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03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除夕的夜

阿成

漫天的大雪下了整整一天,整座城市变成了雪国。我总觉得夜里的雪下得静悄悄的,俨然背景音乐,令人有一点迷茫和感伤。

老伴重病已住了半年多的医院。医生说,看能熬过这个年吧,要是能,或者有可能再延长一段时间。我暗自落泪,内心依然巴望奇迹发生。

除夕,我请求回家过年,医生摇了摇头。回不了家,那就在病房里守岁吧。我想,无论如何也要过一个像点样的年啊。我知道老伴吃不下东西了,但哪怕是摆摆样子,让她看一看也好啊。于是,我上街寻找饭店,去买几个老伴爱吃的菜。

大雪甫落之后,东北的除夕夜更加寒气袭人。我踏着雪向前走着,内心很凄凉。现在,这条十里长街上只有我一个人的脚印。

边走边寻找着。街道两旁大商家、小商店、饭店,等等,都关门了。在如此清静的大街上,孤寂、凄凉和失落始终伴我一同寻找。但是,想到今年的除夕或许就是老伴的最后一个年了,我心里就不觉得冷了,我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十里长街寻遍。记得小时候,为了逃避父亲的打,离家出走,在下雪的夜里我躺在天棚上,看着从瓦隙中飘落下来的雪花,那种孤凄与今夜的感受是何其相似啊。现在自己有家了,就会深深地爱上这个家。

这条路可真长呵,加上是难走的厚厚雪路。最后,路过一个胡同口,我看到几个流浪汉正在用小铁桶涮火锅,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对我说,兄弟,过来喝酒呀,咱们一块儿过年吧!

我说,谢谢,不了,我还有事。

大过年的有什么事啊?你看这么多吃的呢,都是区政府白给我们的,我们就喜欢在大街上造(吃),这才来脾气呢。说着,他们举起了啤酒瓶,兄弟,过年好!过来喝一杯吧!

我说,过年好!你们尽兴吧,我真的是有事。对了,附近有还开门的饭馆吗?我想弄几个菜给住院的老伴儿。

他们答道,往前走到头有一家小饭馆开门,我们的佐料就是她给的呢。

我离开时,那几个流浪汉在喊,祝你老伴儿早日康复!

我听了,眼泪就流下来了。自老伴儿患病后,我第一次听到陌生人祝福我老伴早日康复。老伴儿得了重病之后,我没有通知单位的任何人。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困难永远是自己的,要自己去面对。

雪愈下愈大。果然,在街的尽头我看到了那家小饭馆,我又禁不住热泪盈眶了。

年轻的老板娘见我进来,便站了起来。我问,我想买几个菜带走可以吗?给医院的病人。

饭馆的老板娘说,当然可以,你先选菜吧。然后她说,我给厨师打个电话。

我点了几样老伴儿平时爱吃的菜。哦,只是不知道这家饭馆能不能做,这大过年的。老板娘说,没问题。

厨师很快就回来了,他冲我点了点头。是啊,若是这时候对方的表情里稍微有一丝的不满,都会伤害到客人——这个除夕夜里脆弱的人哟。

我问,今天的和平时还是一个价钱吗?老板娘说,大过年的,不能乘人之危,平时卖什么价还是什么价,还要做得更好、更精细些才对呀。

菜做好了,品相不错,我决计打车回医院。上车后,司机说,过年好!去哪儿?我说,第一医院。司机说,家里有人住院?我说,老伴儿。

司机长叹了一声,这年哪,有人欢喜有人愁哇。刚才我拉了一位老大娘。我问,大娘咋才回家过年哪?老太太一听就流泪了。我就跟她说,大娘,大过年的,咱得高高兴兴的,对吧?临走时,那个老太太非要给我一百块钱。我说,我怎么能要您钱呢?您留着吧。老太太说,就当是我给你的压岁钱了。我一听,眼泪哗哗的。最后,我还是悄悄把钱塞到老太太的包里了,看她进了进站口才走……人人都有犯难的事呀。老哥,你看我,媳妇在家等着我呢,可我为了家人还在路上奔波哩!

回到医院,病床上的老伴儿很高兴。看着一桌子的菜,她说,大年三十儿还有饭店开门?

我说,这是托你的福,说明你的病很快就要好了,好事就从今天开始啦。

老伴儿听了也蛮高兴的,她竟然慢慢地坐了起来。零点的钟声响了,我们老两口儿举起酒杯祝福彼此。老伴儿闪动着泪花说,难为你了。我说,别这么说,我愿意,高兴着哪。

老伴儿说,好好活着。

我说,什么?

老伴儿说,你一定要好好活着。

(选自2019年第1期《长城》,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交代“我”老伴的病情严重,既是“我”在除夕夜外出买菜的原由,也暗示了“我”在特定环境下的伤感心情。
B.文中插叙“我”小时候逃避父亲的打而离家之事,意在用那时的感受来突出“我”现在的孤独无依以及对家的眷恋。
C.文章两次写“我”流泪,第一次突出了“我”受到陌生人祝福时的感动,第二次表达了“我”找到小饭馆时的感喟。
D.出租车司机的感叹,意蕴丰富,既有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又有对“我”的劝慰,从而揭示出人们对人生无常的哀痛。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采用第一人称,但叙述时却将其它人物推到前台,让读者来认识其言容笑貌,而“我”隐身其后,不再参与其中,处于次要地位。
B.文章开头点出“迷茫和感伤”,它是“我”心情的写照,又让读者产生疑问,从而自然引出对老伴病情的叙述。
C.“街上商家、饭馆等都关门了”一句蕴含了“我”的失落、凄凉与孤寂之情,又与最后找到小饭馆形成了对比。
D.文章构思巧妙,以“我”买菜为线索,将所写人物及事件一一展现,使得文章既层次分明,又脉络清晰,浑然一体。
3.文中对雪夜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从本文人物的身上可看到浓浓的人性之美,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3-10-15更新 | 398次组卷 | 72卷引用:辽宁省大石桥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今天说昆剧是高雅艺术,但在20世纪上半叶,它曾一度只能在民间草台演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昆剧传字辈演员成长并登台的时节。然而,传字辈却是极其地___①___。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个西式镜框式舞台的现代化剧场时代,这是一个京剧___②___的黄金时代,是话剧的写实美学和地方戏曲的生意盎然的时代。那个时候,传字辈演员已经很少在城市的正规剧场演出了,他们当中有的甚至已经改行,或者给京剧和地方戏演员当教师。此种情形下,原为票友的俞振飞毅然下海他凭借自己精湛的昆剧表演艺术积累和在演艺界巨大的舆论影响力并通过与当时京剧界顶流明星如程砚秋、梅兰芳等同台合演来不断促进昆剧与其他剧种的互鉴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是他力挽狂澜,为当时处于艰难生存境地、苦苦坚守的昆剧提振了士气,提高了水平,提升了品格。

俞振飞先生还是一位戏曲学问大家,为后世留下的《粟庐曲谱》《振飞曲谱》等著作,这和他的表演艺术一样___③___。当我在昆剧创作上遇到难题时,会去翻阅他的《振飞曲谱》寻找良方。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3-08-14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世纪初,如何在现代世界体系的背景下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是百废待兴的中国亟须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基于对中、英两国社会经济史和当时社会状况理解的分野,来自英国的社会经济史学家理查德·H·托尼与中国本土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为中国的乡村现代化设计了不同的发展路径。

1932年,通过对英国和中国社会经济史的比较研究,托尼认为中国的现代化的起点在农业文明而非工业文明。基于对现代市场的敏感与警惕,费孝通则与托尼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托尼相反,他认为中国现代化的重点不在农业,而在乡土工业。早在1936年对江村的调查中,费孝通便关注到乡土工业、农业与市场的关系。在江村,虽然村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皆从事农业生产,农业是最为重要的产业,但若单纯依靠农业产出,根本无法维持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而以缫丝为主的家庭副业不仅成为弥补家庭收支缺口的重要手段,还使得农民有余钱可以开展各种日常文娱与礼节性活动。但受国际市场生丝价格下跌的影响,上述活动在当时已经停止十年有余(费孝通《江村经济》)。费孝通认为只有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生产制度对乡村工业进行改革,才能重新使得中国在现代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发展乡土工业是振兴乡村经济的必由之路。

20世纪80年代以降,当费孝通晚年重新回归对中国现代化的研究时,其部分思想在具体的实践策略上虽仍与托尼相反,但在总体上已经开始重视基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园艺改革对乡村振兴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提倡农副、牧业混营与园艺改革两条路径的并举。此外,费孝通重回乡村振兴以及园艺改革,还与当时中国社会情境的转变有着莫大关系。伴随着中国向集体化时代的告别,改革开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赋予了乡村经济以更大的发展空间,极大地增强了乡村振兴在现实上的可能性。

随着费孝通对中国各地区系列考察的逐步推进,其关于园艺改革的构想也渐次深化,进一步明确了现代市场与园艺改革的关系。1986年,费孝通对湖南洞庭湖区的园艺改革状况进行了考察,鉴于洞庭湖区因地制宜发展园艺改革的成功经验,他深入思考了园艺改革的可能性。这一构想在其对河南民权园艺改革事业的考察中最终发展成熟。民权人民通过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园艺改革,成功适应了现代世界市场的需求变化,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脱贫致富的典型。民权模式的成功使得费孝通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构想彻底发生了转变,走出了原来基于苏南模式无工不富的单一工业文明现代化的路径,认识到园艺改革对于乡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在费孝通晚年进行的数次农村考察中,他都格外关注当地的园艺改革事业,希望从民权模式出发,通过园艺改革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增添新的活力,走出一条乡土工业与园艺改革并举的乡村振兴道路。

(摘编自张亚辉、庄柳《从乡土工业到园艺改革——论费孝通关于乡村振兴路径的探索》)

材料二: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千百年来,乡村生活、乡土情怀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蕴含着最深沉的乡愁。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乡村风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绿水青山,都是刻写在大地、刻画于人心的优美图景。可以说,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离不开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建设。

也要看到,一些乡村在追求美、营造美、建设美的过程中,曾走了些弯路、遇到了些问题。比如,农民整体搬迁、连片建设新居,往往因为规划不到位,只见新房,不见新村;一些历史文化古村落,在保护和开发中随意拼凑建筑符号,导致千村一面,文化品位不高;村民盖房缺规划设计,缺专业指点,瓷砖墙、琉璃瓦、塔尖顶等元素和风格杂糅。这些都提示我们,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活环境、文化品位、乡风民俗等各方面的美育建设。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不少地方也深切感受到,乡村要美,需要专业化的指导和帮扶。此次浙江开展美丽乡村美育村(社区)建设,将对试点村(社区)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培育措施,包括集中专业培训一支乡村美育导师队伍、策划举办特色化的本土美育活动、组建文创专家团队指导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等等。这些措施,既有助于农户增收、产业增效,以美丽经济助力产业兴旺,也有助于高标准、高品位地建好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同时,也能通过激发的感染力、文化的感召力,保护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生活,三美融合,才能构筑城乡全域美丽新格局。

(摘编自江南《乡村振兴路,美育不缺席》)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对中、英两国社会经济史和当时社会状况的理解不同,费孝通与托尼对中国的乡村现代化所设计的发展路径也不相同。
B.费孝通关于乡村振兴的观点的变化,与中国社会情境的转变关系不大,主要是得益于他对中国各地区开展的一系列考察。
C.浙江省计划对农村实施的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培育措施,有助于助力产业兴旺和高标准、高品位地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
D.只有做到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的“三美融合”,才能让乡村那些被边缘化、被无视的人群享有发展和繁荣的权利。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采用横向展开议论的方式,阐述了费孝通“发展乡土工业,进而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这一观点的演变过程。
B.材料二指出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曾走了些弯路、遇到了些问题,意在引出“乡村要美,需要专业化的指导和帮扶”的主张。
C.“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等诗句,在描绘乡村风貌的同时,也蕴含着深沉的乡愁。
D.综合这两则材料可以看出,中外不少有识之士为乡村现状而担忧,为乡村振兴献计献策,重视园艺改革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4.费孝通振兴乡村经济的观念有什么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
5.建设美丽乡村可以有哪些举措?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2023-08-1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俗的概念不断地由底层大众重新诠释,一个重要的内容即是抗拒雅的压抑。“俗”意味着日常人间与烟火气息,意味着渺小而质朴的劳作、欢乐与苦难,意味着田野、厂房、穷乡僻壤或者边陲之地,这一切时刻提供“雅”中未曾有过的文化经验。这些文化经验天真未凿,饱满而粗糙,单纯而简陋。由于格格不入,“雅”代表的正统体系往往无视这些文化经验,或者冷漠地拒绝乃至严厉地驱逐它们。“雅”的文学或者艺术程式成为一种无形的栅栏,这些文化经验及其背后的社会阶层无法完整地露面,甚至仿佛不存在。因此,“俗”的反抗时常表现为无所顾忌的率直。“雅”的陈陈相因时常形成僵硬的躯壳与自以为是的雕琢,形成纷繁、堆砌而纤弱的形式风格,这时,“俗”的率直是一种解毒剂。“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俗”不再尊重“雅”维持的各种森严规范;这时,“俗”以开放的姿态重新接纳外部世界生机蓬勃的文化经验,并且与各种“为人生”的文学主张相互阐发。

②文化史上“俗”的反抗屡屡发生,现在的文学或者艺术形式保留了种种遗迹。谚语、笑话、相声、快板书等相对短小的形式迄今仍然流传于底层大众中,充当简单的娱乐或者宣传。另一些通俗文化成功地占领了中心位置,获得“雅”的收编和改造,甚至以经典的面目存留于世。尽管如此,词、曲、章回小说等文体始终贮存了“俗”的记忆,这种意义上的“化俗为雅”是文人雅士心悦诚服的表现。文学或者艺术形式的遗迹证明,“俗”始终是历史之中主动的积极能量。

③相对于“雅”的庄重与严肃,底层大众所热衷的“俗”往往隐含某种狂欢性质。由于巴赫金的阐述,“狂欢节”概念业已成为理论史的一个著名范畴。显然,巴赫金心目中的狂欢节是一种全民庆典,抹掉了游戏与生活的界限。狂欢节没有舞台,“狂欢节不是艺术的戏剧演出形式,而似乎是生活本身现实的(但也是暂时的)形式,人们不只是表演这种形式,而是几乎实际上(在狂欢节期间)就那样生活”。也许,巴赫金的描述带有相当程度的象征意味,狂欢节的喧闹对于“雅”和一本正经甚至矫揉造作给予毫不掩饰的嘲弄。巴赫金指出了狂欢节的诸多特征;狂欢节是非官方、非教会、非国家的;狂欢节之中充满了肉体,享用食物是巨大的快乐;谈谐之趣也是狂欢节的重要品质,大众愿意为笑声奉献自己的智慧;狂欢节之中,人们可以不拘形迹,无视各种等级,摧毁一切禁忌,广场是狂欢节的真正空间,这里可以敞开一切;最为重要的是,狂欢节自下而上,没有必要顾忌权威颁布的礼仪规则。尽管狂欢节是西方文化的节庆,但是,我们可以在中国的民歌、民间演艺、庙会等方面察觉相似的特征。很大程度上,“俗”的狂欢性质是抛开“雅”的陈规陋习之际不无过激的反弹,种种精致微妙、典雅斯文、欲说还休、含蓄蕴藉都将在粗犷的哄然大笑之中解体。

④大众传媒通常是“俗”的催化剂。古代的戏曲舞台或者说书、演唱的茶馆酒肆如此,现代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唱片、互联网也是如此。从印刷术到电子传媒,持续的升级换代从未改变这种状态:大众传媒对于“俗”的依赖远远超过了“雅”。尽管每一种大众传媒各显神通,但是,无远弗届的传送与愈来愈广泛的参与成为每一代大众传媒崛起的首要理由。有趣的是,每一代大众传媒的崛起无不伴随或强或弱的非议。多数知识分子对于大众传媒表示反感。他们往往觉得,大众传媒的内容芜杂混乱,格调低下,耗费人们大量的时间,无助于培养深思熟虑的习惯。涉及文学或者艺术的时候,“俗气”是知识分子再三抨击的理由:如此肤浅的作品与如此发达的传播技术几乎成为一个可笑的对比。尽管如此,大众传媒与“俗”的结盟从未被削弱。

(摘编自南帆《论雅俗之辩》)

材料二:

①黄图珌用“白描本色”这一概念来概括戏曲文学语言的特质,并对作为本色主要特征的白描做了多方面的说明:作为手段,白描的作用在于传达一定的“词旨”,作为风格,白描介乎“高远”与“鄙陋”之间,其基本特点是“清真”;关于白描语言的词汇质地,则应当“纯是口头言语,化俗为雅”。

②前两点,前人多有论述,唯第三点系黄氏创见。前人多强调戏曲文学语言须通俗、口语化,因此产生了俗与雅、口语化与文学书面语言谁更宜于戏曲文学的矛盾。金圣叹虽然提出过“将常字翻别”说,但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黄氏“化俗为雅”说,则从理论上说明了戏曲作为市民艺术所需要的“俗”,与戏曲文学作为文学所需要的“雅”应当得到统一,其方法就是对口头语言进行撷取、提炼、加工,使之上升为文学语言,将“俗”化为“雅”。

③黄氏对曲的语言和词的语言所做的比较可以作为上述诠释的佐证。他说:“宋尚以词,元尚以曲,春兰秋菊,各茂一时。其有所不同者:曲贵乎口头言语,化俗为雅;词难于景外生情,出人意表。”由此说明曲与词、戏曲文学与文人文学同样需要语言的“雅”;所不同的是,戏曲文学的“雅”是以运用民间口头言语并将其“俗”加以改造为前提条件的。市民艺术所需要的“俗”和书面文学所需要的“雅”,便在这个“化”的过程中得到了统一。

(摘编自陈竹《论“化俗为雅”》)

【注】①黄图珌,清代戏曲学家,力主“化俗为雅”的“本色语”。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俗”所提供的文化经验具有天真、单纯、粗糙、简陋、饱满等特点,是“雅”中未曾有过的,与“雅”有不相容的一面。
B.“俗”对“雅”的反抗在文化史上并非鲜见,“俗”一直以来是历史发展中主动的积极能量,在文学艺术形式中存留了丰富遗迹。
C.每一代大众传媒的崛起都伴随着非议,尤其是知识分子,大多反感大众传媒的芜杂低下等,但这促使大众传媒加速崛起。
D.黄氏“化俗为雅”说,指出作为市民艺术的戏曲的“俗”与作为文学的戏曲的“雅”应统一,并阐释了化“俗”为“雅”的方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侧重阐述“俗”的反抗与发展,揭示“俗”的狂欢性质以及它的传播载体;材料二侧重评述“化俗为雅”的戏曲语言观。
B.“俗”对“雅”的反抗往往显得率直,它对“雅”沿袭的僵化陈规以及纷繁、堆砌而纤弱的形式风格具有消解的作用。
C.“俗”如果不能获得“雅”的收编和改造,就不可能在文化领域占据中心位置,也就不可能成为经典而得以长期存留于世。
D.黄图珌所崇尚的“本色语”,并非仅是“贵乎口头言语”与“纯是口头言语”,而是经过了戏曲家烹炼的“化俗为雅”之语。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诗词语言不能体现“化俗为雅”的一项是(     
A.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B.草深一鸟忽飞起,侬不觉他他觉侬。【杨万里《晚归再度西桥四首(其一)》】
C.强年过犹近,衰相来何速。应是烦恼多,心焦血不足。(白居易《因沐感发寄朗上人二首》)
D.走去走来三百里,五日以为期。六日归时已是疑。应是望多时。(辛弃疾《武陵春·走去走来三百里》)
4.材料一第③段与材料二第③段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5.试结合上述材料相关内容,针对下列新闻现象,写一则短评。

据媒体报道,一批“90后”艺术生将《琵琶行并序》改编成流行歌曲,改编后的歌曲在某视频弹幕网站火了。这首5分半钟的歌曲,将白居易《琵琶行并序》600多字的诗全编进去了,而且没有堆砌之感,旋律亲切,朗朗上口,副歌部分还用了戏剧唱腔。仅上传两天,该视频就收获1300多条弹幕,2万多次点击。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文公出猎,前驱曰:“前有大蛇,高如堤,阻道之。”文公曰:“今寡人有过,天以戒寡人。”还车反,宿斋三日,请于庙曰:“请自今以来者,关市无征,泽梁无赋敛,赦罪人,旧田半税,新田不税。”行此未半旬,守蛇吏梦天帝杀蛇。谒之,文公曰:“然。夫神果不胜道,而妖亦不胜德,奈何其无究理而任天也?应之以德而已。”

晋文公逐麋而失之,问农夫老古曰:“吾麋何在?”老古以足指曰:“如是往。”公曰:“寡人问子,以足指何也?”老古振衣而起曰:“一不意人君如此也!鱼鳖之居也,厌深而之浅,故得;诸侯厌众亡其国。”于是文公恐,归逼栾武子。栾武子曰:“猎得兽乎?而有悦色!”文公曰:“寡人逐麋而失之,得善言,故有悦色。”栾武子曰:“其人安在乎?”曰:“吾未与来也。”栾武子曰:“居上位而不恤其下,骄也;缓令急诛,暴也;取人之善言而弃其身,盗也。”文公曰:“善。”

里凫须,晋公子重耳之守府者也。公子重耳出亡于晋,里凫须窃其宝货而逃。公子重耳反国,立为君,里凫须门愿见。文公方沐,其谒者复,文公曰:“谓凫须曰:‘若犹有以面目而复见我乎?”谒者谓里凫须,凫须对曰:“臣闻之,沐者其心覆,心覆者言悖,君意沐邪?何悖也?”谒者复,文公见之曰:“汝曰‘君何悖也’,是何也?”凫须曰:“然。君反国,国之半不自安也,君宁弃国之半乎?宁有全晋乎?”文公曰:“何谓也?”凫须曰:“得罪于君者,莫大于凫须矣。君谓赦凫须,显出以为右,如凫须之罪重也,君犹赦之,况有轻于凫须者乎?”文公曰:“闻命矣。”遂赦之明日出行国使为右翕然晋国皆安。故曰:“明主任计不任怒,暗主任怒不任计。计胜怒者强,怒胜计者亡。”

(选自《新序》,有删改)

【注】①晋文公,名重耳。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遂A赦B之C明D日E出F行G国H使I为J右K翕L然M晋N国O皆P安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文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春秋五霸,指春秋时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
B.“阻道竟之”与“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屈原列传》两句中的“竟”字含义相同。
C.“里凫须造门愿见”与“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赤壁赋》)两句中的“造”字含义不同。
D.“其宁有全晋乎”与“鸣呼!其真无马邪”(《马说》)两句中的“其”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文公外出打猎,在出现大蛇挡道后,他停止打猎,回去后进行斋戒、祷告,下令减免集市和田地的税赋,赦免罪人。
B.晋文公敬畏上天,但也不是完全屈服天命,他认为神怪妖邪不能战胜正道仁德,君王不应听天由命,应彰德行善,惠泽百姓。
C.晋文公追猎物,被农夫劝谏。栾武子得知晋文公得到别人的善言却没有邀请进言者一起回来,批评晋文公这样的做法是强盗行为。
D.里凫须求见晋文公,因里凫须曾经犯过错误,晋文公拒绝见他,里凫须表示,自己已经洗心革面,痛改前非,晋文公不计前嫌,接见了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不意人君如此也!鱼鳖之居也,厌深而之浅,故得。
(2)居上位而不恤其下,骄也;缓令急诛,暴也。
5.文章末尾评价说“明主任计不任怒,暗主任怒不任计。计胜怒者强,怒胜计者亡”,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打算送一件礼物给一位友人。我才忽然发现,这世界上原来有一种人,你简直无法用任何东西来增加他,他自己已是一个完美的宇宙。

也许我可以学别人一样,把猪肉干、牛肉干之类的东西当成土特产送给他。但我知道一个忙碌的、席不暇暖的人,他不可能有时间坐下来嚼零食。

他的一副眼镜架已经用了十年了,松得滑在鼻翼上,他仍然不肯换,只说:“何必呢?它跟我交朋友十年了。”

送他一点奢侈品吗?他只过最简朴的日子。任何生活里牵牵绊绊的小物件对他而言都未必有意义,他是一个经常忘记自己的人——他必须经过别人的反复提醒才会猛然意识到自己这个人的存在。

也许,我可以送他一本书,但对一个已经拥抱了这世界的人,还有什么书可以增加他的智慧?还有什么知识可以提高他的价值?

原来这世界上有一种人,你简直无法用任何东西来增加他,他自己已是一个完美的宇宙。

1.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2.文段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几乎相同,把后面一处的“原来”一词放到与前一处相同的位置好不好?为什么?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锋利的绞刀碎海底坚硬的岩石,海沙随即被吹填到十几公里以外的地方……疏浚神器天鲲号是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船,是      ①     国之重器

疏浚神器天鲲号是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船。鲲,取名于中国古代传说,寓意着天鲲号自诞生之日即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海洋强国”“科技强国

建造天鲲号时国内尚无此类船舶的设计建造经验,且不具备重型自航绞吸船建造模拟实验环境。从船舶初步设计到技术规格书制订,再到生产设计,整个过程      ②      ,只能在实际生产中步步推进。为此,中交天航局召集了多名年轻人组成了一支专业青年技术团队。以王东、杨家旺为代表的青年技术人才,成功打破发达国家技术,我国疏浚装备技术世界领先的重大跨越。

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与重型装备制造高度融合的里程碑,天鲲号实现了由中国制造中国智造的完美蝶变。天鲲号被列为我国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荣获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一直以来,天鲲号全体青年船员锚定世界一流目标,主动扛起大国重器的使命担当,      ③      践行着服务国家战略、实现强国发展的初心。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天鲲号团队荣获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请你依据以上材料,以中学生的身份,编辑一条祝福信息,表达你的祝贺和敬佩,要求使用排比修辞手法,只写正文,不少于60字。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横祸

【俄国】安·巴·契诃夫

摘自里果夫斯科·切尔烈傅斯基银行的大事记:

“我困了!”我在银行里坐着,暗想,“那我就回家去,躺下睡觉吧。”

“多么快活啊!”我草草吃过饭。站在我的床前,小声说,“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真是好啊,好得很!”

我不住地微笑,伸懒腰,在床上躺着舒舒服服,好像晒太阳的猫。我闭上眼睛,开始睡觉。我闭着的眼睛里仿佛有些蚂蚁爬来爬去。我的头脑里有一团雾在旋转,有些翅膀在扇动,一些白毛从我脑袋里飞出去,腾上天空……天上有些棉花降下来,钻进我的脑袋……一切都那么大,那么软,毛茸茸,雾蒙蒙的。那团雾里有些小人东奔西跑。他们跑一阵,转来转去,隐到雾的后面,消失了。临到最后一个小人不见了,摩耳浦斯的工作大功告成,我却打个冷战,惊醒了。

“伊凡·奥西培奇,到这儿来!”不知什么地方有人大叫一声。

我睁开眼睛。隔壁房间里有脚步声,有开酒瓶的声音。我在床上翻个身,拉起被子来蒙上头。

“我爱过您啊,现在也许还爱您……”隔壁房间里有个男中音唱起来。

“为什么您不添置一架钢琴呢?”另一个声音问道。

“这些魔鬼,”我嘟哝说,“不让人睡觉!”

那边又开酒瓶,盘盏叮叮当当地响起来。有人迈步走路,靴后跟上的马刺发出声响。房门砰的一声关上。

“季莫费依!你很快就能把茶饮烧好吧?快着点,老兄!另外还得拿菜碟来!怎么样,诸位先生?咱们按基督徒的规矩办事吧,各人喝一小杯。……蜻蜓小姐,羊蹄小姐,我求求你们。”

酒宴在隔壁房间里开始了。我把头埋到枕头底下去。

“季莫费依!要是来了个高身量的金发男人,穿着熊皮大衣,你就告诉他说,我们在这儿……”

我啐口唾沫,跳起来,敲几下墙。隔壁房间里就静下来。我又闭上眼睛。于是蚂蚁爬来爬去,还有白毛、棉花。……可是,唉!过一分钟他们又大声吼叫了。

“诸位先生!”我用恳求的口气喊道,“这太不像话了!我求求你们!我有病,要睡觉。”

“您自管睡您的,谁也没有拦着您。要是您有病,那就该出外去找大夫!‘骑士的爱情和荣誉啊……’”男中音唱起来。

“这多么愚蠢!”我说,“愚蠢极了!”

“我请求您不要说废话!”一个苍老的声音隔墙响起来。

“莫名其妙!居然跑出发号施令的人来了!好一个大人物!可您到底是什么人?”

“少说废话!”

“大老粗!灌饱了白酒,就哇哇地嚷!”

“少说废话!”苍老沙哑的声音重复了十来回。

我在床上不住翻身。我想到那些闲散的浪子害得我不能睡觉,怒火就渐渐地升上来。……那边开始跳舞了。……

“要是你们再不安静下来,”我叫道,气愤得上气不接下气,“那我就打发人去叫警察来!来人呐!季莫费依!”

“少说废话!”苍老的声音又一次叫道。

我跳起来,像疯子似的跑到隔壁房间里去。我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达到我的目的不可。

那边正在灌酒。桌子上放着些酒瓶。一些人围着桌子坐着,眼睛像龙虾似的突出。房间深处的长沙发上,有个秃顶的小老头半倚半躺着。一个金发女郎把头靠在他胸脯上。他瞧着我旁边的那面墙,扯开破锣般的嗓子嚷道:

“少说废话!”

我张开嘴,刚要骂人,可是……哎呀,不得了!我一看,原来小老头就是我工作的那家银行的经理。一刹那间,我的睡意,我的愤怒,我的高做,一齐从我身上飞掉了。我从隔壁房间里跑出来。

足足有一个月之久,经理一眼也不看我,一句话也不对我说。我们互相躲避。过一个月他侧着身子走到我桌子跟前来,低下头,瞧着地板,说:

“我本来以为……本来指望您自己会识趣。不过现在我看出来,您并没有那种打算。嗯……您不用激动。您甚至可以坐着。我认为,我们两个人不能再在一处共事了。您在布尔狄兴公寓里的那种举动……您把我的外甥女吓坏了。您明白?那么,把您的工作移交给伊凡·尼基契奇吧。”

然后,他抬起头,从我身边走开了……

我完蛋了。

(有删改)

【注】①希腊神话中的睡神。

文本二:

契诃夫在进行小说创作时,有意识地进行革新。在篇幅上,他尽量压缩时空,在极短篇幅内突出一个独立的情节,并且以大量人物的心理自白和相互对白来展现一个在现实基础上适度夸张的故事,开创了一种独有的抒情心理小说,同时亦展现了一种具有戏剧化特征、带有戏剧化魅力的小说创作形式。

此外,戏剧本身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戏剧与小说的紧密联系,都是契诃夫在小说中普遍运用戏剧元素的原因。

让·雅克·贝尔纳曾这样评价契诃夫:“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出小小的戏。有一些只在短短几页纸上,浓缩出一部精雕细琢的微型戏剧”正是契诃夫对戏剧元素巧妙而熟练的运用,我们读者,才能在其小说里品到一幕幕精彩的戏剧,即使书已合,幕已落,脑海里依旧还上演着那一场场的热闹喧哗。而这,正是契诃夫小说独有的戏剧化魅力所在。

(摘编自戴晶钰、沙丽娜《夜空里的繁星—浅析契诃夫小说的戏剧化》)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摘自里果夫斯科·切尔烈傅斯基银行的大事记”这句补注独句成段,交代下文所叙故事的出处,起到增强故事真实性的作用。
B.“蚂蚁爬来爬去”“雾在旋转”“翅膀在扇动”“棉花降下来”等这些幻化意象的接连出现,生动形象地渲染了“我”渐浓的睡意。
C.“少说废话!”这一苍老的声音在文中反复出现,起到设置悬念、前后照应、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性格等多方面的作用。
D.“我”是个正派的银行职员,没有参加隔壁房间同事的酒宴,一是因为“我”生病,二是因为“我”不屑与花天酒地、声色犬马之徒为伍。
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我不住地微笑,伸懒腰,……好像晒太阳的猫”运用神态、动作描写,以及比喻手法,写出了“我”摆脱了令人厌恶的工作的状态。
B.“眼睛像龙虾似的突出”“扯开破锣般的嗓子”这些夸张化比喻句勾勒出人物外貌、话语的主要特点,意在突出宴饮者的粗犷、率性。
C.小说画横线段落插叙了“我”被银行经理辞退的真相,连用八个“您”字,表明经理对“我”的尊敬,凸显“我”不合群、孤傲的个性。
D.小说以“我完蛋了”这个短句结尾,干净利落,戛然而止,满含自嘲意味,揭示了小人物被肆意欺凌的可悲命运。
3.文本一中“我”对隔壁房间里的人前后都用了哪些称谓?作者叙事时为什么要这样变换称谓?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结合文本二内容,请简要分析《横祸》的戏剧化魅力的具体表现。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9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屈原列传》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句都写到“泥”,表现屈原“出淤泥而不染”。
(2)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家没有近亲和童仆。
(3)“鸿雁”这一意象含义丰富,唐宋诗词中常出现“鸿雁”这一词语,如“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曙光在头上,不抬起头,便永远只能看见物质的闪光。(《圣武》)

②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论睁了眼看》)

③危险?危险令人紧张、紧张令人觉到自己生命的力。在危险中漫游,是很好的。(《秋夜纪》)

④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生命的路》)

安贫诚然是天下太平的安道,但倘使无法指定究竟的运命,总不能令人死心塌地。(《运命》)

复兴高级中学语文学科校本课程《鲁迅杂文选读》选修课上,同学们正在交流各自摘抄的“鲁迅语录”。以上是部分为同学们所喜欢的语录。请你也来品读与玩味,并任选其中深有感触的两条,提炼一个主题,联系当下社会现实,结合个人成长体验,写一篇文章,参与即将召开的“鲁迅语录纵横谈”读书心得分享会。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