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590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西安大唐不夜城景区推出的“盛唐密盒”表演火爆出圈。该表演由两位扮演“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工作人员出题,并随机挑选游客上台参与答题。从历史典故到诗词歌赋,从加减乘除到脑筋急转弯……两位穿越而来的唐朝名仕,化身“接梗小能手”,幽默风趣的脱口秀问答令人忍俊不禁,“演艺+体验”的表演形式令人耳目一新、欲罢不能。“房谋杜断”组合配合默契、谈吐风趣,与游客的互动更是“爆梗”不断,表演视频也在网络上受到广泛热议。

习近平总书记说“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作为新时代青年你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卷面整洁,字迹工整;不少于800字。

7日内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拾级而上登上古都中心,精巧的斗拱、华丽的彩绘引人驻足。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馆长王磊介绍,经历多年岁月风霜,钟鼓楼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①王磊说:以彩绘保护为例,我们近些年只对其做过一次清洁工作。修旧如旧、存其原貌,才是最终目的。

“70克黄金可以做什么?②除了制成金条、首饰,也可锻造成约3800张金箔,层层贴附在钟楼的宝顶之上,在日月风光中 A 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业务部负责人张清三向中新社记者解密

鼓楼在钟楼西北侧,古时,它们共同担负着报时、报警和发布启闭城门信号的职责。③随着时代变迁, B 之声渐息,但钟鼓楼下, C 之景依旧。

钟鼓楼就像生活中的影子’,走哪都绕不开。④离开家乡二十四年,从事中日文化交流的西安人刘剑说,钟鼓楼见证了自己与祖辈的血脉相连,也联结着游子对故土的牵挂。他感叹,在钟鼓楼的影子中,寄托着浓浓乡愁。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钟鼓楼就像生活中的‘影子’,走哪都绕不开”中的“影子”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
B.“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
C.他身材高大,说一口漂亮的北京话,也许因为这点,姑娘们私下里都叫他“北京话”。
D.广大党员干部决不能“闯禁区”、踩“红线”、打“擦边球”。
3.“助其‘延年益寿'不可‘大动干戈’”这句话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024-05-31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良庖更刀   ②以无入有间   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④则思江海百川
⑤常以身蔽沛公   ⑥越国以鄙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庠序之教
A.①④/②⑤/③⑦/⑥⑧B.①⑤/②⑥/③/④⑦/⑧
C.①⑤/②⑥/③⑧/④⑦D.①④/②⑦/③⑧/⑤⑥
2024-05-3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为农

杜甫

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

远惭勾漏令,不得问丹砂。

【注】①此诗是安史之乱后杜甫流寓四川卜居成都草堂时所作,当时官军和叛军正在紧张对峙,作者深感忧虑。②勾漏令:勾漏在今广西,东晋葛洪年老欲炼丹以求长寿,闻交趾国产丹砂,遂求为勾漏令,帝许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的“烟尘”代指战争,而锦里处于干戈烟尘之外,点明当时的时局特点。
B.第二句写作者目之所及,江村一带散落着八九户人家,呈现出一派安宁静谧之象。
C.颔联写池塘中浮起小小荷叶、麦花随风飘落的景象,动静结合,写出其清新质朴。
D.诗人甘愿在此处定居终老,但做农民生活贫困,只能在他乡赊账谋生,艰难度日。
2.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杜甫在此诗中抒发的感情充满了矛盾,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4-05-3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名校
5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自己与司马光政见不一的原因是“________”;而“________”则表达了王安石对司马光的敬慕之情。

(2)宋代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以“________________”描写舟泛水上,与苏轼《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两句所写的景致非常相似。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由写景转入怀古,并引发对六朝兴亡的感慨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024-05-31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6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德不厚而望国之   治:安定   有甚焉   殆:恐怕,可能
B.①傲则骨肉为行路   物:物件   ②人君神器之重   当:做上
C.①虽之以严刑   董:督察            于寡妻,至于兄弟。   刑:通“型”,作榜样
D.①邪说,难壬人   辟:批驳          ②彼知之   恶: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2024-05-3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列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而不见可悔故也   ②吾惛,不能进于B.①今君实所以教者   ②冀君实或恕也
C.①亦反其本矣   ②能克终者D.①先王之政   ②杀人如不能
2024-05-3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则思知足以自戒 ②居域中之大 ③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⑤若属皆且为所虏 ⑥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⑦不吾知也   ⑧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A.①④/②⑦/③⑧/⑤⑥B.①③/②⑥/④⑦/⑤⑧
C.①⑦/②④/③⑤/⑥/⑧D.①④/②⑦/③⑧/⑤⑥
2024-05-3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数量、播出热度、社会关注度居高不下,开拓了大众化、生活化的荧屏世界,展现出影视剧制作的新风貌。《人世间》《山海情》《大江大河》《父母爱情》等电视剧,通过普通人、家常事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时代洪流,剧中有血有肉的平凡人物,让故事更接地气。

最是真实动人心。金滩村,马得福在西北的风沙中建设家园,带领村民们种蘑菇脱贫致富;松山岛,江德福一家在东部的海风中守护着祖国的海疆……现实题材电视剧呈现着真实的生活场景、真实的喜怒哀乐、真实的命运变迁,以鲜活生动的影像记录下时代阔步前行的足迹。现实题材电视剧的走红说明,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优秀的文艺作品需要做到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有机统一、社会现实与艺术想象有机统一。

人民是文艺之母。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现实题材电视剧经久不衰的关键。现实题材电视剧从社会热点、民生关切中获取创作灵感,将人们关注的教育、医疗、住房、生育、养老等话题作为创作主题,并从微观个体的视角进行电视艺术演绎,因而能够让观众有置身剧中的代入感,在不知不觉中引发情感共鸣。这说明,只有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洞悉生活本质,才能把握时代脉动,才能领悟人民心声,才能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现实题材电视剧展现着微观个体与伟大时代的双向奔赴。《人世间》作为一部以当代中国历史为背景的时代剧,以周秉昆一家几十年的经历为主要内容,通过讲述普通人物的命运变迁展现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做到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不仅让宏大叙事通过具体细节变得可知可感,也通过艺术的方式揭示出时代进步的奥秘,即每个人的拼搏奋斗,汇聚成了推动时代前行的强大合力。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现实题材电视剧的流行,说明当今中国正在发生的伟大变革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在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在人民的奋斗中汲取创作的养分,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就能创作出更多彰显当代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摘编自赵梦《以优秀作品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材料二: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标度,为文艺创造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与创作源泉。近年来,围绕重大历史节点和主题,广大文艺工作者倾情投入,用心创作,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文艺作品。

无论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还是扶贫攻坚主旋律题材剧《山海情》,抑或是讲述中国抗疫的时代报告剧《在一起》,都是有口皆碑的文艺佳作,多时空、多维度展示了党和人民团结一心,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卓越历程,映现出用奋斗成就梦想、以实干赢得幸福的时代底色。

这些作品为何会出圈,受到广大群众的追捧?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生活,希望从艺术作品中感受情感温度、获得生活启示、激发精神力量。正是文艺工作者自觉地融入人民奋斗的时代征程中,文艺创作实践积极融汇于民族复兴大业中,用心用情地描述我们所处时代的丰富多彩,才能为中国奋进、人民奋进、民族奋进留下炽热的记录。相比玄幻、穿越等题材,这些现实主义作品扎根实际、源自人民,充满了烟火气。用心投入、用情体验、用力表达,不辜负时代的作品才更容易打动人。胡智锋说。

在报告文学和长篇小说创作中,与党的革命史和新中国的发展史有关的文艺作品更是精彩迭出。何建明的《革命者》,丁晓平的《红船启航》,余艳的《守望初心》等,都在历史场景的复现中凸显了党史、新中国史中的重要事件或重要人物。文学创作一直是文艺事业的重心所在,这些作品别具精神的内力与艺术的魅力,给人以强烈的感染与诸多的启迪。

随着文化发展的丰富和多样化,文艺与日常生活的结合日益紧密。伟大时代与文学艺术创作呈现出充满张力的建设性关系。文学属于社会,文学艺术的创作和发展,不再简单地在自律性审美逻辑中任情生长,而是在历史进步的必然要求和自由而解放的辽阔天空中实现升华,呈现出新意义。文学艺术作为社会的另一种存在,从批判和否定现实存在的审美意义和合理性倾向,转变为一种耦合式、合作式的生产性相互关系,生活因此更加充满希望。

(摘编自段丹洁《中国文艺奏响时代奋进凯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作品的内容影响其创作技巧和手段,只要做到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社会现实与艺术想象有机统一,就可称得上优秀的文艺作品。
B.文艺事业的重心是文学创作,所有的文学作品因具有独特的精神内力与艺术魅力,而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与启迪。
C.要想洞悉生活本质、把握时代脉动、领悟人民心声,就必须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
D.文学的发展与时俱进,已经不再坚持批判和否定现实存在的审美意义和合理性倾向,呈现出新意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都谈到了艺术和时代的关系,论述上各有侧重,但都运用了举例论证。
B.当今中国正发生的伟大变革使现实题材电视剧盛行,因为创作资源取之不尽。
C.通过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手法,可以让读者对宏大叙事的感受更加具体生动。
D.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精神生活的需求是优秀现实文艺作品“出圈”的重要原因。
3.下列名言中与“现实题材电视剧展现着微观个体与伟大时代的‘双向奔赴’”这句话观点一致的一项是(     
A.社会向文学提供素材,文学向社会提供规范。——郭沫若
B.文学是社会现象经过创造过程的反映:反过来,社会要受到文学的创造性的影响被塑造。——郭沫若
C.文学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同。——福楼拜
D.文学应该记载下过去所经历的道路,追随那行动着的群众,沿着他们所走过的道路把那幅五光十色的历史图画给展示出来。——列夫·托尔斯泰
4.如何理解伟大时代与文学艺术创作之间“充满张力的建设性关系”?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4-05-3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整本书阅读-语用综合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宝玉道: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区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

于是出亭过池,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着意观览。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

1.有人将文中画横线处的“绕堤柳借三篙翠”改为“绕堤柳,柳映清波,更添三篙翠”,请修改其下句“隔岸花分一脉香”,使其与上句的改句组成一副对联。
2.文中画波浪线处的“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着意观览”,若改写成“山石花木莫不着意观览”,两者相比,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2024-05-3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