耳乃引陈馀之桑下而数之曰:“始吾与公言何如?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陈馀然之。

陈涉起蕲,至入陈。张耳、陈馀上谒陈涉。陈涉以故所善陈人武臣为将军,以张耳、陈馀为左右校尉,予卒三千人,北略赵地。至邯郸,武臣遂立为赵王。以陈馀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李良已得秦书,固欲反赵,乃遂将其兵袭邯郸,邯郸不知,竟杀武臣。赵人多为张耳、陈馀耳目者,以故得脱出。收其兵,得数万人。乃求得赵歇,立为赵王,居信都。

章邯引兵至邯郸。张耳与赵王歇走入钜鹿城,王离围之。陈馀北收常山兵,得数万人,军钜鹿北。王离兵食多,急攻钜鹿。钜鹿城中食尽兵少,张耳数使人召前陈馀,陈馀自度兵少,不敌秦,不敢前。数月,张耳大怒,怨陈馀,使张黡、陈泽往让陈馀。陈馀曰:“吾度前终不能救赵,徒尽亡军。且余所以不俱死,欲为赵王、张君报秦。今必俱死,如以肉委饿虎,何益?”

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于是赵王歇、张耳乃得出钜鹿。张耳与陈馀相见,责让陈馀以不肯救赵,陈馀怒曰:“不意君之望臣深也!岂以臣为重去将哉?”乃脱解印绶,推予张耳。张耳亦愕不受。陈馀起如厕。客有说张耳曰:“臣闻‘天与不取,反受其咎’。今陈将军与君印,君不受,反天不祥。急取之!”张耳乃佩其印,收其麾下。而陈馀还,亦望张耳不让,遂趋出。张耳遂收其兵。陈馀独与麾下所善数百人之河上泽中渔猎。由此陈馀、张耳遂有郤。后汉遣耳与韩信击破赵井陉,斩馀泜水上。五年秋,耳,谥曰景王。

(节选自《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张耳/陈馀乃变名姓俱/之陈为里监门/以自食/里吏尝有过笞陈馀/陈馀欲起/张耳蹑之/使受笞。
B.张耳/陈馀乃变名姓/俱之陈/为里监门以自食/里吏尝有过笞陈馀/陈馀欲起/张耳蹑之/使受笞。
C.张耳/陈馀乃变名姓/俱之陈/为里监门以自食/里吏尝有过笞陈馀/陈馀欲起张耳/蹑之/使受笞。
D.张耳/陈馀乃变名姓俱/之陈为里监门/以自食/里吏尝有过笞陈馀/陈馀欲起张耳/蹑之/使受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印绶,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也用来借指官爵。
B.校尉,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武官官职。校尉一职始置于秦朝,为中级官吏,到汉朝时地位达到鼎盛
C.薨,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及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大夫的死。
D.丞相,是战国时期便有的官职。后世丞相成为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但非历朝都设有丞相一职。
3.下列各项中对于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耳、陈馀皆为魏人,同为名士。秦在灭掉魏国数年之后,听闻两人是魏国的知名人士,于是下令悬赏捉拿他们。
B.张耳、陈馀共同奋斗,成就事业。两人先是投靠陈涉,继而辅助武臣,当武臣被杀后,又共立赵歇为赵王。
C.张耳与赵王歇被困钜鹿城,危在旦夕,张耳多次派人召陈馀相救,陈馀因兵力悬殊不敢前往。
D.张耳当面指责陈馀,陈馀怒解印绶。张耳毫不犹豫接其印绶,收编其军队。陈馀愤然离去。两人的感情出现了裂痕。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张耳乃引陈馀之桑下而数之曰:“始吾与公言何如?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
(2)吾度前终不能救赵,徒尽亡军。且余所以不俱死,欲为赵王、张君报秦。
2020-12-1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愈,退之,邓州南阳人。愈生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鞠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依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建封辟府推官。操行坚正,鲠言无所忌。调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上疏极论宫市,德宗怒,贬阳山令。有爱在民,民生子多以其姓字之。

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曰:“……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无计班资之崇庳忘量已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执政览之,奇其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

袁人以男女为隶,过期不赎,则没入之。愈至,悉计庸得赎所没,归之父母七百余人。因与约,禁其为隶。召拜国子祭酒,转兵部侍郎。

镇州乱,杀田弘正而立王廷凑,诏愈宣抚。既行,众皆危之。穆宗亦悔,诏愈度事从宜,无必入。愈至,廷凑严兵迓之,甲士陈廷。愈曰:“田公以魏、博六州归朝廷,官中书令,此尔军所共闻也。”众曰:“弘正刻,故此军不安。”愈曰:“然尔曹亦害田公,又残其家矣,复何道?”廷凑虑众变,因曰:“今欲廷凑何所为?”愈曰:“神策六军将如牛元翼者为不乏,但朝廷顾大体,不可弃之。公久围之,何也?”廷凑曰:“即出之。”愈曰:“若尔,则无事矣。”愈归奏其语,帝大悦。转吏部侍郎。长庆四年卒,年五十七,谥曰文。

每言文章自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后,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树立,成一家言。其《原道》《原性》《师说》等数十篇,皆奥衍闳深,与孟轲、扬雄相表里而佐佑《六经》云。至它文,造端置辞,要为不袭蹈前人者。

(选自《新唐书·韩愈传》)


【注】①杙:小木桩:楹:柱子。②昌阳:即菖蒲,传说久服可延年益寿:豨苓:泻药。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无/计班资之崇庳/忘量己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
B.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无/计班资之崇庳/忘量己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
C.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无/计班资之崇庳/忘量己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
D.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无/计班资之崇庳/忘量己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代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所取,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B.宫市,可指宫廷内所设的市肆,也指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实为掠夺。
C.侍郎,职官名,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明清时是政府各部的副部长。
D.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主要是谈治国纲领的古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性格耿直,鲠言无所顾忌。韩愈操行坚定端正,直言论事,升任监察御史,上疏竭力论述宫市的弊端,被贬为阳山令。.
B.韩愈为民着想,破除落后习俗。袁州人将儿女抵押作奴隶又无力赎回,韩愈到任后解决了这一问题,并禁止这一落后风俗。
C.韩愈出使叛军,解救同僚有功。镇州有军队叛乱,韩愈奉旨安抚,先说服叛乱众兵,再据理劝降了王廷凑,为牛元翼解围。
D.韩愈为文独特,自成一家之言。《原道》《原性》《师说》等文章,都高深流畅、闳大博深,其它文章要旨上也不因袭前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
(2)愈曰:“然尔曹亦害田公,又残其家矣,复何道?”
6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蔡泽者,燕人也,游学干诸侯小大甚众,不遇。去之赵,见逐。之韩、魏,遇夺釜高于途,蔡泽乃西入秦。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范雎闻,使人召之。蔡泽入,则揖范雎,范雎固不快。及见之,又倨。范雎让之曰:“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请闻其说!”蔡泽曰:“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然亦可愿与?”范雎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谬曰:“何为不可!若此三子者,固义之至之,忠之节也。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生而辱,不如死而荣。士固有杀身以成名,惟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何为不可哉!”蔡泽曰:“今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岂慕不遇世死乎!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戮辱而身全者,下也。”于是范雎称善。乃入生,为上客。

②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昭王召见蔡泽,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范雎因谢病请归相印。昭王新说蔡泽,遂拜为秦相,东收周室。蔡泽相秦数月,人或恶之,俱诛,乃谢病.归相印,号为纲成君。居秦十余年,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事始皇帝。为秦使于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③太史公曰:韩子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信哉是言也!蔡泽等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说力少也。及羁旅入秦,取秦相,垂功于天下者,固强弱之势异也。然士亦有偶合贤者多如此子不得尽意岂要胜道哉!然此子不困厄,恶能激乎!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注:①釜高:行厨炊具②三子:指商君、吴起、大夫种,他们都功成被杀。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乃入生,为上客   (2)事始皇帝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德(     
A.看见       B.显现       C.拜见       D.被
(2)昭王新蔡泽(     
A.告诉       B.高兴       C.喜欢       D.劝说
3.第③段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然士亦有偶合贤者/多如此子/不得/尽意岂要胜道哉
B.然士亦有偶合/贤者多如此子/不得尽意/岂要胜道哉
C.然士亦有偶合/贤者多/如此子不得尽意/岂要胜道哉
D.然士亦有/偶合贤者/多如此子不得/尽意岂要胜道哉
4.蔡泽向范雎提及商鞅、吴起等三人,其劝说范雎的用意以下不合适的一项是(     
A.让出相位B.举荐自己C.保持警惕D.提高修养
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蔡泽者,燕人也,游学干诸侯小大甚众,不遇。
(2)范雎让之曰:“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请闻其说!”
6.联系全文,概括蔡泽之所以能“垂功于天下”的原因。
2020-12-1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大附属东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廷页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来山,日沈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搪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珊、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着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瑞辟为府僚佐。磷起兵,逃还彭泽;磷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元和末,宜歙观察使范传正祭其冢,禁樵采。访后裔,惟二孙女嫁为民妻,进止仍有风范,因泣曰:“先祖志在青山,顷葬东麓,非本意。”传正为改葬,立二碑焉。告二女,将改妻士族,辞以孤穷失身,命也,不愿更嫁。传正嘉叹,复其夫徭役。

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选自《新唐书·李白传》有改动)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B.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C.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D.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龙,周朝武则天和唐中宗李显的年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
B.金陵,现在的南京,曾名“建康”“京口”,史上曾为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
C.长庚星,也叫金星,黎明前叫“启明星”或“太白星”:黄昏出现,叫它“长庚星”,故有“东太白,西长庚”之说。
D.左拾遗是一个古代官职,主要作用是捡起(皇上)遗漏的东西(政策决策失误),隶属谏诤机构:杜甫就当过左拾遗。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10岁就通诗书,成年后,州郡凭有道科举荐他,可是他没有应举。在长安李白拜见贺知章,知章见到李白的诗文,颇为感叹。
B.在贺知章的推荐下,李白得以步入仕途,担任翰林供奉。玄宗皇帝爱李白的才华,几次召见宴请。
C.李白曾游历并州(今山西太原),见到大将郭子仪,郭子仪认为李白很奇特。
D.李白是个“骛放”之人,《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便道出了他的心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
(2)告二女,将改妻士族,辞以孤穷失身,命也,不愿更嫁。
5.为什么说李白是一个狂放不羁的人?
2020-12-1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畏知,宝鸡人,高迎祥率众起事,转战陕西北部,流民大军进犯陕西宝鸡,杨畏知率乡勇拒敌,勇猛识略,为知府称赞,遂成名。明崇祯九年,尝屡与明将孙传庭拒闯军。崇祯十三年,历官云南副使,分巡金沧。乙酉秋,武定土官吾必奎反,连陷禄丰、广通诸县及楚雄府。畏知督兵复楚雄,驻其地。必奎伏诛,而阿迷土官沙定洲继乱,据云南,黔国公沐天波走楚雄。巡抚吴兆元不能制,许为奏请镇云南。定洲遂西追天波,畏知说天波走永昌,而己以楚雄当定洲。定洲至,畏知复绐之曰:“若所急者,黔国尔,今已西。今顺逆未分,不能为不义屈也。待尔定永昌还,朝命当已下,予出城以礼见。”定洲恐失天波,与盟而去。分兵陷大理、蒙化。畏知乘间清野缮堞,征邻境援兵,姚安、景东俱响应。定洲闻,不敢至永昌,还攻楚雄,不能下。畏知伺贼懈,辄出击,杀伤多。乃引去,还攻石屏、宁州、嶍峨,皆陷之。复西攻楚雄,迄不能下。明年,孙可望等入云南,定洲还救,大败,遁归阿迷,可望等遂据会城。

初,唐王闻畏知抗贼,进授右佥都御史,巡抚云南,以巡抚吴兆元为总督。及可望等至,以畏知同乡,甚重之。寻与刘文秀西略,畏知拒战败,投水不死,踞而骂。可望下马慰之曰:“闻公名久。吾为讨贼来,公能共事,相与匡扶明室,非有他也。”畏知瞪目视之曰:“绐我尔。”可望曰:“不信,当折矢誓。”畏知曰:“果尔,当从我三事:一不得仍用伪西年号,二不得杀人,三不得焚庐舍,淫妇女。”可望皆许诺。乃与至楚雄,略定大理诸郡,使文秀至永昌迎天波归。迤西八府免屠戮,畏知力也。

时桂王已称号于肇庆,可望闻肇庆有君,李锦、李成栋等并加封爵,念得朝命,加王封,庶可相制,乃议遣使奉表。畏知亦素以尊主为言。岁已丑,遣畏知及永昌故兵部郎中龚彝赴肇庆进可望表,请王封。议封可望景国公,赐名朝宗,遣大理卿赵昱为使,加畏知兵部尚书,彝兵部侍郎,同行。昱矫命改封可望秦王,可望大喜,郊迎。亡何,畏知等至。可望骇不受,曰:“我已封秦王矣。”畏知曰:“此伪也。”执恭亦曰彼亦伪也所封实景国公敇印故在可望怒辞敕使下畏知及执恭狱而遣使至梧州问故廷臣始知矫诏事。

次年二月乃真封可望秦王。而畏知旋至,痛哭自劾,语多侵可望。遂留为东阁大学士,与吴贞毓同辅政。可望闻之怒,使人召至贵阳,面责数之。畏知大愤,除头上冠击可望,遂被杀。楚雄人以畏知守城功,为立祠以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执恭亦曰/彼亦伪也/所封实景国公/敕印故在/可望怒辞/敕使下畏知及执恭狱而遣使至梧州/问故廷臣始知矫诏事
B.执恭亦曰/彼亦伪也/所封实景国公/敕印故在/可望怒/辞敕使/下畏知及执恭狱而遣使/至梧州问故/廷臣始知矫诏事
C.执恭亦曰/彼亦伪也/所封实景国公/敕印故在/可望怒辞/敕使下畏知及执恭狱/而遣使至梧州/问故廷臣始知矫诏事
D.执恭亦曰/彼亦伪也/所封实景国公/敕印故在/可望怒/辞敕使/下畏知及执恭狱/而遣使至梧州问故/廷臣始知矫诏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官是封建王朝封赐的独霸一方能世袭的官员或统治者。宋代开始成为统治少数民族的官职、官员的称呼,土官中有少数民族,也有汉人。
B.天干地支纪年法,源于中国。中国自古便有十二天干与十地支,简称“干支”,本文中“乙酉年”指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22年。
C.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D.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畏知勇猛识略,率乡勇拒敌。高迎祥率领的进犯宝鸡的农民起义军及李自成的军队都遭到杨畏知的英勇抵抗,杨畏知被知府称赞,于是成名。
B.杨畏知富于智慧,善于抓住战机。杨畏知欺骗沙定洲赢得时间调集军队,又趁敌人松懈时果断出击,大量杀伤敌人。
C.杨畏知忠于明室,关心百姓安危。杨畏知和孙可望约法三章:不用献忠年号,仍尊明朝;不杀百姓;不掳妇女。使迤西八府免于战火。
D.杨畏知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赵昱奉命宣布封可望为秦王时,孙可望非常高兴,但杨畏知直言封他为秦王是伪造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畏知乘间清野缮堞,征邻境援兵,姚安、景东俱响应。
(2)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2020-12-1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名校 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乃从荀卿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之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以得说,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谏逐客书》,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李斯又上书,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 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会稽,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书及玺皆在赵高所,独子胡亥、丞相李斯、赵高及幸官者五六人知始皇崩,余群臣皆莫知也。于是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丞相,立子胡亥为太子。至咸阳,发丧,太子立为二世皇帝。其后,赵高妄为斯长男由反辞。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有改动)


注:由,李斯长子李由。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
B.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
C.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
D.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卿,即荀子,名况,字卿,春秋时期赵国人,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B.帝王之术,又称人君南面术,它涵盖了经国之道、帝王学、统御天下之术,是君临天下不可不研之学问。
C.客卿,秦官名。意思是外国人在本国当官,其位为卿,以客礼相待。
D.五刑,先秦以前的五刑是指墨、劓、刖、宫、大辟。汉代经过刑制改革,肉刑逐渐废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斯早年看见茅厕中的老鼠与粮仓中的老鼠,发出了有没有出息由环境决定的感慨,从中可以看出李斯倾慕荣华富贵的心理。
B.李斯出生平民,学成后审时度势,弃六国向西游说秦国,抓住机会,辅佐秦王,秦王先后任他为郎官、长史、客卿、廷尉、丞相。
C.李斯谏阻逐客,实际上是劝秦王采用不论国别、用人唯贤的方针,二十余年,秦国终于统一了天下,李斯功不可没。
D.李斯身居丞相之位后,劝始皇收百家之言,以愚百姓,后又伙同赵高假受诏,弃扶苏立胡亥,终受五刑腰斩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
(2)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素,字仲仪。祖,国初以兵部侍郎知制诰,始家京下。考以太尉相真宗,位居朝首,执其政柄,为一代之宗臣,封魏国公。其也,章圣太后问诸孤,素犹未官,更以嗟恻,始授太常寺丞。服阕,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出身。复召试,擢通判颖州,更怀州、许州。近臣荐其材高,复召试,赐五品服。凡三试禁林,当登馆阁之选,每以大臣亲嫌见抑。出知宿州,政有能名。庆历初,夏戎阻命,契丹渝平,仁宗格以至诚,邻敌自怀,益修政事,首增谏员。召素自宿知谏院,同判国子监。悉情献替,多见嚮纳。皇子生,将大庆赉素曰西师尚严劳臣在边士苦战戍之勤民疲赍送之役而金帛散于不急爵禄加于无功庆赍非宜朝议为止。寻迁天章阁待制,领淮南都转运按察使。时初加按察之名,以假司官之重,奉使者率以苛峻为称职,素独处之以平易,惟贪暴吏莫容焉。英宗初,羌入平凉塞,连犯堡塞。朝议择帅,谓无易素者,除端明殿学士,复知渭州,边人闻素至,曰“无事矣。”羌服素威信,即解散。既下车,境上恬然。素御将卒有恩,阔略不苛急,人皆乐为用,而临事毅然,不可犯也。时谓三边统率,素称最。一日方燕飨,边民惊哗奔入城,将佐请阖门防奸变。素曰:“妄相恐尔。寇至,吾不知耶!”传令敢妄有言者斩,俄而自定,众服其明决。西陲诸路内属番部,因事质留者,有至老死不得出。素阅其籍,情非甚恶而系久者,戒谕散遣之,莫不感悦。素,宰相子,自励学问,洁操行,早从素游及所尝奖荐,至于幕府文武,间登公卿,或至将相,而素处之自如也。熙宁六年三月甲寅,卒于京师,享年六十有七。

(节选自《宋史·王素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将大庆赉素/曰/西师尚严劳臣/在边士苦战/戍之勤/民疲赍/送之役/而金帛散于不急/爵禄加于无功/庆赍非宜/朝议为止
B.将大庆赉/素曰/西师尚严劳/臣在边/士苦战戍之勤/民疲赍送之役/而金帛散于不急/爵禄加于无功/庆赍非宜朝/议为止
C.将大庆赉/素曰/西师尚严/劳臣在边/士苦战戍之勤/民疲赍送之役/而金帛散于不急/爵禄加于无功/庆赍非宜/朝议为止
D.将大庆/赉素曰/西师尚严/劳臣在边/士苦战戍之/勤民疲赍送之/役/而金帛散/于不急爵禄加于无功/庆赍非宜/朝议为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如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B.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格者之称。明、清科举殿试的名次分为三甲。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宋代进士分五甲,第三、第四甲进士出身,第五甲同进士出身。
C.下车,指官吏到任,与表示辞官归家的悬车相对,常用作“下车伊始”。
D.“熙宁六年三月甲寅”,这里体现了古代年号干支兼用纪时法。这种纪法始于汉朝。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熙宁的意思就是宋神宗年号,“甲寅”是干支纪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素才学出众。他贵为宰相之子,先因太后恻隐走入仕途,后还是凭借自身才华,通过三次考试,得到晋升。
B.王素直言敢谏。皇子诞生,仁宗意欲大肆庆贺赏赐,他讲述了自己为臣于“西师”时的困苦进行讽谏,最终被采纳。
C.王素遇事沉着。镇守平凉时,传言敌寇入侵,边民惊慌入城,将士信以为真,他却洞察真相,临事不乱,骚乱很快平定。
D.王素性情豁达。他与后来官位超越自己的朋友、部下以及曾经荐举的人交往自如,心情平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考以太尉相真宗,位居朝首,执其政柄,为一代之宗臣。
(2)时初加按察之名,以假司官之重,奉使者率以苛峻为称职,素独处之以平易,惟贪暴吏莫容焉。
5.王素在知州任上,处理事务有哪些具体事件让人感动佩服?结合材料简答。
2020-12-1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随州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