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785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的家庭模式是“耕读传家”,即既要有“耕”来维持家庭生活,又要有“读”来提高家庭的文化水平。如此,农耕历程恰如一部厚重磅礴的歌诀从远古吟咏而来。早在先秦时期民间流传的《击壤歌》有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就描述了乡村闾里人们击打土壤,歌颂太平盛世的情景。民间流传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艰辛不易。北周庾信亦有诗为证:“兴文盛礼乐,偃武息民黎”,体现了文化在衣食温饱解决之后的重要意义。“(     )”,刻画了读书人对人生的理想与追求。中国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创造了长盛不衰的传统文化;同时,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又丰富了农业的内涵。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文中括号内填入的诗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B.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C.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D.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2024-05-06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顺流而B.方其破荆州,江陵
C.不如登之博见也D.窈窕之章
2024-05-06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容易(0.94) |
名校
3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泰山记》中描写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静女》给我们塑造了一位美貌的女子,对于女子的美貌,诗中有两处毫不吝啬地进行了赞美,这两处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把凄凉婉转、悲凉幽怨的箫声表现得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下泪。

(4)《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无疑是全诗的主旨之语,流露出分隔两地的痛苦与无奈,直接抒发了无尽忧伤之情。

(5)《鹊桥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作者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水比情,情深似水,很好的衬托和深化了两人的感情。

(6)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

2024-05-06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姚鼐,字姬传,桐城人,刑部尚书文然玄孙。乾隆二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改礼部主事。历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所得多知名士。四库馆开,充纂修官。书成,以御史记名,乞养归,不仕。鼐言:“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将度其志可行于时,其道可济于众。”鼐工为古文。康熙间,侍郎方苞名重一时,同邑刘大櫆继之。鼐世父范与大櫆,鼐本所闻于家庭师友间者,益以自得,所为文高简深古,尤近欧阳修、曾巩。其论文根极于道德,而探原于经训。至其浅深之际有古人所未尝言鼐独抉其微发其蕴。论者以为辞迈于方,理深于刘。三人皆籍桐城,世传以为桐城派。桐城家法,至此乃立,流风作韵,南极湘桂,北被燕赵。鼐清约寡欲,人极和蔼,无贵贱皆乐与尽欢。而义所不可,则确乎不易其所守。世言学品兼备,推鼐无异词。尝仿王士祯《五七言古体诗选》为《今体诗选》,论者以为精当云。自告归后,主讲江南紫阳、钟山书院四十余年,以诲迪后进为务。嘉庆十五年,重赴鹿鸣,加四品衔。二十年,卒,年八十有五。所著有《九经说》十七卷,《老子、庄子章义》,《惜抱轩文集》二十卷,《诗集》二十卷,《三传补注》三卷,《法帖题跋》二卷,《笔记》四卷。

(节选自《清史稿·姚鼎传》)

材料二:

归里后,主梅花、钟山、紫阳、敬敷诸讲席,凡四十年。所至,士以得及门为幸。与人言,终日不忤,不可以鄙私干。有来问,必竭意告之,汲引才俊如不及。虽学术与先生异趣者见之,皆亲服。纪文达撰《四库书目录》,颇诋宋儒,先生直斥其妄。先生貌清臞,神采秀越,澹荣利,有超世之志。

(节选自《清先正事略选》)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至A其浅深B之际C有古人D所未尝言E鼐独F抉G其微H发其蕴。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试,明、清在各省的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中试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解元”。
B.善,意为友善、交好,与《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中的“善”意思不同。
C.接,指接见、接待,文中“接人极和蔼”指姚鼐待人十分和蔼,与成语“短兵相接”中的“接”意思不同。
D.而,表转折,与《赤壁赋》中“正襟危坐而问客曰”的“而”意思不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鼐曾担任过礼部主事、纂修官等职,《四库全书》完成后,他辞去官职,在钟山、紫阳等书院担任讲席。
B.姚鼐擅长写古文,他的文章高雅、简练、深刻、古朴,文风与欧阳修、曾巩非常接近。《登泰山记》便体现了姚鼐的这种文风。
C.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桐城人,世人把他们作为“桐城派”的代表人物。桐城派在当时的影响很大,向南波及湘桂一带,向北覆盖了燕赵地区。
D.姚鼐文学主张以道德为根本,在经籍义理的解说方面探本潮源。论者认为他的文章在文辞和道理两方面都胜过了方苞、刘大櫆。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学术与先生异趣者见之,皆亲服。
(2)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5.清代方宗诚在《<姚惜抱先生年谱>序》中用“恬静之操,高亮之节,实足以风范百世”来赞誉姚鼐,请结合两则材料概述姚鼐“恬静之操,高亮之节”的表现。
2024-05-06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劈 破 玉(有删节)

张一弓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父亲所在的H大学流亡到了豫西一个名叫潭头的村寨。我家住进了紧靠寨门的一个农家小院。夜深人静时,我经常听到父亲低语:“劈破玉,劈破玉……”

父亲着魔了,定要寻到劈破玉。每当学校放假,他都要挎着一把雨伞,手执一根手杖——农民说那是可以防鬼驱虫的“降魔杖”,冒着山野上的风雪或是顶着晴空的骄阳,翻山越岭、风餐露宿。

父亲一次次地空手而归,却一次次地带回了使家人一惊一乍的故事。

父亲说,一天傍晚,他路过一座山神庙。庙门里跳出几个“刀客”,刀客瞅着他的长衫说:“你这件大褂上插着钢笔,想必是那个大学堂里的人了,你来这荒山野岭上窜啥?”父亲说:“我去找宝!”刀客问:“啥宝?”父亲说:“是古人留下的‘劈破玉’。”刀客们说:“‘破玉’是个啥东西?”父亲说:“不能吃,不能用,是明朝留下的!”刀客嗤笑道:“你们大学堂里的人都有神经病,看在孔圣人的面上,去找你明朝的玉吧!”

父亲对母亲说:“可见,刀客也是有良知的!” 母亲问:“‘劈破玉’呢?”

父亲说:“不要紧的,我会找到的!”

寒假,父亲去南阳石桥找玉,在山沟里他遇到一只狼。狼盯着他,他盯着狼。狼霍地跳到他的背后。他急转身,抡着“降魔杖”,倒退着对狼说:“你看见了吗?我是有备而来的!”狼却不买账,脑袋随着手杖画圈,好像要瞅个空子。父亲急忙取出雨伞,不停地一张一合。狼连连打了几个支棱,不知是何种怪物,弹簧般纵身一跳,隐入丛林。

母亲吓得面如土色,又问:“‘玉’呢?”父亲又说:“不要急,我总会找到的!”

H大学剧社要在潭头的小戏台上推出一场戏曲演出,请父亲担任艺术顾问。

汽灯高高挂起时,戏台前广场挤满了人。我八岁了,已经是H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父亲要我学习山里娃子的野性。我学会了爬树,高高骑在树杈上。

我记得,演旦角的“大腕儿”是外语系的一位男生。他善于打乱时空,大打出手。那一晚演的是《樊梨花征西》。他饰演樊梨花,同一员黑脸战将激战,大刀不幸脱手,只好用西洋拳法,又久战不胜,只得求和。村民们望着戏台发愣,知识阶层却哄然大笑。父亲也欢畅大笑。我只会在树上跟着傻笑,奋勇鼓掌。

紧接着,出来一位国文系“笑星”。他总是在节目中间穿插上场,头戴尖顶红毡帽,挂白胡子,有点像圣诞老人,穿的却是打满补丁的长衫,腰束草绳,作苦不堪言状,只念不唱:

“初八、十八、二十八,老两口商量种黄瓜。

锅台角上掩个籽儿,案板底下发个芽。

擀面杖上拖个秧,影门墙外结个瓜。

看着是个大西瓜,劈开是个老南瓜。

吃到嘴里泥鳅味儿,吐出来是个癞蛤蟆。”

又是一场哄笑,我又跟着傻笑。

父亲大为赞赏说:“谁说西方才有‘荒诞派’?”

我听不出深奥的哲理。后来我年岁渐长,屡次看到种瓜者得刺,种蒺藜者得瓜的现象,才想起那位“笑星”所言不谬。

皇天有眼,让父亲在这个小戏台上发现了“劈破玉”的线索。

一个“草台班子”从南阳来潭头演出。一位旦角主演的一出《胡二姐开店》,博得了H大学知识阶层与潭头民众的一致好评。父亲大喜过望说:“这个戏班不得了,一出戏就唱了七八个鼓子曲牌,还保留着明、清古韵呢!”

接下来,我发现,一位盲琴师成了台上台下的主宰。他前俯后仰地拉着板胡。坐在他身后的琴手、鼓手都随着他前俯后仰。盲琴师猛操弓弦,如夜鸟声声啼叫。盲琴师又轻拉弦索,众乐手也随之息声敛气,只剩下板胡声细如游丝。观众意犹未尽,叫好声经久不息。我看见父亲向后台走去。

父亲回来时已是深夜。他兴高采烈对母亲说:“找到线索了!你能想得到吗?一个小戏班盲琴师身怀绝技呀!我向他请教《劈破玉》。他说,只有他的师父柳二胡琴,师从南阳李秀才,幸得此曲。我问柳二胡琴现在何处。他说,洛阳保安处长请他当家庭琴师。”

父亲多方查阅古籍,认定《劈破玉》已有四百五十年以上的历史,由汴梁而入江浙、再由江浙入荆襄、又由荆襄入南阳,吸收了中原和长江两岸的清曲古韵,进入民国后而不知所终。

父亲唯恐再生《广陵散》不可复得之叹,就要奔赴洛阳。这时传来惊人消息:鬼子占领洛阳,正向潭头逼近。

父母正打点逃难行李,忽听一声叫喊:“鬼子进寨了!”父母赶忙领着我逃出潭头,钻进山洼。寨内响起枪声时,父亲才猛地想起,搜集的鼓子曲稿全部丢到了寨子里,又不顾母亲阻拦,只身掂着打狼的手杖,折回枪声大作的潭头去了。

父亲说,他躲在寨外的山包上,望见第一批鬼子劫掠了潭头而后西去,第二批鬼子正向潭头进发。他抓紧短暂的空隙潜入潭头,带出了全部文稿。一个溃逃的国军军官随着父亲逃了出来,喘息稍定,就挖苦父亲说:“你为了这堆字纸,命也不要了啊!”父亲发火说:“你说什么?你知不知道,保卫国土是你的职责,保卫这堆字纸就是我的职责了。”军官惊悚无语,急忙换了便衣,惶惶离去。

次日,我们爬上了老界岭,父亲望着脚下的云海,说:“嗨,劈破玉!”

【注】①蒺藜:多生道上及墙上,叶布地,子有刺,状如菱而小。古谚有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又云:“种蒺藜者得刺。”文中却是:“种瓜者得刺,种蒺藜者得瓜。”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父亲寻找劈破玉为主线,其间叙述了父亲担任戏曲演出艺术顾问和冒险找回曲稿等经历,凸显了父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
B.父亲出外苦寻劈破玉而不得,后来在小戏班盲琴师身上得到线索,又因鬼子进犯,不得不暂时放弃寻找,情节可谓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C.溃逃军官与父亲形成了鲜明对比,他挖苦父亲,却被父亲怒斥而惊悚,他没有想到一个读书人竟然能如此勇敢无畏,因而不免自惭形秽。
D.H大学在战乱中推出的戏曲演出,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这表现了戏曲艺术在民间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暗示了父亲寻找劈破玉的意义。
2.关于H大学国文系“笑星”表演的念词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笑星”接连念出一系列不可能出现的状况,让人发笑,体现出荒诞派的风格。
B.观众听了“笑星”的念词一场哄笑,反映出他们深刻理解到念词所蕴含的哲理。
C.“笑星”荒诞的念词与滑稽的穿着配合,表达了“笑星”于离乱中生发的感慨。
D.念词折射出人的命运带有不可预料性,父亲寻找“劈破玉”的过程可与之呼应。
3.叙述视角是指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请简要分析这篇小说的叙述视角及其艺术效果。
4.假如你将来从事某项研究工作,从文中“父亲”身上得到哪些启示?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2024-05-06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盐铁论》)

②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论语》)

③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

④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

对于以上言论,你有怎样的感想?请选择其中的两句立意,体现彼此的某种关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24-04-22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公从之B.是寡人之过也
C.夫晋,何厌之有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024-04-2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批大郤,导大窾,其固然       击沛公于坐
B.既东       又欲肆其西
C.庖丁文惠君解牛       击破沛公军
D.庖月更刀       每至于
2024-04-2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秦伯说,与郑人盟D.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024-04-22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默写。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问志,曾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暮春时节人们在沂水边快乐游玩的情景,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2)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醒唐太宗:历代帝王中有好开局的很多,然而“____________”;这并非因为创业易而守业难,而是因为其人一旦得志“____________”,最终导致民心背离。

(3)《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十思”中建议唐太宗要始终谨慎行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玉案·元夕》中写出女子盛装观灯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山居秋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皓月当空、山泉清冽的景象,生动表现了幽清明净的自然美。

(6)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化用唐代诗人崔护的诗句“人面桃花相映红”来写女子容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2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