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兵北地,至燕南界          略:掠夺,夺取
B.臣愿得               谒:告诉,陈述
C.秦王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重金征求
D.秦之遇将军,可谓          深:狠毒,刻毒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丹不忍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②愿得将军之首献秦
B.①能得樊将军首     ②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C.①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斯人,吾谁与归
D.①伏尸哭,极哀     ②然则将军之仇报,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3.下列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荆轲义勇精神的一项是(     
①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②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③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④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⑤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     ⑥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A.②③④B.①③⑤C.②④⑤D.①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
B.太子丹在大军压境之际,心生恐惧,向荆轲说“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既有意向荆轲说明燕国的处境,也含有催促荆轲行动之意。
C.荆轲三问樊於期,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
D.荆轲赴秦刺杀秦王就必须先接近秦王,因而信物就成了关键。这段描写表现了荆轲的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而樊於期就显得头脑简单,过于轻信。
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②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2021-10-2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融幼有异才。年十岁,随父诣京师。年十六,显名,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齐声称。司徒杨赐府。时隐核官僚之贪浊者将加贬黜融多举中官亲族尚书畏迫内宠召掾属诘责融陈对罪恶言无阿挠河南尹何进当迁为大将军,杨赐遣融奉谒贺进,不时通,融即夺谒而去。河南官属耻之,欲追杀融。客有言于进曰:“孔文举有重名,不如因而礼之,可以示广于天下。”进然之,既拜而辟融,举高第,为侍御史。会董卓废立,融每因对答,辄有匡正之言。以忤卓旨,转为议郎。时黄巾寇数州,而北海最为贼冲,卓乃讽三府举融为北海相。融到郡,收合士民,起兵讲武。贼张饶等群辈二十万众从冀州还,融逆击,为饶所败,乃收散兵保朱虚县。更置城邑,立学校,表举儒术,荐举贤良。在郡六年,刘备表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为袁谭所攻,战士所余裁数百人,流矢雨集,戈矛内接。融隐几读书,谈笑自若。城夜陷,乃奔东山。融负有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及献帝都许,迁少府。时,年饥兵兴,操表制酒禁,融频书争之,多侮慢之辞。既见操雄诈渐著,数不能堪,故发辞偏宕,多致乖忤。又尝奏宜准古王畿之制,千里寝内,不以封建诸侯。操益惮之。然以融名重天下,外相容忍,而潜忌正议,虑鲠大业。曹操既积嫌忌,而郗虑复构成其罪,下狭弃市。魏文帝深好融文辞,每叹曰:“扬班俦也。”募天下有上融文章者,辄赏以金帛。

(节选自《后汉书·孔融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隐核官僚之贪浊者/将加贬黜/融多举中官亲族/尚书畏迫内宠/召掾属诘责/融陈对罪恶言无阿挠/
B.时/隐核官僚之贪浊者/将加贬黜/融多举中官亲族/尚书畏迫/内宠召掾属诘责/融陈对罪恶言无阿挠/
C.时/隐核官僚之贪浊者/将加贬黜融/多举中官亲族/尚书畏迫内宠/召掾属诘责/融陈对罪恶言无阿挠/
D.时/隐核官僚之贪浊者/将加贬黜融/多举中官亲族/尚书畏迫/内宠召掾属诘责/融陈对罪恶/言无阿挠/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汉代高级官员任用属官的一种制度。有公府辟除和州郡辟除两种方式。
B.封建,即封邦建国。古代君主把嚼位、土地分封给宗室或功臣以建立邦国。
C.弃市,古代死刑的一种。就是在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以示为大众所鄙弃。
D.扬班,即扬雄和班超。他们二人均长于辞赋,兼擅修史,故得以并称于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融才能特异,多得礼遇。他十六岁就已经和当时的陶丘洪等名士齐名,曾得到大将军何进的征辟,又获得了刘备的赏识举荐。
B.孔融清高猖狂,言辞激切。他去何进府上祝贺;受到门客怠慢,愤而离去;因力劝而忤逆董卓,因言辞偏激遭曹操忌惮,最终被杀。
C.孔融志向远大,功劳卓著。在黄巾军起义时,被派往局势最严峻的北海,他聚合军队,进习武事,最终打败了敌人,保住了朱虚县。
D.孔融重视文教,颇有文名。他在朱虚县设立学校,上表推荐儒家学说;魏文帝欣赏他的文辞,向天下募求其文章,赐给献文者钱财。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袁谭所攻,战士所余裁数百人,流矢雨集,戈矛内接。
(2)然以融名重天下,外相容忍,而潜忌正议,虑鲠大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